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临界点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姜静波 全岗山 +1 位作者 吴建平 赵明伦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52-53,共2页
目的 探讨同时患高血压病和糖尿病患者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 (ICVD)的好发时段及变化规律 ,寻求对其预防和治疗的策略。方法 选择 82例同时患高血压病、糖尿病在凌晨时段发病的ICVD患者 (观察组 ) ,测定凌晨时段 1:0 0~ 7:0 0时的血压... 目的 探讨同时患高血压病和糖尿病患者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 (ICVD)的好发时段及变化规律 ,寻求对其预防和治疗的策略。方法 选择 82例同时患高血压病、糖尿病在凌晨时段发病的ICVD患者 (观察组 ) ,测定凌晨时段 1:0 0~ 7:0 0时的血压及血糖的变化。并与 70例 (对照组 )无高血压病和糖尿病的ICVD患者进行对照。结果 观察组中 ,凌晨 1:0 0~ 6 :0 0时血压逐渐下降 6 4例 (78 0 5 % ) ;从 3:0 0时开始血糖逐渐升高 6 7例 (81 71% )。两者变化曲线形成交点 ,有 6 8例 (82 93% )在该交点后发病。对照组两者变化曲线不形成交点。结论 该点是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发生ICVD的临界点 ,在临界点后的凌晨时段发病率增高 ,寻找临界点是预防ICVD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临界点 高血压病 糖尿病 动脉粥样硬化 血栓形成
下载PDF
再发脑梗死患者血中纤维蛋白原含量及血小板数量的测定 被引量:3
2
作者 崔淑美 王晓红 赵明伦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33-134,共2页
关键词 脑梗死 血液检查 纤维蛋白原 含量测定 血小板 数量测定
下载PDF
脑内髓鞘溶解症(附10例报告)
3
作者 台耀军 朱建勋 +3 位作者 孙鹏 崔淑美 高思山 赵明伦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45-745,I0002,共2页
我们收集青岛地区5所医院的10例脑内髓鞘溶解症的病例.多数病例起病急骤、症状凶险,积极救治预后较好。 1 临床资料 1.I 一般资料 本组10例是由青岛地区5所医院共同筛选。男7例,女3例,均为急性起病,年龄38岁~52岁,平均43岁。... 我们收集青岛地区5所医院的10例脑内髓鞘溶解症的病例.多数病例起病急骤、症状凶险,积极救治预后较好。 1 临床资料 1.I 一般资料 本组10例是由青岛地区5所医院共同筛选。男7例,女3例,均为急性起病,年龄38岁~52岁,平均43岁。既往史:糖尿病2例,慢性酒精中毒5例,电解质紊乱3例。首发症状:昏迷4例,癫痫1例,构音障碍1例,闭锁综合征2例,膀胱、直肠障碍1例,精神异常3例。右上下肢轻瘫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鞘溶解症 脑内 慢性酒精中毒 青岛地区 首发症状 电解质紊乱 闭锁综合征 临床资料
下载PDF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临床和影像分析
4
作者 张浩文 谭兰 王建胜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9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的病因、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提高临床医生对SCD的认识。方法对23例SC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SCD患者均表现为脊髓后索、锥体束和周围神经受损症状,其中合并有精神症状13例(57%);血... 目的探讨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的病因、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提高临床医生对SCD的认识。方法对23例SC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SCD患者均表现为脊髓后索、锥体束和周围神经受损症状,其中合并有精神症状13例(57%);血清VitB12降低17例(74%),外周血象检查均有红系改变;胃镜均有异常,其中萎缩性胃炎15例(65%);脊髓MRI检查均在不同节段后侧索有明显长或等T1长T2信号的改变。经治疗后完全康复11例,12例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其中16例患者做电生理检查均有异常。结论SCD的诊断除了典型的脊髓侧索、后索损害、周围神经损害和巨幼红贫血症状外,还有明显的精神症状;借助于脊髓MRI检查,结合周围血象、胃镜检查、电生理检查基本可以确诊。补充维生素B12和综合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 VitB12缺乏 脊髓MRI
下载PDF
96例脑梗死发病时间的规律性
5
作者 于忠芹 赵明伦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24期221-222,共2页
自2007年1月,我们选择了96例凌晨发病的脑梗死患者进行时间分段,并动态监测其血压、血糖、脉率,观察其变化探索其规律性。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观察组:选择凌晨发病的脑梗死患者96例,均为首次发病、24h内入院并同时合并高血压、糖... 自2007年1月,我们选择了96例凌晨发病的脑梗死患者进行时间分段,并动态监测其血压、血糖、脉率,观察其变化探索其规律性。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观察组:选择凌晨发病的脑梗死患者96例,均为首次发病、24h内入院并同时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其中,男68例,年龄49~69岁,平均(59±4.6)岁。脑梗死的发病时间分别是:2:00~3:00时4例,3:01~4:00时8例,4:01~5:00时34例,5:01~6:00时42例,6:01~7:00时8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规律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