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地区5844例脐血HLA I类等位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戴云鹏 阎文英 +1 位作者 沈柏均 王红美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69-572,共4页
目的:研究山东地区脐带血HLA I类(HLA-A,-B)等位基因的分布特征,探讨中国其他地区及世界不同种族利用山东脐血供者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可能性。方法:应用PCR-SSO方法对山东地区5 844例无血缘关系的汉族健康新生儿脐带血进行了HLA-A,-B... 目的:研究山东地区脐带血HLA I类(HLA-A,-B)等位基因的分布特征,探讨中国其他地区及世界不同种族利用山东脐血供者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可能性。方法:应用PCR-SSO方法对山东地区5 844例无血缘关系的汉族健康新生儿脐带血进行了HLA-A,-B等位基因的分布调查。结果:HLA-A等位基因,检出20种;HLA-B等位基因,检出46种。通过与不同地域汉族人群的比较显示:在不同种族的人群中有其各自独特的人群分布特征,在不同地域的同一民族人群中亦有其独特的地理分布特征。结论:山东脐血HLA I类基因具有多态性,能够代表山东汉族人群HLA的分布特征,北方人在山东脐血库中最容易寻找到HLA I类等位基因相合的异基因脐血供者,而南方人找到的机率较北方人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血 抗原 CD 多态性 单核苷酸
下载PDF
脐血源MHC限制性杀伤T细胞的扩增及功能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明奕 张海燕 +5 位作者 王哲 刘小盾 臧传宝 宋航 戴晓宇 李栋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5-201,共7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不同细胞因子的组合定向诱导脐血单个核细胞分化扩增杀伤性T细胞(CTL)并探讨其功能。方法: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脐血单个核细胞(MNK),添加IL-2、IL-15、PHA-P和IFN-γ等多种因子,诱导分化并扩增CTL细胞;通过流式细胞... 目的:本研究通过不同细胞因子的组合定向诱导脐血单个核细胞分化扩增杀伤性T细胞(CTL)并探讨其功能。方法: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脐血单个核细胞(MNK),添加IL-2、IL-15、PHA-P和IFN-γ等多种因子,诱导分化并扩增CTL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细胞杀伤实验及定量PCR技术检测其生物学功能。结果:经过15 d的培养细胞数量明显增多,细胞增殖率平均为(1 522±137)%。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直接分离的脐血单个核细胞流式分型的结果为95%以上属CD3-CD8-,体外培养15 d后CD3+CD8+细胞的比例高达82.77±5.61,具有良好的杀瘤活性,直接提取的MNC细胞对He La细胞及K562细胞的杀伤效果平均值为(61.88±1.08)%,培养后的CTL细胞杀伤效果均能达到80%以上,平均值为(90.33±2.02)%,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提高;同时颗粒酶(Granzyme)A、颗粒酶B、GM-CSF、颗粒溶素(Granulysin)、IFN-γ、TGF-β、TNF-α和穿孔素(perforin))等相关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增加,与对照组相比IFN-γ和TGF-β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其余因子的表达极显著上调(P<0.01)。结论:脐血造血单个核细胞能体外分化为杀伤性T淋巴细胞,并可以大量扩增,脐血可以作为肿瘤过继免疫治疗所需T淋巴细胞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杀伤性T细胞 细胞扩增 肿瘤过继免疫治疗
下载PDF
脐血单个核细胞输注治疗大鼠肝硬化模型后肝脏基因表达谱的变化
3
作者 张海燕 明奕 +3 位作者 刘小盾 臧传宝 迟令龙 李栋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3388-3395,共8页
目的:研究采用人脐血单个核细胞(humancord blood mononuclear cell,CB-MNC)治疗肝硬化大鼠后,其肝细胞中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首先分离CB-MNC,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其CD34+细胞含量;然后利用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联合乙... 目的:研究采用人脐血单个核细胞(humancord blood mononuclear cell,CB-MNC)治疗肝硬化大鼠后,其肝细胞中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首先分离CB-MNC,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其CD34+细胞含量;然后利用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联合乙醇方法建立大鼠肝硬化模型,将CB-MNC通过尾静脉注射对肝硬化大鼠进行治疗,通过血清学检测和组织学染色证明其治疗效果;提取肝脏RNA,进行表达谱芯片杂交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清学检测表明应用CCl4和乙醇造模后,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显著升高(P<0.05).组织病理学染色结果表明大鼠肝硬化模型制作成功.与对照组相比,CB-MNC治疗可以显著地降低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和转肽酶(P<0.05),且肝脏形态好转,肝细胞坏死和脂肪病变减少.基因芯片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脐血单个核细胞调节了蛋白异源三聚化、氧化去甲基化、焦点黏连、白细胞跨内皮迁移、细胞外受体相互作用、补体凝血和P450对外源物代谢等相关基因.结论:CCl4和乙醇混合法可以成功建立大鼠肝硬化模型,而CB-MNC治疗可以显著地改善肝损伤.在CB-MNC治疗肝硬化逆转肝损伤的过程中,可能通过上调了补体凝血相关基因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信号通路,下调焦点黏连、白细胞跨内皮迁移和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等相关基因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血单个核细胞 肝硬化 基因表达谱 细胞治疗
下载PDF
32例儿童非亲缘脐血移植临床研究
4
作者 姜夕锋 沈柏钧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829-831,共3页
本研究对山东省脐血造血干细胞库2001年8月至2004年6月所提供32例儿童无血缘脐血移植(URCBT)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非血缘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UCBT)的疗效及并发症。常规进行脐血的收集、分离、保存、检测、冻融和输注。用PCR-SSO、PCR-SS... 本研究对山东省脐血造血干细胞库2001年8月至2004年6月所提供32例儿童无血缘脐血移植(URCBT)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非血缘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UCBT)的疗效及并发症。常规进行脐血的收集、分离、保存、检测、冻融和输注。用PCR-SSO、PCR-SSP、SBT技术检测HLA-A、B、DR。结果表明32例患血液系统疾病儿童,中位年龄8(2-15)岁;中位体重31.5(14-55)kg,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3例,均为高危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9例,包括M11例,M24例,M43例,M51例;慢性髓系白血病(CML)2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3例;急性混合性白血病(HAL)3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2例。供受者HLA全相合为10例,1个位点不相合为16例,2个位点不相合为6例。供受者ABO血型相合12例,不相合20例。输入有核细胞(TNC)5.57(2.16-12.3)×107/kg,CD34+细胞1.78(0.85-5.92)×105/kg。采用以环磷酰胺(Cy)和全身照射(TBI)为主的Cy/TBI预处理方案4例,以白消安(Bu)和环磷酰胺(Cy)为主的Bu/Cy预处理方案21例,其他方案预处理7例。GVHD预防采用以环孢菌素A为主的方案。结果表明32例患者20例(62.5%)白细胞达到植入标准,ANC≥0.5×109/L的中位时间17(9-38)天;Plt≥20×109/L中位时间42(18-102)天。Ⅱ-Ⅳ度和Ⅲ-Ⅳ度急性GVHD累计发生率分别为35%和15%。1年总生存率59.4%,2年总生存率40.6%。结论HLA相合及1-2个位点不合异基因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可行的,尤其在治疗儿童血液病方面具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非亲缘脐血移植 恶性血液病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与免疫调控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范奉群 李栋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55-358,共4页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 cell,MSC)是一种中胚层起源的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异质性细胞群体。在体外培养时贴壁生长,具有成纤维细胞样形态和克隆形成能力,并能够典型地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和脂肪细胞最初的MSC...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 cell,MSC)是一种中胚层起源的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异质性细胞群体。在体外培养时贴壁生长,具有成纤维细胞样形态和克隆形成能力,并能够典型地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和脂肪细胞最初的MSC主要是从骨髓中分离获得,然而目前已证明从脂肪组织、真皮、肌肉、肌腱、胎盘、脐带、外周血和脐血等几乎所有结缔组织中都可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免疫调控 多向分化潜能 克隆形成能力 cell 细胞群体 自我更新 体外培养
原文传递
脐带间充质细胞输注治疗大鼠肝硬化模型后表达谱的变化
6
作者 张海燕 明奕 +3 位作者 刘小盾 臧传宝 迟令龙 李栋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19-524,共6页
目的 研究采用人脐带间充质细胞(UC-MSC)治疗肝硬化大鼠后,肝细胞中基因表达的变化. 方法 首先分离培养UC-MSC,然后鉴定其细胞表型以及向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的分化能力.其次利用皮下注射四氯化碳方法建立大鼠肝硬化动物模型,将U C-MS... 目的 研究采用人脐带间充质细胞(UC-MSC)治疗肝硬化大鼠后,肝细胞中基因表达的变化. 方法 首先分离培养UC-MSC,然后鉴定其细胞表型以及向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的分化能力.其次利用皮下注射四氯化碳方法建立大鼠肝硬化动物模型,将U C-MSC通过尾静脉注射途径对肝硬化大鼠进行治疗,利用血清学检测和组织学染色评价其治疗效果,最后提取肝脏RNA,进行表达谱芯片杂交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用t检验. 结果 细胞表型检测和诱导分化实验证明培养得到的贴壁细胞表型符合间充质细胞特征.血清学检测和组织病理学染色结果表明利用四氯化碳法成功建立了大鼠肝硬化模型,且U C-MSC治疗可以显著地改善肝损伤.芯片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脐带间充质细胞上调了补体凝血相关基因,下调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胶原合成等相关基因;肝功能生物化学指标检测显示球蛋白改善明显,分别为(33.9±1.5) g/L比(27.7±0.6) g/L,P=0.045;其他指标变化不明显. 结论 在脐带MSC治疗肝硬化逆转肝损伤的过程中,可能通过上调了补体凝血相关基因,抑制细胞增殖和胶原沉着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间质干细胞 基因芯片 细胞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