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小切口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殷波 孙国栋 +3 位作者 任景忠 纪建军 孟宪庆 王从安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19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微小切口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于本院就诊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共4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入院之后进行DHS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微创PFNA治疗,并将... 目的探讨微小切口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于本院就诊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共4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入院之后进行DHS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微创PFNA治疗,并将大粗隆顶点定位开口方法给予改进,将切口缩小到2 cm,创伤显著降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良好率为9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8%,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低于对照组的69.6%。结论微小切口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显著,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时间短、恢复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切口PFNA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治疗
下载PDF
三维数字化模型在子宫肌瘤术前规划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薛迎峰 王栋 +2 位作者 张璐 宗丽菊 张友忠 《医学与哲学(B)》 2015年第6期45-47,共3页
应用三维重建及虚拟现实技术构建子宫肌瘤数字化模型,探讨三维模型在不同类型子宫平滑肌瘤术前个体化手术规划中的意义。收集盆腔MRI检查子宫肌瘤患者25例。将MRI原始数据集中的子宫及其平滑肌瘤进行三维重建及空间分析。成功重建出结... 应用三维重建及虚拟现实技术构建子宫肌瘤数字化模型,探讨三维模型在不同类型子宫平滑肌瘤术前个体化手术规划中的意义。收集盆腔MRI检查子宫肌瘤患者25例。将MRI原始数据集中的子宫及其平滑肌瘤进行三维重建及空间分析。成功重建出结构清晰、三维效果逼真、立体感强,可真实反映子宫及病灶实际空间结构关系的三维模型,并可进行旋转、放大、缩小、上色、透明度选择、测量及移动等操作,通过观察、测量病灶大小、数目、位置、临近解剖关系精确判断肌瘤的8种类型,可成功实现肌瘤分型,以指导选择个体化手术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子宫肌瘤 三维重建 数字化
下载PDF
踝关节镜下微骨折手术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庞承刚 殷波 韩冰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9期200-201,共2页
目的:总结并归纳踝关节镜下微骨折手术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98例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开放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踝关节镜下... 目的:总结并归纳踝关节镜下微骨折手术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98例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开放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踝关节镜下微骨折手术治疗,具体比较两组踝关节功能与疼痛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关节功能与疼痛状况与术前相比均得到显著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时踝关节镜下微骨折手术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镜下微骨折手术 距骨骨软骨损伤 踝关节功能 疼痛评分
下载PDF
长骨骨折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的综合治疗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剑 袁宏 王身吉 《中原医刊》 2006年第7期32-33,共2页
目的 探讨保留内固定物治疗长骨骨折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的方法。方法 1995年4月~2003年11月共施行867例长骨骨折内固定手术,发生迟发性感染9例,其中胫骨骨折6例,股骨骨折3例,自动加压钢板固定5例,交锁髓内钉固定4例,感染时间术... 目的 探讨保留内固定物治疗长骨骨折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的方法。方法 1995年4月~2003年11月共施行867例长骨骨折内固定手术,发生迟发性感染9例,其中胫骨骨折6例,股骨骨折3例,自动加压钢板固定5例,交锁髓内钉固定4例,感染时间术后16—37周。对其中7例采用保留内固定物,闭合置管持续冲洗,结合药敏试验选用有效抗生素等进行综合治疗。结果 感染全部治愈,内固定物得以保留,骨折愈合满意。结论 长骨骨折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只要及时诊断,正确治疗,可以在保留内固定物条件下,达到骨折愈合、恢复肢体功能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骨骨折 内固定 迟发性感染 综合治疗 术后
下载PDF
中医辨证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
5
作者 李剑 赵霞 韩春祥 《淮海医药》 CAS 2006年第2期117-118,共2页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老年人
下载PDF
髋部骨密度及骨代谢变化与髋部骨折风险的关系
6
作者 李剑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11期88-88,90,共2页
目的:检测髋骨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对预防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的临床评估价值。方法: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髋骨骨折患者60例,愈后6个月制定随访标准,进行患侧、健侧髋部骨密度测量及骨代谢指标骨碱性磷酸酶水平测定。结果:患者骨... 目的:检测髋骨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对预防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的临床评估价值。方法: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髋骨骨折患者60例,愈后6个月制定随访标准,进行患侧、健侧髋部骨密度测量及骨代谢指标骨碱性磷酸酶水平测定。结果:患者骨折愈合后,患者患侧髋部骨密度显著低于基线值,健侧髋部骨密度与基线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骨折愈合后骨代谢指标骨碱性磷酸酶水平显著高于基线值(P<0.05)。结论:骨折达到临床及影像学愈合标准后,骨代谢指标可以提高判断骨密度变化的准确性,从而可以通过预防干预,降低罹患髋部骨折以及二次骨折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骨密度 骨代谢指标
下载PDF
喙肩韧带移位张力带固定术治疗重度肩锁关节脱位
7
作者 李剑 王身吉 《中原医刊》 2006年第1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肩锁关节脱位机制及喙肩韧带移位张力带固定术治疗重度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1998年8月-2003年10月采用切开复位、张力带钢丝固定肩锁关节、喙肩韧带移位术治疗AllmanⅡ-Ⅲ级肩锁关节脱位患者18例,其中男15例,女3例,术后... 目的探讨肩锁关节脱位机制及喙肩韧带移位张力带固定术治疗重度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1998年8月-2003年10月采用切开复位、张力带钢丝固定肩锁关节、喙肩韧带移位术治疗AllmanⅡ-Ⅲ级肩锁关节脱位患者18例,其中男15例,女3例,术后随访15~56个月。结果依据Karlsson疗效评价标准A级14例,占77.8%,B级3例,占16.7%,优良率94.5%。结论本手术方法为肩锁关节提供了足够压力,使之严密对合,移位的喙肩韧带替代了喙锁韧带的作用,保证了肩锁关节远期稳定性和功能。本术式固定可靠,肩锁关节复位良好,关节功能恢复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力带 喙肩韧带移位 肩锁关节脱位
下载PDF
113例四肢长骨开放性骨折的护理
8
作者 刘海艳 《青海医药杂志》 1999年第4期40-41,共2页
开放性骨折是骨科常见的损伤,我院自1990年—1997年共收治四肢长骨开放性骨折113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97例,女16例,年龄6岁~71岁,平均33.7岁。损伤原因:车祸伤67例,占59%,砸伤... 开放性骨折是骨科常见的损伤,我院自1990年—1997年共收治四肢长骨开放性骨折113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97例,女16例,年龄6岁~71岁,平均33.7岁。损伤原因:车祸伤67例,占59%,砸伤32例,占28%,其他伤14例,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骨折 长骨骨折 护理
下载PDF
髓内针治疗锁骨骨折96例体会
9
作者 陈志伟 《青海医药杂志》 2000年第10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锁骨骨折 髓内针 内固定
下载PDF
土枪伤28例分析
10
作者 孟宪庆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2年第7期700-700,共1页
关键词 土枪伤 治疗 临床分析
下载PDF
有限切开有限内固定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粉碎性骨折66例
11
作者 孟宪庆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4年第5期27-28,共2页
胫骨骨折的治疗方法很多,但对于粉碎性骨折,尤其高能量所致开放粉碎性骨折的治疗,则比较困难。自1999年1月~2002年1月共收治66例胫骨粉碎性骨折。汇报如下。
关键词 治疗 胫骨粉碎性骨折 切开 有限内固定 外固定支架 高能量 胫骨骨折 汇报 困难 开放
下载PDF
交通事故致多发性骨折并发创伤性休克的救治体会
12
作者 邢子苓 韩春祥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5年第5期32-33,共2页
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与车辆增加,交通事故造成的多发性骨折逐年增加,多发性骨折常并发创伤性休克。我院1997年7月~2002年10月的临床资料统计:创伤性休克的发病率占35%,现将多发性骨折并发创伤性休克的救治体会报道如下。
关键词 交通事故 多发性骨折 创伤性休克 救治措施 血管内凝血 血容量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成形联合软骨面切除成形对早期功能及膝前痛的影响
13
作者 薄冉 邓斌 +2 位作者 王栋 纪建军 谢士成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11期737-743,F0004,共8页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髌骨成形联合软骨面切除成形对早期功能及膝前痛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4月山东省邹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行TKA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髌骨成形联合软骨面切除成形对早期功能及膝前痛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4月山东省邹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行TKA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联合组患者TKA术中行髌骨成形联合软骨面切除成形术,对照组患者TKA术中仅行髌骨成形术。记录两组术前骨关节炎Kellgren-Lawrance(K-L)分级、关节活动度(ROM)、手术时间、血红蛋白比术前下降值,术后1、3、6、12个月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HSS)测评膝关节功能,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患者爬楼梯时的膝前痛症状,采用Feller评分系统评估髌股关节恢复情况。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两组患者术前K-L分级、RO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71.49±9.34)min比(66.27±8.22)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比术前下降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联合组患者的HSS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76.93±8.26)分比(71.74±7.84)分,术后6个月:(85.72±6.27)分比(81.47±6.19)分,术后12个月:(88.64±5.27)分比(85.72±4.85)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12个月,联合组患者膝前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2.54±0.48)分比(2.77±0.63)分,术后3个月:(2.02±0.53)分比(2.58±0.45)分,术后6个月:(1.32±0.35)分比(1.97±0.38),术后12个月:(1.14±0.33)分比(1.75±0.35)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膝前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20.0%比38.0%,术后6个月:14.0%比32.0%,术后12个月:10.0%比28.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联合组患者髌骨Feller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18.63±3.52)分比(15.36±3.28)分,术后6个月:(22.27±3.18)分比(19.63±3.48)分,术后12个月:(25.82±3.27)分比(22.47±3.47)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KA术中行髌骨成形联合软骨面切除成形可有效预防术后膝前痛的发生,改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膝关节 髌骨 膝前痛 全膝关节置换术
原文传递
目标康复训练在手外伤带蒂皮瓣术后的应用效果
14
作者 常亮 乔友路 殷宪勇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第21期141-144,共4页
目的分析目标康复训练在手外伤带蒂皮瓣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12月于我院接受带蒂皮瓣术治疗的50例手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干预,研究组联合术后目... 目的分析目标康复训练在手外伤带蒂皮瓣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12月于我院接受带蒂皮瓣术治疗的50例手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干预,研究组联合术后目标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患肢优良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手部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外伤带蒂皮瓣术后患者进行目标康复训练,可促进患肢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及手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目标康复训练 手外伤 带蒂皮瓣术 日常生活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