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省环境空气中PM_(2.5)与O_(3)的复合污染特征与时空变化趋势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淼 丁椿 +5 位作者 孟赫 高健 李彦 王桂霞 林晶晶 许杨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6-259,共14页
山东省PM_(2.5)-O_(3)复合污染特征突出,空间差异性明显,本文基于2016—2020年国控和省控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监测数据以及同期各气象代表站气象监测数据,分析PM_(2.5)和O_(3)时空分布的变化特征,初步探究其与气象因子及前体物的关系.结... 山东省PM_(2.5)-O_(3)复合污染特征突出,空间差异性明显,本文基于2016—2020年国控和省控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监测数据以及同期各气象代表站气象监测数据,分析PM_(2.5)和O_(3)时空分布的变化特征,初步探究其与气象因子及前体物的关系.结果表明:(1)2016—2020年山东省空气质量逐步改善,优良天数比例上升了7.1%,重污染天数比例下降了3.5%.除O_(3)年评价值上升9.6%以外,SO_(2)、PM_(10)、PM_(2.5)、CO和NO_(2)的浓度均下降,降幅依次为61.3%、29.8%、28.6%、26.3%和11.4%.各市PM_(2.5)年评价值均下降(范围为18.4%~34.9%);除德州市外,其他15市O_(3)年评价值均上升,滨州市的升幅(30.8%)最大.1月PM_(2.5)平均浓度最高,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年变化趋势,6月O_(3)平均浓度最高,且逐年上升.(2)山东省PM_(2.5)和O_(3)均呈现内陆地区高于沿海地区的分布特征,PM_(2.5)浓度在西部内陆地区较高,O_(3)浓度在中北部内陆地区较高,PM_(2.5)-O_(3)复合污染特征在中西部地区较明显.统计期间共计出现PM_(2.5)-O_(3)复合污染日224 d,分布在2—11月,出现天数逐年减少.(3)为探究PM_(2.5)-O_(3)复合污染的影响因素及气象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及气象因子阈值筛查,结果表明,PM_(2.5)日均浓度和O_(3)_8 h(臭氧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值)与其主要前体物和气象因子均呈现相反的相关关系,且对不同因子的响应有一定区域性差异.当气温为14.9~24.1℃、相对湿度为55.5%~75.1%、风速为0.6~2.9 m/s、气压为992.8~1018.8 hPa时PM_(2.5)-O_(3)复合污染易于发生,该条件下大部分城市的气温、相对湿度和气压平均值介于PM_(2.5)和O_(3)污染单独发生时的对应因子平均值,但平均风速小于PM_(2.5)和O_(3)污染单独发生的平均风速.研究显示,“十三五”期间山东省PM_(2.5)浓度波动下降,O_(3)浓度波动上升,二者的协同关系日趋明显,气象因素对PM_(2.5)和O_(3)的生成和累积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和O_(3) 污染特征 时空分布 气象因子 山东省
下载PDF
山东省PM_(2.5)污染现状及预报效果对比分析
2
作者 王桂霞 王妍然 +5 位作者 孟赫 丁椿 邱晓国 张淼 许杨 解军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4年第2期31-38,共8页
对2019—2022年山东省16个市的细颗粒物(PM_(2.5))污染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2021和2022年的4个数值模式[社区多尺度空气质量模拟系统(CMAQ)、扩展综合空气质量模型(CAMx)、区域气象大气化学在线耦合模式(WRF-Chem)、嵌套网格空气质量预... 对2019—2022年山东省16个市的细颗粒物(PM_(2.5))污染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2021和2022年的4个数值模式[社区多尺度空气质量模拟系统(CMAQ)、扩展综合空气质量模型(CAMx)、区域气象大气化学在线耦合模式(WRF-Chem)、嵌套网格空气质量预报系统(NAQPMS)]及集合预报模式预测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2019—2022年山东省PM_(2.5)年均质量浓度逐年降低,污染程度逐步减轻,但在1—3,11—12月,PM_(2.5)质量浓度超标现象较为普遍。2021年底更换污染源清单后,2022年5个模式的24 h级别准确率和相关系数(r)同比升高,均方根误差(RMSE)同比降低,模式预报准确率有所提升,但由于参数调整略大,CMAQ、CAMx、WRF-Chem、集合预报模式易漏报或偏轻预报PM_(2.5)的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天气。由于NAQPMS模式在更换污染源排放清单时,同时改进了非均相化学反应机制,因此对PM_(2.5)不同污染类别尤其是中度污染、重度污染的预报准确率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 细颗粒物 预报模式 污染源清单 预报效果
下载PDF
青岛市农村环境质量监测现状与对策研究
3
作者 汪进生 安文超 +1 位作者 王勇 孙立娥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3年第10期108-110,共3页
开展农村环境质量监测,掌握农村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情况,是农村环境保护和管理决策的重要基础。本文结合青岛市农村环境质量监测现状,分析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优化农村环境质量监测的对策。总体来说,要理顺农村环境监... 开展农村环境质量监测,掌握农村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情况,是农村环境保护和管理决策的重要基础。本文结合青岛市农村环境质量监测现状,分析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优化农村环境质量监测的对策。总体来说,要理顺农村环境监测工作机制,调整监测指标内容和范围,提高农村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水平,加强监测人才队伍和监测能力建设,统筹社会资源推进农村环境质量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环境质量监测 现状 对策 青岛市
下载PDF
关于青岛市市北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几点思考
4
作者 夏娜娜 林晓红 李雁 《农家科技(理论版)》 2021年第6期276-276,共1页
总结市北区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几点思考,提出为市北区创造更好的"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为未来的发展及产业聚集提供保障,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提供对应的城市品质是"十四五"期间全区环境保... 总结市北区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几点思考,提出为市北区创造更好的"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为未来的发展及产业聚集提供保障,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提供对应的城市品质是"十四五"期间全区环境保护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岛市市北区 生态环境 人才聚集
下载PDF
青岛某燃煤电厂排污口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
5
作者 赵子昂 冯永亮 +1 位作者 王明丽 汝少国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3-155,共13页
沿海地区燃煤发电厂海水烟气脱硫系统长期、大量排放含有重金属的脱硫海水,可能会对排污口附近海域生态系统造成危害,然而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尚少。本研究连续3年跟踪监测了该排污口附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As、Cd、Cr、Cu、Hg、Pb... 沿海地区燃煤发电厂海水烟气脱硫系统长期、大量排放含有重金属的脱硫海水,可能会对排污口附近海域生态系统造成危害,然而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尚少。本研究连续3年跟踪监测了该排污口附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As、Cd、Cr、Cu、Hg、Pb和Zn的含量,其平均浓度分别为3.54、0.36、26.22、18.04、0.04、24.37和47.21 mg·kg^(-1)。为降低传统沉积物重金属风险评价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分别采用Monte Carlo模拟与沉积物质量基准(SQGs)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PERI)相结合的概率方法对其生态危害进行了评价。SQGs结果显示,4次监测Cu、Pb和Cd分别以50%、65%和80%的概率处于低风险,其他4种重金属以90%以上的概率处于低风险。PERI结果显示,4次监测Hg分别以34.41%、79.72%、60.39%和85.91%的概率处于中等风险,其他6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均以100%的概率为轻微程度,7种重金属的综合生态危害以90%以上的概率为轻微程度。总体来讲,4次监测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程度均为轻微,表明燃煤电厂脱硫海水的长期排放并未造成排污口附近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同时,本文结果表明采用Monte Carlo模拟法与传统污染指数法相结合的概率方法能够更好地表征重金属的生态危害,为工业污染水域风险缓解提供更加详细的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沉积物 风险评价 燃煤电厂 Monte Carlo模拟
下载PDF
青岛市雾日PM_(1)中金属元素来源及健康风险评估
6
作者 陶文鑫 杜金花 +7 位作者 杨建立 谭玉冉 王超龙 薛莲 隋浩新 张厚勇 刘晓环 张宜升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45-1956,共12页
为了解青岛市雾日PM_(1)中金属元素的污染程度及其来源,并评估其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依据能见度及湿度数据对雾日进行划分,结合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法(PMF)源解析模型和健康风险评价模型研究青岛市雾日亚微米颗粒物(PM_(1))中金属元素的来源... 为了解青岛市雾日PM_(1)中金属元素的污染程度及其来源,并评估其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依据能见度及湿度数据对雾日进行划分,结合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法(PMF)源解析模型和健康风险评价模型研究青岛市雾日亚微米颗粒物(PM_(1))中金属元素的来源和健康风险.结果表明,清洁雾日PM_(1)浓度略高于清洁日,而污染雾日PM_(1)浓度是霾日PM_(1)的1.11倍,清洁日的3.07倍.秋冬季雾日金属元素受人为源影响,K元素含量最高;夏季雾日的主要贡献元素是典型的地壳元素Ca、Fe、Al及海盐Na元素.PMF结果表明秋冬季雾日PM_(1)中金属元素主要来自煤/生物质燃烧、机动车源、地壳源、海盐源、船舶源和工业源;夏季雾日PM_(1)中金属元素主要来自煤/生物质燃烧、机动车源、地壳源、海盐源、船舶源和工业源.夏季采样点位临海,海雾频发,海盐源为夏季雾日金属元素的重要贡献.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成年人与儿童暴露于青岛秋冬季雾日PM_(1)的非致癌风险均低于阈值.成人和儿童呼吸途径Mn的非致癌风险最高,儿童手口摄食As的非致癌风险(HQAS=0.50)最高.As(3.1×10^(-6))和Cr(1.9×10^(-6))的致癌风险均已超过致癌风险阈值,建议加强含Mn、As、Cr排放源的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1) 金属元素 雾日 来源 健康风险
下载PDF
北方沿海城市大气PM_(2.5)组分特征及来源分析:以青岛市为例
7
作者 张玉卿 张韬 +3 位作者 方渊 魏巍 孟赫 刘保双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5-535,共11页
为探究北方沿海城市大气PM_(2.5)的化学组分特征及其关键来源,本文选择典型代表城市青岛市作为研究对象,在2021年3月−2022年2月采集大气PM_(2.5)样品,测定水溶性无机离子、碳组分及化学元素等组分,深入分析大气PM_(2.5)化学组分特征,采... 为探究北方沿海城市大气PM_(2.5)的化学组分特征及其关键来源,本文选择典型代表城市青岛市作为研究对象,在2021年3月−2022年2月采集大气PM_(2.5)样品,测定水溶性无机离子、碳组分及化学元素等组分,深入分析大气PM_(2.5)化学组分特征,采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和潜在源贡献函数(PSCF)对青岛市PM_(2.5)的主要贡献源类和潜在源区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采样期间青岛市PM_(2.5)浓度平均值为42.2μg/m^(3),NO_(3)^(−)、NH_(4)^(+)、SO_(4)^(2−)、OC是PM_(2.5)的主导成分,浓度分别为11.77、5.76、5.20和6.67μg/m^(3),占比分别为27.88%、13.65%、12.32%和15.80%.②各组分浓度季节性变化与PM_(2.5)浓度变化基本一致,呈现冬季最高、夏季最低,春季、秋季相差较小的变化特征.③PMF模型解析结果表明,二次无机源是青岛市PM_(2.5)的主要来源,贡献率达42.8%;其次为二次有机源以及燃煤和生物质燃烧源,贡献率分别为18.1%、15.7%;机动车源贡献率为8.8%,海盐和船舶源贡献率为6.0%;而扬尘源和工艺过程源贡献率相对较低,分别为5.3%和3.3%.冬季燃煤和生物质燃烧源贡献率(24.4%)明显高于其他季节;春季和秋季扬尘源贡献率较高,分别为6.5%和9.8%;夏季二次有机源、海盐和船舶源以及机动车源的贡献率高于其他季节,贡献率分别达23.1%、12.4%和16.3%.④江苏省北部以及山东省中东部是青岛市各类源的主要潜在源区,江苏省东北部、长三角地区以及黄海海域是海盐和船舶源的主要潜在源区.研究显示,二次源是青岛市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燃煤源和生物质燃烧源、机动车源、海盐和船舶源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二次源、机动车源以及海盐和船舶源可能是北方沿海城市PM_(2.5)的重点关注源类,在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制定时需要加强对其的精细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岛市 PM_(2.5) 组分特征 源解析 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 潜在源区
下载PDF
基于WRF和随机森林的臭氧短期预报模型研究——以青岛为例
8
作者 卢维肖 周易 +3 位作者 杨元建 孙爱青 方渊 孟赫 《环境生态学》 2024年第3期84-92,106,共10页
本研究以青岛市为例,基于WRF模式预报与随机森林方法,利用2022年9月9个站点的预报与实况数据进行了气象要素预报的订正,回代气象要素订正数据并加入静态数据建立了O_(3)浓度的短期预报模型,实现了每个站点预报时效为7 d、时间分辨率为1 ... 本研究以青岛市为例,基于WRF模式预报与随机森林方法,利用2022年9月9个站点的预报与实况数据进行了气象要素预报的订正,回代气象要素订正数据并加入静态数据建立了O_(3)浓度的短期预报模型,实现了每个站点预报时效为7 d、时间分辨率为1 h的预报,对气象要素订正与O_(3)预报效果进行评估与分析。结果表明,气象要素2 m气温、地面气压、2 m相对湿度、10 m风速均有不同程度的订正,尤其是地面气压与10 m风速订正效果明显;O_(3)浓度预报模型有良好的预报效果,RMSE较WRF预报减少了22.1%,站点预报误差均有改善且大部分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随机森林 预报订正 青岛市
下载PDF
防治大气污染保护大气生态环境
9
作者 陈程 冯静 李大伟 《资源再生》 2021年第2期34-36,共3页
国家步入改革开放新格局后,工业领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局面。国民生活水平也得以上升,随着生活提升,伴随的而来的是环境的破坏。工业领域生产等工作导致大气污染,使得环境出现恶化。为了进一步推动国家发展,近些年来,生态环境保护成为... 国家步入改革开放新格局后,工业领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局面。国民生活水平也得以上升,随着生活提升,伴随的而来的是环境的破坏。工业领域生产等工作导致大气污染,使得环境出现恶化。为了进一步推动国家发展,近些年来,生态环境保护成为了国家环保事业目标的重中之重。如何做好防治工作,避免污染现象产生,成为社会大众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文基于防治大气污染进行分析,针对现阶段存在的污染因素,提出保护大气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保护 大气生态环境 防治措施
下载PDF
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检测机构监管的探索
10
作者 金红 姜辉 宣肇菲 《华东科技(综合)》 2019年第12期0484-0484,共1页
探讨了生态环境部门向社会机构购买服务的过程中,从机构选择、方案制定、方法选择、样品采集、外部质量质控、内部质量控制、结果报出、监督检查等方面对其加强管理,提高社会机构监测能力和质控水平。
关键词 社会检测机构 环境监测 监管途径
下载PDF
山东省某县级市土壤重金属富集状况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安文超 汪进生 +1 位作者 孙立娥 张书武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4-92,共9页
以山东省某县级市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选出73个“清洁”土壤点位,分析后确定该研究区域内As,Cd,Cr,Cu,Hg,Ni,Pb和Zn的背景值分别为6.29,0.078,39.0,15.4,0.033,21.1,19.0和44.9μg·g^(-1)。以此背景值为评... 以山东省某县级市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选出73个“清洁”土壤点位,分析后确定该研究区域内As,Cd,Cr,Cu,Hg,Ni,Pb和Zn的背景值分别为6.29,0.078,39.0,15.4,0.033,21.1,19.0和44.9μg·g^(-1)。以此背景值为评价依据,Hankanson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Hg处于中等生态风险,其余重金属处于低等生态风险,75.4%的农田土壤处于低风险,22.7%的农田土壤处于中风险,处于高风险和重风险的农田土壤面积比例分别为1.7%和0.2%。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重金属来源发现,Cr,Cu,Ni和Zn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小,主要受到以岩石风化和土壤侵蚀为主的自然因素影响;Cd,Hg和Pb受到不同人为源的影响,主要包括矿产开发、农业活动及交通排放等;Cd可能由多重因素控制,存在两种不同的污染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 重金属 背景值 风险评价 来源分析
下载PDF
青岛市农用地土壤重金属背景值研究与土壤环境容量的计算
12
作者 安文超 王艳玲 +2 位作者 汪进生 王发园 张书武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62-1669,共8页
以青岛市农用地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确定As、Cd、Cr、Cu、Hg、Ni、Pb、Zn的背景值分别为5.770、0.088、35.900、15.700、0.027、20.900、21.400、46.600 mg/kg。以此背景... 以青岛市农用地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确定As、Cd、Cr、Cu、Hg、Ni、Pb、Zn的背景值分别为5.770、0.088、35.900、15.700、0.027、20.900、21.400、46.600 mg/kg。以此背景值为基础,结合GB 15618—2018风险筛选值,对农用地表层土壤重金属环境容量进行计算,8种重金属的现存环境容量均值分别为74.37、0.42、227.12、69.16、3.95、99.14、151.33、327.65 kg/hm^(2)。8种重金属的环境容量均处于中容量水平,容量较大,但受轻微污染。土壤环境综合容量以中容量区为主,面积比例达到78.75%,全市农用地无超载区和警戒区,低容量面积比例仅为2.02%,主要分布在即墨区丰城镇、店集镇和龙泉镇以及莱西市南墅镇。内梅罗污染指数结果显示,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较好,以清洁状态为主,面积比例达到96.61%,污染空间分布情况与低环境容量区域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地 表层土壤 重金属 背景值 环境容量
下载PDF
青岛市降水及其对大气环境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亓靓 魏巍 +1 位作者 曹正梅 唐菁 《科学技术创新》 2021年第15期45-46,共2页
本文对2020年青岛市降水对大气环境污染物的清除效率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降水对SO_2、NO_2、CO清除效果不明显,对O_3清除效果一般,对PM_(10)、PM_(2.5)清除效果最好。PM_(10)和PM_(2.5)的η值随着降水量的增加而逐步升高。在污染物浓... 本文对2020年青岛市降水对大气环境污染物的清除效率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降水对SO_2、NO_2、CO清除效果不明显,对O_3清除效果一般,对PM_(10)、PM_(2.5)清除效果最好。PM_(10)和PM_(2.5)的η值随着降水量的增加而逐步升高。在污染物浓度值降到临界值之后,随着降水时长的增加,污染物浓度值会出现反弹,η值会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岛市 降水 清除效率 降水量 降水时长
下载PDF
青岛市生物监测现状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艳玲 张晓红 王明丽 《科学技术创新》 2020年第21期44-45,共2页
生物监测是环境监测的重要内容。2019年青岛市对三大水库开展了生物群落分析,为水源地保护提供了数据支撑。生物监测作为化学监测的补充在未来的环境监测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监测领域也将从水环境向空气、土壤环境拓展,监测方法也... 生物监测是环境监测的重要内容。2019年青岛市对三大水库开展了生物群落分析,为水源地保护提供了数据支撑。生物监测作为化学监测的补充在未来的环境监测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监测领域也将从水环境向空气、土壤环境拓展,监测方法也将多样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岛市 生物监测 监测结果 应用研究
下载PDF
济南市和青岛市2014—2021年臭氧浓度变化特征及其气象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治非 刘伟 +1 位作者 付华轩 孟赫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73-683,共11页
为研究济南市和青岛市臭氧(O_(3))浓度长期变化特征及其气象影响因素,基于2014—2021年近地面O_(3)连续8年观测资料和同期气象资料,揭示O_(3)浓度长期变化特征,分析O_(3)浓度与气象因子关系,阐明O_(3)主要输送路径和潜在源区.结果表明:... 为研究济南市和青岛市臭氧(O_(3))浓度长期变化特征及其气象影响因素,基于2014—2021年近地面O_(3)连续8年观测资料和同期气象资料,揭示O_(3)浓度长期变化特征,分析O_(3)浓度与气象因子关系,阐明O_(3)主要输送路径和潜在源区.结果表明:①整体上,济南市O_(3)污染程度高于青岛市,2个城市O_(3)污染均集中在4—10月.长期趋势上,2014—2021年济南市O_(3)日最大8 h平均浓度第90百分位数(简称“O_(3)-8 h 90th浓度”)总体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峰值出现在2019年;青岛市2019年和2017年O_(3)-8 h 90th浓度相对较高,其他年份O_(3)-8 h 90th浓度差异不大.月变化上,济南市O_(3)-8 h 90th浓度季节性变化较明显,呈单峰状;而青岛市受雨季和清洁海洋气流稀释作用,其O_(3)-8 h 90th浓度呈双峰状.②高温、低湿、小风等不利气象条件下更易发生O_(3)污染.相对于青岛市,济南市O_(3)日最大8 h平均浓度(简称“O_(3)-8 h浓度”)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更密切,尤其是与日间(08:00—17:00)平均气温(简称“T8-17”)的相关性最强,T8-17>15℃时,T8-17每升高1℃,O_(3)-8 h浓度升高6.1μg/m^(3);青岛市O_(3)-8 h浓度随T8-17的升高总体呈波动式升高趋势,但升幅有限,T8-17每升高1℃,O_(3)-8 h浓度仅升高1.5μg/m^(3).③济南市受来自西南、南偏东南方向的气流影响时,O_(3)浓度平均值较高,分别为(113±51)(109±57)μg/m^(3);青岛市受来自内陆方向的西南气流影响时,O_(3)浓度较高,平均值为(106±45)μg/m^(3).2个城市O_(3)外来主要潜在源区具有一定同源性,主要为苏皖鲁豫交界中东部和鲁中地区.研究显示,2个城市O_(3)污染均以本地污染为主,污染联防联控区域需要重点关注苏皖鲁豫交界中东部及鲁中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南市 青岛市 臭氧(O_(3)) 长期趋势 气象因子 潜在来源
下载PDF
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方法研究--以青岛市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璐 魏志强 +1 位作者 张烜 刘岳峰 《科学技术创新》 2021年第16期26-27,共2页
选取青岛市部分区域地表水监测点位,针对青岛市地表水水质特点,采用城市水质指数法、水质类别权重指数法和改进的综合指数法三种方法对青岛市部分区域主要河流断面水质指数进行计算,讨论不同方法下排名结果及其优缺点,提出以单因子评价... 选取青岛市部分区域地表水监测点位,针对青岛市地表水水质特点,采用城市水质指数法、水质类别权重指数法和改进的综合指数法三种方法对青岛市部分区域主要河流断面水质指数进行计算,讨论不同方法下排名结果及其优缺点,提出以单因子评价法与改进的综合指数法排名相结合的排名方法,先通过单因子评价法过筛重点超标因子,再用改进的综合指数法进行区域排名,进而明确水环境现状和区域水质差异,为青岛市“十四五”水环境污染防治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水质指数 综合水质指数 水环境质量评价 青岛市
下载PDF
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汪进生 王艳玲 孙立娥 《环境研究与监测》 2020年第1期72-74,共3页
开展农村环境质量监测,掌握农村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情况,是农村环境保护和管理决策的重要基础,结合青岛市农村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工作的开展情况,分析了农村环境面临的形势及农村环境监测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理顺体制机制、加强基层... 开展农村环境质量监测,掌握农村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情况,是农村环境保护和管理决策的重要基础,结合青岛市农村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工作的开展情况,分析了农村环境面临的形势及农村环境监测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理顺体制机制、加强基层监测能力、提高综合评价水平和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四方面提出了解决农村环境监测工作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环境监测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企业自行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1
18
作者 焦国嵩 马立科 石仁德 《生物化工》 2021年第1期120-122,共3页
目前,环境保护工作正在平稳推进,受到国家以及企业的高度重视,企业自行环境监测也成为当前企业工作的重点内容。随着近年来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企业自行环境监测工作取得了显著进步,但是在一些细节上仍需进一步完善。本文就企业自行环境... 目前,环境保护工作正在平稳推进,受到国家以及企业的高度重视,企业自行环境监测也成为当前企业工作的重点内容。随着近年来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企业自行环境监测工作取得了显著进步,但是在一些细节上仍需进一步完善。本文就企业自行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自行环境监测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创新策略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杰 刘敏 崔丽君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2年第8期26-28,共3页
中国现阶段在春季、冬季正面临严重的雾霾影响。类似的极端恶劣天气不仅影响交通运输、市民出行,长此以往,还可能会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甚至影响城市居民的生命健康。基于此,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和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就凸显了出来。本文针... 中国现阶段在春季、冬季正面临严重的雾霾影响。类似的极端恶劣天气不仅影响交通运输、市民出行,长此以往,还可能会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甚至影响城市居民的生命健康。基于此,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和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就凸显了出来。本文针对传统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展开讨论,从监测机构自身体系建设的缺失、工作人员主观能动性较低以及外部政策和法律法规问题展开讨论,并在文末提出了在监测过程中具有可行性的几点解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测 质量管理 创新策略
下载PDF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实施分析
20
作者 董君 马立科 冯静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2年第18期44-46,共3页
本文主要目的是探讨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实施。为了更好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文章首先从遥感技术的内涵入手,具体分析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优势,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对应的实施要点,旨在提升环境监测质量和效率,为广大人民群众营造... 本文主要目的是探讨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实施。为了更好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文章首先从遥感技术的内涵入手,具体分析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优势,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对应的实施要点,旨在提升环境监测质量和效率,为广大人民群众营造绿色、环保的居住环境。基于此,通过对上述内容进行简单的分析,希望能给其他环境监测工作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技术 环境监测 实施路径 环境污染 高光谱遥感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