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与炎症性皮肤病伴细菌感染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
作者 马小星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34期126-12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简称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简称hs-CRP)的变化与炎症性皮肤病伴细菌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0年2月间来院治疗的87例炎症性皮肤病患者,以有无细菌感染为标准,A组为合并细菌感染45例;B组为未合并细...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简称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简称hs-CRP)的变化与炎症性皮肤病伴细菌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0年2月间来院治疗的87例炎症性皮肤病患者,以有无细菌感染为标准,A组为合并细菌感染45例;B组为未合并细菌感染42例。对其进行PCT与hs-CRP检测,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数值变化和诊断准确率。结果A组治疗前的PCT水平为(25.31±4.21)ng/L,B组为(5.04±0.86)ng/L;A组治疗前的hs-CRP水平为(26.30±5.12)mg/L,B组为(10.83±5.07)mg/L。治疗后,两组的PCT水平分别为(4.85±0.37)ng/L和(4.81±0.33)ng/L;两组的hs-CRP水平分别为(10.03±1.36)mg/L和(10.59±1.32)mg/L。两组治疗前PCT、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和B组治疗前后PCT、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B/E值与两项指标均呈正相关,且相关强度均为强;治疗后,B/E值与两项指标均呈正相关,但相关强度均为弱。结论PCT与hs-CRP的水平变化可诊断炎症性皮肤病患者是否合并细菌感染,可作为该病诊断的敏感性指标,其与细菌感染的病情程度具有相关性,且能作为细菌感染的预后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 炎症性皮肤病 细菌感染 相关性
下载PDF
除湿洗方治疗手足慢性角化性皮肤病疗效观察
2
作者 李金辉 高静 +2 位作者 朱会 于春秀 满鹏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2年第11期800-801,共2页
手足慢性角化性皮肤病是皮肤科的常见病,病程多较长,久治不愈,角质增厚似皮革,干燥脱屑或皲裂,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严重。我院采用自拟除湿洗方,利用中药浸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角化性皮肤病 疗效观察 治疗观 洗方 慢性 手足 除湿 久治不愈
下载PDF
两种洗浴法对危重症皮肤病患者洗浴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3
作者 李成芳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19期86-88,共3页
目的研究两种洗浴法对危重症皮肤病患者洗浴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2例危重症皮肤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46例患者行卧位床上浴袋洗浴,对照组46例患者行浴缸洗浴,对比两组患者... 目的研究两种洗浴法对危重症皮肤病患者洗浴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2例危重症皮肤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46例患者行卧位床上浴袋洗浴,对照组46例患者行浴缸洗浴,对比两组患者的洗浴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3%,高于对照组的89.13%(P<0.05)。观察组的疼痛加剧、紫绀、胸闷、昏厥及呼吸困难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为97.83%,高于对照组的84.78%(P<0.05)。结论对危重症皮肤病患者采用卧位床上浴袋洗浴法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浴缸洗浴 床上浴袋洗浴 危重症皮肤病 高锰酸钾溶液
下载PDF
枣庄市80例麻风治愈者血糖血脂分析
4
作者 宗岚 李怀章 丁广存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7年第4期357-357,共1页
关键词 麻风治愈者 血糖血脂 血脂分析 枣庄市 危险因素 血脂检测
下载PDF
枣庄地区性病流行特征分析
5
作者 赵俊花 韩萍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03年第2期42-42,共1页
枣庄市2000-2002年发现性病2032例,为准确了解性病疫情,掌握其流行趋势和流行特征,特将资料整理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2032例,为本院妇科。
关键词 枣庄地区 特征分析 性病流行 流行特征 资料整理分析 流行趋势 病种构成 非淋菌性尿道炎 性病门诊 山东省枣庄市
下载PDF
种痘水疱病样皮肤T细胞淋巴瘤1例 被引量:4
6
作者 单晓峰 刘民厚 +1 位作者 周盛基 施仲香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0年第7期519-520,共2页
临床资料患者男,53岁。因头皮、躯干反复起坏死性红斑2年,复发20天,于2008年11月28日就诊。患者2年前头皮出现水肿性红斑,红斑迅速扩大,中央出现坏死,不久即结痂脱落,形成痘疮样凹陷。皮损初发时有明显疼痛,不久即无任何症状。
关键词 皮肤T细胞淋巴瘤 水疱病 水肿性红斑 种痘 临床资料 坏死性 痘疮样 初发时
下载PDF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组织中微小RNA-185-5p、SOX1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7
作者 陈华 严旭 宋树玲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54-59,共6页
目的检测微小RNA-185-5p(miR-185-5p)和SOX13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CMM)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行手术治疗的61例CMM患者为观察对象(CMM组),另外,选择61例同时期诊断为皮肤良性色素痣的患者组织标本为对照组。根据mi... 目的检测微小RNA-185-5p(miR-185-5p)和SOX13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CMM)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行手术治疗的61例CMM患者为观察对象(CMM组),另外,选择61例同时期诊断为皮肤良性色素痣的患者组织标本为对照组。根据miR-185-5p在CMM组织中表达水平,将CMM患者分为miR-185-5p高表达组(miR-185-5p表达水平≥0.47)31例和miR-185-5p低表达组(miR-185-5p表达水平<0.47)30例。根据SOX13蛋白在CMM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将CMM患者分为SOX13阳性表达组36例和SOX13阴性表达组25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法检测CMM组织与色素痣组织中miR-185-5p、SOX13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OX13蛋白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CMM组织中miR-185-5p与SOX13 mRN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miR-185-5p、SOX13表达与CMM患者生存率的关系,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CMM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CMM组织中,miR-185-5p表达水平为(0.47±0.08),低于色素痣组织的(1.01±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630,P<0.05);CMM组织中SOX13 mRNA的表达水平为(2.32±0.51),高于色素痣组织的(1.05±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012,P<0.05);CMM组织中SOX13蛋白阳性表达率(59.02%)高于色素痣组织(1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MM组织中miR-185-5p与SOX13 mRNA的表达呈负相关(r=-0.635,P<0.05);CMM组织中,miR-185-5p、SOX13表达与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miR-185-5p高表达组3年生存率高于miR-185-5p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71,P=0.015);SOX13阳性表达组3年生存率低于SOX13阴性表达组(χ^(2)=5.030,P=0.020);淋巴结转移、SOX13是CMM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miR-185-5p是CMM患者不良预后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CMM组织中miR-185-5p呈低表达,SOX13呈高表达,且两者的表达与CMM患者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有关,或可作为CMM潜在的预后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185-5p SOX13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 预后 危险因素 病理特征
下载PDF
我院1996~1998年组胺H_1受体阻滞药使用情况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赵银安 朱述芹 《中国药师》 CAS 2000年第4期237-238,共2页
以DDDs及药品消耗金额为量变参数,对我院1996~1998年口服组胺H_1受体阻滞药的药物消费结构进行了较全面的调研。结果表明:1996~1998年是此类组胺H_1受体阻滞药品种更换频繁的3年。1998年完成“换代”,用药结构基本固定,其中一代品种... 以DDDs及药品消耗金额为量变参数,对我院1996~1998年口服组胺H_1受体阻滞药的药物消费结构进行了较全面的调研。结果表明:1996~1998年是此类组胺H_1受体阻滞药品种更换频繁的3年。1998年完成“换代”,用药结构基本固定,其中一代品种为赛庚啶,二代品种为氯环利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胺H1受体阻滞药 DDD 药费支出
原文传递
煅石膏甘草麻油膏治疗皮肤溃疡 被引量:4
9
作者 刘广余 《中国民间疗法》 2016年第6期12-12,共1页
一般资料选取褥疮、外伤性皮肤溃疡26例,男17例,女9例;均无合并症(高血压、支气管炎等)及并发症(骨髓炎等)。溃疡面积5~10cm2。治疗方法取煅石膏20g,甘草15g,研磨成粉,加入麻油调和成膏。皮肤溃疡处清创,去除坏死组织后,外敷煅石膏... 一般资料选取褥疮、外伤性皮肤溃疡26例,男17例,女9例;均无合并症(高血压、支气管炎等)及并发症(骨髓炎等)。溃疡面积5~10cm2。治疗方法取煅石膏20g,甘草15g,研磨成粉,加入麻油调和成膏。皮肤溃疡处清创,去除坏死组织后,外敷煅石膏甘草麻油膏,无菌敷料包扎,每日1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煅石膏 皮肤溃疡 草麻 无菌敷料包 溃疡面积 研磨成粉 坏死组织 炎性浸润 祛腐生肌 水火烫伤
下载PDF
茵陈薄荷汤治疗皮肤瘙痒 被引量:3
10
作者 于海艳 《中国民间疗法》 2017年第9期29-29,共1页
取茵陈20g,薄荷15g,加水200mL,大火烧开,文火煎30min,晾凉,去渣留液。皮肤瘙痒处用茵陈薄荷汤湿敷20 min,每日3次。茵陈味苦、辛,微寒,归脾、胃、肝、胆经,清热利湿。药理学研究发现,茵陈有解热、抗炎的作用,可治风瘙瘾疹,皮肤肿痒。薄... 取茵陈20g,薄荷15g,加水200mL,大火烧开,文火煎30min,晾凉,去渣留液。皮肤瘙痒处用茵陈薄荷汤湿敷20 min,每日3次。茵陈味苦、辛,微寒,归脾、胃、肝、胆经,清热利湿。药理学研究发现,茵陈有解热、抗炎的作用,可治风瘙瘾疹,皮肤肿痒。薄荷是常用中药,幼嫩茎尖可作食物,全草可入药,治疗皮肤风疹瘙痒、麻疹不透等症。两者合用,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荷汤 皮肤瘙痒 麻疹不透 瘾疹 风疹瘙痒 清热利湿 微寒 胆经 文火煎
下载PDF
精细化管理在医院档案管理中的实践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吕春艳 《黑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2021年第8期99-100,共2页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得到了充分的重视,人们在生活中科技产物的身影随处可见,同时信息技术水平也在稳步提升,为信息类的工作提供了充足的帮助。档案管理承载着一个单位从始至今的历史,可以说对于事业的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得到了充分的重视,人们在生活中科技产物的身影随处可见,同时信息技术水平也在稳步提升,为信息类的工作提供了充足的帮助。档案管理承载着一个单位从始至今的历史,可以说对于事业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像医院这样的事业单位,档案就是医院进行医护工作的依据。为了更方便医院工作的展开,应当在医院实施精细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管理 医院档案管理 实践分析
下载PDF
我院2004~2006年抗组胺药应用分析
12
作者 赵银安 颜艳 燕洪平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7年第6期432-434,共3页
目的:了解我院抗组胺药应用现状及趋势,并分析其合理性。方法:调查2004年~2006年我院应用抗组胺药的品种、剂量、消费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每日平均药费(DDC)等情况。结果:2004年~2006年共应用抗组胺药11个品种;2004年、2... 目的:了解我院抗组胺药应用现状及趋势,并分析其合理性。方法:调查2004年~2006年我院应用抗组胺药的品种、剂量、消费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每日平均药费(DDC)等情况。结果:2004年~2006年共应用抗组胺药11个品种;2004年、2005年、2006年的用药金额分别为421292、459349和561942元,年平均增长率为15.50%。DDDs分别为206747、246687和230267,年平均增长率为5.54%,3年之中DDC无差异。结论:分析、掌握药品消费金额和用药频度、对抗组胺药的供应管理至关重要。药品消费结构不够合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有助于降低药费支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组胺药 消费金额 用药频度 消费结构 合理用药
下载PDF
某高级职业学院在校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调查
13
作者 郭鹏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1年第10期737-738,共2页
据有关报道,我国艾滋病感染者中79%是20~40岁的青壮年。1在校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正处于性活跃时期,是艾滋病传播的高风险人群,应受到社会重视并加强健康教育,增强学生自我保护能力。为了解我市高级职业学院在校学生艾... 据有关报道,我国艾滋病感染者中79%是20~40岁的青壮年。1在校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正处于性活跃时期,是艾滋病传播的高风险人群,应受到社会重视并加强健康教育,增强学生自我保护能力。为了解我市高级职业学院在校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状况,为有针对性地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基础依据,并制订相应干预措施。我们于2010年10月份对本市某高级职业学院(以下简称高职)在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相关知识 在校学生 职业学院 态度调查 艾滋病感染者 自我保护能力 健康教育 高风险人群
下载PDF
薄荷醋外搽治皮肤瘙痒
14
作者 王红云 《中国民间疗法》 2021年第22期11-11,共1页
取干薄荷叶30g,研成颗粒状,加入食用白醋100mL,浸泡3d后过滤,留液去渣待用。用无菌干棉签蘸药液外搽瘙痒处,每日2~3次,连用5~7d。薄荷味辛,性凉,归肺、肝经,有发散风热、透疹解毒、止痒的功效,外用可治皮肤瘙痒、皮疹和湿疹等。《医学... 取干薄荷叶30g,研成颗粒状,加入食用白醋100mL,浸泡3d后过滤,留液去渣待用。用无菌干棉签蘸药液外搽瘙痒处,每日2~3次,连用5~7d。薄荷味辛,性凉,归肺、肝经,有发散风热、透疹解毒、止痒的功效,外用可治皮肤瘙痒、皮疹和湿疹等。《医学衷中参西录》记载:"薄荷味辛,气清郁香窜,又善表瘾疹,愈皮肤瘙痒。"《本草纲目》记载:"治瘰疬,疮疥,风瘙瘾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衷中参西录》 瘾疹 皮肤瘙痒 肝经 透疹 薄荷叶 《本草纲目》 外搽
下载PDF
奥马珠单抗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和安全性
15
作者 邱莉莉 邱盼盼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4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对慢性荨麻疹患者采用奥马珠单抗药物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11月枣庄市皮肤病性病防治院收治的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参... 目的探讨对慢性荨麻疹患者采用奥马珠单抗药物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11月枣庄市皮肤病性病防治院收治的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参照组患者采用枸地氯雷他定展开疾病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枸地氯雷他定+奥马珠单抗药物展开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评分、血清学指标水平、免疫功能相关指标以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药物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白细胞介素4、免疫球蛋白-E低于参照组,γ-干扰素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辅助性T细胞(Th)17/调节性T细胞(Treg)、Th1/Th2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慢性荨麻疹患者在治疗期间,奥马珠单抗疗法的有效应用,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对安全性做出保证,并有效改善血清学指标以及免疫功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马珠单抗 慢性荨麻疹 疗效 临床安全性 血清学指标 免疫功能指标
下载PDF
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电针治疗颈面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
16
作者 付祥龙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5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颈面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电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1月枣庄市皮肤病性病防治院收治的52例颈面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26例)和研究组(2... 目的探讨颈面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电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1月枣庄市皮肤病性病防治院收治的52例颈面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26例)和研究组(26例)。参照组临床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研究组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电针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功能障碍评分、疼痛程度评分、治疗满意度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功能障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功能障碍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疼痛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治疗方法评分、治疗细节评分以及治疗效果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临床对颈面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电针方法完成治疗后,可显著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同时改善患者功能障碍以及疼痛程度,明显提升患者治疗满意度,促进颈面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良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神经节阻滞 电针 颈面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疗效 功能障碍 疼痛程度
下载PDF
小儿热速清糖浆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的Meta分析
17
作者 陈凤干 徐慧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27期25-28,共4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法对小儿热速清糖浆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谷歌、SCI-HUB、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等数据库上公开发表的采用小儿热速清糖浆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随机对... 目的采用Meta分析法对小儿热速清糖浆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谷歌、SCI-HUB、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等数据库上公开发表的采用小儿热速清糖浆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2月31日。试验组单用或联合应用小儿热速清糖浆,对照组采用其他药物治疗。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最终纳入9篇RCTs,共包含1628例患者,其中对照组580例、试验组1048例,均属高质量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RR=0.82,95%CI(0.77,0.87),P<0.001],退热时间短于对照组[SMD=-1.30,95%CI(-2.25,-0.35),P=0.007],CD4^(+)高于对照组[SMD=1.95,95%CI(0.74,3.16),P=0.002]。结论基于现有证据表明,小儿热速清糖浆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有显著疗效,能够缩短发热时间,改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小儿热速清糖浆 发热 CD4^(+)T细胞 治疗结果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白癜风患者心理应激和免疫功能状态分析 被引量:16
18
作者 李金辉 王克玉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3年第3期178-180,共3页
目的:探讨不良心理应激因素对白癜风预后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白癜风患者60例,健康体检者50名,采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应用生活事件量表(LES)对两组心理健康综合评估;用流式细胞术... 目的:探讨不良心理应激因素对白癜风预后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白癜风患者60例,健康体检者50名,采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应用生活事件量表(LES)对两组心理健康综合评估;用流式细胞术对两组血清进行T细胞亚群的检测。结果: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负性事件等不良心理应激因素可诱发或加重白癜风,白癜风患者在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方面较对照组明显。T细胞亚群检测结果示,各心理因素的严重程度与CD3^+,CD4^+/CD8^+负相关,其中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及负性事件组CD3^+、CD4^+细胞百分率、CD4^+/CD8^+的细胞比值明显低于正常人,而CD8^+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结论:白癜风患者的不良心理应激因素可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可诱发或加重白癜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应激 白癜风 免疫功能
下载PDF
护理干预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自我管理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允霞 王慎凤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30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13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69例)和对照组(69例)。干预组患者接受家属参与的糖尿病健康信念教育自我管理干预模式,对照组患者接...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13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69例)和对照组(69例)。干预组患者接受家属参与的糖尿病健康信念教育自我管理干预模式,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糖尿病知识健康教育,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采用糖尿病知识问卷评定。结果:干预组患者干预后6个月糖尿病知识掌握显著高于对照组(t=8.52,P<0.01);干预组患者干预后6个月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低于对照组(t=2.13,P<0.05;t=4.61,P<0.01;t=4.60,P<0.01);干预组患者干预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6.82,P<0.01)。结论:实施系统性、互动性糖尿病健康信念教育模式,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老年人 自我管理 护理干预
下载PDF
成人线状IgA大疱性皮病1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盛基 刘民厚 +1 位作者 单晓峰 闫美玲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0年第8期592-592,共1页
临床资料 患者男,21岁。因躯干、四肢红斑2个月,出水疱50天于2008年12月8日来我院就诊。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躯干、四肢红斑,10天后全身出现水疱,当地诊所按“带状疱疹”给予“阿昔洛韦、青霉素、地塞米松”等治疗,曾消退,... 临床资料 患者男,21岁。因躯干、四肢红斑2个月,出水疱50天于2008年12月8日来我院就诊。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躯干、四肢红斑,10天后全身出现水疱,当地诊所按“带状疱疹”给予“阿昔洛韦、青霉素、地塞米松”等治疗,曾消退,后又复发。皮损呈环状水疱,无瘙痒,发病前无明确服药史。患者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状IGA大疱性皮病 成人 临床资料 阿昔洛韦 带状疱疹 地塞米松 患者 水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