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L-6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维甲酸综合征发生的关系
1
作者 戚荣 栾希英 +2 位作者 魏荣霞 张恒超 谷钰峰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25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患者在接受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诱导治疗前后血浆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表达水平,探讨血浆IL-6水平与维甲酸综合征(Retion... 目的:通过分析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患者在接受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诱导治疗前后血浆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表达水平,探讨血浆IL-6水平与维甲酸综合征(Retionic acid syndrome,RAS)发生、发展间的关系。方法:分析2017年1月-2023年1月烟台毓璜顶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00例APL初诊患者(男53例,女47例)并接受ATRA联合亚砷酸(Arsenic trioxide,ATO)治疗,根据诱导治疗前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分为标危组和高危组,根据RAS诊断指标,分为无RAS,轻度RAS和重度RAS;流式微球阵列法(cytometric bead arry,CBA)检测APL患者外周血IL-6的表达水平,以及分析IL-6与RAS发生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研究中所有接受ATRA联合ATO治疗的APL患者中,治疗前外周血中IL-6的表达水平,(23.43±1.01pg/mL)显著高于正常人(1.51±0.21pg/mL);且APL患者在治疗后,初诊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治疗后IL-6表达水平成正相关(P<0.05);并且IL-6表达水平在高危组(3.17±0.45 pg/mL)和标危组(2.32±0.27pg/mL)中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此同时,在诱导分化出现RAS患者中,重度RAS组的IL-6水平(3.09±0.29pg/mL)与轻度RAS组中IL-6水平(2.63±0.27pg/mL)皆高于无RAS组(1.87±0.20 Pg/mL),(P<0.05)。结论:APL的发生与危险度分层与患者外周血中IL-6表达水平存在显著联系,且在治疗后,IL-6与RAS的发生及危险程度也存在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维甲酸综合征 白介素-6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