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氧咪草烟与三氟羧草醚复配的联合作用及对花生田杂草的防除效果
1
作者 胡尊纪 王沛君 +7 位作者 王洛彩 孙炜翔 王跃华 刘军 吴希宝 庄治国 宋化稳 庄占兴 《杂草学报》 2024年第2期75-81,共7页
为明确甲氧咪草烟、三氟羧草醚的联合作用效果和25%甲氧咪草烟·三氟羧草醚可溶性液剂对花生田杂草的防除效果以及对花生的安全性。采用茎叶喷雾法测定2种除草剂室内联合作用类型,并对筛选的25%甲氧咪草烟·三氟羧草醚可溶性液... 为明确甲氧咪草烟、三氟羧草醚的联合作用效果和25%甲氧咪草烟·三氟羧草醚可溶性液剂对花生田杂草的防除效果以及对花生的安全性。采用茎叶喷雾法测定2种除草剂室内联合作用类型,并对筛选的25%甲氧咪草烟·三氟羧草醚可溶性液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甲氧咪草烟、三氟羧草醚以1∶4复配对花生田一年生杂草狗尾草、马齿苋的联合作用表现为增效作用,25%甲氧咪草烟·三氟羧草醚可溶性液剂的推荐使用剂量为187.5~225.0 g a.i./hm^(2),药后45 d对狗尾草、稗、马齿苋等杂草的总鲜重防效可达到93.53%~96.65%。表明甲氧咪草烟、三氟羧草醚复配互补性强,对狗尾草、稗、马齿苋等杂草增效作用明显,25%甲氧咪草烟·三氟羧草醚可溶性液剂能够有效防除花生田一年生杂草,并对花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咪草烟 三氟羧草醚 联合作用 杂草 防效 安全性
下载PDF
新型土壤封闭除草剂砜吡草唑在花生和向日葵田的应用及安全性 被引量:10
2
作者 吴希宝 徐洪乐 +7 位作者 胡尊纪 宋化稳 庄治国 唐广新 徐娜娜 孔月 梁林 庄占兴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9-106,共8页
为明确新型土壤封闭除草剂砜吡草唑对花生和向日葵田主要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2种作物的安全性,设置该药剂4个用量及对照药剂、人工除草、空白对照处理,采用随机区组的试验方法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砜吡草唑有效成分在120~180 g/hm... 为明确新型土壤封闭除草剂砜吡草唑对花生和向日葵田主要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2种作物的安全性,设置该药剂4个用量及对照药剂、人工除草、空白对照处理,采用随机区组的试验方法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砜吡草唑有效成分在120~180 g/hm2时对花生和向日葵田1年生杂草具有良好的防除效果,在花生和向日葵播后苗前进行土壤均匀喷雾,药后45 d总草株防效和总草鲜质量防效均能达到90%以上,能够有效控制杂草的危害,并且对2种作物较为安全,相比空白对照增产效果明显,可以作为花生和向日葵田的备选除草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砜吡草唑 花生 向日葵 土壤封闭 防效 安全性
下载PDF
丙溴磷在菜薹中的残留消解及膳食风险评估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爱娟 李瑞娟 +5 位作者 刘同金 马新刚 冯义志 于建垒 梁林 左伯军 《山东农业科学》 2020年第7期142-145,共4页
建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快速检测菜薹中丙溴磷残留的分析方法,并对丙溴磷在菜薹中的残留消解及对人体的膳食摄入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丙溴磷在菜薹中半衰期为1.3~4.7 d。40%丙溴磷乳油,按照360 g a.i./hm^2和450 g a.i./hm^2用量,喷... 建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快速检测菜薹中丙溴磷残留的分析方法,并对丙溴磷在菜薹中的残留消解及对人体的膳食摄入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丙溴磷在菜薹中半衰期为1.3~4.7 d。40%丙溴磷乳油,按照360 g a.i./hm^2和450 g a.i./hm^2用量,喷雾施药2~3次,施药间隔7 d,距末次施药后间隔5 d采样,菜薹中丙溴磷的残留中值为1.69 mg/kg。膳食风险评估结果表明:丙溴磷在所有登记作物中的总膳食摄入风险商(RQ)为0.30。膳食风险在可接受范围,说明丙溴磷在菜薹中残留不会对国人健康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溴磷 菜薹 残留消解 风险评估
下载PDF
6种复配杀虫剂对七星瓢虫的毒力测定及风险评估 被引量:6
4
作者 陈吉祥 于伟丽 +5 位作者 苏磊 白倩 魏成彩 陈乐乐 王广友 吴培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65-1272,共8页
采用药膜法分别测定了10%甲维盐·茚虫威悬浮剂、12%甲维盐·虫螨腈悬浮剂、12%虫螨腈·虱螨脲悬浮剂、14%呋虫胺·螺虫乙酯悬浮剂、22%吡虫啉·螺虫乙酯悬浮剂和6%吡虫啉·高效氯氟氰菊酯悬浮剂6种复配杀虫剂... 采用药膜法分别测定了10%甲维盐·茚虫威悬浮剂、12%甲维盐·虫螨腈悬浮剂、12%虫螨腈·虱螨脲悬浮剂、14%呋虫胺·螺虫乙酯悬浮剂、22%吡虫啉·螺虫乙酯悬浮剂和6%吡虫啉·高效氯氟氰菊酯悬浮剂6种复配杀虫剂对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innaeus幼虫急性毒性,并进行了初级风险评估。结果显示,6种药剂对七星瓢虫48 h的LR_(50)(半致死用量,Median lethal rate)分别为0.812、2.255、4.082、22.735、6.755和0.00467 g a.i/hm^(2)。在农田内暴露场景下,6种复配杀虫剂对七星瓢虫风险均不可接受;在农田外暴露场景下,仅有14%呋虫胺·螺虫乙酯悬浮剂和22%吡虫啉·螺虫乙酯悬浮剂对七星瓢虫风险可接受,其它均不可接受。结果表明在田间最大推荐用量下,6种药剂对七星瓢虫的初级风险评价均存在高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配杀虫剂 七星瓢虫 毒力 风险评估
下载PDF
丙炔氟草胺与精异丙甲草胺复配对花生田杂草的防除效果 被引量:8
5
作者 胡尊纪 张思聪 +5 位作者 庄占兴 庄治国 宋化稳 范金勇 高德良 唐广新 《杂草学报》 2019年第3期47-52,共6页
为明确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的联合作用效果和50%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SE(悬乳剂)对花生田杂草的防除效果以及对花生的安全性,采用土壤喷雾法测定2种除草剂室内联合作用试验,并对筛选的50%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SE... 为明确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的联合作用效果和50%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SE(悬乳剂)对花生田杂草的防除效果以及对花生的安全性,采用土壤喷雾法测定2种除草剂室内联合作用试验,并对筛选的50%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SE进行田间药效试验。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以质量比1∶9复配对花生田一年生杂草的联合作用较好,50%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SE的推荐使用剂量为600~750 g a.i./hm 2,施药后45 d对杂草的总体鲜重防效可达到93.5%~96.4%。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复配互补性强,对反枝苋等杂草增效作用明显,50%丙炔氟草胺·精异丙甲草胺(SE)能够有效防除花生田一年生杂草,并对花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炔氟草胺 精异丙甲草胺 联合作用 杂草 防效 安全性
下载PDF
氯虫苯甲酰胺对环境生物的急性毒性与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吉祥 于伟丽 +5 位作者 王广友 苏磊 魏成彩 李丽霞 刘小缦 吴培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52-461,共10页
为明确氯虫苯甲酰胺(chlorantraniliprole)对环境生物的安全性,参照《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GB/T 31270—2014)和《化学农药天敌(瓢虫)急性接触毒性试验准则》(NY/T 3088—2017),开展了70%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对6种环境生... 为明确氯虫苯甲酰胺(chlorantraniliprole)对环境生物的安全性,参照《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GB/T 31270—2014)和《化学农药天敌(瓢虫)急性接触毒性试验准则》(NY/T 3088—2017),开展了70%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对6种环境生物的急性毒性试验及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该药剂对日本鹌鹑急性经口毒性7 d-LD_(50)>2000 mg a.i.·kg^(-1)(以单位体质量计),低毒;对家蚕急性经口毒性4 d-LC_(50)为0.0588 mg a.i.·L^(-1),剧毒;对蚯蚓急性毒性14 d-LC_(50)>100 mg a.i.·kg^(-1)(以单位土壤干质量计),低毒;对蜜蜂经口和接触毒性2 d-LD_(50)分别为133μg a.i.·蜂^(-1)和77.3μg a.i.·蜂^(-1),低毒;对七星瓢虫急性接触毒性15 d-LR_(50)为37.3 g a.i.·hm^(-2),中风险;对斑马鱼急性毒性4 d-LC_(50)为10.2 mg a.i.·L^(-1),低毒。因此,氯虫苯甲酰胺对环境生物具有选择性,应避免在蚕室和桑园附近使用,同时避免在天敌昆虫繁育期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虫苯甲酰胺 环境生物 毒性 安全性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检测大白菜中氰霜唑及其代谢物和氟啶胺的残留 被引量:7
7
作者 张爱娟 梁林 +1 位作者 马新刚 刘伟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18年第11期48-53,共6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大白菜中氰霜唑及其代谢物和氟啶胺的残留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净化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 01~1mg/kg添加水平范围内,氰霜唑及其代谢物(CCIM)在大白菜中平...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大白菜中氰霜唑及其代谢物和氟啶胺的残留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净化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 01~1mg/kg添加水平范围内,氰霜唑及其代谢物(CCIM)在大白菜中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为93. 6%~97. 2%和87. 3%~103. 3%,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 4%~10. 6%和2. 6%~4. 5%,最低检出浓度均为0. 01mg/kg。在0. 02~2mg/kg添加水平范围内,氟啶胺在大白菜中平均添加回收率为95. 0%~108. 1%,相对标准偏差为4. 4%~5. 8%,最低检出浓度为0. 02mg/kg。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霜唑 氟啶胺 大白菜 残留
下载PDF
环磺酮与特丁津复配对玉米田一年生杂草的防除效果 被引量:4
8
作者 胡尊纪 刘军 +5 位作者 吴希宝 庄治国 宋化稳 唐广新 刘定蓉 庄占兴 《杂草学报》 2021年第1期50-55,共6页
为明确环磺酮、特丁津联合作用除草效果和35%环磺酮·特丁津OD对玉米田一年生杂草的防除效果以及对玉米的安全性,采用茎叶喷雾法测定2种除草剂室内联合作用试验,并对筛选的35%环磺酮·特丁津OD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环磺... 为明确环磺酮、特丁津联合作用除草效果和35%环磺酮·特丁津OD对玉米田一年生杂草的防除效果以及对玉米的安全性,采用茎叶喷雾法测定2种除草剂室内联合作用试验,并对筛选的35%环磺酮·特丁津OD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环磺酮、特丁津以1∶6质量比复配对玉米田一年生杂草的联合作用效果较好,35%环磺酮·特丁津OD的推荐使用剂量为420~630 g a.i./hm^(2),施药36 d后对杂草的总鲜重防效可达到93.90%~97.56%。环磺酮、特丁津复配互补性强,对马齿苋等杂草增效作用明显,35%环磺酮·特丁津OD能够有效防除玉米田一年生杂草,并对玉米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磺酮 特丁津 联合作用 杂草 防效 安全性
下载PDF
高效氟吡甲禾灵与三氟羧草醚复配的联合作用及对花生田杂草的防除效果 被引量:3
9
作者 胡尊纪 刘军 +5 位作者 吴希宝 庄治国 宋化稳 唐广新 刘定蓉 庄占兴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0-35,共6页
为明确高效氟吡甲禾灵、三氟羧草醚的联合作用类型及和25%高氟吡·三氟羧草醚乳油对花生田杂草的防除效果以及对花生的安全性,采用茎叶喷雾法测定了2种除草剂室内联合作用类型,并对筛选的25%高氟吡·三氟羧草醚乳油进行了田间... 为明确高效氟吡甲禾灵、三氟羧草醚的联合作用类型及和25%高氟吡·三氟羧草醚乳油对花生田杂草的防除效果以及对花生的安全性,采用茎叶喷雾法测定了2种除草剂室内联合作用类型,并对筛选的25%高氟吡·三氟羧草醚乳油进行了田间防效验证。结果表明,高效氟吡甲禾灵、三氟羧草醚以1∶4复配对防除花生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有增效作用,25%高氟吡·三氟羧草醚乳油的推荐使用剂量为150.0~187.5 g a.i./hm^(2),药后46 d对杂草的总鲜质量防效可达到92.82%~95.72%。高效氟吡甲禾灵、三氟羧草醚复配对防除狗尾草等杂草增效作用明显,25%高氟吡·三氟羧草醚乳油能够有效防除花生田一年生杂草,并对花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氟吡甲禾灵 三氟羧草醚 联合作用 杂草 防效 安全性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枣中吡丙醚和氟啶虫酰胺的残留量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爱娟 卞艳丽 +4 位作者 狄春香 冯义志 马新刚 潘金菊 梁林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8-112,共5页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枣中吡丙醚和氟啶虫酰胺的分析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PSA净化,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在0.01~2.00 mg/L范围内,吡丙醚和氟啶虫酰胺在枣中的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均大于0...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枣中吡丙醚和氟啶虫酰胺的分析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PSA净化,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在0.01~2.00 mg/L范围内,吡丙醚和氟啶虫酰胺在枣中的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1。在0.02~1.00 mg/kg添加水平下,吡丙醚和氟啶虫酰胺在枣中的平均回收率为77.3%~103.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4.5%。吡丙醚和氟啶虫酰胺在枣中的定量限(LOQ)均为0.02 mg/kg。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靠。施药后28 d,枣最终样品中吡丙醚的残留量为0.11 mg/kg,氟啶虫酰胺的残留量<0.02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丙醚 氟啶虫酰胺 残留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
下载PDF
几种杀虫剂对抗性小菜蛾的毒力分析及田间防治效果评价 被引量:5
11
作者 高德良 刘钰 +5 位作者 王龙龙 徐娜娜 庄治国 徐英 胡尊纪 庄占兴 《中国农学通报》 2018年第22期145-149,共5页
研究旨在明确几种常用杀虫剂对抗性小菜蛾种群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治效果,以及小菜蛾抗性水平与杀虫剂防治效果之间的相关性。笔者测定了7种杀虫剂对田间抗性小菜蛾种群的室内毒力,并进行了7种杀虫剂在登记剂量下防治小菜蛾的田间药效试... 研究旨在明确几种常用杀虫剂对抗性小菜蛾种群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治效果,以及小菜蛾抗性水平与杀虫剂防治效果之间的相关性。笔者测定了7种杀虫剂对田间抗性小菜蛾种群的室内毒力,并进行了7种杀虫剂在登记剂量下防治小菜蛾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7种杀虫剂对靶标小菜蛾种群的室内毒力大小由大到小依次为多杀菌素、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虫螨腈、茚虫威、丁醚脲、高效氯氰菊酯,其LC50值分别为1.14、1.81、2.27、4.22、4.59、45.80、156.96 mg/L。该小菜蛾种群对丁醚脲、茚虫威和多杀菌素的抗性倍数分别为2.14、8.83和9.50,处于低水平抗性;对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和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倍数分别为10.55、30.17和44.21,处于中等水平抗性;对阿维菌素的抗性倍数达113.50,已达高水平抗性。多杀菌素、茚虫威、氯虫苯甲酰胺和丁醚脲对小菜蛾的田间防效相对较好,药后7天防效分别为89.38%、90.67%、84.10%和86.18%。田间小菜蛾种群对7种杀虫剂均产生不同程度抗性,杀虫剂登记剂量处理下对小菜蛾的田间防效与小菜蛾对该药剂的抗性水平存在较明显的负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杀虫剂 抗性倍数 田间防效 相关性
下载PDF
田间条件下啶氧菌酯在小麦中残留及长期膳食摄入风险评估 被引量:5
12
作者 冯义志 卞艳丽 +3 位作者 张爱娟 潘金菊 王晓玉 梁林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9-123,共5页
为明确啶氧菌酯在小麦上使用可能产生的膳食摄入风险,在我国12个小麦主产区开展规范田间残留试验。基于最终残留试验结果、啶氧菌酯每日允许摄入量(ADI)及小麦的膳食消费量,应用风险熵对小麦中残留的啶氧菌酯进行膳食风险评估。结果表明... 为明确啶氧菌酯在小麦上使用可能产生的膳食摄入风险,在我国12个小麦主产区开展规范田间残留试验。基于最终残留试验结果、啶氧菌酯每日允许摄入量(ADI)及小麦的膳食消费量,应用风险熵对小麦中残留的啶氧菌酯进行膳食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按照73.5ga.i./hm^(2)的施药剂量在小麦上间隔7d喷雾2次,最后一次施药28d后麦粒中啶氧菌酯残留量小于方法定量限(0.01mg/kg)。膳食摄入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啶氧菌酯针对普通人群的风险商(RQ)为0.067,远低于1。因此,按照此推荐剂量使用,小麦中啶氧菌酯的残留量不会对我国一般人群健康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啶氧菌酯 小麦 残留 膳食风险评估
下载PDF
黄瓜白粉病拮抗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生防效果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海利 张晓慷 +2 位作者 王滢秀 韩金涛 张新刚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24期64-66,69,共4页
为发掘对黄瓜白粉病有较好防治效果的生防菌株,对黄瓜白粉病根际土壤细菌进行分离纯化,采用盆栽活体生测方法对白粉病拮抗细菌进行筛选,发现1株对黄瓜白粉病生防效果较好的细菌SDNY-038。经过菌株鉴定以及进一步的生测验证表明,该菌株... 为发掘对黄瓜白粉病有较好防治效果的生防菌株,对黄瓜白粉病根际土壤细菌进行分离纯化,采用盆栽活体生测方法对白粉病拮抗细菌进行筛选,发现1株对黄瓜白粉病生防效果较好的细菌SDNY-038。经过菌株鉴定以及进一步的生测验证表明,该菌株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细菌,对黄瓜白粉病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7、14 d后生防效果分别达到78.00%、84.67%,与阳性对照药剂相比,防效施高55.93、66.37百分点,该菌株具有进一步开发成为生物农药的潜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白粉病 拮抗 生防菌 鉴定 生物防治
下载PDF
25%咪唑烟酸水剂防除滩涂互花米草应用技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尊纪 吴博 +9 位作者 解银萍 刘军 王沛君 吴希宝 刘钰 庄治国 宋化稳 唐广新 孔月 庄占兴 《杂草学报》 2023年第1期74-77,共4页
为明确25%咪唑烟酸水剂对滩涂互花米草的防除效果,采用茎叶喷雾进行田间药效试验,比较咪唑烟酸、高效氟吡甲禾灵对滩涂互花米草的防除效果。结果显示,25%咪唑烟酸水剂3750、5625ga.i./hm^(2)处理药后30d对滩涂互花米草的株防效分别为91.... 为明确25%咪唑烟酸水剂对滩涂互花米草的防除效果,采用茎叶喷雾进行田间药效试验,比较咪唑烟酸、高效氟吡甲禾灵对滩涂互花米草的防除效果。结果显示,25%咪唑烟酸水剂3750、5625ga.i./hm^(2)处理药后30d对滩涂互花米草的株防效分别为91.31%、93.79%,显著高于108g/L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145.8ga.i./hm^(2)株防效(89.84%);25%咪唑烟酸水剂5625ga.i./hm^(2)药后60d对滩涂互花米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显著高于108g/L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145.8ga.i./hm^(2),且不易返青。说明25%咪唑烟酸水剂3750、5625ga.i./hm^(2)处理能够有效防除滩涂互花米草,持效期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烟酸 高效氟吡甲禾灵 滩涂互花米草 株防效 鲜重防效
下载PDF
氟啶虫胺腈等7种杀虫剂对西瓜蚜虫防效比较 被引量:6
15
作者 高德良 庄占兴 +3 位作者 宋化稳 庄治国 范金勇 于伟丽 《长江蔬菜》 2019年第14期65-67,共3页
为筛选出可用于防治西瓜蚜虫的高效低毒药剂,对7种杀虫剂田间药效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对西瓜蚜虫的防治效果最好,药后2、7、14 d防效分别为89.53%、96.93%和97.17%;其次为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和20%呋... 为筛选出可用于防治西瓜蚜虫的高效低毒药剂,对7种杀虫剂田间药效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对西瓜蚜虫的防治效果最好,药后2、7、14 d防效分别为89.53%、96.93%和97.17%;其次为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和20%呋虫胺可溶性粒剂,药后14 d防效分别为96.60%和94.35%;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和10%啶虫脒微乳剂对西瓜蚜虫速效性和持效性均不突出;10%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虽速效性较好,但持效性较差。因此,氟啶虫胺腈、氟啶虫酰胺、呋虫胺可替代传统菊酯类和烟碱类药剂用于瓜蚜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剂 瓜蚜 防治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