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矿山充填浓度多目标优化控制 被引量:2
1
作者 郭加仁 刘江涛 +2 位作者 王增加 杨纪光 朱庚杰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3-119,共7页
针对常规PID控制时充填浓度存在滞后性、时变性等特点,且易受尾砂性质和粒径等因素影响,提出了一种充填浓度的多目标优化控制策略。通过对充填工艺流程进行分析,构建充填浓度的多目标控制模型,设定多目标决策变量,建立对应的目标函数和... 针对常规PID控制时充填浓度存在滞后性、时变性等特点,且易受尾砂性质和粒径等因素影响,提出了一种充填浓度的多目标优化控制策略。通过对充填工艺流程进行分析,构建充填浓度的多目标控制模型,设定多目标决策变量,建立对应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从底流浓度、充填质量、充填成本方面对充填浓度进行多目标优化,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并在MATLAB中进行仿真。通过仿真曲线可知,多目标优化算法在评价指标方面满足质量合格、低成本的控制需求,与传统PID控制算法相比,多目标优化控制算法响应速度更快,鲁棒性更强,该充填系统运行以来,充填浓度稳定在70%±1%左右,成本降低15%,满足工业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浓度 多目标优化 遗传算法 优化控制
下载PDF
深部矿体开采对隔离矿柱及回填体的稳定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洋 刘晓光 +1 位作者 侯奎奎 吴钦正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9-35,共7页
根据某矿山开采实际,利用PFC^(2D)建立了崩落法和充填法开采深部矿体的数值模型,分析了2种方法回采深部矿体对上部隔离矿柱及回填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崩落法回采时,上部隔离矿柱发生了破坏,上盘地表出现拉应力集中,塌陷区回填体... 根据某矿山开采实际,利用PFC^(2D)建立了崩落法和充填法开采深部矿体的数值模型,分析了2种方法回采深部矿体对上部隔离矿柱及回填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崩落法回采时,上部隔离矿柱发生了破坏,上盘地表出现拉应力集中,塌陷区回填体和围岩发生较大沉降;隔离矿柱破坏前,回填体和围岩的应力和位移变化不大;隔离矿柱破坏后,上下盘地表的水平拉应力随开采深度增加逐渐增大,且隔离矿柱的水平应力发生显著跌落。充填法回采时,隔离矿柱未出现整体破坏,上下盘地表未出现明显塌陷,上下盘地表和回填体的水平应力变化不大,但塌陷废石和隔离矿柱的水平应力随矿体开采深度增加而增加。研究结果可为矿山塌陷区和采空区治理以及深部资源安全开采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矿山 深部开采 充填法开采 地表塌陷 采空区 崩落法开采 隔离矿柱
下载PDF
滨海金属矿区域地应力场测量与规律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侯奎奎 郭良银 +2 位作者 刘焕新 彭超 张俊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2-24,29,共4页
采用应力解除法,使用高精度UPM40岩石三轴应变地应力测定仪对三山岛金矿新立矿区进行了地应力测量。结果显示,矿区水平最大主应力方位为NW向,应力场中以水平最大主应力为主导,水平最小主应力方位与水平最大主应力方位接近垂直;-400 m深... 采用应力解除法,使用高精度UPM40岩石三轴应变地应力测定仪对三山岛金矿新立矿区进行了地应力测量。结果显示,矿区水平最大主应力方位为NW向,应力场中以水平最大主应力为主导,水平最小主应力方位与水平最大主应力方位接近垂直;-400 m深度处地应力受构造应力影响有突增现象,地质情况复杂,应当予以关注;6个测点所测最大主应力倾角都近似处于水平,水平最大主应力方位与所在区域地质构造情况吻合,表明所测地应力结果可靠。对6个测点主应力进行线性回归,结果表明,主应力随深度变化呈较好的线性相关,与现有理论相符。矿区地应力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断裂带的导水能力;所测地应力结果可为新立矿区的开采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山岛金矿 地应力 应力解除法 分布规律 地下开采 海底开采 岩石力学
下载PDF
山东黄金集团深部矿山热害特征与治理措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科旭 程力 +1 位作者 孙玉强 陈宜华 《现代矿业》 CAS 2022年第5期171-177,共7页
矿井高温热害是制约矿山安全生产的关键问题。采用资料收集与现场调研等分析手段,对山东黄金集团典型深部矿山通风降温现状及热害特征与热源分布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国内外金属矿山,总结提出了山东黄金集团典型矿山在深部热害领域所采取... 矿井高温热害是制约矿山安全生产的关键问题。采用资料收集与现场调研等分析手段,对山东黄金集团典型深部矿山通风降温现状及热害特征与热源分布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国内外金属矿山,总结提出了山东黄金集团典型矿山在深部热害领域所采取的典型治理措施。其研究成果为山东黄金深部矿山通风降温与热害治理提供了技术指导,也为同类矿山深部通风制冷降温技术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热害 典型深部矿山 通风 制冷 热害治理
下载PDF
深井矿山高温热害防控技术现状
5
作者 赵洪凯 曲星军 +1 位作者 程力 史延超 《黄金》 CAS 2024年第8期28-32,共5页
随着矿山开拓系统的不断延伸,国内外部分矿山采深已达千米以下,有些矿山在未来几年采深将超过1500 m甚至2000 m。在深部开采过程中,随着地温梯度效应、大量机械设备散热与围岩散热、长距离独头掘进作业导致生产作业环境温度达40℃以上,... 随着矿山开拓系统的不断延伸,国内外部分矿山采深已达千米以下,有些矿山在未来几年采深将超过1500 m甚至2000 m。在深部开采过程中,随着地温梯度效应、大量机械设备散热与围岩散热、长距离独头掘进作业导致生产作业环境温度达40℃以上,严重制约矿山的生产效率,危害作业人员的身心健康,因此高温热害是深井矿山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难题之一。通过资料收集、技术调研等手段,总结出深井矿山所面临的通风问题,主要表现在空气环境较差、总风量不足、通风网络紊乱、通风设备与通风构筑物管理不善、成本较高等方面,指出了深井高温环境对人体、设备、围岩、支护所造成的主要危害,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常规的通风降温与制冷降温具体方式与主要技术措施建议,研究成果为深井矿山高温热害治理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地开采 高温热害 深部通风 制冷降温 热害治理
下载PDF
某金矿碎石—尾砂协同胶结充填力学特性与神经网络预测分析
6
作者 杨纪光 王增加 +5 位作者 郭加仁 王鹏涛 刘杰 桑来发 盛宇航 荆晓东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14,共11页
以某金矿废石破碎成5 mm以下的碎石和全尾砂为研究对象,在制备成膏体充填料浆的条件下进行了不同参数下充填体单轴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实验,开展了单因素、多因素拟合分析及相关性检验,确定了各影响因素与充填体强度之间的关联度,探究了... 以某金矿废石破碎成5 mm以下的碎石和全尾砂为研究对象,在制备成膏体充填料浆的条件下进行了不同参数下充填体单轴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实验,开展了单因素、多因素拟合分析及相关性检验,确定了各影响因素与充填体强度之间的关联度,探究了各因素对膏体充填体强度的影响规律;利用改进的MATLAB神经网络建立了料浆质量浓度(X_(1))、灰砂比(X_(2))(指质量比,下同)、砂石比(X_(3))、养护龄期(X_(4))对充填体强度(单轴抗压强度(Y_(1))、抗拉强度(Y_(2)))影响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充填体强度与各参数之间呈多元线性函数关系,灰砂比是影响充填体强度的主要因素,养护龄期和砂石比次之,料浆浓度最小;充填体强度随充填浓度、养护龄期和灰砂比的增大呈增长趋势,随砂石比的增大呈减小趋势;建立的充填体强度函数模型在预测该金矿单轴抗压强度(Y_(1))、抗压强度(Y_(2))中适应性强、收敛速度快而且精度高,为后期充填采矿强度需求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结充填 力学特性 神经网络 预测分析
下载PDF
自由面数量对爆破振动信号衰减及能量分布规律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侯奎奎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5年第10期75-78,共4页
爆破振动控制是爆破设计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能够有效降低对周围建构筑物稳定性影响。采用萨道夫斯基公式及小波包分析对内蒙古某深部金属矿巷道掘进爆破振动监测,分析不同自由面条件下的爆破振动衰减及能量分布规律。研究表明,不同段别... 爆破振动控制是爆破设计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能够有效降低对周围建构筑物稳定性影响。采用萨道夫斯基公式及小波包分析对内蒙古某深部金属矿巷道掘进爆破振动监测,分析不同自由面条件下的爆破振动衰减及能量分布规律。研究表明,不同段别巷道微差爆破信号依据其自由面变化,爆破振动峰值衰减规律存在显著差别,且只有一个自由面时与具有多个自由面条件下差别显著;不同方向上爆破振动能量在频率上的分布大致相同,逐渐由高频向低频过渡,且频带宽度逐渐变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面 能量 频率 小波包 爆破振动控制
下载PDF
基于水压致裂法的三山岛深竖井工程区地应力测量与反演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朱明德 王照亚 +6 位作者 张月征 李文光 侯奎奎 纪洪广 尹延天 付桢 郝英杰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30-441,共12页
山东省三山岛西岭矿区拟建2000 m深副井,属于超深井建设工程。揭示建井工程区地应力场特征是开展竖井设计、建设施工的必要先决条件之一,研究中采用水压致裂法开展了深部竖井地应力现场测量工作,测量深度达到1899.00 m,通过数值仿真模... 山东省三山岛西岭矿区拟建2000 m深副井,属于超深井建设工程。揭示建井工程区地应力场特征是开展竖井设计、建设施工的必要先决条件之一,研究中采用水压致裂法开展了深部竖井地应力现场测量工作,测量深度达到1899.00 m,通过数值仿真模拟方法反演了竖井工程区2017.56 m深的地应力场。结果表明:在水压致裂测试的钻孔357.76~1899.00 m深度范围内,最大水平主应力(SH)为23.16~70.86 MPa,最小水平主应力(Sh)为15.24~47.06 MPa;主应力随深度近于线性增加,地应力测量孔实测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分别为NW55.5°、NW60.4°、NW58.4°,为近北西方向;竖井工程区应力场主要以水平应力为主导,1200.00 m以下铅直主应力(Sv)为中间应力,SH与Sv之比平均值为1.53;通过FLAC 3D软件的反演分析获得了建井工程区内地应力场随深度、地层变化的分布规律,测试点的反演结果与实测值基本一致。近2000 m超深地层地应力状态及其分布规律,为竖井工程的井筒井壁设计和工程风险评估提供了基础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竖井 深部地层 水压致裂法 地应力测量 地应力反演
下载PDF
尾砂粒级组成对胶结充填料流变特性与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盛宇航 裴佃飞 +1 位作者 齐兆军 荆晓东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1-639,共9页
为探究尾砂粒级组成与充填料流变特性及强度之间的关系,采用全尾砂、旋流器分级溢流和底流尾砂经人工配制成5种尾砂充填料,开展了不同粒级组成尾砂充填料流变与强度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尾砂中-38μm细粒级含量的增加,充填料浆屈服应力... 为探究尾砂粒级组成与充填料流变特性及强度之间的关系,采用全尾砂、旋流器分级溢流和底流尾砂经人工配制成5种尾砂充填料,开展了不同粒级组成尾砂充填料流变与强度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尾砂中-38μm细粒级含量的增加,充填料浆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增加,且-38μm细粒级含量越高充填料浆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增加幅度越大;随着细粒级尾砂含量的增加,水化膜厚度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充填料浆初始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受水化膜厚度和固体颗粒比表面积的双重影响;当细粒级尾砂含量超过44.37%时,水化膜厚度与充填料浆初始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之间存在负指数关系。随着细粒级尾砂含量的增加,尾砂充填体强度先增加后减小,细粒级含量为44.37%时为尾砂最佳粒级组成,此时充填体中尾砂堆积所形成的骨架结构最密实,充填体总孔隙率、平均孔径和大于0.2μm有害孔占比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砂粒级组成 胶结充填料 流变特性 水化膜厚度 强度 孔结构
下载PDF
黏性细尾砂料浆流变特性初步研究
10
作者 朱庚杰 侯晨 +1 位作者 宋泽普 朱万成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2-50,共9页
为探究黏性细尾砂料浆流变特性,以某金矿细尾砂料浆为研究对象,借助流变仪、pH计、ICP-OES、Zeta电位仪多种手段开展料浆保水性、触变性研究,分析了金矿细尾砂料浆流变特性,探讨了料浆从层流到紊流的转变及扩展度与流变参数的关系。结... 为探究黏性细尾砂料浆流变特性,以某金矿细尾砂料浆为研究对象,借助流变仪、pH计、ICP-OES、Zeta电位仪多种手段开展料浆保水性、触变性研究,分析了金矿细尾砂料浆流变特性,探讨了料浆从层流到紊流的转变及扩展度与流变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①细尾砂的黏土矿物成分含量高和比表面积大的特点是影响料浆保水性、触变性、流动性以及层流—紊流转变的重要内因;②黏土矿物溶出碱阳离子使电动电位下降引起吸附水膜厚度降低,但共用吸附水膜的细尾砂颗粒间吸引力也因此增强,促进絮网结构形成和发展,使絮网结构强度提高,絮网内包裹水量因此增加,再加上较大比表面积使水膜面积增加,导致料浆吸附水量增加;③细尾砂黏土矿物成分越多,比表面积越大,被破坏的絮网结构恢复重建越困难,触变性越明显,通过增加剪切速度和降低料浆浓度可弱化触变性;④细尾砂料浆属于宾汉塑性体,黏土矿物和较大比表面积有助于使料浆维持层流,使料浆屈服应力、刚度系数增加和扩展度降低,扩展度同时受屈服应力和刚度系数控制且遵循负幂函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尾砂料浆 保水性 触变性 流变性
下载PDF
不同胶凝材料尾砂充填体强度与微观结构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盛宇航 范纯超 +2 位作者 王增加 李广波 杨纪光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0-576,共7页
胶凝材料是影响尾砂充填体抗压强度和充填成本的主要因素之一。实验采用水泥和胶固粉(矿渣基)2种胶凝材料,研究了尾砂充填体抗压强度随养护时间的演化规律,并借助化学结合水量测量、XRD、SEM和MIP等测试方法,从微观层面综合对比分析了... 胶凝材料是影响尾砂充填体抗压强度和充填成本的主要因素之一。实验采用水泥和胶固粉(矿渣基)2种胶凝材料,研究了尾砂充填体抗压强度随养护时间的演化规律,并借助化学结合水量测量、XRD、SEM和MIP等测试方法,从微观层面综合对比分析了尾砂充填体抗压强度差异化产生机理。结果表明:矿渣基充填体早期与长期抗压强度明显优于水泥基充填体。一方面矿渣基充填体中水化产物总含量,尤其是钙矾石含量高于水泥基充填体;另一方面矿渣基充填体内部水化硅酸钙具有更优的微观力学性能,其与钙矾石空间结合形式,强化水化硅酸钙间联系的同时又进一步填充细化了充填体内部孔径,增加了充填体整体密实程度,两者共同提高了矿渣基充填体抗压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砂充填体 胶凝材料 抗压强度 微观结构
下载PDF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蚀变岩型金矿床岩体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震 《矿业工程》 CAS 2024年第1期6-9,共4页
对于工程岩体的质量评价,不论是目前常用的Q系统分类法、地质力学RMR分类法还是国标BQ分类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得到一个更加准确,更贴近真实岩体质量的评价结果,引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岩体的稳定性评价。以焦家金矿蚀变岩型金... 对于工程岩体的质量评价,不论是目前常用的Q系统分类法、地质力学RMR分类法还是国标BQ分类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得到一个更加准确,更贴近真实岩体质量的评价结果,引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岩体的稳定性评价。以焦家金矿蚀变岩型金矿床为例,对不同蚀变类型的岩性稳定性进行模糊综合评判。结果表明焦家矿区调查区域为-190中段至-330中段之间,除-270以上黄铁绢英岩化花岗岩为Ⅲ类稳定性一般的岩体外,其余蚀变花岗岩的岩体质量均为Ⅳ类较差和Ⅴ类很差的岩体。品位最高的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岩体稳定性最差,在施工到相应岩性的采场时特别要注意做好采场的相关支护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质量 模糊综合评判 评价矩阵 蚀变岩型金矿
下载PDF
针对双目摄像技术的岩体结构面非接触调查评述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兴全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6期192-196,共5页
为准确评估岩体质量的优劣,以及了解其在稳定性方面的差异,进行岩体质量分级工作是必要的,其中最关键的部分是调查岩体的结构面。现阶段,对于岩体质量分级中的岩体结构面的调查方法主要有现场接触法、钻孔测量以及非接触扫描测量3类方... 为准确评估岩体质量的优劣,以及了解其在稳定性方面的差异,进行岩体质量分级工作是必要的,其中最关键的部分是调查岩体的结构面。现阶段,对于岩体质量分级中的岩体结构面的调查方法主要有现场接触法、钻孔测量以及非接触扫描测量3类方法。随着科技发展,基于双目摄像技术的岩体结构面非接触调查法在识别准确率上有质的提升,同时大大节省人力物力成本。该文结合基于双目摄像技术的岩体结构面非接触调查法的基本原理、采集过程及数据处理过程对这项技术进行详细介绍,同时通过应用实例对该技术的实用性进行评述。该技术符合现场实际条件,能够快速评价岩体质量,为矿山企业提供重要依据来选择工程结构参数,并有效指导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面 调查 非接触法 双目测量技术 岩体质量分级
下载PDF
某矿山地下空间三维激光扫描建模技术及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彭超 臧洪源 《矿业工程》 CAS 2024年第4期88-92,共5页
针对传统采空区探测方法劳动强度大、费用高、精度差等问题,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某大理岩地下矿山采空区进行扫描,并基于VTK数据处理软件和ParaView可视化平台进行大数据模型处理和可视化,完成了三维实体模型的建立,并在三维模型中... 针对传统采空区探测方法劳动强度大、费用高、精度差等问题,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某大理岩地下矿山采空区进行扫描,并基于VTK数据处理软件和ParaView可视化平台进行大数据模型处理和可视化,完成了三维实体模型的建立,并在三维模型中实现了虚拟漫游。通过建立某大理岩矿山地下三维模型,获取了采空区和巷道准确的三维形态、空间位置、实际边界,并基于三维模型实体模型计算得到采矿区的真实体积,为后期国家矿山公园建设及采空区的开发治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 采空区探测 三维空间模型 可视化
下载PDF
花岗岩分级加载过程中声发射及其分形特征分析
15
作者 侯奎奎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2-35,共4页
针对花岗岩开展单轴分级加载声发射试验,分析了试样在失稳破裂前各保载阶段声发射频率、事件发生率及其分形维数演化特征。结果表明:花岗岩分级加载过程中,高频信号随着应力增大先减小后增加;试样在分级应力加载的最后一个保载阶段发生... 针对花岗岩开展单轴分级加载声发射试验,分析了试样在失稳破裂前各保载阶段声发射频率、事件发生率及其分形维数演化特征。结果表明:花岗岩分级加载过程中,高频信号随着应力增大先减小后增加;试样在分级应力加载的最后一个保载阶段发生宏观失稳,该阶段试样内部微裂纹由稳定扩展阶段进入非稳定扩展阶段;试样失稳前各保载阶段,声发射事件发生率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最后一个保载阶段,声发射事件发生率先降低后升高,岩石内部非稳定性破裂增加,微裂纹逐渐合并、贯通,形成宏观裂纹,进而引发试样的整体失稳破坏;随着应力增大,声发射分形维数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岩石破裂逐渐从无序向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分级加载 声发射 岩石力学 分形特征 频谱分析 分形维数
下载PDF
不同胶凝材料充填体强度与水化产物含量的量化关系研究
16
作者 刘杰 白腾飞 +2 位作者 李广波 郭加仁 盛宇航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46-1055,共10页
为研究全尾砂充填体强度与水化产物含量之间的关系,分别使用水泥和胶固粉作为胶凝材料,结合TG-DSC综合热分析试验,对尾砂充填体试块内水化产物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胶固粉试块的早期强度明显高于水泥试块,这种强度上的优势随... 为研究全尾砂充填体强度与水化产物含量之间的关系,分别使用水泥和胶固粉作为胶凝材料,结合TG-DSC综合热分析试验,对尾砂充填体试块内水化产物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胶固粉试块的早期强度明显高于水泥试块,这种强度上的优势随龄期的增长而减小;(2)胶固粉试块强度与C-S-H凝胶含量具有很好的线性相关关系;(3)水泥试块的单轴抗压强度与C-S-H凝胶及Ca(OH)_(2)含量均具有相关关系。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对不同质量浓度下充填体试块单轴抗压强度与水化产物含量的关系进行拟合,建立了单轴抗压强度与各水化产物含量的关系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体 单轴抗压强度 水化产物 综合热分析 C-S-H凝胶
下载PDF
固废基充填胶凝材料配比分步优化及其水化胶结机理 被引量:19
17
作者 朱庚杰 朱万成 +1 位作者 齐兆军 侯晨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04-1315,共12页
充填体强度对安全高效采矿至关重要,而胶凝材料是获得高强度充填体的关键.本文以工业固废为原料,首先借助D-optimal设计方法通过建立强度回归模型和因素影响分析得到矿渣激发剂最佳配比,然后通过矿渣掺量优化试验获得最佳矿渣掺量,进而... 充填体强度对安全高效采矿至关重要,而胶凝材料是获得高强度充填体的关键.本文以工业固废为原料,首先借助D-optimal设计方法通过建立强度回归模型和因素影响分析得到矿渣激发剂最佳配比,然后通过矿渣掺量优化试验获得最佳矿渣掺量,进而获得胶凝材料完整配比;并以水泥为参照,借助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从水化产物和充填体微观结构揭示充填体强度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激发剂各组分对矿渣敏感顺序为:氢氧化钠﹥熟石灰﹥脱硫石膏﹥硫酸钠,且相互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交互作用;(2)在最佳质量配比(矿渣85.00%,熟石灰8.03%,硫酸钠3.96%,脱硫石膏1.85%,氢氧化钠1.16%)下,可获得超过单一水泥3.5倍的早期(1~3 d)强度和2倍的后期(7~28 d)强度;(3)高强度充填体的形成主要与水化产物钙矾石(AFt)和C–S–H有关,钙矾石在早期快速成核与生长,形成有效物理填充作用是形成较高早期强度的主要原因,后期强度则得益于不断累积的C–S–H的包裹黏结作用,使充填体结构进一步致密化.使用该固废基胶凝材料有助于矿山安全采矿;工业固废质量占比86.85%,协同解决了尾砂、矿渣、脱硫石膏等固废;D-optimal设计方法可用于激发剂等多物料混合物的配比设计和因素作用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砂胶结充填 胶凝材料 D-optimal混料设计方法 水化 抗压强度
下载PDF
不同地应力测试方法在三山岛金矿2 005 m竖井建井区域的应用及其地应力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23
18
作者 侯奎奎 吴钦正 +3 位作者 张凤鹏 彭超 刘焕新 刘兴全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93-1102,共10页
地应力对地下工程安全施工及长期稳定性是极其重要的。运用声发射法、非弹性恢复(ASR)法、水压致裂法对三山岛金矿西岭矿区2 005 m竖井工程勘察区域进行地应力测量,获取了其地应力分布规律及其异常区域,并分析了不同地应力测试方法的测... 地应力对地下工程安全施工及长期稳定性是极其重要的。运用声发射法、非弹性恢复(ASR)法、水压致裂法对三山岛金矿西岭矿区2 005 m竖井工程勘察区域进行地应力测量,获取了其地应力分布规律及其异常区域,并分析了不同地应力测试方法的测试原理、适用条件及测试结果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不同埋深水平最大主应力始终为第一主应力;当埋深增加到一定程度后,第二主应力发生转换,由最小水平主应力转变为垂直主应力;声发射法测量结果表明,第三主应力Kaiser效应点与ASR法、水压致裂法测试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分析了σ_(H)/σ_(V)、σ_(h)/σ_(v)、σ_(H)/σ_(h)随埋深的变化趋势(σ_(H)为水平最大主应力,σ_(h)为水平最小主应力,σ_(v)为垂直主应力),并对测试区域地应力异常区域进行了圈定。上述分析为竖井的设计、施工及长期稳定性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压致裂法 非弹性恢复法 声发射法 地应力测量
原文传递
基于Fluent的掘进巷道热环境数值模拟及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程力 陈科旭 +1 位作者 邱树永 陈宜华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22年第10期1-5,共5页
选取三山岛金矿西山矿区-960 m中段掘进巷道为研究对象,基于有无制冷情况下的不同入风温度及不同的风筒出口位置建立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可以得出矿井巷道速度场及热度场分布变化情况及规律。分析了掘进巷道速度场分布规律及“回头热”现... 选取三山岛金矿西山矿区-960 m中段掘进巷道为研究对象,基于有无制冷情况下的不同入风温度及不同的风筒出口位置建立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可以得出矿井巷道速度场及热度场分布变化情况及规律。分析了掘进巷道速度场分布规律及“回头热”现象的原因,研究了风源在有制冷与无制冷条件下巷道热环境分布规律。研究表明:(1)当风从风管射出后将形成贴附射流域、回流域及涡流域。风管与工作面越近,风流对工作面扰动越大,而射流域和回流域范围越小。(2)风源在无预冷条件下,各工况条件下巷道平均温度均超过30℃,且出现“回头热”现象。风源在有预冷条件下,各工况条件下巷道最高温度不超过28℃,巷道均未出现“回头热”现象。(3)巷道上侧风流温度高于下侧,风流温度最高值出现在巷道上隅角附近。合理选择掘进巷道降温方法、制冷降温参数及优化降温系统有一定的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巷道 回头热 风流温度 热害
下载PDF
某金矿全尾砂高浓度充填流变特性与微观结构的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杨纪光 王义海 +6 位作者 吴再海 童川 李广波 宋泽普 荆晓东 郭加仁 王玉亮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9-256,共8页
以小东沟金矿全尾砂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充填料浆流变性质研究,采用Brookfield RSR-SST流变仪准确测定其流变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该矿全尾砂充填料浆流变曲线符合H-B流变模型,随着全尾砂浓度的增加,屈服应力呈典型的指数函数关系,当其浓... 以小东沟金矿全尾砂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充填料浆流变性质研究,采用Brookfield RSR-SST流变仪准确测定其流变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该矿全尾砂充填料浆流变曲线符合H-B流变模型,随着全尾砂浓度的增加,屈服应力呈典型的指数函数关系,当其浓度超过72%时,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明显增大。通过对不同浓度、不同灰砂比的全尾砂进行3、7、14 d单轴抗压强度测试,获得充填体强度与充填材料配比参数的关系。通过SEM扫描电镜对充填体内部水化产物微观结构分析,得到充填体内部水化产物随灰砂比提高的演化规律,为小东沟金矿实现全尾砂高浓度充填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尾砂 高浓度充填 流变特性 微观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