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设施番茄绿色增产潜力及技术体系建设 被引量:6
1
作者 梁斌 陈清 +1 位作者 董静 李俊良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7-31,共5页
我国设施番茄平均单产为92t·hm^(-2),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土壤退化、水肥资源损失严重等因素限制了我国设施番茄的高产高效发展。实现番茄绿色增产,一方面需选育高产多抗品种,提高增产潜力;另一方面要保持土壤健康,做到水肥耦合... 我国设施番茄平均单产为92t·hm^(-2),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土壤退化、水肥资源损失严重等因素限制了我国设施番茄的高产高效发展。实现番茄绿色增产,一方面需选育高产多抗品种,提高增产潜力;另一方面要保持土壤健康,做到水肥耦合、良种与良法配套、栽培模式与水肥管理相适应,这也是至关重要的。为此,中国农业大学联合青岛农业大学先后提出了设施番茄氮素根层调控技术、水分实时监测调控技术、水氮根层调控技术、水氮定额管理技术、起垄滴灌施肥技术和设施番茄退化土壤修复技术等。通过十几年的技术研究得出,设施番茄起垄栽培滴灌施肥技术是保障设施番茄绿色增产的关键技术,可以使番茄产量显著增加15%,施肥量和灌水量分别降低20%和30%以上,并且有利于保持土壤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番茄 高产高效 土肥水管理 退化土壤修复
下载PDF
长期不同水肥管理对日光温室土壤氮素累积的影响
2
作者 陈永杰 梁斌 +2 位作者 董静 高晶波 李俊良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3期182-187,209,共7页
通过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日光温室长期不同灌溉施肥模式(漫灌施肥和滴灌施肥)和有机物料管理(单施有机肥、有机肥+玉米秸秆和有机肥+小麦秸秆)对土壤剖面矿质态氮(硝态氮+铵态氮)、速效磷含量和累积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漫灌... 通过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日光温室长期不同灌溉施肥模式(漫灌施肥和滴灌施肥)和有机物料管理(单施有机肥、有机肥+玉米秸秆和有机肥+小麦秸秆)对土壤剖面矿质态氮(硝态氮+铵态氮)、速效磷含量和累积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漫灌模式下,0~300cm土层矿质态氮累积量达1391~1881kg/ha,虽然滴灌模式下土壤表层(0~20cm)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漫灌施肥模式,但在0~300cm土壤剖面中,漫灌施肥模式硝态氮累积量较滴灌施肥模式显著提高了57~108%;施用秸秆显著增加土壤硝态氮累积量,滴灌和漫灌模式增幅分别为511~518kg/ha和445~488kg/ha,但秸秆对铵态氮累积量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灌溉模式 施肥模式 矿质态氮 土壤速效磷
下载PDF
草莓脱毒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于文华 何川 +4 位作者 孟祥坤 于新 德克•西勒 宋国 李新柱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第26期94-94,96,共2页
近几年,随着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设施草莓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但草莓无性繁殖造成的病毒积累严重制约了草莓产业的健康发展。该文总结了茎尖培养、花粉培养、根尖脱毒、热处理、超低温脱毒等草莓脱毒方法的研究进展,以供草莓种苗生产者... 近几年,随着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设施草莓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但草莓无性繁殖造成的病毒积累严重制约了草莓产业的健康发展。该文总结了茎尖培养、花粉培养、根尖脱毒、热处理、超低温脱毒等草莓脱毒方法的研究进展,以供草莓种苗生产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种苗 组织培养 脱毒 培养基 热处理 超低温
下载PDF
膜下滴灌不同施肥处理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36
4
作者 吴晓红 曾路生 +3 位作者 李俊良 房增国 梁斌 魏福龙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93-198,共6页
针对当前高产马铃薯普遍存在水肥资源的大量投入带来了水肥利用率低、养分损失量大等一系列问题,采用田间试验方法,以农民传统灌溉施肥处理CF(沟灌+复合肥1 500 kg/hm^2)为对照,研究了膜下滴灌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即CK(不施肥)、D1(缓释... 针对当前高产马铃薯普遍存在水肥资源的大量投入带来了水肥利用率低、养分损失量大等一系列问题,采用田间试验方法,以农民传统灌溉施肥处理CF(沟灌+复合肥1 500 kg/hm^2)为对照,研究了膜下滴灌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即CK(不施肥)、D1(缓释肥1 245 kg/hm^2)、D2(复合肥1 500 kg/hm^2)和D3(水溶肥675 kg/hm^2)对马铃薯生长、品质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条件下施用不同肥料均可促进马铃薯株高、根长、根体积、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和植株鲜质量的增加,降低了丙二醛含量和SOD活性。试验同时表明,与传统沟灌施肥比较,膜下滴灌的D1、D2和D3处理促进了马铃薯对土壤养分的吸收与积累,使产量分别增加了18.4%,13.3%,26.0%;淀粉含量分别增加了10.3%,5.5%,15.1%;粗蛋白含量增加了12.9%,8.6%,13.8%;而可溶性糖则分别降低了5.6%,2.4%,15.3%。尤其是采用水肥一体化的D3处理,氮、磷和钾肥的利用率分别提高了22.7%,20.5%,23.5%。从农学利用效率和肥料偏生产力来看,磷肥要高于氮肥和钾肥。因此,马铃薯生产中需重视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和肥料的科学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 施肥处理 马铃薯 产量 品质 肥料利用率
下载PDF
滴灌和施用秸秆降低日光温室番茄地氮素淋溶损失 被引量:13
5
作者 梁斌 唐玉海 +2 位作者 王群艳 李飞 李俊良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8-85,共8页
以一年两季设施番茄为对象,利用渗漏池收集渗漏液,研究了设施菜地不同灌溉模式(滴灌、漫灌)和施用有机物料(单施鸡粪M、鸡粪配施玉米秸秆M+C、鸡粪配施小麦秸秆M+W)对土壤矿质态氮、可溶性有机氮淋溶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日光温室栽培... 以一年两季设施番茄为对象,利用渗漏池收集渗漏液,研究了设施菜地不同灌溉模式(滴灌、漫灌)和施用有机物料(单施鸡粪M、鸡粪配施玉米秸秆M+C、鸡粪配施小麦秸秆M+W)对土壤矿质态氮、可溶性有机氮淋溶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氮素的淋溶损失主要发生于秋冬季,滴灌和漫灌模式下,该季可溶性总氮淋失量占全年淋失量的56.8%和71.1%。漫灌模式下,冬春季和秋冬季可溶性总氮淋失量分别为114.3和281.1kg/hm^2,占单季氮投入量的12.5%和29.3%。与漫灌相比,滴灌使全年番茄产量和氮素吸收量分别显著提高15.6%和21.4%,氮素利用率(氮素吸收量/氮素投入量)显著提高47.5%,同时使全年矿质态氮(铵态氮+硝态氮)和可溶性有机氮淋失量分别降低68.6和47.4 kg/hm^2,降幅分别为33.1%和39.6%。与单施鸡粪相比,鸡粪配施秸秆(玉米或小麦)对番茄产量无影响,但显著降低灌溉水渗漏量和氮素淋溶损失量,使全年灌溉水渗漏损失量平均降低24.3%,全年矿质态氮和可溶性有机氮淋失量分别平均降低26.6%和33.7%。综上,可溶性有机氮在氮素淋溶损失中不可忽视,滴灌模式通过降低渗漏液中氮的浓度,配施秸秆通过减少灌溉水的渗漏损失,进而降低可溶性氮的淋溶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灌溉 日光温室 矿质态氮淋溶 可溶性有机氮 番茄
下载PDF
高肥力土壤氮钾配施对鲜食型甘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萌 房增国 +2 位作者 梁斌 曾路生 李俊良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99-204,共6页
为了探明高肥力土壤氮钾配施对烟薯25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采用二因素三水平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别设3个N处理(0,45,90 kg/hm^2)和3个K_2O处理(0,75,150 kg/hm^2),共计9个氮钾组合处理,分别于收获期调查甘薯地上部性状,测定块根干鲜质... 为了探明高肥力土壤氮钾配施对烟薯25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采用二因素三水平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别设3个N处理(0,45,90 kg/hm^2)和3个K_2O处理(0,75,150 kg/hm^2),共计9个氮钾组合处理,分别于收获期调查甘薯地上部性状,测定块根干鲜质量、Vc、淀粉、蛋白质、蔗糖、葡萄糖、果糖、Ca、Mg、Fe、Mn、Cu、Zn含量。结果表明:高肥力土壤上施用氮肥可增加甘薯蔓长、茎叶鲜质量、T/R值,并提高甘薯块根内蛋白质、葡萄糖和蔗糖的含量,高肥力土壤上施用氮肥情况下,块根干鲜质量、淀粉和果糖含量有所降低。施用钾肥能显著提高块根干鲜质量、薯干率及淀粉和葡萄糖的含量;促进了甘薯对Mg的吸收,降低了甘薯对Ca的吸收。在氮钾互作条件下,甘薯分枝数、结薯数及Vc、蛋白质、蔗糖、葡萄糖、果糖含量与不施肥处理相比均有所提高;鲜薯产量与氮肥、钾肥的施用存在交互作用,即在不施N、施K_2O 150 kg/hm^2时,甘薯产量达到最高,较不施肥处理增产10 825.5 kg/hm^2,增幅为29.2%。同时在施N 90 kg/hm^2、不施K_2O时,甘薯产量最低,较不施肥处理减产1 435.5 kg/hm^2,降幅为3.9%。因此,在高肥力土壤,应不施或少施氮肥并配施适量钾肥以期获得鲜食型甘薯的高产优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型甘薯 高肥力 氮钾配施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果园生草对氮素表层累积及径流损失的影响 被引量:22
7
作者 毕明浩 梁斌 +1 位作者 董静 李俊良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2-105,共4页
为了正确认识生草覆盖对果园面源污染的防控作用和推进生态果园建设,采用模拟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果园生草覆盖、生草刈割和清耕3种管理措施对氮素表层累积及其流失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鼠茅草大量腐解时期(9月)生草覆盖处理土壤表层(0—... 为了正确认识生草覆盖对果园面源污染的防控作用和推进生态果园建设,采用模拟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果园生草覆盖、生草刈割和清耕3种管理措施对氮素表层累积及其流失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鼠茅草大量腐解时期(9月)生草覆盖处理土壤表层(0—1cm)矿质氮含量分别是生草刈割和清耕处理的2.6倍和4.5倍,与此同时,果园生草覆盖处理径流液中矿质氮浓度相比刈割和清耕处理分别提高42.6%和20.9%;与清耕相比,生草覆盖使降雨地表径流量显著降低88.3%~98.7%,渗漏量增加42.1%~97.6%。综合3次降雨,生草覆盖使矿质氮的径流损失比清耕降低90%,并且增加深层(25cm)渗漏89.6%。综上可见,虽然果园生草覆盖增加快速降解时期矿质态氮表层累积数量,但减少径流水损失效果显著,进而明显减少氮素径流损失,提高果园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对解决坡地果园面源污染问题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 果园生草 氮素流失 面源污染
下载PDF
水氮管理对设施番茄根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梁斌 王群艳 +2 位作者 董静 张峻伟 李俊良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77-682,共6页
为研究高盐分累积设施土壤(电导率为1 106μS/cm)中水氮管理对设施番茄根系生长的影响,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设施土壤中不同水分和氮肥处理对番茄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适宜灌溉〔浇水量为2. 1L/(盆... 为研究高盐分累积设施土壤(电导率为1 106μS/cm)中水氮管理对设施番茄根系生长的影响,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设施土壤中不同水分和氮肥处理对番茄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适宜灌溉〔浇水量为2. 1L/(盆·次)〕相比,水分胁迫处理〔浇水量为1. 5 L/(盆·次)〕显著抑制番茄根系、株高和生物量的增加,番茄总根长、根总表面积、根尖数分别平均减少16. 6%、24. 4%、14. 3%,养分吸收量平均减少21. 7%;高量灌溉〔浇水量为2. 7 L/(盆·次)〕可增加番茄果期生物量,增幅达35. 5%,但氮素吸收量有所降低.与传统施肥相比,减氮施肥可显著促进番茄植株、根系的生长,从而增加养分吸收量;番茄总根长、根总表面积、根尖数分别增加2. 9%~55. 3%、10. 8%~55. 5%、4. 9%~62. 7%,株高平均增加12. 7%,养分吸收量平均增加38. 5%,氮肥利用率从9. 1%增至30. 8%.研究显示,在高盐分累积的设施土壤中,氮肥减施可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同时提高氮肥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胁迫 减氮施肥 根系 氮肥利用率
下载PDF
膜下滴灌不同追肥处理对马铃薯商品薯率及微量元素吸收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魏福龙 曾路生 +3 位作者 李俊良 房增国 吴晓红 商美新 《中国农学通报》 2018年第10期28-34,共7页
为高效生产栽培马铃薯提供科学依据,促进马铃薯产业快速发展,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膜下滴灌不同追肥处理,即T1(CK,0 kg/hm^2)、T2(600 kg/hm^2)、T3(750 kg/hm^2)、T4(900 kg/hm^2)对马铃薯产量、商品薯率及马铃薯生育期微量元素... 为高效生产栽培马铃薯提供科学依据,促进马铃薯产业快速发展,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膜下滴灌不同追肥处理,即T1(CK,0 kg/hm^2)、T2(600 kg/hm^2)、T3(750 kg/hm^2)、T4(900 kg/hm^2)对马铃薯产量、商品薯率及马铃薯生育期微量元素积累与吸收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马铃薯后期追肥有效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商品薯率。与T1处理相比,T2、T3、T4处理产量分别增加了9.24%、27.18%、16.60%;商品薯率分别增加了14.73%、23.52%、18.44%,各处理差异性显著。试验中马铃薯最佳施肥量为底肥为2250 kg/hm^2,追肥为750 kg/hm^2,产量达38835 kg/hm^2。(2)马铃薯后期追肥显著提高了微量元素积累量。与T1处理相比,T2、T3、T4处理全生育期平均铁积累量分别提高了22.74%、46.39%、35.81%;锰分别提高了16.40%、29.89%、25.70%;铜分别提高了14.41%、40.81%、26.41%;锌分别提高了12.84%、25.92%、19.34%。(3)追肥有效提高了马铃薯对铁、锰、铜、锌的吸收速率。与T1处理相比,T2、T3、T4全生育期平均铁吸收速率分别提高了22.97%、45.95%、32.43%;锰分别提高了17.08%、29.89%、25.70%;铜分别提高了12.92%、39.53%、20.16%;锌分别提高了9.49%、26.65%、17.00%。(4)不同微量元素达到最大吸收速率时的马铃薯生育阶段有所差异。其中,铁铜锌最大吸收速率出现在块茎膨大期,而锰出现在块茎形成期。因此,马铃薯微量元素最佳补充时期宜在块茎形成期至块茎膨大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 马铃薯 追肥处理 商品薯率 微量元素 吸收效率
下载PDF
日光温室灌溉模式及土壤管理对盐分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梁斌 董静 +2 位作者 王群艳 李飞 李俊良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7-162,169,共7页
滴灌施肥和秸秆还田通过影响盐分投入量、灌溉水运移等影响盐分在土壤表层的累积,灌水洗盐是降低土壤盐分累积的重要措施。通过测定长期滴灌和漫灌模式下不同秸秆处理中休闲期间土壤耕层盐分含量变化,分析了日光温室灌溉模式及土壤管理... 滴灌施肥和秸秆还田通过影响盐分投入量、灌溉水运移等影响盐分在土壤表层的累积,灌水洗盐是降低土壤盐分累积的重要措施。通过测定长期滴灌和漫灌模式下不同秸秆处理中休闲期间土壤耕层盐分含量变化,分析了日光温室灌溉模式及土壤管理对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作物收获后,滴灌模式和漫灌模式下全盐含量平均分别为2 402,1 713mg/kg,滴灌模式下全盐含量的增加主要来源于Ca^(2+)、SO_4^(2-)和NO_3^-离子的增加,分别占全盐增加量的12.9%,63.4%,23.6%。施用秸秆使滴灌模式下盐分含量显著增加5.8%~23.4%,但对漫灌模式下的盐分含量无显著影响。休闲期间的单次大水漫灌使滴灌模式下Mg^(2+)、Na^+、K^+和NO_3^-的含量显著降低58%~69%,61%~63%,37%~50%,37%~45%,使漫灌模式下Mg^(2+)和NO_3^-离子显著降低38%~44%,5%~12%,对该模式下其他阳离子含量无显著影响。HCO_3^-在休闲期间变幅大,变化趋势与NO_3^-趋势相反。休闲期间的土壤管理使滴灌模式土壤盐分显著降低29%,漫灌模式降幅仅为8.7%。总体来说,滴灌模式及在此模式下施用秸秆显著增加土壤盐分含量,经休闲期间的大水漫灌和高温闷棚过程后盐分降低明显,但仍稍高于漫灌模式,应在生产中进一步降低氮、钾肥及硫基水溶肥的施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 秸秆 土壤阳离子 高温闷棚
下载PDF
日光温室夏季休闲期间的土壤管理对可溶性氮的影响
11
作者 王群艳 隋方功 +1 位作者 李俊良 梁斌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90-1397,共8页
日光温室夏季休闲期间大水漫灌和高温闷棚是普遍的土壤处理措施,该过程灌水多、温度高,对氮素循环影响大.为了探明休闲期间土壤管理对氮素保持与损失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揭示夏季休闲期间大水漫灌、高温闷棚对不同灌溉施肥模式(滴灌、漫... 日光温室夏季休闲期间大水漫灌和高温闷棚是普遍的土壤处理措施,该过程灌水多、温度高,对氮素循环影响大.为了探明休闲期间土壤管理对氮素保持与损失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揭示夏季休闲期间大水漫灌、高温闷棚对不同灌溉施肥模式(滴灌、漫灌)和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处理(单施有机肥、有机肥配施小麦秸秆、有机肥配施玉米秸秆)土壤可溶性氮的影响.结果表明:作物收获后,滴灌和漫灌各处理平均w(矿质氮)分别为103.9和68.6 mg/kg,大水漫灌使滴灌0~30 cm土层w(矿质氮)显著降低30%,漫灌w(矿质氮)变化不大.日光温室夏季休闲期w(SON)(SON为可溶性有机氮)为16.3~69.1 mg/kg,SON相对含量为15%~48%.大水漫灌使滴灌和漫灌w(SON)分别显著增加2.9和2.5倍;高温闷棚使滴灌和漫灌w(SON)显著降低107.1和72.4 kg/hm^2,降幅分别为41%和34%,同时w(矿质氮)分别显著增加117.9和126.7 kg/hm^2,土壤氮素矿化速率分别为1.7和1.8 mg/(kg·d).与单施有机肥相比,长期有机肥配施玉米或小麦秸秆可显著增加滴灌w(矿质氮),但对w(SON)无影响.综上,休闲期间的土壤管理对土壤表层氮素含量的影响较大,其中大水漫灌容易造成滴灌残留氮素的大量损失,而随后的高温闷棚加速了SON的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氮(SON) 秸秆还田 滴灌 漫灌
下载PDF
设施菜地番茄的养分需求规律 被引量:7
12
作者 何世朋 梁斌 +2 位作者 武德军 王群艳 李俊良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282-288,共7页
为明确番茄全生育期养分吸收分配特征和需肥规律,通过田间调研采样,研究了秋冬季和冬春季设施番茄干物质量、营养元素含量、养分吸收累积动态和吸收分配情况,以期为番茄的合理施肥,实现养分供需平衡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作物养分吸... 为明确番茄全生育期养分吸收分配特征和需肥规律,通过田间调研采样,研究了秋冬季和冬春季设施番茄干物质量、营养元素含量、养分吸收累积动态和吸收分配情况,以期为番茄的合理施肥,实现养分供需平衡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作物养分吸收量顺序为:K_(2)O>N>Ca>P_(2)O_(5)>Mg>Fe>Zn>Mn>B>Cu,秋冬季和冬春季的N∶P_(2)O_(5)∶K_(2)O吸收比例分别为1.0∶0.4∶2.1和1.0∶0.3∶1.2,全生育期苗期、开花期、采摘期氮磷钾的需求比例分别为1.0∶0.5∶1.9,1.0∶0.4∶1.8,1.0∶0.3∶1.7。每生产1 t番茄果实,作物的N、P_(2)O_(5)、K_(2)O、Ca、Mg吸收量分别是2.5~2.6 kg,0.9~1.0 kg,3.3~5.4 kg,2.2~2.3 kg,0.4~0.5 kg,作物Fe、Zn、Mn、B、Cu吸收量分别为18.0~20.3 g,4.1~12.6 g,5.0~7.3 g,2.8~4.3 g,1.7~3.4 g。番茄氮磷钾钙镁和铁锰锌吸收主要集中在采摘期,吸收比例分别为53.6%,47.7%,50.5%,硼铜吸收集中在开花期(36.6%)。作物养分在番茄茎叶和果实中的分配有所不同,氮磷钾主要以果实(62.9%~73.7%)携出为主,中微量元素以茎叶(64.8%~91.2%)携出为主。综上,在施肥时期上,苗期应以营养全面的基肥为主,开花结果期注重养分的实时有效供应,适当提高中微量元素的养分供应量。收获后的番茄秸秆还田有利于中微量元素的再利用,减少过量施肥带来的资源浪费,有效缓解土壤质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番茄 中微量元素 养分需求 配方施肥
下载PDF
水分调节剂DY-ET100对番茄产量、品质及水氮在土壤中扩散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风珍 张小梅 +2 位作者 梁斌 杜志勇 李俊良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85-192,共8页
为解决水分在土壤中横向扩散范围小和硝态氮淋溶等问题,以水分调节剂DY-ET100为供试材料,以清水、渴以友为对照,研究和对比了水分调节剂DY-ET100的添加对水分在不同土壤中的扩散情况及对硝态氮淋溶和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 为解决水分在土壤中横向扩散范围小和硝态氮淋溶等问题,以水分调节剂DY-ET100为供试材料,以清水、渴以友为对照,研究和对比了水分调节剂DY-ET100的添加对水分在不同土壤中的扩散情况及对硝态氮淋溶和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掺沙和未掺沙黏土中添加水分调节剂DY-ET100较清水处理番茄果实中VC含量分别显著提高12.50%和20.51%;添加DY-ET100的处理使距滴头0~30 cm范围内的水分在土壤中分布更加均匀,滴灌时水分扩散半径较清水和渴以友分别增加22.53%和12.33%;在掺沙和未掺沙黏土中较清水处理硝态氮累积量增加41.21%和18.83%;同时减少硝态氮的淋溶损失量,在掺沙和未掺沙黏土较清水处理硝态氮淋溶损失降低7.53%和8.07%。研究为水分调节剂的使用推广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调节剂 硝态氮 淋溶 扩散
下载PDF
基质栽培中营养液浓度及硝铵比对番茄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飞 董静 +3 位作者 赵志伟 陈仕豪 梁斌 李俊良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39-45,共7页
以番茄为试材,采用无机基质栽培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营养液浓度(氮浓度分别为3.2 mmol·L-1(T0.4)、5.6 mmol·L-1(T0.7)、8.0 mmol·L-1(T1)、16.0 mmol·L-1(T2)、24.0 mmol·L-1(T3))和硝铵配比(NO-3-N/NH+4-N=100... 以番茄为试材,采用无机基质栽培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营养液浓度(氮浓度分别为3.2 mmol·L-1(T0.4)、5.6 mmol·L-1(T0.7)、8.0 mmol·L-1(T1)、16.0 mmol·L-1(T2)、24.0 mmol·L-1(T3))和硝铵配比(NO-3-N/NH+4-N=100/0(R100)、75/25(R75)、50/50(R50)、25/75(R25)、0/100(R0))对番茄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营养液浓度和硝铵比对番茄株高和生物量的影响有显著的交互作用。在硝态氮占主导的情况下(R100和R75处理),T2处理番茄地上部生物量最大,较其它处理显著提高7.8%~62.2%。在T0.7与T1浓度下,R75处理较R100处理地上部生物量显著提高7.6%和13.6%。铵态氮含量占主导的R25和R0处理显著降低番茄株高和地上部生物量,降幅达19.6%~26.9%和17.8%~48.6%。总根长、根表面积和根系生物量随营养液浓度的升高而下降,在低浓度条件下(T0.4)完全硝态氮更有利于番茄根系的生长,R100处理根表面积、总根长和根系生物量较其它硝铵比处理显著提高23.7%~88.7%、22.2%~112.7%和5.0%~180.0%,T0.4处理根冠比较T1处理显著提高1.3~1.7倍。硝铵复配相较于单一氮源使SPAD值提高9.9%~13.2%。综上,苗期以壮根为主要目的的管理策略中,推荐营养液浓度EC值控制在0.6~1.4 mS·cm-1,含盐量控制在0.51‰~1.01‰;此时氮浓度为3.2~5.6 mmol·L-1,硝铵比推荐75/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土栽培 氮素形态 根系 设施蔬菜
原文传递
种植密度与钾肥对鲜食甘薯产量、品质及钾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周奕廷 李俊良 +2 位作者 梁斌 商美新 房增国 《山东农业科学》 2020年第7期60-66,共7页
探讨不同种植密度和钾肥施用量对烟薯25号和龙薯9号两个鲜食甘薯品种产质量的影响,为北方地区鲜食甘薯高产优质栽培提供参考依据。试验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分析不同种植密度(每公顷52 500、67 500株)、钾肥施用量(0、75、135 kg/hm... 探讨不同种植密度和钾肥施用量对烟薯25号和龙薯9号两个鲜食甘薯品种产质量的影响,为北方地区鲜食甘薯高产优质栽培提供参考依据。试验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分析不同种植密度(每公顷52 500、67 500株)、钾肥施用量(0、75、135 kg/hm^2)对鲜食甘薯产量、品质、钾肥利用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种植密度条件下,随钾肥用量增加,两品种的产量、商品薯率、收获指数及钾肥利用率均有所提高,T/R值有所降低;而在相同钾肥施用量条件下,烟薯25号的产量、收获指数、蔗糖、果糖含量及钾肥偏生产力随种植密度升高而减少;龙薯9号的产量、收获指数及钾肥利用率随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增加,最长蔓长、茎叶鲜重及T/R随种植密度增大而降低。在钾肥与种植密度互作条件下,烟薯25号在每公顷种植52 500株、钾肥施用量为135 kg/hm^2时,有最高产量31 944.6 kg/hm^2和最高商品薯率74.6%,分别较最低处理增加19.0%及18.6%;龙薯9号在每公顷种植67 500株、钾肥施用量为135 kg/hm^2时,甘薯产量为76 993.4 kg/hm^2,商品薯率为74.1%。综合考虑,本试验条件下两个甘薯品种的最适宜栽种处理:烟薯25号每公顷种植密度52 500株、龙薯9号每公顷种植密度67 500株、钾肥施用量均为135 kg/hm^2,此时有较高的产量、较高的商品薯率、更合适的T/R值和较好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甘薯 种植密度 钾肥施用量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喷施不同种类叶面肥对晚播冬小麦氮磷钾养分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徐良菊 李俊良 金圣爱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7-81,共5页
试验以济麦22为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以清水为对照,研究固液体聚谷氨酸、氨基酸水溶肥及尿素叶面喷施对晚播冬小麦氮磷钾养分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叶面肥喷施3次均可提高晚播冬小麦的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量、氮... 试验以济麦22为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以清水为对照,研究固液体聚谷氨酸、氨基酸水溶肥及尿素叶面喷施对晚播冬小麦氮磷钾养分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叶面肥喷施3次均可提高晚播冬小麦的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量、氮磷钾积累量。其中氨基酸水溶肥处理冬小麦产量最高,为4585.6 kg/hm^2,较对照提高50.3%;液体及固体聚谷氨酸处理较对照分别增产47.5%、32.8%,增产效果显著;尿素喷施效果略低但与固体聚谷氨酸处理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叶面肥 聚谷氨酸 喷施 产量
下载PDF
施用不同有机物料对设施菜地土壤氮素淋溶损失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飞 王俊鹏 +1 位作者 梁斌 李俊良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256-261,共6页
为明确施用不同有机物料对降低设施菜地氮素淋溶的效果及机理,采用室内培养试验和土柱淋溶模拟试验分别研究了玉米秸秆(M)和稻壳(R)降解过程中对于土壤氮素含量和淋溶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室内培养期间(35 d),玉米秸秆和稻壳的降解率... 为明确施用不同有机物料对降低设施菜地氮素淋溶的效果及机理,采用室内培养试验和土柱淋溶模拟试验分别研究了玉米秸秆(M)和稻壳(R)降解过程中对于土壤氮素含量和淋溶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室内培养期间(35 d),玉米秸秆和稻壳的降解率分别为18.8%,3.3%;与CK相比,施用玉米秸秆和稻壳使矿质态氮降低23.9~173.1 mg/kg,6.4~126.1 mg/kg,降幅分别为24.4%,10.7%,施用稻壳和玉米秸秆分别使可溶性有机氮含量平均增加6.4%,41.1%。培养结束时,矿质态氮的固持量分别为173.1,126.1 mg/kg,占土壤矿质态氮含量的35.0%,25.5%;添加玉米和稻壳处理分别使淋溶液矿质态氮浓度降低14.5~207.3 mg/L,5.9~202.5 mg/L,使矿质态氮淋溶损失降低26.7%~41.1%,12.1%~25.3%。综上可见,施加有机物料显著增加对土壤矿质态氮素的固持,从而降低氮素的淋溶损失量,玉米秸秆降解率较高,对于矿质态氮的固持与降低氮素淋溶损失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玉米秸秆 小麦秸秆 氮素固持 有机物料降解
下载PDF
灌水及肥料配施对夏玉米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光岩 徐良菊 +1 位作者 李俊良 金圣爱 《山东农业科学》 2020年第7期54-59,共6页
为了解决黄淮海地区夏玉米种植过程中肥料配施及灌水等不合理问题,本试验以玉米登海605为材料,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灌水及肥料配施对夏玉米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肥可显著提高夏玉米地上部养分吸收、利... 为了解决黄淮海地区夏玉米种植过程中肥料配施及灌水等不合理问题,本试验以玉米登海605为材料,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灌水及肥料配施对夏玉米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肥可显著提高夏玉米地上部养分吸收、利用效率以及肥料偏生产力。(2)施肥处理可有效提高磷素利用效率和磷素收获指数,但会降低氮素、钾素的利用效率和收获指数。(3)施肥显著提高夏玉米产量,氮磷钾配施较不施肥处理产量提高49.12%~58.26%。(4)灌水模式由于实现了氮素后施,在减肥18.2%基础上,氮磷钾配施处理较不灌水氮磷钾处理夏玉米地上部氮磷钾吸收量、肥料偏生产力、养分吸收效率、肥料利用率、产量方面均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水 肥料配施 夏玉米产量 养分吸收利用率 肥料利用率
下载PDF
低挥发性茉莉酸甲酯微胶囊悬浮剂的研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村平 李玉晓 +2 位作者 神兴明 王青青 任士伟 《农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88-492,499,共6页
[目的]为了降低茉莉酸甲酯的挥发性,提高其利用率,制备茉莉酸甲酯微胶囊悬浮剂。[方法]以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1,6-己二胺为反应单体,茉莉酸甲酯为芯材,大豆油甲酯为溶剂,SAFOL EN90为乳化剂,Borresperse NA为分散剂,采用界面聚... [目的]为了降低茉莉酸甲酯的挥发性,提高其利用率,制备茉莉酸甲酯微胶囊悬浮剂。[方法]以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1,6-己二胺为反应单体,茉莉酸甲酯为芯材,大豆油甲酯为溶剂,SAFOL EN90为乳化剂,Borresperse NA为分散剂,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微胶囊。[结果]该微胶囊近似球形,表面光滑,茉莉酸甲酯的包封率达到98.7%,悬浮率为97.2%。该微胶囊具有优异的缓释性能,属于菲克释放机制,也具有突出的抑制挥发性的能力。[结论]茉莉酸甲酯通过界面聚合法微胶囊化后可以显著增强其缓释和抑制挥发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挥发 茉莉酸甲酯 微胶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