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研究
1
作者 宁俊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3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商品名:诺欣妥)治疗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96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对比两组治疗...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商品名:诺欣妥)治疗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96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肾功能指标[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和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清指标[脑钠肽(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的77.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VEF、LVEDD、LVESD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VEF(43.19±3.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64±3.82)%,LVEDD(52.15±2.54)mm、LVESD(42.31±0.32)mm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的(57.71±2.94)、(46.42±0.51)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UN、SCr、eGFR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UN(6.40±1.53)mmol/L、SCr(75.40±18.44)μmol/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17±1.35)mmol/L、(86.51±14.95)μmol/L,eGFR(88.31±14.32)ml/(min·1.73 m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2±15.98)ml/(min·1.73 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NP、cTnI及hs-CRP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BNP(522.41±48.37)ng/L、cTnI(0.30±0.07)μg/L及hs-CRP(16.24±10.14)m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89.45±50.25)ng/L、cTnI(0.40±0.08)μg/L及hs-CRP(28.19±10.27)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的效果确切,有助于促进患者心肾功能恢复,降低心肌损伤和炎症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 心功能指标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给予个体化康复运动训练指导以及综合康复指导对其血脂、血糖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李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2期192-194,共3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康复运动训练指导及综合康复指导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患者血糖、血脂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20例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指导,治疗组给予... 目的探讨个体化康复运动训练指导及综合康复指导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患者血糖、血脂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20例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指导,治疗组给予个体化康复运动训练指导及综合康复指导,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血脂控制效果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分别为(6.1±0.4)、(7.3±0.5)、(0.3±0.3)、(5.0±0.7)、(3.7±0.8)、(2.2±0.5)mmol/L,均优于对照组的(7.4±0.5)、(8.8±0.6)、(1.8±0.5)、(6.5±0.8)、(2.3±0.3)、(3.6±0.9)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F)、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PF、RF、BP、GH、VT、SF、RE、MH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康复运动训练指导以及综合康复指导可明显降低患者血糖、血脂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个体化康复运动训练 综合康复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庆 《中外医疗》 2020年第3期75-77,共3页
目的探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方便择选该院2017年3月-2018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完全随机方法 ,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 目的探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方便择选该院2017年3月-2018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完全随机方法 ,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全部接受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患者全部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方法。治疗一段时间后,分别就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性、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与心功能分级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性、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与心功能分级情况的对比结果,研究组均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研究组40例患者中,仅有2例为"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5.0%,而对照组40例患者中,有8例患者为"无效",治疗有效率仅为80.0%(χ~2=4.110,P<0.05),研究组患者接受治疗前,Ⅳ级和Ⅲ级心功能患者分别有13和14例,治疗后减少至1例和3例,而对照组患者接受治疗前,Ⅳ级和Ⅲ级心功能患者分别有14和14例,治疗后仍有8例和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34、4.500,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行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方法,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心功能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心病 左心功能不全 心功能
下载PDF
瑞替普酶溶栓治疗墓碑型心电图改变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马卫武 韩洪玲 张涛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7期23-24,共2页
目的探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墓碑型心电图改变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年6月至2012年3月期间收治的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瑞替普酶溶栓组和尿激酶(UK)溶栓组分组治疗。结果溶栓后90min内瑞替普酶溶栓组... 目的探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墓碑型心电图改变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年6月至2012年3月期间收治的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瑞替普酶溶栓组和尿激酶(UK)溶栓组分组治疗。结果溶栓后90min内瑞替普酶溶栓组临床判断再通率为81.81%,而尿激酶(UK)溶栓组为44.44%,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应用瑞替普酶及时溶栓能够保持较高的溶栓再通率,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替普酶 溶栓 急性 前壁心肌梗死
下载PDF
预防性护理对心脏支架植入术后临床疗效及睡眠质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洪艳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2年第11期1-2,11,共3页
目的:分析预防性护理对心脏支架植入术后临床疗效以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100例行心脏支架植入术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比较... 目的:分析预防性护理对心脏支架植入术后临床疗效以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100例行心脏支架植入术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功能指标(每搏输出量、心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以及睡眠质量评分的差异,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1)干预护理后,观察组护理后各项心功能指标以及睡眠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0%和12.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预防性护理措施的实施,能够改善心脏支架植入术患者患者术后心功能状况以及睡眠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护理 心脏支架植入术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新活素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早期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庆 《系统医学》 2020年第1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后应用新活素的效果。方法以2018年5月—2019年4月期间于该院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8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则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41例患者;...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后应用新活素的效果。方法以2018年5月—2019年4月期间于该院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8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则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41例患者;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术后行常规治疗+新活素治疗,比对两组患者术后的ST段回落情况、心肌酶峰值、心功能指标以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术后ST段回落分别为:(35.45±10.89)%、(35.18±10.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13,P=0.910>0.05);对照组与观察组肌酸激酶峰值(2586.69±853.05)U/L,(2941.97±934.27)U/L,(t=2.798、P=0.036);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115.01±72.96)U/L、(179.30±93.24)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47、P=0.001<0.05);观察组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54.92±8.83)%、(48.57±9.91)%(t=3.063、P=0.03)、左心室短轴缩短率(31.47±7.45)%,(25.64±7.32)%(t=3.574、P=0.0001);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即对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9.51%,低于对照组的4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1,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之后,于早期接受新活素治疗,可以改善心肌酶峰值,促进患者心功能,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新活素 心功能
下载PDF
应用分时段无线传输的Holter心电监护系统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
7
作者 郭英杰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3年第2期584-586,590,共4页
目的探讨分时段无线传输的Holter心电监护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时段无线传输Holter心电监护通过对波形分析的自感应和报警按钮双重作用向分析中心发送心脏事件预警,分析中心医师... 目的探讨分时段无线传输的Holter心电监护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时段无线传输Holter心电监护通过对波形分析的自感应和报警按钮双重作用向分析中心发送心脏事件预警,分析中心医师通过其实时心电图与其前心电图对比分析作出ACS的诊断;分析检出的66例ACS患者的基本情况,以及就检地点和记录盒佩戴时间。结果 3年中共有246例疑诊冠心病患者接受分时段无线传输的Holter心电监护检查,从中检出ACS66例,占26.8%,其中急性心肌梗死39例,占59.1%,心绞痛27例,占40.9%。到医院就检的53例,检出ACS14例,占26.4%;在基层医疗点受检193例,检出ACS42例,占21.8%。基层医疗点无论是受检人数还是ACS检出人数都明显多于到医院就诊者(193/53,3.64∶1,42/14,3∶1)。在检出的66例ACS者中,Holter监护时间为52分~22小时46分,均提前结束预设监护时间,为早期治疗赢得宝贵时间。结论分时段无线传输的Holter心电监护可及时发现和确诊ACS,弥补了Holter心电监护只能作回顾性分析的缺陷,在及时治疗、减少严重并发症、提高救治质量以及改善预后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lter心电监护 急性冠脉综合征 方法学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