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布地奈德及BIP AP联合小剂量肾上腺素对老年性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
1
作者 李树云 刘爱环 《中国伤残医学》 2025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及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联合小剂量肾上腺素对老年性重症哮喘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12月寿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老年性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资料,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及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联合小剂量肾上腺素对老年性重症哮喘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12月寿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老年性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资料,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联合BIPAP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小剂量肾上腺素治疗。两组均治疗1周。比较两组免疫功能、肺功能、血气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周后,两组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治疗1d后,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及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均高于治疗1d后,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26%,低于对照组的2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及BIPAP联合小剂量肾上腺素治疗老年性重症哮喘并呼吸衰竭患者,能更有效地提升患者的免疫功能和肺功能水平,改善血气指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重症哮喘 呼吸衰竭 布地奈德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肾上腺素 肺功能 免疫状态
原文传递
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效果分析
2
作者 刘爱环 李树云 《中国伤残医学》 2025年第5期51-54,共4页
目的:探究沙美特罗替卡松(SFC)与孟鲁司特钠(MK)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BA)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寿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BA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SFC治疗,研究组... 目的:探究沙美特罗替卡松(SFC)与孟鲁司特钠(MK)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BA)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寿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BA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SFC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MK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炎性因子水平、肺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5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及一秒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2%,高于对照组的5.1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FC联合MK治疗BA相较于单独使用SFC,能更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其呼吸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沙美特罗替卡松 孟鲁司特钠 炎性因子 呼吸功能
原文传递
CRRT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脓毒血症合并MODS患者的治疗价值
3
作者 李颖 魏群 张艳萍 《中国伤残医学》 2025年第4期15-19,共5页
目的:探究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脓毒血症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2024年2月寿光市人民医院接收的64例脓毒血症合并MODS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 目的:探究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脓毒血症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2024年2月寿光市人民医院接收的64例脓毒血症合并MODS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应用CRRT治疗,研究组应用CRRT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预后情况、生命体征、凝血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1、3周后,两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3周后均低于治疗1周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死率为9.38%,与对照组的15.6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周后,两组平均动脉压、氧合指数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治疗3周后均高于治疗1周后,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周后,两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较治疗前缩短,治疗3周后均短于治疗1周后,且研究组酶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周后,两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3周后均低于治疗1周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脓毒血症合并MODS患者实施CRRT配合血液灌流治疗,可改善期预后、生命体征、凝血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血症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血液灌流
原文传递
基于人性化护理结合ICU特殊护理对2型糖尿病重症尿毒症患者血糖控制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海玲 王海艳 赵翠芝 《糖尿病新世界》 2023年第21期144-147,共4页
目的分析基于人性化护理结合ICU特殊护理对2型糖尿病重症尿毒症患者血糖控制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86例2型糖尿病重症尿毒症患者,使用数字双盲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分析基于人性化护理结合ICU特殊护理对2型糖尿病重症尿毒症患者血糖控制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86例2型糖尿病重症尿毒症患者,使用数字双盲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ICU特殊护理,观察组基于人性化护理结合ICU特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配合总依从率、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血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人性化护理结合ICU特殊护理应用于2型糖尿病重症尿毒症患者中的效果确切,有利于控制患者血糖、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 ICU特殊护理 2型糖尿病 重症尿毒症 并发症
下载PDF
心理干预对慢性重症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海玲 张龙跃 《系统医学》 2019年第16期154-156,共3页
目的探讨在慢性重症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心理干预对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此次抽选2016年1月—2018年6月期间该院医治的慢性重症乙型病毒性肝炎60例患者做研究,随机分为甲组(30例)、乙组(30例)。乙组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甲组加心理... 目的探讨在慢性重症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心理干预对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此次抽选2016年1月—2018年6月期间该院医治的慢性重症乙型病毒性肝炎60例患者做研究,随机分为甲组(30例)、乙组(30例)。乙组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甲组加心理干预,总结满意度、生活质量、症状。结果甲组患者总的满意度(93.33%)高于乙组患者(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38)。甲组患者的物质功能评分(57.12±5.12)分、社会功能评分(58.12±5.11)分、心理功能评分(57.36±5.02)分、躯体功能评分(57.38±5.11)分均高于乙组患者(50.12±3.25)分、(50.11±3.30)分、(49.25±3.11)分、(50.02±2.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22、7.212、7.522、7.114,P<0.05)。甲组患者的精神病性评分(1.33±0.25)分、人际关系评分(1.61±0.33)分、偏执评分(1.44±0.58)分、敌对评分(1.51±0.48)分均低于乙组患者(1.40±0.31)分、(1.72±0.35)分、(1.66±0.61)分、(1.87±0.6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的躯体化评分(1.58±0.41)分、恐怖评分(1.22±0.33)分、焦虑评分(1.51±0.44)分、抑郁评分(1.70±0.42)分、强迫评分(1.75±0.44)分、阳性项目(28.11±10.25)分、总分(150.11±30.25)分等均低于乙组患者(2.10±0.48)分、(1.42±0.35)分、(1.73±0.30)分、(2.12±0.61)分、(2.00±0.51)分、(40.25±15.35)分、(170.25±33.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重症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心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并显著改善自觉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重症 乙型病毒性肝炎 心理干预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效果及手术方式安全性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韩晓萍 韩晓美 王海玲 《系统医学》 2021年第12期165-167,171,共4页
目的分析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于患者治疗效果与手术方式所具有的安全性所造成的影响。方法在2017年1月—2020年1月期间入院进行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列表... 目的分析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于患者治疗效果与手术方式所具有的安全性所造成的影响。方法在2017年1月—2020年1月期间入院进行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列表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支持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干预,研究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干预,对患者临床效果以及手术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治疗效果方面,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2,P=0.037)。在手术指标方面,在手术用时与术中出血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65、0.748,P=0.685、0.805);在住院用时方面,研究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56,P=0.014)。在患者生理指标方面,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白蛋白与前白蛋白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22、3.214,P=0.556、0.258)。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白蛋白与前白蛋白数值均有所提升,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56、10.236,P=0.011、0.002)。在并发症问题上,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43,P=0.002)。结论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过程中,通过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应用,有利于促进患者治疗效果的合理提升与优化,对于患者手术安全性的提升具有积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治疗方法 肠内营养支持 临床效果 手术安全性
下载PDF
全髋关节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对比研究
7
作者 郑春山 王景林 张玉明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3期46-49,共4页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单纯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盲选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施以双极人工股骨头...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单纯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盲选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施以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研究组(45例)施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多于对照组,手术时长、住院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年,研究组的髋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6.67%)与对照组(8.89%)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5,P=0.694)。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均有较高安全性,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可缩短术后恢复时间,但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股骨颈骨折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下载PDF
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的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效果分析
8
作者 郑春山 王景林 张玉明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2期59-62,共4页
目的探究为四肢骨折患者提供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施以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目的探究为四肢骨折患者提供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施以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研究组(53例)施以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临床相关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前两组骨代谢指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的骨钙素、骨保护素水平高于对照组,胶原C端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5.66%)低于对照组(1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96,P<0.05)。结论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的效果确切,可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骨折 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 并发症
下载PDF
早期高压氧治疗结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影响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韩晓美 韩晓萍 赵小话 《系统医学》 2021年第12期187-189,198,共4页
目的分析应用早期高压氧治疗与康复训练结合的方式进行干预对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人员在2018年1月—2020年6月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 目的分析应用早期高压氧治疗与康复训练结合的方式进行干预对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人员在2018年1月—2020年6月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早期高压氧疗法(HBO)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康复训练的方式对患者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2,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均有所提升,研究组上述指标分别为(59.24±3.45)分、(10.25±0.45)分以及(71.03±4.63)分,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为(36.15±3.41)分、(15.42±1.03)分以及(49.72±3.67)分,研究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658、32.524、25.504,P<0.05)。结论在脑梗死患者治疗过程中,通过早期高压氧治疗与康复训练的结合应用,有利于实现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与生活质量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高压氧 康复训练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家属参与式全程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糖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翠芝 王海玲 王海艳 《糖尿病新世界》 2023年第22期150-153,共4页
目的分析家属参与式全程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糖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血液透析室收治的2型糖尿病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138例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双盲法将其均分为... 目的分析家属参与式全程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糖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血液透析室收治的2型糖尿病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138例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双盲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n=69)和观察组(n=69),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加用家属参与式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心理健康评分有所改善且均优于对照组,家属满意度、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应用家属参与式全程护理干预的效果确切,可控制患者血糖、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尿毒症 血液透析 家庭参与式全程护理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心理干预对急性胰腺炎患者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福菊 韩晓萍 《系统医学》 2021年第3期196-198,共3页
目的分析在急性胰腺炎患者护理工作中采用心理干预对患者护理依从性与生活质量所造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0月期间医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列表将其分为两组进行护理,其中,对照组患者采... 目的分析在急性胰腺炎患者护理工作中采用心理干预对患者护理依从性与生活质量所造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0月期间医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列表将其分为两组进行护理,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对患者护理依从性与生活质量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护理依从性方面,研究组患者的表现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理状态方面,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SDS与SAS评分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所提升,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胰腺炎患者护理工作中,通过心理干预的合理开展,有利于实现患者护理依从性的有效提升,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优化具有积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护理模式 心理干预 依从性
下载PDF
头部外伤后小脑皮样囊肿出血一例
12
作者 栾永昕 李文臣 +1 位作者 刘磊 付双林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63-864,共2页
皮样囊肿是少见的先天性良性病变,与胚胎发育3~周时神经管闭合期间上皮细胞移行异常有关,约占颅内肿瘤的0.1%~0.3%,30~40岁是发病高峰期。颅内皮样囊肿大多发生在后颅窝,尤其是小脑中线部位。皮样囊肿破裂较少见,而头部外... 皮样囊肿是少见的先天性良性病变,与胚胎发育3~周时神经管闭合期间上皮细胞移行异常有关,约占颅内肿瘤的0.1%~0.3%,30~40岁是发病高峰期。颅内皮样囊肿大多发生在后颅窝,尤其是小脑中线部位。皮样囊肿破裂较少见,而头部外伤导致的皮样囊肿出血却几乎未见报道。我科成功治疗1例头部外伤后小脑皮样囊肿出血的患者。现结合文献探讨小脑皮样囊肿的诊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样囊肿 头部外伤 外伤后 小脑 出血 颅内肿瘤 神经管闭合 发病高峰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