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9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临兴地区本溪组铝土岩系沉积发育地质过程及储集层物性特征
1
作者 张晓阳 窦云飞 +5 位作者 孔维江 李康 吕大炜 陈金凤 贾海波 沈晓丽 《古地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6-306,共21页
铝土岩系天然气勘探开发存在巨大潜力,在沉积发育地质过程研究基础上对储集层特征进行分析是探寻有利区块的必要环节。以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临兴地区铝土岩系为研究对象,利用矿物学、岩石地球化学及物性测试手段,分析了铝土岩系矿物组成... 铝土岩系天然气勘探开发存在巨大潜力,在沉积发育地质过程研究基础上对储集层特征进行分析是探寻有利区块的必要环节。以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临兴地区铝土岩系为研究对象,利用矿物学、岩石地球化学及物性测试手段,分析了铝土岩系矿物组成、元素组成、碎屑锆石年龄分布及储集层孔渗特征,探究了铝土岩系的物源及沉积过程,揭示了铝土岩系沉积发育及储集层形成过程。研究表明,临兴地区铝土岩系主要发育铁质铝土矿/铝土质铁矿、铝土矿和黏土岩,主要由硬水铝石、赤铁矿、绿泥石、软水铝石、高岭石组成;主要氧化物组分为SiO_(2)、Al_(2)O_(3)和Fe_(2)O_(3),微量元素垂向呈现3组变化特征;碎屑锆石主要峰值年龄为329.0 Ma和445.2 Ma,Zr/Nb值与下伏马家沟组石灰岩和北秦岭造山带岩浆岩处于2条风化线上,铝土岩系物源来自于北缘内蒙古古隆起和白乃庙岛弧中的长英质岩浆岩;孔隙分布均以介孔为主,介孔孔体积占比56.53%~89.75%,且铝土矿吸附孔和渗流孔均有分布,孔隙度介于1.09%~21.37%之间,渗透率介于(0.002~10.883)×10^(-3)μm^(2)之间,孔隙度和渗透率整体上呈现正相关关系,表现出良好的储集潜力;铝土岩系沉积发育可划分为岩溶风化阶段、物源输送阶段和成矿作用阶段,整体上发育于有障壁的潮坪潟湖体系,表生淋滤作用促进易溶组分流失形成溶蚀孔隙,形成铝土岩系储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土岩系 物源 沉积环境 储集层特征 临兴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构造演化与含煤沉积作用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刘海燕 吕大炜 +4 位作者 李增学 郑雪 史长营 左修伟 高丽华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5期86-92,共7页
琼东南盆地位于海南岛东南部海域,为新生代形成的北东走向伸展盆地。采用盆地构造演化及地层对比等分析方法,对琼东南盆地构造演化过程以及盆地内沉积成煤作用进行综合分析,认为琼东南盆地的构造演化具有幕式裂陷特征,裂陷期最后一幕的... 琼东南盆地位于海南岛东南部海域,为新生代形成的北东走向伸展盆地。采用盆地构造演化及地层对比等分析方法,对琼东南盆地构造演化过程以及盆地内沉积成煤作用进行综合分析,认为琼东南盆地的构造演化具有幕式裂陷特征,裂陷期最后一幕的沉积地层(崖城组和陵水组)中有成煤作用的发生。通过含煤地层的沉积环境分析,认为崖城组属海陆交互相充填阶段,陵水组为浅海环境充填阶段。但该区还存在地层格架不清、煤层空间展布以及盆地演化机制不明等问题,是今后深入研究琼东南盆地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东南盆地 构造演化 沉积环境 含煤地层
下载PDF
鄂尔多斯晚三叠世湖盆异重流沉积新发现 被引量:58
3
作者 杨仁超 金之钧 +1 位作者 孙冬胜 樊爱萍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20,共11页
水下重力流沉积作为重要的油气储层,已成为当前学术研究和油气工业共同关注的焦点。在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长7~长6油层组深湖相沉积中,发现一种不同于砂质碎屑流沉积和滑塌浊积岩的重力流成因砂岩。其沉积特征为一系列向上变粗的单元... 水下重力流沉积作为重要的油气储层,已成为当前学术研究和油气工业共同关注的焦点。在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长7~长6油层组深湖相沉积中,发现一种不同于砂质碎屑流沉积和滑塌浊积岩的重力流成因砂岩。其沉积特征为一系列向上变粗的单元(逆粒序层)和向上变细的单元(正粒序层)成对出现;每一个粒序层组合内部的泥质含量变化(高—低—高)与粒度变化一致;上部正粒序层与下部逆粒序层之间可见层内微侵蚀界面;砂岩与灰黑色纯泥岩、深灰色粉砂质泥岩互层;粉砂质泥岩层内也表现出类似的粒度变化特征。通过岩芯观察和薄片鉴定,认为该岩石组合形成于晚三叠世深湖背景下的异重流(hyperpycnal flow)沉积。其沉积产物——hyperpycnite(异重岩?)以发育逆粒序和层内微侵蚀面而区别于其它浊积岩,逆粒序代表洪水增强期的产物,上部的正粒序层为洪水衰退期的沉积,逆粒序—正粒序的成对出现代表一次洪水异重流事件沉积旋回;层内微侵蚀面是洪峰期流速足以对同期先沉淀的逆粒序沉积层侵蚀造成的。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异重岩的发现,不仅为探索陆相湖盆环境下的异重流沉积提供了一个范例,而且对于深水砂体成因研究、储层预测和油气勘探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重流 异重岩 重力流沉积 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
下载PDF
华北晚古生代陆表海盆地海侵事件微观沉积特征及成煤探讨 被引量:20
4
作者 吕大炜 李增学 +5 位作者 王东东 刘海燕 贾强 王平丽 于得明 吴晓燕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33-640,共8页
采用沉积学、煤地质学、古生物学、地层学及地球化学等多技术手段,结合比较分析法的思路,分析了事件型海侵的特点和海侵事件沉积组合特征,研究发现:海侵事件沉积组合为区域对比性强、具沉积时间连续性与相序间断性的暴露沉积—煤层—灰... 采用沉积学、煤地质学、古生物学、地层学及地球化学等多技术手段,结合比较分析法的思路,分析了事件型海侵的特点和海侵事件沉积组合特征,研究发现:海侵事件沉积组合为区域对比性强、具沉积时间连续性与相序间断性的暴露沉积—煤层—灰岩组合,其关键沉积学特征是煤层底板的暴露沉积。海侵事件组合灰岩的古生化石个体小、破碎强烈等特征表现为高能量水体运动等环境,孢粉表现为低含量的单缝孢和裸子植物及高含量的三缝孢。地球化学分析表明暴露沉积为陆相环境,煤层中的微量元素表现为海相主要原因是由于泥炭沼泽覆于深水后受海水影响所致。海侵事件成煤与海侵过程成煤差异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盆地属性差异,即海侵事件成煤形成于陆表海盆地之中,而海侵过程成煤则形成于具有缓坡的边缘海盆地,第二,成煤原理存在着差异,海侵事件成煤强调的是成煤前海侵未发生前的碎屑体系废弃而发育大量泥炭沼泽且被后期突发性海侵终止,而海侵过程成煤则强调的是泥炭沼泽发育于滨海的活动碎屑体系并终止于后期的缓慢海平面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表海盆地 突发性(事件型)海侵 海侵事件成煤 海侵过程成煤
下载PDF
有机-无机能源矿产相互作用及其共存成藏(矿) 被引量:33
5
作者 刘池洋 毛光周 +3 位作者 邱欣卫 吴柏林 赵红格 王建强 《自然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7-55,共9页
油、气、煤、铀同盆共存富集存在普遍,其形成、分布关联密切;有机-无机相互作用是多种能源矿产共存成藏(矿)的成因机理和联系纽带。有机油、气、煤所提供的强大的吸附作用、还原环境和络合作用等,对无机铀的沉淀、富集和成矿具有重要的... 油、气、煤、铀同盆共存富集存在普遍,其形成、分布关联密切;有机-无机相互作用是多种能源矿产共存成藏(矿)的成因机理和联系纽带。有机油、气、煤所提供的强大的吸附作用、还原环境和络合作用等,对无机铀的沉淀、富集和成矿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在烃类生成过程中,无机组分具有重要的催化作用,如铀因其特殊的原子结构,具有独特良好的配位性能,因而具有良好的络合催化及氧化还原催化特性。铀的存在,为生物的繁殖提供能量,使之勃发繁衍,利于优质烃源岩的形成;可导致烃源岩在温度较低阶段液态烃提前生成,并使总烃产量增加;同时在高温阶段可减缓有机质过度成熟,利于所生烃类的保存。铀应为低(未)熟油、气生成的重要因素之一。这种少量烃类的提前生成和运移,可使成岩早期阶段孔渗性能良好的储层较大范围变为亲油性,为后期大规模生成的油气运移和成藏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得即使是致密储层也有形成大规模商业油气藏(田)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相互作用 多种能源矿产 地质催化作用 生烃演化 还原作用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崖城组煤的沉积学特征与聚煤模式 被引量:37
6
作者 李增学 何玉平 +1 位作者 刘海燕 吕大炜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42-547,共6页
对琼东南盆地钻井、岩心、测井、构造形态等资料进行了系统分析,阐述了琼东南盆地崖城组成煤作用、成煤环境及成煤模式。崖城组的成煤作用主要为凝胶化作用;煤层多发育在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泥炭沼泽环境和潮坪的潮间带上部、潮上带泥炭沼... 对琼东南盆地钻井、岩心、测井、构造形态等资料进行了系统分析,阐述了琼东南盆地崖城组成煤作用、成煤环境及成煤模式。崖城组的成煤作用主要为凝胶化作用;煤层多发育在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泥炭沼泽环境和潮坪的潮间带上部、潮上带泥炭沼泽环境;主要的成煤沉积体系在崖城组早期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体系,在崖城组中、晚期主要为潮坪—泻湖体系。在综合研究各种影响成煤作用因素的基础上,从沉积环境和构造形态角度建立了6种主要的聚煤模式,即冲积扇扇前和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聚煤模式、泻湖—潮坪聚煤模式、浅海周缘扇三角洲和滨海带聚煤模式、深水半地堑凹陷聚煤模式、浅水半地堑凹陷聚煤模式、深水地堑凹陷聚煤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东南盆地 崖城组 成煤作用 成煤环境 聚煤模式 沉积学特征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古近纪成煤沉积体系类型及特征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莹 刘海燕 +5 位作者 杨海长 王东东 宋广增 吕大炜 陈莹 李增学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2-151,共10页
琼东南盆地天然气勘探开发事实证明,煤系及煤层是最重要的生烃源岩。基于琼东南盆地地震资料、钻井岩心及测井资料,在对古近系渐新统含煤沉积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沉积相与地震相的对应关系,识别出琼东南盆地渐新统发育冲积扇-潮坪-... 琼东南盆地天然气勘探开发事实证明,煤系及煤层是最重要的生烃源岩。基于琼东南盆地地震资料、钻井岩心及测井资料,在对古近系渐新统含煤沉积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沉积相与地震相的对应关系,识别出琼东南盆地渐新统发育冲积扇-潮坪-潟湖组合、冲积扇-潮坪-滨海组合、冲积扇-海沼沙岭平原-滨海组合等14种沉积组合;依据取心段煤的宏观与微观物理化学性质,判断崖城组煤层形成过程中受海水影响且沉积环境还原性较强,说明煤层形成于近海沼泽环境。基于成煤特征及成煤环境分析,划分出4类成煤沉积体系,分别为扇三角洲体系、辫状河三角洲体系、潮坪-潟湖体系和障壁海岸-海沼沙岭平原体系。扇三角洲体系煤层主要发育在扇三角洲平原、废弃朵体、朵体间洼地,煤层较薄,且易发生分叉;辫状河三角洲体系煤层主要发育在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分流间湾和泛滥平原等地区,煤层薄且不稳定;潮坪-潟湖体系中煤层多发育在潮上坪的沼泽及潮间坪上部的潮道间湾,潮汐三角洲平原以及淤化的潟湖等地区,在多潮道地区,煤层层数多,但厚度较薄,煤层间距大;而在潮道不发育地区,含煤层数较少,但厚度较大,煤层间距较小,煤层结构复杂;障壁海岸-海沼沙岭平原体系煤层主要发育在海岸平原沼泽地区,煤层层数多、但单层厚度小和横向变化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组合 成煤沉积体系 崖城组 渐新统 琼东南盆地
下载PDF
地球化学在物源及沉积背景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08
8
作者 毛光周 刘池洋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337-348,共12页
物源分析是盆地分析和古地理分析不可或缺的内容和方法,地球化学在物源及沉积背景分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运用文献研究法对"地球化学在物源及沉积背景分析中的应用"有关文献进行了研究,分析阐述了常量元素分析、稀土-微... 物源分析是盆地分析和古地理分析不可或缺的内容和方法,地球化学在物源及沉积背景分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运用文献研究法对"地球化学在物源及沉积背景分析中的应用"有关文献进行了研究,分析阐述了常量元素分析、稀土-微量元素分析以及裂变径迹、K-Ar、Ar-Ar、Rb-Sr、Sm-Nd、U-Pb、Re-Os、S、O、Si同位素分析等方法及其优势与不足。结果表明:常量元素、稀土-微量元素分析在源区物质组成、构造背景、源区风化强度、成分成熟度及氧化-还原条件判别方面有很好的应用效果;各种同位素分析体系在不同目的的研究中具有自身优势,均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但影响岩石化学成分的因素较多,特别是对于沉积岩,很容易受外生营力的影响;物源及沉积背景分析中的地球化学方法运用单一;对研究区区域地质情况的研究不足。为此,建议在利用地球化学方法进行物源及沉积背景分析时,需要充分认识影响碎屑沉积物化学组成的因素,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物源区分析,扬长补短,同时要特别注意对区域地质情况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源分析 构造背景 常量元素 稀土元素 微量元素 裂变径迹 同位素 地球化学
下载PDF
安徽巢北地区五通组沉积环境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赵鲁阳 吕大炜 +5 位作者 刘海燕 金爱文 吴晓燕 冯婷婷 于得明 刘建强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70-479,共10页
下扬子地区广泛发育泥盆系五通组地层,因为处于海侵初期,地层中陆相和海相特征共存,导致对该组沉积环境认识上的分歧;安徽巢北地区泥盆系五通组为一套厚层砂岩夹泥岩组合,其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一直不清。为此,在前人研究成果和野外剖面... 下扬子地区广泛发育泥盆系五通组地层,因为处于海侵初期,地层中陆相和海相特征共存,导致对该组沉积环境认识上的分歧;安徽巢北地区泥盆系五通组为一套厚层砂岩夹泥岩组合,其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一直不清。为此,在前人研究成果和野外剖面实测基础上,采用沉积学、地层学等方法,结合室内磨片和粒度分析方法,对其厚层砂岩段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发现巢湖地区五通组形成于海相沉积环境,即具滚动组分和跳跃组分组成的多段式的后滨—前滨,跳跃组分和悬浮组分组成的两段式的前滨—上临滨,有跳跃组分和悬浮组分组成的两段式的沙泥混合坪,结合沉积序列特点和沉积特征,最终确定五通组的观山段下部为滨岸相的后滨—前滨的砾石海滩沉积,观山段上部为滨岸相的前滨—上临滨的砂质海滩沉积,擂鼓台段下部为滨岸相的混合坪粉砂岩泥岩沉积,擂鼓台段中部为滨岸相的泥坪、海湾、滨岸沼泽沉积间有前滨的砂质海滩沉积,擂鼓台段上部为滨岸相的含铁质的混合坪沉积。该文不仅具有理论价值,也具有一定的教学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北地区 五通组 粒度分析 沉积环境及演化
下载PDF
华北板块北缘东段古生代沉积特征及盆地演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0
作者 韩作振 宋志刚 +3 位作者 高丽华 郭志平 刘固耀 钟文建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2期1-10,共10页
通过对吉林伊通、长春、永吉、桦甸等野外实地考察,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总结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碰撞拼贴方式、古亚洲洋南支洋闭合过程以及华北板块北缘沉积特征与盆地演化。研究区地质构造错综复杂,沉积体系保存不全;受中新生代构造... 通过对吉林伊通、长春、永吉、桦甸等野外实地考察,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总结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碰撞拼贴方式、古亚洲洋南支洋闭合过程以及华北板块北缘沉积特征与盆地演化。研究区地质构造错综复杂,沉积体系保存不全;受中新生代构造的影响,叠加了中新生代构造变形、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地层被破坏,多为哑地层,上述原因导致对古亚洲洋闭合之前盆地的性质及演化认识不一,制约了对有关重要科学问题的深入研究。采用沉积学的方法,结合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古生物地层学、同位素测年等理论和方法,依据现存古生代地层和不同构造部位的沉积盆地类型及其基本特征,开展古生代构造古地理演化研究,恢复沟弧盆体系的分布以及岛弧的类型、时代,探讨古亚洲洋的闭合过程,将是探讨华北板块北缘东段构造演化特征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板块北缘 构造演化 沉积特征 盆地演化 古亚洲洋
下载PDF
山东省城镇化发展与污水排放量及地下水资源问题 被引量:8
11
作者 田禹 高宗军 +3 位作者 崔浩浩 李佳佳 朱喜 马杨敏 《水资源保护》 CAS 2013年第1期73-76,共4页
依据1981—2009年山东省经济与环境、地下水资源数据,采用城镇化率作为城镇化发展指标,污水排放量及地下水资源为环境指标,建立回归分析数学模型,分析山东省城镇化发展与污水排放及地下水资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依据1981—2009年山东省经济与环境、地下水资源数据,采用城镇化率作为城镇化发展指标,污水排放量及地下水资源为环境指标,建立回归分析数学模型,分析山东省城镇化发展与污水排放及地下水资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率与污水排放量成"U"形关系,与地下水资源量成"N"型关系,拟合成三次曲线方程的相关性较好。研究认为,随着山东省城镇化的不断快速发展,污水排放量呈上升趋势,而地下水资源量总体呈衰减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率 污水排放量 地下水资源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下载PDF
惠民凹陷临北断阶沙三中亚段砂质碎屑流沉积特征 被引量:9
12
作者 韩作振 刘凤武 +3 位作者 高丽华 夏迪 韩梅 李昊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2期1-7,21,共8页
利用岩心、测井资料以及重力流沉积理论,系统研究了惠民凹陷临北断阶沙三中亚段水下扇体的重力流沉积特征,前人研究认为该区沉积物为浊积岩,本文通过对研究区沙三中亚段碎屑岩岩石学特征研究,认为该区重力流沉积物为砂质碎屑流。砂质碎... 利用岩心、测井资料以及重力流沉积理论,系统研究了惠民凹陷临北断阶沙三中亚段水下扇体的重力流沉积特征,前人研究认为该区沉积物为浊积岩,本文通过对研究区沙三中亚段碎屑岩岩石学特征研究,认为该区重力流沉积物为砂质碎屑流。砂质碎屑流沉积物主要为包含砂质团块的块状构造,含有泥岩撕裂屑,粒度累积概率曲线以跳跃悬浮总体居多为特征。并对该砂质碎屑流进行了沉积相的精细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民凹陷 临北断阶 砂质碎屑流 沉积相
下载PDF
豫西鲁山中元古界云梦山组微生物成因沉积构造发育特征及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9
13
作者 邢智峰 刘云龙 +2 位作者 付玉鑫 齐永安 郑伟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6-54,共9页
前寒武纪的生物界是以微生物为主导的,微生物所引起的生物沉积构造的研究一直受到地质学家重视。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碳酸盐岩地层,近年来以发育在碎屑岩地层为主的微生物成因沉积构造(MISS)也成为地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豫西鲁山地区云... 前寒武纪的生物界是以微生物为主导的,微生物所引起的生物沉积构造的研究一直受到地质学家重视。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碳酸盐岩地层,近年来以发育在碎屑岩地层为主的微生物成因沉积构造(MISS)也成为地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豫西鲁山地区云梦山组隶属于中元古界汝阳群,在构造古地理上属于华北地台南缘,主要为一套陆源碎屑岩沉积,其层面发育了大量的MISS,且类型多样。MISS类型的分布特征对精细环境有良好的指示作用;MISS的大量发育表明了当时微生物群落的繁盛,揭示了当时的微生物群落对古环境具有的强大改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成因沉积构造(MISS) 鲁山地区 云梦山组 古环境
下载PDF
测井沉积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4
作者 余继峰 付文钊 +1 位作者 袁学旭 于 泳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6期1-8,共8页
测井资料因具有信息量大、数据连续性好、垂向分辨率高及成本低等优势,在解决沉积学问题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简要回顾了测井沉积学概念的提出与研究现状,结合作者多年的研究成果,在沉积相分析、层序地层划分及沉积动力... 测井资料因具有信息量大、数据连续性好、垂向分辨率高及成本低等优势,在解决沉积学问题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简要回顾了测井沉积学概念的提出与研究现状,结合作者多年的研究成果,在沉积相分析、层序地层划分及沉积动力学分析三个方面总结了测井沉积学的研究进展,同时探讨了测井沉积学的发展方向。认为小波变换、傅里叶分析、主成分分析、分形理论等适当的数学方法和人工智能及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将是应用常规测井数据开展测井沉积学研究的关键技术,是测井沉积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沉积学 小波变换 主成分分析 关联维数
下载PDF
胶州湾沉积物对海洋生物重金属富集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春荣 吴正龙 +1 位作者 高宗军 庞绪贵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94-1098,共5页
本文对胶州湾沉积物和海洋生物重金属含量进行了统计分析。首先用地球化学法对海洋生物重金属富集特征进行了分析,然后用Spearman's相关系数法分析了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和海洋生物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鱼类对重金属的富... 本文对胶州湾沉积物和海洋生物重金属含量进行了统计分析。首先用地球化学法对海洋生物重金属富集特征进行了分析,然后用Spearman's相关系数法分析了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和海洋生物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鱼类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最差,而贝类和藻类较强;沉积物重金属均能促进或抑制海洋生物对重金属的富集,而对贝类的抑制作用最强。此结果可以为海洋生物的选择性养殖和种植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州湾 沉积物 海洋生物 重金属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岐山剖面中奥陶统平凉组沉积环境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周书昌 冯乔 +4 位作者 赵伟 王千遥 刘阵 姜文娟 李颖莉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1年第4期28-33,共6页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岐山剖面平凉组以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混积为特征,根据岩性特征可将平凉组分为七段。其中碎屑岩约占80%,主要分布在平一、三、五、七段;碳酸盐岩约占20%,主要分布在平二、四、六段。研究表明,岐山剖面平凉组属于大陆斜坡环...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岐山剖面平凉组以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混积为特征,根据岩性特征可将平凉组分为七段。其中碎屑岩约占80%,主要分布在平一、三、五、七段;碳酸盐岩约占20%,主要分布在平二、四、六段。研究表明,岐山剖面平凉组属于大陆斜坡环境,是一套多旋回沉积,其中一-二段、三-四段、五-六段分别构成一个海进海退旋回,属于上斜坡-下斜坡交互沉积环境,第七段单独构成一个海进旋回。至唐陵组初期,海水开始退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岐山剖面 中奥陶统 平凉组 沉积环境
下载PDF
山东省泰莱盆地及章丘市土壤中硒的成因 被引量:13
17
作者 高宗军 崔浩浩 +1 位作者 庞绪贵 孙文广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1期19133-19135,19138,共4页
通过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发现山东省泰莱盆地及章丘市等地分布有富硒土壤,其最大硒含量达到4.31 mg/kg。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土壤中的硒含量除了与成土母质有关外,还存在靠近人类聚居地及煤炭矿山附近偏高、远离则含量降低的趋势。当地含... 通过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发现山东省泰莱盆地及章丘市等地分布有富硒土壤,其最大硒含量达到4.31 mg/kg。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土壤中的硒含量除了与成土母质有关外,还存在靠近人类聚居地及煤炭矿山附近偏高、远离则含量降低的趋势。当地含煤地层石炭系、二叠系均具有富硒特征,白垩系硒含量也较高。土壤中富硒除了与成土母质、成土条件有关以外,可能与燃煤、煤灰排放、煤炭开采活动有关,具有污染成因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土壤 燃煤 生态地球化学 成因
下载PDF
实验室5%HCl条件下泥灰岩溶蚀形态特征分析——以四川奉节地区三叠系中统巴东组泥灰岩为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海燕 李增学 +2 位作者 房庆华 胡秀宏 吕大炜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77-381,共5页
为了研究岩溶作用过程中泥灰岩溶蚀形态的特征,采用试验分析和室内镜像观察的方法,研究了四川奉节地区三叠系中统巴东组泥灰岩的溶蚀过程及微观溶蚀形态变化。结果表明:泥灰岩的溶蚀作用受不同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受节理裂隙发育的影响,... 为了研究岩溶作用过程中泥灰岩溶蚀形态的特征,采用试验分析和室内镜像观察的方法,研究了四川奉节地区三叠系中统巴东组泥灰岩的溶蚀过程及微观溶蚀形态变化。结果表明:泥灰岩的溶蚀作用受不同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受节理裂隙发育的影响,形成多种不同的溶蚀形态,包括树枝状、环状及放射状、串珠状、分散状和生物壳状。泥灰岩在溶蚀过程中,可溶物质不断被溶解,大量的泥质物逐渐脱落并被水流动带走,致使泥灰岩的物质成分发生变化的同时,岩石结构也不断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灰岩 溶蚀形态 镜像观察 岩石结构 四川奉节地区
下载PDF
山东省潍坊北部第四系有孔虫及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秀丽 章磊 +6 位作者 张祥玉 李守军 陈宇慧 王丽丽 马文昭 徐华 张卓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1期1-10,共10页
通过对潍坊北部第四系钻孔GK89、GK79、GK74、GK59岩心中192个微体古生物样品进行分析,其中在66个样品中获得丰富的有孔虫化石,鉴定出17个属40个种,以广盐度Ammonia beccarii为优势种,其次有Ammonia annectens、Elphidium(多种)、Protel... 通过对潍坊北部第四系钻孔GK89、GK79、GK74、GK59岩心中192个微体古生物样品进行分析,其中在66个样品中获得丰富的有孔虫化石,鉴定出17个属40个种,以广盐度Ammonia beccarii为优势种,其次有Ammonia annectens、Elphidium(多种)、Protelphidium、Cribrononion gnythosuturatum、Nonionella、Quinqueloculina等属种,形成广盐性化石组合。根据有孔虫属种、丰度、分异度在垂向上的分布进行沉积环境分析,划分出陆相、海陆过渡相及海相,识别出3个海侵层,对应该区更新世以来的3次海侵,自上而下分别与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垦利海侵、广饶海侵和晚沾化海侵同期。该研究对于潍坊北部第四纪海侵及环境变化,尤其是加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地质环境调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环境 海侵 有孔虫 第四系 潍坊
下载PDF
鲁西晚古生代海相凝缩层沉积特点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吕大炜 李增学 +2 位作者 魏久传 刘海燕 宁文峰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20,189,共7页
依据钻井资料、地层资料及相关地质资料,采用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煤地质学多学科相结合方法,对鲁西地区晚古生代陆表海沉积进行层序划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体系域与凝缩层的关系,探讨了凝缩层与成煤作用的耦合特征,结果表明:鲁西陆... 依据钻井资料、地层资料及相关地质资料,采用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煤地质学多学科相结合方法,对鲁西地区晚古生代陆表海沉积进行层序划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体系域与凝缩层的关系,探讨了凝缩层与成煤作用的耦合特征,结果表明:鲁西陆表海沉积地层可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和24个小层序,每个三级层序由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组成。凝缩层主要分布在海侵体系域顶部,即中期基准面旋回顶部,为1个短期基准面旋回,表现为微晶灰岩沉积,局部地区是深水泥岩;该区凝缩层与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浓缩层有着本质区别,可全区对比;凝缩层与煤层形成具有重要的耦合关系,层序1凝缩层为十四灰和下伏炭质泥岩,层序2的为十灰和16煤,层序3的为三灰和7煤组合,对应煤层的煤化作用开始时间与灰岩形成时间一致,可以用海侵事件成煤模式来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缩层 层序地层 体系域 鲁西地区 海侵事件成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