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应用纳米材料的医疗器械研究现状与生物学评价探讨 |
孙令骁
万敏
孙晓霞
刘佳
盖潇潇
王国伟
阮文婷
秦洋
刘成虎
|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
2024 |
0 |
|
2
|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新进展 |
刘成虎
施燕平
侯丽
孙晓霞
|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
2021 |
6
|
|
3
|
毒理学关注阈值(TTC)在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中的应用 |
刘成虎
施燕平
杜晓丹
孙晓霞
刘佳
|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
2019 |
3
|
|
4
|
不同振荡速率制备阳性对照在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中的应用 |
孙晓霞
黄经春
王鸾鸾
王昕
侯丽
王瑾晔
|
《中国医疗设备》
|
2017 |
2
|
|
5
|
解读ISO 10993-4:2017《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4部分:与血液相互作用试验选择》 |
侯丽
乔春霞
赵增琳
|
《中国医疗设备》
|
2018 |
10
|
|
6
|
医疗器械生物相容性试验与GLP非临床数据质量管理 |
屈秋锦
孙晓霞
乔春霞
林振华
盖潇潇
王国伟
朱褔余
孙令骁
|
《中国医疗设备》
|
2024 |
0 |
|
7
|
医疗器械免疫原性评价与试验策略 |
刘成虎
吴平
施燕平
王敏
|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
2012 |
3
|
|
8
|
医疗器械遗传毒性评价方法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
曾冬明
侯丽
施燕平
|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
2012 |
3
|
|
9
|
医疗器械溶血性能三种评价方法的比较 |
乔春霞
侯丽
赵增琳
王贤美
范春光
孙立魁
于兆琴
|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
2013 |
4
|
|
10
|
医疗器械透气包装材料微生物屏障分等试验仪器性能研究 |
王文庆
张步增
吴平
|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
2014 |
1
|
|
11
|
医疗器械溶血性能评价方法-ASTM直接接触法和间接接触法的比较 |
乔春霞
侯丽
赵增琳
|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
2014 |
2
|
|
12
|
基于IC_(50)的医疗器械细胞毒性试验方法的研究 |
刘成虎
吴世福
侯丽
王昕
王鸾鸾
施燕平
|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
2014 |
4
|
|
13
|
人全血IL-1β ELISA法在医疗器械热原体外检测的应用 |
范春光
孙立魁
刘增祥
刘成虎
李春令
侯丽
|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14
|
医疗器械重复接触全身毒性试验新方法的研究--大鼠胃肠外双途径接触试验 |
范春光
侯丽
展荣凯
许晶
朱福余
|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15
|
应用ISO10993-7:2008确定医疗器械中环氧乙烷残留限量 |
刘成虎
施燕平
吴平
|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
2012 |
3
|
|
16
|
医疗器械重复接触全身毒性试验方法研究 |
侯丽
施燕平
|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
2013 |
3
|
|
17
|
离子色谱法测定壳聚糖类医疗器械中二甘醇酸 |
许凯
孟凯
赵长帅
秦冬立
李克芳
刘成虎
|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18
|
新型铁基可降解生物材料的体外细胞毒性评价研究 |
盖潇潇
朱艺馨
孙晓霞
屈秋锦
张贵
刘成虎
|
《医疗卫生装备》
|
2025 |
0 |
|
19
|
风险管理原则在医疗器械标准制修订过程中的应用 |
吴平
刘成虎
施燕平
|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
2013 |
0 |
|
20
|
重建人类表皮模型医疗器械体外皮肤刺激试验中白细胞介素-1α和白细胞介素-8的表达变化 |
刘佳
范春光
孙立魁
赵增琳
|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
2022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