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氨甲酰胆素在眼科应用的实验研究初步报告
1
作者 谢立信 董晓光 史伟云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7-9,共3页
随着眼前节显微手术的推广和普及,白内障摘除同时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在我国已迅速开展起来.因此,眼科医生们迫切需要一种在术中使用的快速、安全、且对眼内组织无毒性作用的缩瞳剂,来减少在这些手术中因瞳孔过大带来... 随着眼前节显微手术的推广和普及,白内障摘除同时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在我国已迅速开展起来.因此,眼科医生们迫切需要一种在术中使用的快速、安全、且对眼内组织无毒性作用的缩瞳剂,来减少在这些手术中因瞳孔过大带来的并发症.国外常规应用乙酰胆碱(mecholyl),但国内尚无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酰胆素 缩瞳剂 实验
下载PDF
108例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76
2
作者 谢立信 史伟云 +3 位作者 董晓光 王治宇 刘敬 王晶 《眼科研究》 CSCD 1999年第4期283-285,共3页
目的研究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特征与相应的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108例真菌性角膜炎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的临床体征与术后角膜组织病理学对比观察。结果不同真菌致角膜炎的临床表现各异,角膜组织病理学改变也可能不同。真菌对角膜组织... 目的研究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特征与相应的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108例真菌性角膜炎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的临床体征与术后角膜组织病理学对比观察。结果不同真菌致角膜炎的临床表现各异,角膜组织病理学改变也可能不同。真菌对角膜组织的破坏,以凝固性坏死为主。结论真菌的菌株不同,对角膜组织的感染方式、生长方式均可能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性 角膜炎 组织病理学
下载PDF
高危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规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谢立信 史伟云 +3 位作者 董晓光 王治宇 褚建 李绍伟 《眼科研究》 CSCD 2000年第5期439-441,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病因的高危移植患者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的规律。方法对680例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中的124例134只眼高危移植患者术后排斥反应时间、排斥反应发生率及反应类型进行观察。结果134只眼高危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 目的探讨不同病因的高危移植患者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的规律。方法对680例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中的124例134只眼高危移植患者术后排斥反应时间、排斥反应发生率及反应类型进行观察。结果134只眼高危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率在12%~75%不等,其中角膜植床严重新生血管化者的排斥率最高。排斥发生时间最早为术后13天,术后3~6个月为排斥反应发生高峰。排斥反应类型以内皮型和上皮型最多。结论不同高危因素的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发生率不同,排斥反应发生的时间和类型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移植 免疫排斥反应 规律
下载PDF
囊袋内植入不同襻长人工晶体后偏心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谢立信 朱刚 +1 位作者 张元宏 曹景 《眼视光学杂志》 1999年第4期222-223,共2页
目的: 测量不同襻长的后房型人工晶体囊袋内植入术后偏心值,确定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更适合囊袋内植入的人工晶体的襻长。方法:采用通过眼底照相系统摄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1 周和3 个月前囊像,应用自制同心圆图表确定角膜和人工晶... 目的: 测量不同襻长的后房型人工晶体囊袋内植入术后偏心值,确定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更适合囊袋内植入的人工晶体的襻长。方法:采用通过眼底照相系统摄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1 周和3 个月前囊像,应用自制同心圆图表确定角膜和人工晶体光学中心,利用计算机软件测量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作为人工晶体偏心值,对62 只襻长分别为12.0mm 和12.5mm 的后房型人工晶体眼行活体测量。结果:襻长12.0mm 和12.5mm 人工晶体术后1 周和3 个月的偏心值分别为0 .25 ±0.15mm 、0.03 ±0 .13mm 和0.20 ±0.07mm 、0.21 ±0 .10mm .结论:总长度为12 .5mm 的人工晶体囊袋内植入比12.0mm 的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心 超声乳化术 白内障 人工晶体植入术
下载PDF
巩膜角膜切口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史伟云 谢立信 +1 位作者 李绍伟 王治宇 《眼科研究》 CSCD 1998年第4期266-268,共3页
目的对白内障手术巩膜角膜切口术中虹膜脱出、术后耐受眼内压的强度及散光进行评价。方法临床:1580例白内障经巩膜角膜切口摘除,观察术中虹膜脱出率、术后角膜散光的变化;50例患者观察术后房角。实验:尸眼6只分别行巩膜角膜... 目的对白内障手术巩膜角膜切口术中虹膜脱出、术后耐受眼内压的强度及散光进行评价。方法临床:1580例白内障经巩膜角膜切口摘除,观察术中虹膜脱出率、术后角膜散光的变化;50例患者观察术后房角。实验:尸眼6只分别行巩膜角膜切口和角膜缘切口,观察切口漏水时的眼内压和虹膜脱出情况。结果临床:巩膜角膜切口术中虹膜脱出率<10%,术后散光变化<2D,切口处房角无结构改变。实验:巩膜角膜切口能耐受10.7kPa的眼内压,角膜缘切口在4.7~6.7kPa时,切口漏水,虹膜与切口粘连。结论巩膜角膜切口术后散光小,切口耐压强度大,是一种较理想的白内障手术切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巩膜角膜切口 白内障摘除术 切口
下载PDF
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褚建 谢立信 《眼科新进展》 CAS 2000年第2期158-160,共3页
关键词 角膜移植 免疫排斥 免疫应答 移植抗原
下载PDF
人三叉神经节细胞体外培养及对HSV-1感染敏感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谢立信 董晓光 +3 位作者 祝寿荣 张德如 Bryan M Gebhardt Herbert E Kaufman 《眼科学报》 1994年第2期67-70,共4页
首次报告了人三叉神经节Trigeminal Ganglian(TG)三种原代培养细胞在体外对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Mckrae株感染后的不同时相的敏感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人TG中的神经节细胞对HSV-1感染最敏感,HSV—1抗原可以在其胞浆及胞核中迅速出现... 首次报告了人三叉神经节Trigeminal Ganglian(TG)三种原代培养细胞在体外对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Mckrae株感染后的不同时相的敏感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人TG中的神经节细胞对HSV-1感染最敏感,HSV—1抗原可以在其胞浆及胞核中迅速出现。成纤维细胞和胶质细胞也有部分感染现象。这种结果提示TG中的神经节细胞很可能是HSV-1主要的潜伏感染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节 单纯疱疹病毒 细胞培养 角膜感染
下载PDF
视网膜移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于文贞 董晓光 谢立信 《眼科新进展》 CAS 2000年第4期302-304,共3页
关键词 视网膜移植 神经上皮 神经节细胞 感光细胞
下载PDF
环孢霉素A缓释制剂在眼科的应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昭升 谢立信 史伟云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2000年第5期303-307,共5页
环孢霉素A(CsA)作为第三代的免疫抑制剂在临床上已获得广泛的应用。在眼科 ,CsA的全身用药受到限制 ,常规的局部用药生物利用度低 ,难于在眼内达到或维持有效浓度 ,疗效欠佳。随着医药科技的发展 ,“药物剂型”正向“药物传递系统 (DDS... 环孢霉素A(CsA)作为第三代的免疫抑制剂在临床上已获得广泛的应用。在眼科 ,CsA的全身用药受到限制 ,常规的局部用药生物利用度低 ,难于在眼内达到或维持有效浓度 ,疗效欠佳。随着医药科技的发展 ,“药物剂型”正向“药物传递系统 (DDS)”目标前进 ,新型眼用制剂不断被开发和应用。本文简要介绍了几种新型眼用制剂及其对CsA局部用药的缓释增效作用以及在治疗高危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慢性葡萄膜炎、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霉素A 缓释制剂 眼科疾病 应用
下载PDF
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在角膜潜伏感染的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史伟云 谢立信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1992年第2期65-69,共5页
眼部感染HSV-1后,在支配该区域的三叉神经节(TG)中建立潜伏感染的理论已被公认,但HSV-1在眼部潜伏感染的确切机理仍不十分清楚。近年众多的研究表明,HSV-1除了在TG潜伏感染外,角膜组织本身也极可能是另一个潜伏感染地。随着组织器官培... 眼部感染HSV-1后,在支配该区域的三叉神经节(TG)中建立潜伏感染的理论已被公认,但HSV-1在眼部潜伏感染的确切机理仍不十分清楚。近年众多的研究表明,HSV-1除了在TG潜伏感染外,角膜组织本身也极可能是另一个潜伏感染地。随着组织器官培养和病毒分离技术的提高、DNA探针的应用,为角膜潜伏感染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有效的方法,这对全面揭示HSV-1在眼的潜伏感染机制又迈进了一步,将为临床上HSK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法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 角膜炎 HSK 潜伏感染
下载PDF
眼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于文贞 董晓光 谢立信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2000年第4期231-235,共5页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是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及血管抗性的主要因素 ,但在眼部的生理作用仍不清楚。本文对这一系统在眼部产生部位 。
关键词 眼部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生理 病理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角膜免疫赦免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褚建 谢立信 《眼科新进展》 CAS 2000年第3期226-229,共4页
关键词 角膜免疫 免疫郝免 眼前房 免疫偏离 角膜移植
下载PDF
利用共焦显微镜对穿透角膜移植术后散光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绍伟 Roger W.Beuerman +3 位作者 Stephen C.Kaufman Bryan M.Gebhardt Herbert E.Kaufman 谢立信 《眼科研究》 CSCD 2000年第5期436-438,共3页
目的利用共焦显微镜在活体上对造成角膜移植术后散光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6只有色素兔分为两组接受同种异体部分穿透角膜移植术。一组的供受体角膜边缘钻切整齐,缝线均匀,另一组刻意造成角膜切缘不整齐,缝线深浅不一致。在术后2个月内... 目的利用共焦显微镜在活体上对造成角膜移植术后散光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6只有色素兔分为两组接受同种异体部分穿透角膜移植术。一组的供受体角膜边缘钻切整齐,缝线均匀,另一组刻意造成角膜切缘不整齐,缝线深浅不一致。在术后2个月内的不同时间,利用共焦显微镜对角膜切口的愈合及缝线对角膜组织的影响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角膜切口整齐对合良好的部位疤痕形成小。角膜切口愈合后再拆除缝线,局部角膜组织的形状仍会发生较大改变。结论首次从活体显微水平上直接形象地显示了角膜切口和缝线对角膜移植后散光的影响,提出临床型共焦显微镜对分析穿透角膜移植术后散光变化的研究有着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焦显微镜检验 穿透角膜移植 散光
下载PDF
角膜中期保存液成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新晨 《眼科研究》 CSCD 1998年第4期321-324,共4页
自MK液问世以来,角膜中期保存法一直为美国眼库最常用的角膜活性保存方法。随着保存液成分的改进,对角膜内皮细胞活性的保存效果逐渐提高。对有关角膜保存液的组成成分的研究进行综述,重点介绍基础液、高分子物质、抗生素、抗氧化... 自MK液问世以来,角膜中期保存法一直为美国眼库最常用的角膜活性保存方法。随着保存液成分的改进,对角膜内皮细胞活性的保存效果逐渐提高。对有关角膜保存液的组成成分的研究进行综述,重点介绍基础液、高分子物质、抗生素、抗氧化剂等在保存液中的意义和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 保存液 中期保存 成分
下载PDF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姜忠良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1997年第2期109-114,共6页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HSK)是眼部病毒感染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对共病因学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许多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尤其是自从发现了LAT基因后,改变了人们过去对HSV-1潜伏的传统概念的认识。本文在分子水...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HSK)是眼部病毒感染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对共病因学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许多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尤其是自从发现了LAT基因后,改变了人们过去对HSV-1潜伏的传统概念的认识。本文在分子水平和基因水平上阐述了细胞因子和病毒基因在HSK发生中的作用,列举了HSV在角膜内潜伏的大量证据,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学者对HSK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疱病毒性 角膜炎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胎儿角膜内皮细胞发育的超微结构研究
16
作者 谢立信 董晓光 +3 位作者 王文青 侯颖一 谭青山 王济中 《眼科研究》 CSCD 1993年第2期102-104,T006,共4页
使用透射电镜观察了26个胎儿角膜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7月龄时细胞器处于新旧交替期,细胞的超微结构很不稳定,不适宜用于穿透性角膜移植术,8~9月龄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趋于完善,可以考虑用于治疗性角膜移植抢救角膜穿孔和严重感染,足月... 使用透射电镜观察了26个胎儿角膜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7月龄时细胞器处于新旧交替期,细胞的超微结构很不稳定,不适宜用于穿透性角膜移植术,8~9月龄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趋于完善,可以考虑用于治疗性角膜移植抢救角膜穿孔和严重感染,足月龄胎儿细胞结构接近正常人,用于治疗性穿透角膜移植术时,植片透明愈合的可能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角膜移植 内皮细胞 超微结构
下载PDF
视网膜神经上皮移植的实验研究
17
作者 王伟 董晓光 +3 位作者 谢立信 姜忠良 纪惠谦 王晶 《眼科研究》 CSCD 2000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 对视网膜神经上皮移植后移植物的成活及发育情况进行初步观察。方法 采用内路注射移植方法建立动物模型,行27眼移植手术。术后定期眼底检查,组织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 21眼移植成功,组织学检查可见移植后移植物可以成... 目的 对视网膜神经上皮移植后移植物的成活及发育情况进行初步观察。方法 采用内路注射移植方法建立动物模型,行27眼移植手术。术后定期眼底检查,组织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 21眼移植成功,组织学检查可见移植后移植物可以成活,部分细胞呈花环状生长,可继续发育分层,未见明显的炎细胞浸润及免疫排斥现象。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可见移植物S抗原染色阳性。结论 视网膜神经上皮移植术后移植物可以成活并继续发育,无明显的炎性反应及免疫排斥现象。移植物可发育出光传导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 神经上皮移植 S-抗原
下载PDF
人角膜内皮细胞体外培养对单疱病毒Ⅰ型感染的病理形态学实验研究
18
作者 谢立信 董晓光 《眼科研究》 CSCD 1992年第1期4-6,I002,共4页
报告人角膜内皮细胞体外培养对HSV-I Mckrea 株感染后不同时点的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内皮细胞主要的病理形态学改变为“气球”样变和细胞集拢及合胞体形成,最终导致细胞死亡。提示临床对复发性HSK 早期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是保护内皮... 报告人角膜内皮细胞体外培养对HSV-I Mckrea 株感染后不同时点的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内皮细胞主要的病理形态学改变为“气球”样变和细胞集拢及合胞体形成,最终导致细胞死亡。提示临床对复发性HSK 早期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是保护内皮细胞免受损害极为重要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角膜内皮 单疱病毒 角膜炎 病理
下载PDF
6点位小梁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19
作者 谢立信 王旭 姚瞻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1999年第4期94-96,共3页
目的:探讨6点位小梁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和疗效。方法:对在上方角巩膜缘做过内眼手术的28例(31眼)行6点位小梁切除术,随访观察手术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半年,眼压在1.33~2.8kPa之间者26眼(83.9%),其中完全不用药物者11眼(35.5%)... 目的:探讨6点位小梁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和疗效。方法:对在上方角巩膜缘做过内眼手术的28例(31眼)行6点位小梁切除术,随访观察手术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半年,眼压在1.33~2.8kPa之间者26眼(83.9%),其中完全不用药物者11眼(35.5%),仅用0.5%噻吗心安控制者15眼(48.4%);随访2.5年者26眼,眼压正常者21眼(80.7%),其中完全不用药物者10眼(38.4%),仅用0.5%噻吗心安眼水控制者11眼(42.3%)。并发症包括脉络膜脱离、浅前房、滤过口纤维增生等,经及时处理多能恢复正常。讨论:对曾在上方角巩膜缘行内眼手术,又需要行抗青光眼手术的患者,6点位小梁切除术较其他术式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因操作不便,需要合理掌握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梁切除术 继发性青光眼
下载PDF
Nd:YAG激光在眼科中的应用体会
20
作者 于滨 董晓光 谢立信 《青岛医药卫生》 1996年第3期25-27,共3页
Nd:YAG激光的作用方式为电离效应,即靶组织的分子和原子发生离子化,产生电子和离子,形成等离子体,并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微小爆炸,形成强大冲击波,使组织破坏裂解。 我院自1992年引进美国Coherent Novus2000氩/7901 Nd:YAG联合激光仪,至... Nd:YAG激光的作用方式为电离效应,即靶组织的分子和原子发生离子化,产生电子和离子,形成等离子体,并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微小爆炸,形成强大冲击波,使组织破坏裂解。 我院自1992年引进美国Coherent Novus2000氩/7901 Nd:YAG联合激光仪,至今已应用Nd:YAG治疗907例(1013眼)眼疾患者,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YAG激光 纤维膜 人工晶体术后 白内障囊外摘除 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 后囊膜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双氯灭痛 眼科研究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