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1
作者 张庆祥 徐红敏 +2 位作者 厉宗亮 王龙艳 高春娥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0191-0194,共4页
探讨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Severe 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SHAP)患者的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SHAP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入选时间为2020年1月-2022年12月,按照入院后30天生存情况将患者划分为生存组(61例... 探讨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Severe 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SHAP)患者的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SHAP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入选时间为2020年1月-2022年12月,按照入院后30天生存情况将患者划分为生存组(61例)和死亡组(37例),比较两组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D-二聚体(D-D)、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sICAM-1)、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利用Logistics进行其影响因素分析。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用于评价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对SHAP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资料比较,死亡组PCT、TNF-α、D-D、sICAM-1、IL-8、IL-10水平高于存活组,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Logistics结果显示高PCT、TNF-α、D-D、sICAM-1、IL-8、IL-10水平是影响SHAP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ROC曲线表明多指标联合预测的AUC=0.973(95%,CI为0.918-0.995,P<0.001),明显高于单个指标的预测。结论 高PCT、TNF-α、D-D、sICAM-1、IL-8、IL-10水平是影响SHAP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预测能更好的反映SHAP患者的预后情况,可作为预测SHAP患者预后的临床指标,为患者的预后改善提供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 细胞因子 预后
下载PDF
重症肺炎患儿血乳酸、丙二醛、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与心肌损害的关系
2
作者 李小象 郝建华 +2 位作者 侯红丽 高慧 刘静静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1期103-106,共4页
目的 探讨重症肺炎(SP)患儿血乳酸、丙二醛(MDA)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与心肌损害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河南省开封市儿童医院106例SP患儿为调查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心肌损害分为病例组(心肌损害,45例)和对照组... 目的 探讨重症肺炎(SP)患儿血乳酸、丙二醛(MDA)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与心肌损害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河南省开封市儿童医院106例SP患儿为调查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心肌损害分为病例组(心肌损害,45例)和对照组(无心肌损害,61例)。检测两组患儿血乳酸、MDA、MCP-1及心肌酶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分析血乳酸、MDA及MCP-1与SP患儿心肌损害的关系。结果 病例组患儿血乳酸、MDA、MCP-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P患儿血乳酸、MDA、MCP-1水平与心功能指标(CK-MB、cTnT、LDH)呈显著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乳酸、MDA及MCP-1与SP患儿心肌损害有关,并具有一定的预测效能。结论 血乳酸、MDA及MCP-1水平升高是SP患儿继发心肌损害的危险因素,三项指标能够对SP患儿心肌损害具有预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心肌损害 乳酸 丙二醛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联合纤维支气管镜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3
作者 张庆祥 徐红敏 +2 位作者 厉宗亮 王龙艳 高春娥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0080-0084,共5页
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联合纤维支气管镜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随机对照研究,共纳入90例样本,均来自于2019年3月-2022年4月山东省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按单盲随机抽样的方法将90重症肺炎患者分为对照... 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联合纤维支气管镜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随机对照研究,共纳入90例样本,均来自于2019年3月-2022年4月山东省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按单盲随机抽样的方法将90重症肺炎患者分为对照组(n=45,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和联合组(n=45,纤维支气管镜+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联合治疗)。观察指标为:(1)临床疗效,(2)症状症状改善时间,(3)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表达水平,(4)治疗前后血气指标。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22%,较对照组(68.89%)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湿啰音、咳嗽、咳痰)更短(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PaCO2明显降低,PaO2、SpO2、PaO2/FiO2升高,且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PaCO2降低,联合组PaO2、SpO2、PaO2/FiO2高;两组治疗后血清PCT、TNF-α、IL-6水平低于治疗前,联合组低于照组(P<0.05)。结论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联合纤维支气管镜治疗重症肺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减轻患者的症状,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纤维支气管镜 重症肺炎
下载PDF
基层医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认知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29
4
作者 许扬 吴司南 +7 位作者 张鹏俊 裴正存 杨汀 彭博 张勇 谭玲玲 杨国儒 王辰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7年第6期45-50,共6页
目的描述基层医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知识的认知现状,比较其与高血压、糖尿病认知情况的差异,探索与基层医生慢阻肺认知相关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960名基层医生(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 目的描述基层医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知识的认知现状,比较其与高血压、糖尿病认知情况的差异,探索与基层医生慢阻肺认知相关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960名基层医生(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医生各161、359、440名),对基层医生慢阻肺、高血压和糖尿病的认知情况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方差分析检验比较组间得分差异,采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进行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结果基层医生慢阻肺、高血压、糖尿病知识得分均值分别为37.14分、51.58分、56.79分;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医生慢阻肺得分均值分别为52.12分、42.25分、27.48分;基层医生的慢阻肺得分情况与年龄、文化程度、职称、是否参加培训、所在机构等级、从事专业相关。结论基层医生的慢阻肺疾病知识得分远低于高血压、糖尿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医生的慢阻肺知识得分低于二级医院医生;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低、职称越低、未参与培训的基层医生慢阻肺知识得分越低。目前,加强在岗人员的慢阻肺继续教育培训是提高基层医生慢阻肺诊疗知识技能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 疾病认知 继续教育培训
下载PDF
宏基因二代测序在1例脓毒性休克患者病原学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柳晓蕾 陈丽娜 +4 位作者 田高清 赵中运 张艳丽 丁睿 张绍坤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2年第11期1580-1582,共3页
脓毒性休克是急危重症医学面临的重要临床问题,其死亡风险较脓毒症更高,尽早使用抗菌药物并早期获得精准、快速的病原学诊断结果至关重要。本文报道1例快速起病的脓毒性休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经宏基因二代测序(mNGS)技术检测到... 脓毒性休克是急危重症医学面临的重要临床问题,其死亡风险较脓毒症更高,尽早使用抗菌药物并早期获得精准、快速的病原学诊断结果至关重要。本文报道1例快速起病的脓毒性休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经宏基因二代测序(mNGS)技术检测到铜绿假单胞菌、耶式肺孢子菌等病原体,给予抗菌、抗孢子菌治疗后病情好转,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二代测序 脓毒性休克 耶式肺孢子菌 铜绿假单胞菌
下载PDF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博来霉素诱导小鼠肺纤维化的干预机制初探 被引量:6
6
作者 李玉坤 王华 +6 位作者 姜纯国 黄慧 刘佳 王艳勋 肖凤君 杨国儒 吴祖泽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08-813,共6页
目的 观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对博来霉素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模型的干预作用.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新生儿UC-MSC.将88只6~8周C57BL/6雄性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对照组(20只)气管内注入磷酸盐缓冲液(PBS),3d后尾静脉注... 目的 观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对博来霉素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模型的干预作用.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新生儿UC-MSC.将88只6~8周C57BL/6雄性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对照组(20只)气管内注入磷酸盐缓冲液(PBS),3d后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干细胞组(20只)气管内注入PBS,3d后尾静脉注射UC-MSC;博来霉素组(24只)气管内注入博来霉素,3d后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博来霉素+干细胞组(24只)气管内注入博来霉素,3d后尾静脉注射UC-MSC,于实验第21天处死各组小鼠,取小鼠肺组织,行HE、Masson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的表达.结果 (1)肺组织病理:博来霉素+干细胞组肺泡炎、纤维化程度及胶原蛋白沉积较博来霉素组明显减轻(分别为1.55 ±0.51和2.16 ±0.77;1.45±0.60和2.32±0.82,均P<0.05),对照组和干细胞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0.35 ±0.49和0.37 ±0.50;0.45 ±0.69和0.32±0.58,均P>0.05).(2) MMP-2表达含量:博来霉素+干细胞组MMP-2的表达明显低于博来霉素组(分别为1.59 ±0.59和2.37 ±0.68,P<0.05),对照组和干细胞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0.80±0.69和0.84±0.77,P>0.05).(3) TIMP-1表达含量:博来霉素+干细胞组TIMP-1的表达明显高于博来霉素组(分别为1.95 ±0.58和0.79 ±0.71,P<0.05),对照组和干细胞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10±0.72和1.32±0.58,P>0.05).结论 UC-MSC植入可以减轻博来霉素导致的小鼠肺纤维化程度,可能是通过影响MMP-2和TIMP-1的表达而发挥作用;UC-MSC对正常肺组织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博来霉素 间质干细胞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 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剂
原文传递
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被引量:4
7
作者 蔡晓珊 郎彤 +1 位作者 岳贤文 张晓琦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62-664,共3页
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是肺间质性疾病的少见类型之一,它以肺内朗格汉斯细胞增生为主要特点,常常被漏诊或误诊,临床-影像-组织病理综合分析以及病理医师准确的认识朗格汉斯细胞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对近期... 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是肺间质性疾病的少见类型之一,它以肺内朗格汉斯细胞增生为主要特点,常常被漏诊或误诊,临床-影像-组织病理综合分析以及病理医师准确的认识朗格汉斯细胞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对近期确诊的1例31岁男性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患者进行报道,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格汉斯细胞 病理医师 肺间质性疾病 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临床病理特征 组织病理 漏诊或误诊 少见类型
原文传递
右肺结节、斑片、磨玻璃影
8
作者 胡兆秋 田高清 +7 位作者 孟敏 张勇 杨昆宁 席素婷 张绍坤 张晓琦 杨国儒 王一民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96-799,共4页
患者男,34岁,因"体检发现肺部阴影5 d"于2017年7月8日入院,经验抗感染治疗失败后,经肺组织穿刺病理诊断为隐球菌肺炎,先后规范应用氟康唑、两性霉素B,病灶仍进展,二次肺组织穿刺除外合并症,并行微生物培养及药敏试验,后根据... 患者男,34岁,因"体检发现肺部阴影5 d"于2017年7月8日入院,经验抗感染治疗失败后,经肺组织穿刺病理诊断为隐球菌肺炎,先后规范应用氟康唑、两性霉素B,病灶仍进展,二次肺组织穿刺除外合并症,并行微生物培养及药敏试验,后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治疗方案使病情得以控制和好转.本患者的诊治过程提醒我们,隐球菌抗原检测提高了隐球菌感染的早期识别,药敏试验是靶向治疗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玻璃影 肺结节 隐球菌肺炎 药敏试验 两性霉素B 微生物培养 隐球菌感染 肺部阴影
原文传递
原发性肺腺癌伴胃转移一例 被引量:2
9
作者 赵守香 杨昆宁 +4 位作者 李颖 田胜南 郭琴 王涛 蔡晓珊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127-128,共2页
约50%的原发性肺癌患者在首次就诊时有远处转移,但胃肠道转移较罕见,大多数胃转移的患者无症状或无特异性症状。现对近期确诊的1例以间断呕血为症状入院的原发性肺腺癌胃转移患者进行报道,以提高临床对该病的准确认识。
关键词 肺肿瘤 胃转移
原文传递
特发性胸膜肺弹力纤维增生症一例
10
作者 蔡晓珊 田高清 +1 位作者 张绍坤 杨国儒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27-329,共3页
特发性胸膜肺弹力纤维增生症是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罕见类型之一,它以脏层胸膜和邻近的肺实质内弹力纤维的显著增生为主要特点,常常被漏诊或误诊,临床-影像-组织病理的多学科会诊对该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对近期确诊的... 特发性胸膜肺弹力纤维增生症是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罕见类型之一,它以脏层胸膜和邻近的肺实质内弹力纤维的显著增生为主要特点,常常被漏诊或误诊,临床-影像-组织病理的多学科会诊对该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对近期确诊的1例68岁男性特发性胸膜肺弹力纤维增生症患者进行报道,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 弹力纤维增生症 脏层胸膜 膜肺 临床病理特征 罕见类型 早期诊断 组织病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