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晚期上皮性卵巢癌误诊为盆腔结核一例
1
作者 盖敏雪 王洪庆 +2 位作者 王玉佳 李玲玲 李长忠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78-81,共4页
盆腔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女性盆腔炎症,是慢性盆腔炎和不孕症的常见原因。由于盆腔结核可引起腹盆腔钝性疼痛、腹胀等特征与晚期上皮性卵巢癌相似,加之肺外结核没有特异的临床特征或影像学表现可以明确诊断,因此盆腔腹膜结核很... 盆腔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女性盆腔炎症,是慢性盆腔炎和不孕症的常见原因。由于盆腔结核可引起腹盆腔钝性疼痛、腹胀等特征与晚期上皮性卵巢癌相似,加之肺外结核没有特异的临床特征或影像学表现可以明确诊断,因此盆腔腹膜结核很容易与腹膜癌和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混淆。分析1例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因卵巢占位组织穿刺病理及腹水脱落细胞学检查均未查见肿瘤细胞,遂行结核鉴别检查,患者结核菌素试验和结核分枝杆菌γ干扰素均为阳性,诊断为盆腔结核,后经病理证实为上皮性卵巢癌。对本病例的诊治过程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处理晚期上皮性卵巢癌与盆腔结核诊断困难的病例积累一定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盆腔炎性疾病 结核 误诊 诊断 鉴别 病例报告
下载PDF
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检验诊断糖尿病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孟伟 王琳 《糖尿病新世界》 2023年第17期64-67,共4页
目的 探讨对糖尿病患者分别完成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2年7月山东省曹县县立医院收治的42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阶段42例健康体检者为参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展... 目的 探讨对糖尿病患者分别完成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2年7月山东省曹县县立医院收治的42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阶段42例健康体检者为参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展开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展开对比,并且3种检查方法诊断糖尿病的诊断效能展开对比。结果 研究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参照组,血清C肽水平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肽检查显示,阳性患者30例,阴性患者54例;糖化血红蛋白检查显示,阳性患者25例,阴性患者59例;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检查显示,阳性患者41例,阴性患者43例;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检查敏感度、准确度均高于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对糖尿病患者在实施诊断期间,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检验方式的联合应用,可将显著提高诊断效能,而且发现同健康者比较,糖尿病患者的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呈现出明显差异,从而在糖尿病确诊中表现出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C肽 糖化血红蛋白检验 糖尿病 诊断效能
下载PDF
颅脑损伤首次CT检查与临床表现不符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钟贻洪 柳澄 +4 位作者 雷剑 王肇平 田云生 曾宇来 和风领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年第11期1383-1385,共3页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首次CT检查与临床不符的表现和原因,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首次CT检查阴性而临床症状较重及首次CT检查后又出现新的临床症状的37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37例复查CT出现阳性表现...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首次CT检查与临床不符的表现和原因,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首次CT检查阴性而临床症状较重及首次CT检查后又出现新的临床症状的37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37例复查CT出现阳性表现有迟发性血肿15例、脑挫裂伤9例、弥漫性脑肿胀8例、外伤性脑梗死3例、脑干损伤2例,可由不同原因引起。结论:首次CT检查与临床不符因素包括扫描时机、机器原因、医师诊断水平、病灶不典型等;对首次CT检查阴性而临床症状较重患者,伤后3天内是病情最易发生变化时期,应及时复查C T;对首次CT检查后又出现新的临床症状,应立即复查CT了解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心血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4
作者 唐文峰 郝桂荣 +1 位作者 唐建荣 吴新旺 《中国厂矿医学》 2005年第2期179-180,共2页
关键词 心血通注射液 不稳定型心绞痛 疗效观察 西药常规治疗 心绞痛患者 疗效显著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9和核因子-κB水平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海莲 杨晓娥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63-67,共5页
目的测定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Toll样受体9(TLR9)和核因子-κB(NF-κB)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12月该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60例SL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5例SLE患者处于活动期作为活... 目的测定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Toll样受体9(TLR9)和核因子-κB(NF-κB)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12月该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60例SL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5例SLE患者处于活动期作为活动组,25例SLE患者处于缓解期作为缓解组。同时选取该院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3组PBMCs中TLR9和NF-κB水平,观察SLE患者PBMCs中TLR9、NF-κB水平与脏器受累和免疫抑制剂种类的相关性。结果活动组PBMCs中TLR9水平低于缓解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组PBMCs中TLR9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组PBMCs中NF-κB水平低于缓解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组PBMCs中NF-κ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疹、白细胞降低表现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PBMCs中TLR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热、浆膜炎、血尿表现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PBMCs中TLR9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浆膜炎、血尿表现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PBMCs中NF-κ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热、皮疹、白细胞降低表现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PBMCs中NF-κ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E患者TLR9水平较正常人群明显降低,NF-κB水平较正常人群明显升高,同时TLR9水平的降低与发热、浆膜炎、血尿的临床表现相关。NF-κB水平升高与发热、皮疹、白细胞降低的临床表现相关,严密监测SLE患者PBMCs中TLR9和NF-κB水平变化对患者的临床诊治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TOLL样受体9 核因子-ΚB 水平测定 临床意义
下载PDF
音乐治疗应用于卒中后抑郁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6
作者 陈先德 王朔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2期61-62,65,共3页
目的调查研究音乐治疗应用于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在患者社会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符合ICD-10卒中后抑郁诊断标准的患者98例,随机分为音乐治疗组(音乐治疗+抗抑郁药物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治疗前及治疗8周... 目的调查研究音乐治疗应用于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在患者社会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符合ICD-10卒中后抑郁诊断标准的患者98例,随机分为音乐治疗组(音乐治疗+抗抑郁药物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席汉残疾量表(SDS)评定社会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共95例完成研究,治疗8周末,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总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音乐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两组席汉残疾量表(SDS)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音乐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音乐治疗联合抗抑郁剂治疗卒中后抑郁较单用抗抑郁剂治疗效果更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抑郁 音乐治疗 临床疗效 社会功能
下载PDF
神经根囊肿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于立军 王云珊 闫士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z2期81-81,共1页
关键词 神经根囊肿 椎管内 腰椎
下载PDF
腹腔镜和开腹肝切除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8
作者 张玉琦 周晗 高文涛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8年第12期960-963,共4页
目的:探讨采取腹腔镜肝切除及开腹肝切除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月—2016年12月66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开腹肝切除术治疗)与观察组(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各33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 目的:探讨采取腹腔镜肝切除及开腹肝切除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月—2016年12月66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开腹肝切除术治疗)与观察组(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各33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随访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略长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并发症发生率、术前肝功能指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时,观察组的总胆红素低于对照组(P <0.05),其余指标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随访31(6~42)月,对照组平均随访23.5(7~43)月,其中观察组复发20例(60.6%),有2例(6.1%)分别于随访至22个月、30个月时死亡。对照组复发23例(69.7%),有2例(6.1%)在随访至第20个月、18个月时死亡,两组复发率、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肝转移采取腹腔镜切除治疗,平均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肝功能恢复优于开腹切除术,在长期生存率及肿瘤复发上,两种手术无太大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肝转移 开腹肝切除术 并发症 腹腔镜肝切除术
下载PDF
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液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血瘀证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9
作者 李荣军 张奎松 《中国药业》 CAS 2017年第10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液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血瘀证及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血瘀证患者80例,采取单盲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各40例,...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液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血瘀证及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血瘀证患者80例,采取单盲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心绞痛发作次数、生活质量评分、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均明显减少(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相比于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小板膜糖蛋白CD63、PAC-1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P<0.05),CD42b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血瘀证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抑制血小板活化功能,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不稳定型心绞痛 血瘀证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 血小板活化功能
下载PDF
分析在治疗无排卵性月经失调患者中应用不同黄体酮剂量的临床治疗效果 被引量:6
10
作者 回兰华 郝方路 孙桂华 《系统医学》 2021年第12期19-22,26,共5页
目的分析对无排卵性的月经失调患者行不同剂量黄体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0年8月至该院接受治疗的90例无排卵性的月经失调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为分组依据分为两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黄体酮治疗,实施... 目的分析对无排卵性的月经失调患者行不同剂量黄体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0年8月至该院接受治疗的90例无排卵性的月经失调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为分组依据分为两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黄体酮治疗,实施大剂量治疗的为对照组,实施小剂量治疗的为治疗组。对比治疗效果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月经量以及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出血量评分、月经周期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出血量评分(80.43±2.11)分、月经周期(27.43±2.20)d、月经量(65.38±1.98)mL、子宫内膜厚度(9.22±0.38)mm,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出血量评分(80.44±2.12)分、月经周期(27.42±2.14)d、月经量(65.40±2.00)mL、子宫内膜厚度(9.21±0.37)mm,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45、0.022、0.048、0.127,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阴道持续出血时间(4.08±0.39)d、出血量(80.32±5.54)mL、子宫彩超检查显示正常时间(6.44±0.50)d、子宫内膜厚度恢复正常时间(7.13±0.52)d,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阴道持续出血时间(4.10±0.40)d、出血量(80.40±5.56)mL、子宫彩超检查显示正常时间(6.45±0.51)d、子宫内膜厚度恢复正常时间(7.15±0.54)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40、0.068、0.094、0.179,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56%、9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治疗期间对照组与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2.2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89,P=0.004)。结论对无排卵性的月经失调患者行不同剂量治疗所起到的临床效果基本一致,但小剂量用药安全性更高,故小剂量用药临床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经失调 无排卵 黄体酮 不同剂量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无张力修补术在52例嵌顿性腹股沟疝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锦福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6年第3期228-228,共1页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52例腹股沟嵌顿性疝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关键词 嵌顿疝 无张力修补术 腹膜刺激症状 疝内容物 股疝 网塞 修补方式 手术时间 腹股沟疝患者 疝补片
下载PDF
CT对肝硬化后期门静脉高压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枫 吴兰萍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3期364-366,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对肝硬化后期门脉高压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对33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进行门静脉CT血管成像(CTPV)增强检查。结果:33例患者均成功地实施了门静脉CTPV,所有患者全有门静脉主干曲张外,以脐周静脉、腹膜后静...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对肝硬化后期门脉高压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对33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进行门静脉CT血管成像(CTPV)增强检查。结果:33例患者均成功地实施了门静脉CTPV,所有患者全有门静脉主干曲张外,以脐周静脉、腹膜后静脉、食管周围静脉曲张和奇静脉扩大为主,部分有门静脉-肝动脉瘘和门静脉栓子形成。结论:CTPV可显示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门体静脉之间侧支循环血管曲张及早期诊断肝硬化的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破裂的急诊救治 被引量:8
13
作者 姚原理 李娟 辛怀玉 《医学综述》 2005年第9期813-814,共2页
关键词 急性病 心肌梗死 心脏破裂梗塞后 急诊救治 心电图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吴新旺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2年第24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并分析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及与其他危险因素的相关性,以探讨其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意义与地位。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1年9月在心内科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50例为观察组,与对照组30... 目的:探讨并分析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及与其他危险因素的相关性,以探讨其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意义与地位。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1年9月在心内科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50例为观察组,与对照组30例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HCY浓度,检测血糖(GLU)、血脂、C反应蛋白(CRP)、脑钠肽(BNP),同时行冠状动脉造影记录状动脉现变支数、狭窄程度。结果:随着冠脉病变支数的增多,血浆HCY水平呈上升趋势,其中单支病变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支病变组高于双支病变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相关,静脉血同型半胱氨酸可替代动脉血同型半胱氨酸作为诊断冠心病及复杂程度的指标之一。冠状动脉不同病变程度与血浆HCY水平有明显关系,可作为冠状动脉病变的一个危险因素,HCY越高冠状动脉发病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同型半胱氨酸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急诊病人的心理护理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秀玲 万凌云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1X期104-104,共1页
关键词 心理护理 急诊病人
下载PDF
CT多平面重组在眼眶骨折法医鉴定中的价值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枫 吴兰萍 +5 位作者 和凤领 张蒙 徐嘉树 朱国兴 葛陈雷 袁中健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13年第3期537-543,共7页
目的:探讨CT多平面重组(MPR)技术在眼眶骨折法医鉴定中的价值。方法:对87例需要法医鉴定的眼眶外伤患者,行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后,用多平面重组技术重建出标准的轴位、冠状位、斜矢状位(与视神经长轴平行)图像及病情需要的任意角度的平... 目的:探讨CT多平面重组(MPR)技术在眼眶骨折法医鉴定中的价值。方法:对87例需要法医鉴定的眼眶外伤患者,行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后,用多平面重组技术重建出标准的轴位、冠状位、斜矢状位(与视神经长轴平行)图像及病情需要的任意角度的平行范围重组(MPR)图像,并对其观察分析。结果:87例眼眶外伤患者中,CT平扫显示眼眶骨折68例,可疑骨折14例,误诊5例。MPR图像多方位结合,明确显示或明确诊断85例,可疑骨折2例,误诊0例。轴位、冠状位、斜矢状位及任意角度的重组图像对眼眶外伤的诊断各有优势。结论:眼眶骨折CT单一方位图像均不利于法医鉴定,多方位结合的重组技术可为法医鉴定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骨折 多层螺旋CT 法医鉴定 多平面重组
原文传递
幽门螺杆菌致病机制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汉星 王薇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2年第6期759-760,共2页
1994年幽门螺杆菌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Ⅰ类致癌原。据报道,在发达国家40%成人感染幽门螺杆菌(Hp),发展中国家成人Hp感染率高达90%。我国属发展中国家,Hp感染率高,全国性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了我国各省Hp... 1994年幽门螺杆菌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Ⅰ类致癌原。据报道,在发达国家40%成人感染幽门螺杆菌(Hp),发展中国家成人Hp感染率高达90%。我国属发展中国家,Hp感染率高,全国性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了我国各省Hp感染率为40%~90%,平均为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胃癌 致病机制
下载PDF
β受体阻滞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秀真 陈显德 辛怀玉 《医学综述》 2006年第16期1015-1018,共4页
依据国内外的临床研究和循证医学分析,对β受体阻滞剂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合理应用以及适应证,给药方法进行循证性举证,提示β受体阻滞剂可明显改善心血管疾病的临床预后,除非有禁忌证及不能酎受者,β受体阻滞剂应作为心血管疾病的常规... 依据国内外的临床研究和循证医学分析,对β受体阻滞剂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合理应用以及适应证,给药方法进行循证性举证,提示β受体阻滞剂可明显改善心血管疾病的临床预后,除非有禁忌证及不能酎受者,β受体阻滞剂应作为心血管疾病的常规治疗病物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受体阻滞剂 心血管疾病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下载PDF
肌钙蛋白I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秀真 袁建喜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3年第14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40例正常对照组、7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4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肌钙蛋白I(cTnI)。结果:正常对照组cTnI阴性率100%,CK-MB均在正常范围。AMI组cTnI阳性率达100%,UAP组c...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40例正常对照组、7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4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肌钙蛋白I(cTnI)。结果:正常对照组cTnI阴性率100%,CK-MB均在正常范围。AMI组cTnI阳性率达100%,UAP组cTnI阳性率42.67%。结论:cTnI检测诊断AMI简便、快速,特异性、敏感度高,对AMI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快速有效地为临床医师提供AMI患者的诊断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钙蛋白I 急性心肌梗死 CK—MB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去大骨瓣减压及脑-颞肌贴敷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高翔 王永生 +2 位作者 张志勇 马培彬 武保元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4年第7期74-77,共4页
目的:探讨去大骨瓣减压及脑-颞肌贴敷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月-2012年4月本院治疗的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35例,采用去大骨瓣减压及脑-颞肌贴敷术抢救,与同期内科治疗的35例患者进行对照,对患者的预后进行总... 目的:探讨去大骨瓣减压及脑-颞肌贴敷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月-2012年4月本院治疗的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35例,采用去大骨瓣减压及脑-颞肌贴敷术抢救,与同期内科治疗的35例患者进行对照,对患者的预后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手术组患者死亡率较低,重症监护时间较短,生存质量评分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大骨瓣减压及脑-颞肌贴敷术能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脑梗死 脑-颞肌贴敷术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