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品包装袋中磷酸三乙酯和磷酸三苯酯的气相色谱—质谱快速筛查与检测
1
作者 张智力 吴艳凤 +3 位作者 刘春宏 齐永润 孔祥坤 许超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117,共6页
食品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的安全性影响其盛装食品的风味、质量和保质期等,研究基于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作者建立了食品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中磷酸三乙酯和磷酸三苯酯含量的检测方法,采用乙酸乙酯超声提取,试液经过滤、定容后用气相... 食品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的安全性影响其盛装食品的风味、质量和保质期等,研究基于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作者建立了食品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中磷酸三乙酯和磷酸三苯酯含量的检测方法,采用乙酸乙酯超声提取,试液经过滤、定容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选择离子监测模式,外标法定量。通过对称样质量、提取溶剂、提取时间、色谱条件等进行分析优化,结果显示,磷酸三乙酯和磷酸三苯酯在16 min内分离出峰,峰型对称性好,磷酸三乙酯在0.015~0.8 mg/L、磷酸三苯酯在0.04~1.0 mg/L浓度梯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磷酸三乙酯、磷酸三苯酯的检出限分别为0.3和1.5 mg/kg,定量限分别为1.5和4 mg/kg。在3种浓度加标水平下,磷酸三乙酯和磷酸三苯酯加标回收率在95.11%~99.3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94%~2.41%之间,建立的方法具有简捷高效、灵敏度高和准确性高的优点,可应用于食品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中磷酸三乙酯和磷酸三苯酯快速筛查、确证和定性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塑料 快速筛查 磷酸三乙酯 磷酸三苯酯
下载PDF
基于磁球技术对单个DNA分子的体积放大检测
2
作者 李林林 许士明 +2 位作者 刘鹏飞 王恬 张晓丽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82-587,共6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简单的基于体积放大技术的DNA单分子检测方法。利用杂交反应,采用直径约6μm磁球对DNA分子进行单分子标记后,通过对磁球的计数,可实现对单个DNA分子的定量检测。该方法采用常规显微镜配合常用的电荷耦合器(CCD,也可用目... 该文提出了一种简单的基于体积放大技术的DNA单分子检测方法。利用杂交反应,采用直径约6μm磁球对DNA分子进行单分子标记后,通过对磁球的计数,可实现对单个DNA分子的定量检测。该方法采用常规显微镜配合常用的电荷耦合器(CCD,也可用目视)即可实现对单个DNA分子的计数。方法用于炭疽热DNA的单分子定量检测,其线性范围为5×10-16~1×10-14mol/L。该方法简单方便,且具有高的灵敏度和较好的适用性,为极低浓度生物分子的定量研究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球 体积放大 DNA 单分子检测
下载PDF
食品包装用PET容器中二甘醇的检测及迁移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君 王微山 +3 位作者 杨学军 许超 张智力 武吉伟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28-32,共5页
采用气相色谱,结合红外光谱技术,对食品包装用PET容器中二甘醇的存在状态、含量以及迁移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同时建立了一种快速准确检测PET食包容器中二甘醇总量和单体含量的外标方法。结果表明,二甘醇以链间醚键和游离单体2种形态并存... 采用气相色谱,结合红外光谱技术,对食品包装用PET容器中二甘醇的存在状态、含量以及迁移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同时建立了一种快速准确检测PET食包容器中二甘醇总量和单体含量的外标方法。结果表明,二甘醇以链间醚键和游离单体2种形态并存于PET中,并以醚键形式为主;迁移结果表明,在最苛刻的条件下,二甘醇在酸类食品中的迁移量最大,并且随温度的升高和迁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甘醇 存在状态 气相色谱 迁移 食品模拟液
下载PDF
利用单体燃烧试验装置检测装修板材的燃烧性能 被引量:3
4
作者 孙玉泉 杨森 +3 位作者 付跃进 郑金凤 彭力争 于广和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28,共4页
为了量化考察装修材料在真实火灾中对燃烧的反应和燃烧性能,并规范其使用范围,选取常用的4种装修板材,采用单体燃烧试验装置,测定材料的燃烧增长速率、总热释放、烟气增长速率和总生烟量等参数。结果表明,单体燃烧试验装置能够准确评定... 为了量化考察装修材料在真实火灾中对燃烧的反应和燃烧性能,并规范其使用范围,选取常用的4种装修板材,采用单体燃烧试验装置,测定材料的燃烧增长速率、总热释放、烟气增长速率和总生烟量等参数。结果表明,单体燃烧试验装置能够准确评定各材料的燃烧性能;由于材料主体成分及处理工艺不同,防火涂料涂刷细木工板和难燃胶合板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普通细木工板和橡塑保温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修板材 单体燃烧试验装置 燃烧增长速率 烟气生成速率
下载PDF
浅析人造板甲醛释放量的检测方法 被引量:8
5
作者 张根成 吴建国 《山东林业科技》 2011年第4期74-76,共3页
系统分析了影响人造板甲醛释放量检测结果的因素,对甲醛的收集、甲醛含量的定量操作两个步骤中的关键操作点进行了阐述,本文对规范实验室人造板甲醛释放量的检测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人造板 甲醛释放量 检测方法
下载PDF
几种非复合薄膜安全性能的评价
6
作者 郭风 王微山 +2 位作者 慕春玲 武吉伟 宋玉峰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44-47,71,共5页
研究了塑料包装材料对长时间存放的液体食品中不挥发物的迁移规律。采用食品包装常用的5种塑料薄膜,在常规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模拟浸泡液中的不挥发物总量与浸泡时间的线性关系,延长浸泡时间至120 d以及在极限试验条件下的不挥发物... 研究了塑料包装材料对长时间存放的液体食品中不挥发物的迁移规律。采用食品包装常用的5种塑料薄膜,在常规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模拟浸泡液中的不挥发物总量与浸泡时间的线性关系,延长浸泡时间至120 d以及在极限试验条件下的不挥发物迁移量。在3种浸泡液中的不挥发物总量均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在乙酸浸泡液(4%)中的迁移总量最多,最大值为28.5 mg/L,在乙醇浸泡液(65%)中的迁移总量最少,最大值为20.5 mg/L,A薄膜在长达120 d的模拟浸泡液中,不挥发物总量达到了55.5 mg/L,极限使用条件下,在正己烷浸泡液中的迁移总量最多,最大值为95.5 mg/L。在3种浸泡液中5种薄膜均存在迁移行为,危害程度有待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 浸泡液 迁移 不挥发物总量
下载PDF
基于一次性竹木筷中4种抑菌防腐剂残留量的分析研究
7
作者 张智力 吴艳凤 +4 位作者 胡晓青 杨学军 王茂森 梁金海 许超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3-120,共8页
目的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快速测定一次性竹木筷中4种抑菌防腐剂。方法样品经破碎或粉碎后用甲醇超声提取,旋转蒸干后用正己烷溶解,试液经DB-5MS石英毛细管色谱柱分离,质谱仪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建立的4种目标物的定量方法在0.2~1... 目的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快速测定一次性竹木筷中4种抑菌防腐剂。方法样品经破碎或粉碎后用甲醇超声提取,旋转蒸干后用正己烷溶解,试液经DB-5MS石英毛细管色谱柱分离,质谱仪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建立的4种目标物的定量方法在0.2~10 mg/L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在3种浓度的加标水平下,加标回收率为90.0%~103%,相对标准偏差为0.94%~12.6%;外标法定量如下:联苯、邻苯基苯酚定量限均为0.1 mg/kg,抑霉唑定量限为0.2 mg/kg,噻菌灵定量限为0.3 mg/kg。结论该方法前处理简捷高效、灵敏度高、准确性高,可实现食品用一次性竹木筷中抑菌防腐剂的快速筛查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用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一次性竹木筷 抑菌防腐剂
下载PDF
以PDMS为壳体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核壳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2
8
作者 邓小波 杨森 +2 位作者 张蒙 何明明 刘白玲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2-94,共3页
通过动力学控制和种子聚合的方法,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核,以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S)为媒介,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壳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被合成出来,同时用粒径分析、TEM以及XPS等方法进行表征。通过TEM观察,PD... 通过动力学控制和种子聚合的方法,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核,以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S)为媒介,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壳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被合成出来,同时用粒径分析、TEM以及XPS等方法进行表征。通过TEM观察,PDMS-40明显具有核壳结构,XPS研究表明PDMS可有效接在PMMA表面且PDMS-40的C/Si比值与PDMS的C/Si比值极为接近。同时,该材料对水的接触角表明该核壳结构可产生更强的疏水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结构 PMMA MPS PDMS
原文传递
国内外木材阻燃处理技术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
9
作者 周俊 何明明 +1 位作者 于广和 李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1期151-153,共3页
从木材阻燃剂、阻燃处理工艺及环境特性等几个方面对国内外的木材阻燃处理技术进行系统、全面的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木材阻燃剂的发展趋势是研制高效膨胀型木材阻燃剂,木材阻燃处理工艺的重点在于增强阻燃剂在木材中的渗透性,木材... 从木材阻燃剂、阻燃处理工艺及环境特性等几个方面对国内外的木材阻燃处理技术进行系统、全面的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木材阻燃剂的发展趋势是研制高效膨胀型木材阻燃剂,木材阻燃处理工艺的重点在于增强阻燃剂在木材中的渗透性,木材阻燃处理的环境特性主要针对生产阻燃木材过程中废弃物处理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发展适合国内需求的木材阻燃技术,为更科学、更高效地利用国内木材资源提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阻燃 研究现状 处理技术 发展趋势
下载PDF
食品酱腌菜中甜蜜素的气相色谱法检测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6
10
作者 许士明 李林林 +1 位作者 康兆广 王恬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7-189,共3页
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甜蜜素的原理是其和亚硝酸钠在酸性条件下生成环己醇,测定中发现在终产物中环己醇亚硝酸酯和环己醇并存,是可逆反应,存在动态平衡,因此定量采用双峰定量。本文对目前采用的测定食品酱腌菜中甜蜜素的国标方法 GB/T 5... 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甜蜜素的原理是其和亚硝酸钠在酸性条件下生成环己醇,测定中发现在终产物中环己醇亚硝酸酯和环己醇并存,是可逆反应,存在动态平衡,因此定量采用双峰定量。本文对目前采用的测定食品酱腌菜中甜蜜素的国标方法 GB/T 5009.97—2003进行了改进。通过食品酱腌菜样品的前处理方式,衍生条件,定量方法,仪器条件及标准曲线制作等条件的优化,大大降低了方法的检出限,检出限为5mg/kg,双峰定量使得定量更加准确,标准曲线线性系数为0.9998,不同浓度的方法加标回收率在82%~101%之间,结果比较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己基氨基磺酸钠 酱腌菜 气相色谱法 条件优化
下载PDF
国内外微波食品塑料包装安全性研究现状 被引量:7
11
作者 宋翠 陈淑祥 +2 位作者 高翠玲 王微山 许超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2-106,共5页
综述了国外发达国家及我国对微波食品塑料包装的安全性研究现状,包括微波食品塑料包装中的物质迁移研究、微波对包装材料的物质迁移影响等;介绍了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及我国制定的相关微波食品塑料包装的法规及标准。还对国内外... 综述了国外发达国家及我国对微波食品塑料包装的安全性研究现状,包括微波食品塑料包装中的物质迁移研究、微波对包装材料的物质迁移影响等;介绍了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及我国制定的相关微波食品塑料包装的法规及标准。还对国内外相关情况进行了比较,指出我国对于微波食品塑料包装的安全性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微波食品塑料包装相关的法规和标准体系,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食品塑料包装 安全性
下载PDF
聚碳酸酯饮用水桶中回收料的鉴别及其质量安全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君 张继斌 +3 位作者 武吉伟 李丽 申丽霞 张智力 《化学世界》 CAS CSCD 2016年第6期346-350,共5页
研究添加回收料的聚碳酸酯(PC)饮用水桶的鉴别方法,并以双酚A(BPA)的迁移为考察指标,分析回收料的添加对PC饮用水桶质量安全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FT 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光谱(UV-Vis)方法对收集的5只PC饮用... 研究添加回收料的聚碳酸酯(PC)饮用水桶的鉴别方法,并以双酚A(BPA)的迁移为考察指标,分析回收料的添加对PC饮用水桶质量安全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FT 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光谱(UV-Vis)方法对收集的5只PC饮用水桶(3只为原生料桶,2只添加有回收料)进行鉴别,并在食品模拟液(蒸馏水)中回流4h的浸泡条件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研究对比了5只饮用水桶中BPA的迁移行为。添加回收料的PC饮水桶(IV和V)断层表面存在大量疑似未塑化的团聚物(直径〉100μm),且UV-Vis特征吸收峰的吸光度〉1.0,与原生料饮用水桶I、水桶II和水桶III形成鲜明对比。并且,前者BPA的迁移量相当于后者的2~4倍。因此,FT IR、SEM结合UV-Vis方法可初步区分PC原生料与回收料,但仍需开发更有效的鉴别方法;添加回收料的PC饮水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应杜绝生产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饮用水桶 回收料 双酚A 迁移 质量安全
下载PDF
再生塑料包装的安全性检验与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许超 王君 +3 位作者 申丽霞 张智力 刘丞 王望舒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85-88,共4页
选取了在食品包装领域常见的再生PET、再生PE、再生PC三类产品,按照食品级原生产品的标准要求,对其进行了检验分析,验证了其是否满足食品包装的卫生要求,另外对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项目进行了探索性检验。在检验的基础上,对我国再生塑料... 选取了在食品包装领域常见的再生PET、再生PE、再生PC三类产品,按照食品级原生产品的标准要求,对其进行了检验分析,验证了其是否满足食品包装的卫生要求,另外对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项目进行了探索性检验。在检验的基础上,对我国再生塑料的安全使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塑料 塑料包装 安全 检验 分析
下载PDF
食品接触材料中羟酸迁移量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璐 周国桁 +2 位作者 申丽霞 张智力 许超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9-84,共6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内标法同时检测食品接触材料中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顺丁烯二酸3种羟酸的迁移量。从流动相、流动相梯度、紫外波长3个方面对色谱条件进行了优化,并计算了方法的检出限、定量限、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最后,按照优...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内标法同时检测食品接触材料中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顺丁烯二酸3种羟酸的迁移量。从流动相、流动相梯度、紫外波长3个方面对色谱条件进行了优化,并计算了方法的检出限、定量限、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最后,按照优化后的色谱条件测试了样品中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顺丁烯二酸的迁移量。结果表明,在1~2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 999,回收率为98. 3%~109. 7%,相对标准偏差为0. 14%~3. 75%,方法准确度、精密度高;11 min内完成一次检测,分析效率高,是一种简单、经济的方法;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样品中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顺丁烯二酸的迁移量符合限量要求,证实了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性,而误用条件下的安全评价需进一步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对苯二甲酸 间苯二甲酸 顺丁烯二酸 迁移试验
下载PDF
食品接触塑料中三聚氰胺的检测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璐 付金贝 +3 位作者 苏维环 周国桁 许超 孙元浩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2-86,92,共6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的4种方法检测食品接触塑料中三聚氰胺的迁移量。选取线性回归方程、检出限、定量限、正确度、重复性5个因素,综合评价4种方法,同时检测了3种不同塑料材质的食品接触样品三聚氰胺的迁移量。结果表明,4种方法的回收率均...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的4种方法检测食品接触塑料中三聚氰胺的迁移量。选取线性回归方程、检出限、定量限、正确度、重复性5个因素,综合评价4种方法,同时检测了3种不同塑料材质的食品接触样品三聚氰胺的迁移量。结果表明,4种方法的回收率均在90%~11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7.5%,方法1检出限较高,方法灵敏度较低;方法2的保留时间短,不易排除假阳性的结果;方法4色谱峰峰形较差;方法3为最佳测试方法,但氨基柱的柱效明显下降。在正常使用情况下,镀铝膜和淋膜纸碗均未迁移出浓度大于0.5 mg/kg的三聚氰胺单体,满足限量要求;密胺塑料餐具在4%乙酸,100℃条件下,易迁移出三聚氰胺单体,其中,有4个样品超过限量要求;样品来自农贸市场和商店的密胺塑料餐具三聚氰胺的检出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三聚氰胺 回收率 食品接触塑料 迁移
原文传递
白酒包装材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含量及分布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孙洪强 徐玮 +1 位作者 吴艳凤 武吉伟 《中国包装》 2013年第3期67-69,共3页
采用GB/T 21928-2008《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方法测定了不同材质、用途的白酒包装材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含量,研究分析了其分布情况,并对其迁移过程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酯 塑化剂 白酒 食品包装材料
下载PDF
低度白酒中白色絮状物与爽滑剂的检测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智力 杨学军 +2 位作者 李瑞芬 吴艳凤 王微山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49-253,共5页
该研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建立低度白酒中白色絮状物及爽滑剂的检测方法。白酒样品经-20℃处理24 h后,采用0.45μm滤膜过滤,收集白色絮状物后用3 mL异丙醇淋洗,对其淋洗液进行GC-MS分析,并对爽滑剂定量分析进行方法学考... 该研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建立低度白酒中白色絮状物及爽滑剂的检测方法。白酒样品经-20℃处理24 h后,采用0.45μm滤膜过滤,收集白色絮状物后用3 mL异丙醇淋洗,对其淋洗液进行GC-MS分析,并对爽滑剂定量分析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低度白酒样品中检出了白色絮状物棕榈酸乙酯、亚油酸乙酯、油酸乙酯及爽滑剂(油酸酰胺、芥酸酰胺),爽滑剂在质量浓度0.5~5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8),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2%~98%,精密度试验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2.3%,检出限均为0.2 mg/kg,定量限均为0.5 mg/kg。该方法前处理简便、灵敏度高、准确性高,可以用于低度白酒中白色絮状物的定性及爽滑剂(油酸酰胺)的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低度白酒 白色絮状物 爽滑剂 检测
下载PDF
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碘含量的检测方法 被引量:4
18
作者 邓宁 李林林 +1 位作者 徐正 王恬 《中国果菜》 2019年第7期33-36,共4页
目前,婴幼儿配方奶粉是非母乳喂养婴幼儿的主要食品,也是碘摄入的主要来源,由于碘的含量较低且过量摄入对婴儿生长发育不利,因此准确高效地测定碘的含量显得十分重要。国内外对碘含量检测的方法主要有气相色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目前,婴幼儿配方奶粉是非母乳喂养婴幼儿的主要食品,也是碘摄入的主要来源,由于碘的含量较低且过量摄入对婴儿生长发育不利,因此准确高效地测定碘的含量显得十分重要。国内外对碘含量检测的方法主要有气相色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离子色谱法等。文章总结了这几类方法的样品前处理及检测手段,并通过分析得出,离子色谱法是检测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碘含量比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配方奶粉 碘化物 离子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 ICP-MS
下载PDF
食品包装用PET再生料安全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智力 刘丞 +4 位作者 郭风 王恬 姜传兴 申丽霞 孙洪强 《轻工机械》 CAS 2014年第4期101-104,共4页
文中对食品包装用PET再生料安全性能评价的程序及要求进行了研究。提出通过5个程序对企业生产的PET再生料进行评价:生产企业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生产工艺流程及质量检验控制、再生PET树脂卫生性能检验、挑战性试验即生产净化能力评价、... 文中对食品包装用PET再生料安全性能评价的程序及要求进行了研究。提出通过5个程序对企业生产的PET再生料进行评价:生产企业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生产工艺流程及质量检验控制、再生PET树脂卫生性能检验、挑战性试验即生产净化能力评价、迁移研究。提出了食品包装用PET再生料安全评价方案,对原生与再生PET进行了对比分析,介绍了国外对再生PET质量的要求,对我国PET再生企业的生产和监管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包装 PET再生料 安全评价 生产净化能力评价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检测液化石油气中各组分和二甲醚含量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郑金凤 邹惠玲 李林林 《山东化工》 CAS 2014年第7期85-87,90,共4页
本文采用二甲醚专用分析柱对二甲醚和液化石油气组分含量进行气相色谱法分析。实验表明,该方法对二甲醚、C2、C3、C4以及 C5各组分都有良好的分离效果,测定结果回收率在98.46%~102.36%,有较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同时能够满足标准《... 本文采用二甲醚专用分析柱对二甲醚和液化石油气组分含量进行气相色谱法分析。实验表明,该方法对二甲醚、C2、C3、C4以及 C5各组分都有良好的分离效果,测定结果回收率在98.46%~102.36%,有较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同时能够满足标准《SH/T 0230-1992》对色谱柱的分离要求和实验结果的精密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醚 液化石油气 气相色谱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