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综合征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被引量:10
1
作者 桑清文 陈璐 +1 位作者 白树东 严相默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06-208,共3页
目的 :探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综合征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选择 30例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综合征患者 ,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 (SGB)复合Naosan疗法和音乐运动疗法 ,并分别测定治疗前后的动脉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脉搏 (HR)... 目的 :探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综合征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选择 30例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综合征患者 ,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 (SGB)复合Naosan疗法和音乐运动疗法 ,并分别测定治疗前后的动脉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脉搏 (HR)、每搏输出量 (SV)、心脏指数 (CI)以及体循环血管阻力 (SVR)。结果 :治疗前后比较平卧位时仅表现为SVR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站立 10min后SBP、SV、CI有显著性升高而SVR有显著性降低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治疗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综合征患者自觉症状有很大改善 ,血流动力学趋于平稳 ,因此 ,星状神经节阻滞复合Naosan疗法及音乐运动疗法对治疗本症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神经节阻滞 治疗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综合征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超激光)合并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2
作者 桑清文 白树东 严相默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94-96,共3页
目的 :观察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仪照射合并神经阻滞对带状疱疹的治疗效果。方法 :7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Ⅰ组在神经阻滞的基础上给予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照射 ,Ⅱ组只采用单纯神经阻滞疗法。以VAS评价两组的疗效 ,比较观察两组... 目的 :观察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仪照射合并神经阻滞对带状疱疹的治疗效果。方法 :7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Ⅰ组在神经阻滞的基础上给予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照射 ,Ⅱ组只采用单纯神经阻滞疗法。以VAS评价两组的疗效 ,比较观察两组治疗后疼痛缓解及皮损改善的显效率 ,好转率 ,无效率和有效率。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VAS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疼痛缓解的显效率和有效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皮损改善的显效率Ⅰ组为 15% ,Ⅱ组为 2 6.7% ,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治疗仪照射合并神经阻滞优于单纯神经阻滞 ,前者在治疗带状疱疹皮损改善中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 神经阻滞 带状疱疹 超激光治疗
下载PDF
不同剂量生长抑素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及其对胃肠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宫健 周新玲 +1 位作者 高新英 邢丽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10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在内镜下止血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不同剂量生长抑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患者9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内镜止血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依据生长抑素使用剂量的...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在内镜下止血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不同剂量生长抑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患者9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内镜止血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依据生长抑素使用剂量的不同将96例患者分为A组(使用小剂量生长抑素,n=48)和B组(使用大剂量生长抑素,n=48),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在治疗前胃动素、胃泌素和生长抑素三项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B组上述三项胃肠激素指标水平明显低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治疗前,A组和B组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血清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TGF-α水平高于A组,而IL-6和CRP水平低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总有效率(91.67%)与A组(72.92%)比较,B组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在内镜下止血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大剂量生长抑素可以更好地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优势更高于小剂量生长抑素,值得推广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出血 生长抑素 用药剂量 胃肠激素水平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用于无痛阴道取卵术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曹灵敏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528-530,共3页
目的观察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在无痛阴道取卵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无痛阴道取卵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观察组为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静脉麻醉组,对照组为丙泊酚注射液静脉麻醉组,比较2组的麻醉效果、不良反应... 目的观察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在无痛阴道取卵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无痛阴道取卵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观察组为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静脉麻醉组,对照组为丙泊酚注射液静脉麻醉组,比较2组的麻醉效果、不良反应以及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m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结局的影响。结果 2组术中心率、平均动脉压及卵泡数,术后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药物起效时间及术毕清醒时间、呼吸抑制发生率、注射部位的疼痛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应用于无痛阴道取卵术起效快,苏醒时间短,呼吸抑制轻,注射痛不明显,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异丙酚 脂肪乳剂 静脉 注射用
下载PDF
恩再适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桑清文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8期1489-1490,共2页
目的:观察恩再适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的治疗效果。方法:7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恩再适联合神经阻滞方法,而B组采用单纯神经阻滞疗法。以VAS和QS评价两组的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后疼痛缓解和皮损改善的显效率、好转率、... 目的:观察恩再适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的治疗效果。方法:7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恩再适联合神经阻滞方法,而B组采用单纯神经阻滞疗法。以VAS和QS评价两组的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后疼痛缓解和皮损改善的显效率、好转率、无效率和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前后VAS和Q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两组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疼痛缓解的显效率和有效率两组无差异性(P>0.05)。而皮损改善的显效率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均有效,但恩再适联合神经阻滞疗法缓解疼痛和改善睡眠方面优于单纯神经阻滞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皮损上也有较好的效果,并且能够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痛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再适 神经阻滞 带状疱疹 治疗
下载PDF
恩再适联合神经阻滞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桑清文 《安徽医学》 2011年第2期163-165,共3页
目的观察恩再适联合神经阻滞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方法 60例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就诊时间并按自愿选择治疗方法原则分为两组,Ⅰ组采用恩再适联合神经阻滞方法,而Ⅱ组只采用非手术疗法。以VAS、QS和QL评价两组的疗效... 目的观察恩再适联合神经阻滞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方法 60例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就诊时间并按自愿选择治疗方法原则分为两组,Ⅰ组采用恩再适联合神经阻滞方法,而Ⅱ组只采用非手术疗法。以VAS、QS和QL评价两组的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后疼痛缓解的显效率,好转率,无效率和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前后VAS、QS和Q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两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缓解的显效率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均有效,但恩再适联合神经阻滞疗法缓解疼痛、改善睡眠和生活质量方面优于非手术疗法,并且相对安全,经济,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再适 神经阻滞 颈椎间盘突出 非手术
下载PDF
口腔鳞癌Survivin表达的临床意义与PCNA关系研究
7
作者 于肖鹏 李晓光 +3 位作者 苏庆琪 刘桐 李腾宇 王延秀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20年第6期327-329,345,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口腔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Survivin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和与其细胞增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筛选106例OSCC肿瘤手术切除后标本,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urvivin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 目的:探讨分析口腔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Survivin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和与其细胞增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筛选106例OSCC肿瘤手术切除后标本,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urvivin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表达情况,SPSS17.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①74例(69.81%)OSCC组织表达Survivin,显著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P<0.01)。PCNA标记指数(PCNA Label index,PLI)平均值为(55.01±22.02)%。②Survivin的表达与OSCC出现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级和TNM分期有明显相关性(P<0.01)。③Survivin与PCNA的表达明显相关(P<0.01)。结论:①Survivin蛋白表达量可做为一个OSCC预后效果的有效指标。②Survivin具有促进OSCC细胞增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VIVIN 口腔鳞癌 增殖细胞核抗原 免疫组化
下载PDF
骶管阻滞配用周围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8
作者 桑清文 李昌熙 严相默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68-70,共3页
[目的 ]探讨非手术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方法 ]将 9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成腰痛组和腿痛组 ,前者采用骶管阻滞加严氏椎间隙阻滞法 ,后者采用骶管阻滞加腰大肌肌沟阻滞法 .[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分值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 [目的 ]探讨非手术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方法 ]将 9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成腰痛组和腿痛组 ,前者采用骶管阻滞加严氏椎间隙阻滞法 ,后者采用骶管阻滞加腰大肌肌沟阻滞法 .[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分值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其优良率分别为 88%和 84%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骶管阻滞 周围神经阻滞 治疗 疗效
下载PDF
奇正消痛贴膏治疗渐冻期冻结肩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9
作者 薛庆云 赵立连 +8 位作者 徐旭阳 郑其开 傅志俭 张元民 王延秀 熊晓扬 许亚男 石磊 王飞 《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 2021年第4期352-359,共8页
目的对比观察消痛贴膏与局部药物注射治疗冻结肩的效果,评价消痛贴膏在缓解冻结肩疼痛以及增加其关节功能恢复方面的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国内8个中心的280例冻结肩受试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目的对比观察消痛贴膏与局部药物注射治疗冻结肩的效果,评价消痛贴膏在缓解冻结肩疼痛以及增加其关节功能恢复方面的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国内8个中心的280例冻结肩受试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40例。治疗组采用奇正消痛贴膏(外用),每次1贴,每次8 h。第1~2周每日1贴,第3~4周,每隔1天1贴。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1%利多卡因1 ml肩峰下注射1次。记录两组患者初诊时、治疗14 d、28 d、90 d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牛津大学肩关节功能评分(Oxford shoulder score,OSS)以及肩关节活动度。本研究以用药28 d后的VAS评分减分率为主要疗效指标,减分率>30%为有效。记录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数据及不良事件。结果符合方案集的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1.3%,对照组为84.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14 d对照组和治疗组的VAS减分率差异明显,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70.5%和42.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用药90 d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5.3%和90.3%(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用药14 d、28 d、90 d OSS均有下降,治疗组下降更加显著(P<0.05)。用药14 d、28 d、90 d治疗组和对照组的VAS评分相比于基线期均下降,治疗组下降更加显著(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肩关节活动度在用药14 d、28 d、90 d均有所提高,相较于对照组,治疗组外展和外旋活动度的提高更加显著(P<0.05)。结论消痛贴膏治疗冻结肩有较好的疗效,能够缓解疼痛,并改善肩关节功能障碍,提高肩关节活动度,其疗效非劣于玻璃酸钠+利多卡因注射。消痛贴膏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痛贴膏 冻结肩 肩周炎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原文传递
椎间盘射频消融术联合抗炎镇痛液注射与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萍 王延秀 +1 位作者 张开刚 于超 《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1年第3期283-289,共7页
目的评价椎间盘射频消融术联合抗炎镇痛液与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泰安市中心医院疼痛科与脊柱外科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 目的评价椎间盘射频消融术联合抗炎镇痛液与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泰安市中心医院疼痛科与脊柱外科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射频消融术组(n=46)采用射频消融术联合抗炎镇痛液治疗,抗炎镇痛液配方: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2 ml+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1 ml,以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4 ml。髓核摘除术组(n=34)采用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切口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变节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种治疗方法都能很好地缓解患者疼痛,射频消融术组与髓核摘除术组,优良率分别为93.5%(43/46例)和91.2%(31/34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4%(2/46例)和5.9%(3/34例),术后疗效和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射频消融术组与髓核摘除术组,手术时间分别为(51±10)min和(78±11)min,手术切口为(0.10±0.10)cm和(5.40±0.90)cm,住院日数为(7.2±0.6)d和(10.7±2.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射频消融术联合抗炎镇痛液与小切口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疗效相当;但前者的创伤较小、手术时间与住院日数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术 髓核摘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