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地区383例儿童恶性实体肿瘤临床病理学分析
1
作者 刘滨 李红 +1 位作者 吴士茜 刘洪淇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 2001年第1期56-58,共3页
目的 :研究探讨山东地区儿童恶性实体肿瘤的分布特点。方法 :对 10年 383例儿童恶性实体肿瘤进行回顾性临床病理分析。结果 :儿童恶性实体肿瘤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系统、肾脏和视网膜 ;多见于 10岁以前 ;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较少见 ... 目的 :研究探讨山东地区儿童恶性实体肿瘤的分布特点。方法 :对 10年 383例儿童恶性实体肿瘤进行回顾性临床病理分析。结果 :儿童恶性实体肿瘤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系统、肾脏和视网膜 ;多见于 10岁以前 ;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较少见 ;山东地区儿童鼻咽癌相对较多。结论 :发病较多的儿童恶性实体肿瘤的排序 ,国内外报道基本相同。山东地区儿童鼻咽癌较多与山东地区鼻咽癌患者的总数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肿瘤 病理学 恶性实体肿瘤 山东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兔VX2肝癌模型制作技术改良 被引量:9
2
作者 牛洪欣 徐忠法 +2 位作者 张西坤 王若谷 王丽丽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4期53-55,I0007,共4页
目的探讨制作兔VX2肝癌模型的新技术、新方法。方法将新西兰兔30只随机等分为3组,分别为嵌插组、改良嵌插组和经皮穿剌组。分别按不同方法建立肝癌模型,于建模后第1、2、3周分别进行CT扫描,评估肿瘤大小。3周后处死动物进行解剖,观察肝... 目的探讨制作兔VX2肝癌模型的新技术、新方法。方法将新西兰兔30只随机等分为3组,分别为嵌插组、改良嵌插组和经皮穿剌组。分别按不同方法建立肝癌模型,于建模后第1、2、3周分别进行CT扫描,评估肿瘤大小。3周后处死动物进行解剖,观察肝脏成瘤及转移情况,比较各组转移率,并行常规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30只动物建模成功28只,成功率93%,经皮穿剌组有2只肝脏未见种植灶,嵌插组和改良嵌插组全部种植成功。改良嵌插组腹壁转移率显著低于嵌插组和经皮接种组。结论改良嵌插法3周内不会形成接种部位腹壁以及远处的转移,是一种理想的移植性肝癌模型建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VX2肿瘤 模型 嵌插改良技术
下载PDF
家族性胃癌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牛洪欣 徐忠法 +2 位作者 石会勇 王丽丽 张梅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9年第11期968-970,共3页
目的:探讨家族性胃癌的临床及病理特征,以利于该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方法:随访2个家族性胃癌家系,对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家系中共发现6例胃癌患者,均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2家系的临床及病理特征与文献报道相... 目的:探讨家族性胃癌的临床及病理特征,以利于该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方法:随访2个家族性胃癌家系,对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家系中共发现6例胃癌患者,均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2家系的临床及病理特征与文献报道相符合。结论:家族性胃癌具有独特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发病早;预后差;可同时或异时伴发其他器官肿瘤;CDH 1基因种系突变携带者外显率高;病理多为弥漫浸润型,分化程度低,较早出现淋巴结转移;同一家系中患者病变部位较一致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胃癌 临床特征 病理特征 钙粘蛋白基因 种系突变
下载PDF
兔VX2肝癌模型制作改良及影像学评价 被引量:5
4
作者 杜童 韩琳 +1 位作者 牛洪欣 张西坤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29-32,共4页
目的对兔VX2肝癌模型制作进行改良,以用于介入治疗学研究,同时探讨瘤灶的CT表现及CT在检测瘤灶中的作用。方法将VX2瘤细胞接种于兔皮下使其成瘤并传代;新西兰兔24只,以改良嵌插法建立移植性肝癌模型,于建模后7、14、21 d分别行超声、CT... 目的对兔VX2肝癌模型制作进行改良,以用于介入治疗学研究,同时探讨瘤灶的CT表现及CT在检测瘤灶中的作用。方法将VX2瘤细胞接种于兔皮下使其成瘤并传代;新西兰兔24只,以改良嵌插法建立移植性肝癌模型,于建模后7、14、21 d分别行超声、CT及血管造影检查,用于检测兔肝VX2瘤灶,评估瘤灶生长变化;随后处死动物,进行尸解,评估影像检查结果。结果 24只(100%)动物以改良嵌插法建立移植性肝癌模型全部成功。瘤灶以种植后2周CT显示最清楚和典型,直径1 cm^2 cm左右,平扫呈低密度或等密度,动脉早期明显强化,门脉期呈低密度,与周围肝组织分界较清楚。肝动脉造影显示肿瘤富血供。而种植后超过3周的肿瘤大部分发生坏死。结论嵌插改良法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建立移植性肝癌模型的方法;在对瘤灶进行影像学评价上应尽量选择CT检查,接种后1周左右的瘤灶较小而难以观察;2周左右呈肝动脉源性血供丰富的约1 cm^2 cm的实体瘤,造影征像为肿瘤血管与肿瘤染色;3周以上瘤灶大多出现明显示坏死;因此对1~2cm大小的兔VX2肝癌瘤体,最适合行血管造影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X2肿瘤 肝癌模型 CT 血管造影
下载PDF
接合物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杨香山 程绍梅 +3 位作者 郭京艳 李成军 李爱萍 韩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9期3444-3446,3449,共4页
目的探讨接合物蛋白(CRKL)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2008—2013年经手术治疗的50例直径>1 cm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50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5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50例... 目的探讨接合物蛋白(CRKL)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2008—2013年经手术治疗的50例直径>1 cm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50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5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50例正常者甲状腺组织的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与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CRKL的表达情况。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组、结节性甲状腺肿组及正常甲状腺组织组CRKL的表达阳性率和CRKL表达的平均吸光度(MO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组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组和正常甲状腺组织组(P<0.05)。CRKL表达量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年龄、性别、病灶数目均无关(P>0.05),与有无侵犯被膜、有无颈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CRKL在直径>1 cm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中均呈高表达,且与两者的颈淋巴结转移有关,临床均需要进行淋巴结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瘤 接合物蛋白
下载PDF
用两种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晚期结肠癌疗效对比 被引量:8
6
作者 郑兴武 付玉广 +1 位作者 赵洪礼 徐忠法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1期14-15,共2页
目的 :对比分析用XELOX化疗方案与OLF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晚期结肠癌的疗效,以期提高化疗的安全性。方法 :对我院近期收治的68例老年晚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6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有34例患者。用OLF化疗... 目的 :对比分析用XELOX化疗方案与OLF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晚期结肠癌的疗效,以期提高化疗的安全性。方法 :对我院近期收治的68例老年晚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6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有34例患者。用OLF化疗方案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用XELOX化疗方案对研究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化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XELOX化疗方案与OLF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晚期结肠癌都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不过,用XELOX化疗方案治疗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其治疗的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结肠癌 老年患者 氟尿嘧啶 卡培他滨 奥沙利铂
下载PDF
兔肝癌动脉插管介入技术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牛洪欣 杨焕刚 +2 位作者 张西坤 王若谷 徐忠法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94-1595,共2页
兔VX2肝癌模型是一种适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实验研究的肝癌动物模型。我们对兔VX2肝癌模型介入擂管技术进行了改良,提高了插管成功率,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VX2肝癌模型 介入技术 动脉插管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插管成功率 动物模型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结直肠癌化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8
作者 石会勇 徐忠法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1915-1918,共4页
目的:对结直肠癌(CRC)化疗的新进展进行综述分析。方法:应用PubMed、CNKI数据库和ASCO论文集等检索系统,以"结肿瘤、直肠肿瘤和化疗"为检索词,检索2005-01-2012-06的相关文献,共检索到英文文献303篇,中文文献78篇。文献纳入标... 目的:对结直肠癌(CRC)化疗的新进展进行综述分析。方法:应用PubMed、CNKI数据库和ASCO论文集等检索系统,以"结肿瘤、直肠肿瘤和化疗"为检索词,检索2005-01-2012-06的相关文献,共检索到英文文献303篇,中文文献78篇。文献纳入标准:1)结直肠肿瘤;2)药物治疗;3)大型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4)排除单中心、小样本试验结果。根据纳入标准符合分析文献31篇。结果:CRC的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转移性CRC的化疗及靶向治疗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展。随着新一代化疗药物的出现,奥沙利铂、氟尿嘧啶、伊立替康、希罗达及分子靶向药物西妥昔单抗、贝伐单抗等组成的多种化疗方案使得CRC患者的生存期、无病生存期及缓解率得到了明显改善,毒副作用进一步降低。结论:CRC的化疗向着规范化及基于分子靶向的个体化治疗方向发展,终将使患者更好的临床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药物疗法 综述文献
原文传递
手术及射频消融联合术后化疗治疗胃癌并肝转移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乔秀玲 位希华 +1 位作者 张西坤 李增军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1569-1571,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及射频消融联合术后化疗治疗胃癌伴不全梗阻且有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7例胃癌患者行姑息性切除,肝转移瘤术中射频消融,术后根据患者体表面积,常规FORFIRI方案化疗。采用螺旋CT增强扫描、超声,综合评价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手术及射频消融联合术后化疗治疗胃癌伴不全梗阻且有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7例胃癌患者行姑息性切除,肝转移瘤术中射频消融,术后根据患者体表面积,常规FORFIRI方案化疗。采用螺旋CT增强扫描、超声,综合评价治疗效果。结果:37例患者,术后消化道梗阻症状消失。78个肝转移瘤,术后1个月影像学评价,肿瘤灭活有效率为97.3%(36/37)。37例患者随访1~30个月,6个月、1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91.89%(34/37)、81.08%(30/37)和62.16%(23/37),中位生存期为26.7个月。结论:对有手术指征的胃癌伴不全梗阻且有肝转移瘤患者,术中行姑息性切除加肝转移瘤射频消融,术后联合化疗,疗效确切,可有效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肝转移癌 射频消融 化疗
原文传递
WTp53基因联合双自杀基因介入途径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杜童 牛洪欣 +1 位作者 张西坤 王若谷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06-610,共5页
目的探讨经介入途径多疗法、多基因联合治疗肝癌的可行性。方法分别制备pCMV-p53质粒-脂质体复合物及浓缩的TK-CD逆转录病毒上清。新西兰大白兔50只建立兔肝癌模型。根据B超及CT扫描结果,选取肿瘤直径约2cm的荷瘤兔45只,随机分为5组... 目的探讨经介入途径多疗法、多基因联合治疗肝癌的可行性。方法分别制备pCMV-p53质粒-脂质体复合物及浓缩的TK-CD逆转录病毒上清。新西兰大白兔50只建立兔肝癌模型。根据B超及CT扫描结果,选取肿瘤直径约2cm的荷瘤兔45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9只。第1组为单纯生理盐水治疗组(对照组);第2组为单纯超液化碘油栓塞组;第3组为超液化碘油+p53组;第4组为超液化碘油+TK/CD组;第5组为超液化碘油+p53+TK/CD组。经股动脉肝动脉插管成功并造影确定靶血管后,1.2F微导管超选择插管至肿瘤供血动脉,透视监视下按分组缓慢灌注实验药品。各组瘤兔分别于介入术前、术后10d行B超和CT扫描,检测肿瘤最大径(a)和最小径(b),计算肿瘤体积(V=ab^2/2)及肿瘤生长率。介入手术后8周,动物脱颈处死(包括观察期内自然死亡的),行常规病理检查及生存期的观测。结果成功建立兔肝癌模型,插管及介入治疗顺利。治疗前各组肿瘤体积无统计学差异(P〉0.05)。介入治疗后10d对肝脏肿瘤体积变化进行分析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各治疗均对肿瘤的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其中碘油栓塞+联合基因治疗组的效果最为显著。2×2析因分析表明:p53基因、TK/CD基因与碘油栓塞结合均有明显的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但二者之间无交互协同作用(P=0.793)。与对照组比较各治疗组动物生存期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多疗法、多基因联合治疗组效果最为明显。结论介入疗法可以为基因治疗提供理想的给药方法及途径。碘油栓塞、WTp53基因与TK/GCV、CD/5-Fc系统联合应用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延长动物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介入治疗 基因治疗
原文传递
肝细胞癌微淋巴管密度与肝门淋巴结转移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西坤 周武元 +3 位作者 李增军 孙菊杰 仲伟霞 石学涛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8-129,共2页
我们用鼠抗人D2—40单克隆抗体(简称D2—40)对肝细胞癌(HCC)组织、癌边缘组织及癌以远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记录微淋巴管密度(microlymphatic vessel density,MLVD),探讨肝细胞癌微淋巴管的分布特点及MLVD与肝门淋巴结转... 我们用鼠抗人D2—40单克隆抗体(简称D2—40)对肝细胞癌(HCC)组织、癌边缘组织及癌以远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记录微淋巴管密度(microlymphatic vessel density,MLVD),探讨肝细胞癌微淋巴管的分布特点及MLVD与肝门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微淋巴管密度 D2—40
原文传递
低位肠癌恶性梗阻微创治疗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牛洪欣 徐忠法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13年第3期29-31,共3页
恶性肠梗阻(malignantbowelobstruction,MBO)从广义上来讲是指所有由恶性肿瘤引起的肠梗阻,以及广泛、多发、复杂的非恶性肿瘤所致的肠梗阻。MBO是晚期重症肿瘤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发病率高,预后差,平均生存期只有4~9个月[1]。本... 恶性肠梗阻(malignantbowelobstruction,MBO)从广义上来讲是指所有由恶性肿瘤引起的肠梗阻,以及广泛、多发、复杂的非恶性肿瘤所致的肠梗阻。MBO是晚期重症肿瘤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发病率高,预后差,平均生存期只有4~9个月[1]。本文中低位MBO特指腹部或盆腔肿瘤引起的肠梗阻,尤其见于晚期或局部晚期的结肠癌、直肠癌等患者。低位MBO的治疗非常棘手,其手术时机的判断相对较困难[2],如采用分期手术或造瘘手术会增加患者的痛苦。而非手术治疗手段贫乏,效果不理想,患者生存质量差。近年来随着介入技术的提高,出现了一些新的治疗方法,极大地改善了此类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治疗 中低位 结肠癌 恶性梗阻 恶性肠梗阻 肿瘤患者 非恶性肿瘤 局部晚期
原文传递
中国结直肠癌防控策略思考 被引量:10
13
作者 徐忠法 甄亚男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9年第6期629-634,共6页
结直肠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快速上升。而近20年来,美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却稳步下降,这得益于美国长期有效的防控措施。随着结直肠癌防... 结直肠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快速上升。而近20年来,美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却稳步下降,这得益于美国长期有效的防控措施。随着结直肠癌防控工作的开展,我国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仍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本文通过分析结直肠癌生存率的影响因素,阐述筛查与早诊早治的特点,强调早诊早治的必要性及重要性,提出需要在国家、社会、医务工作者及广大群众多个层面建设并完善中国结直肠癌的防控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发病率 死亡率 筛查 早诊早治
下载PDF
浆膜下阑尾切除术201例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牛洪欣 徐忠法 +1 位作者 李坤 石会勇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888-888,共1页
目的:介绍阑尾炎浆膜下切除的手术经验。方法:201例阑尾炎患者采用浆膜下阑尾切除术。结果:全组均顺利切除,未出现腹腔内出血、肠瘘及腹膜炎等并发症。结论:与传统方法相比较,采用浆膜下切除的方法,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手术局部... 目的:介绍阑尾炎浆膜下切除的手术经验。方法:201例阑尾炎患者采用浆膜下阑尾切除术。结果:全组均顺利切除,未出现腹腔内出血、肠瘘及腹膜炎等并发症。结论:与传统方法相比较,采用浆膜下切除的方法,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手术局部更符合生理解剖,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外科学 阑尾切除术 人类
原文传递
膜表面核仁素参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启动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香山 范开席 +3 位作者 李成军 李爱萍 张晶 冯曼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3年第10期1117-1121,共5页
目的探讨膜表面核仁素(nucleiolin,NCL)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信号启动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CL及EGFR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TPC-1中磷... 目的探讨膜表面核仁素(nucleiolin,NCL)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信号启动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CL及EGFR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TPC-1中磷酸化EGFR(phosphorylation EGFR,p-EGFR)的表达水平;Transwell小室试验检测TPC-1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NCL及EGFR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56/56)和80.4%(45/56);NCL及EGFR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且NCL的表达与EGFR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635,P<0.01)。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拮抗甲状腺乳头状癌TPC-1细胞的NCL或EGFR后,其p-EGFR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P<0.01)。Transwell小室试验发现,拮抗NCL和EGFR后,可明显减少TPC-1细胞的穿膜细胞数(P<0.01)。结论膜表面NCL可能是EGFR受体信号启动的必要成分,可能通过EGFR参与肿瘤的生长与转移。以NCL为靶点将开拓肿瘤新的治疗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表面核仁素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信号启动
原文传递
肝内胆囊多发结石并化脓性胆囊炎及周围蜂窝组织炎一例
16
作者 牛洪欣 徐忠法 +2 位作者 李胜 石会勇 王媛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32-832,841,共2页
肝内胆囊为少见的先天性异常,异位肝内胆囊多发结石合并化脓性胆囊炎及周围蜂窝组织炎、胆总管下端结石极为罕见。现将我们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
关键词 化脓性胆囊炎 胆囊多发结石 蜂窝组织炎 肝内胆囊 周围 胆总管下端结石 先天性异常
原文传递
胃癌全胃切除术P型空肠袢重建消化道的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成军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3年第22期3397-3399,共3页
目的探讨胃癌全胃切除术P型空肠袢重建消化道对患者生存质量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90例胃癌全胃切除患者依据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术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Lahey+Braun术重建消化道;观察组45例,采用P型空... 目的探讨胃癌全胃切除术P型空肠袢重建消化道对患者生存质量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90例胃癌全胃切除患者依据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术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Lahey+Braun术重建消化道;观察组45例,采用P型空肠袢重建消化道。治疗后6个月评定患者生活质量和CRP。结果两组手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均比术前提高,观察组比对照组提高更明显(t=3.4201,P〈0.05)。两组手术后均可减少患者血清CRP的表达(t=3.8929、10.5417,均P〈0.01),观察组减少程度优于对照组(t=6.3442,P〈0.05)。结论胃癌全胃切除术P型空肠袢重建消化道可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轻CRP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切除术 胃肿瘤 生活质量 C反应蛋白质
原文传递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对患者生活质量和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
18
作者 李成军 《中国实用医刊》 2013年第14期20-21,共2页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对患者生活质量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101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观察组61例,采用保肛手术。治疗后3个月评定患者生活质量和血清CRP。结果两组...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对患者生活质量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101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观察组61例,采用保肛手术。治疗后3个月评定患者生活质量和血清CRP。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较术前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P〈0.05);两组术后均可减少患者血清CRP的表达(P〈0.01),且观察组减少程度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保肛 生活质量 C-反应蛋白
原文传递
一例腹部无辅助切口经阴道拖出标本的3D腹腔镜小肠系膜间质瘤切除术(附视频) 被引量:3
19
作者 马晓龙 陈海鹏 +7 位作者 李国雷 权继传 郑朝旭 关旭 王征 高艳伟 甄亚男 王锡山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19年第4期428-432,共5页
对于胃肠道间质瘤,腹腔镜手术已逐渐应用与临床实践中。但传统的腹腔镜手术仍需辅助切口取出标本。本文报道1例小肠系膜间质瘤应用NOSES手术方式经阴道拖出标本病例。
关键词 腹腔镜 小肠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
原文传递
hsa_circ_0079656在结直肠癌样本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
作者 周永顺 李建祺 +3 位作者 魏飞力 郭闪 甄亚男 徐忠法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68-272,279,共6页
目的探讨hsa_circ_0079656在结直肠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评价其作为结直肠癌诊断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收集2018-01-01—2020-01-31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结直肠癌根治术且经病理确诊的50... 目的探讨hsa_circ_0079656在结直肠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评价其作为结直肠癌诊断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收集2018-01-01—2020-01-31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结直肠癌根治术且经病理确诊的50例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癌及癌旁正常组织(距癌周≥5 cm)标本。在前期研究中通过基因芯片筛选出结直肠癌与癌旁组织中表达差异最显著的circRNA,即hsa_circ_0079656,用以作为本实验的目标分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分析相匹配的50例结直肠癌和癌旁组织中hsa_circ_0079656的表达。通过配对t检验分析结直肠癌和癌旁组织间的差异性。进行单因素ANOVA方法分析hsa_circ_0079656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通过建立ROC曲线以评估hsa_circ_0079656用于结直肠癌诊断的价值。结果hsa_circ_0079656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量(8.86±2.71)较癌旁组织(6.60±2.49)中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45,P<0.001。hsa_circ_0079656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神经浸润(t=2.043,P=0.047)及癌胚抗原(CEA,t=2.419,P=0.019)表达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sa_circ_0079656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2,P=0.020。hsa_circ_0079656在癌及癌旁组织中表达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5,95%CI为0.627~0.823,P<0.001。结论hsa_circ_0079656的表达对结直肠癌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circRNA hsa_circ_0079656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肿瘤标志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