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青州满族方言中的特殊语言现象
被引量:1
- 1
-
-
作者
王镇
徐美红
王丽丽
王琴书
-
机构
上海大学文学院
山东省青州市经济开发区学校
山东省青州市辛庄小学
-
出处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2年第9期113-114,共2页
-
文摘
语言是一种艺术,它以不同的形式展现着别样的美。在实地调查青州满族所使用的语言的时候,笔者发现了一些当地方言中的特殊现象。这些现象主要集中在常用语气词和叹词上,一些使用频率很高的双字词有演化为单字词并进一步虚化的趋势,如"这样">"张","那样">"娘","做啥">"咋"等。这种现象的存在有两种可能性:一是方言孤岛内部语言独立进化;二是受周围方言的影响而产生,是语言接触的结果。无论哪种可能性,都会有力地说明方言接触与方言同化的很多问题。
-
关键词
方言接触
语言现象
满族
青州
使用频率
内部语言
语言接触
可能性
-
分类号
H17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做一个高效的阅读者
被引量:9
- 2
-
-
作者
刘鲁波
李喜凤
孟凡伟
-
机构
山东省青州市经济开发区学校初中部
-
出处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0年第11期137-137,共1页
-
-
关键词
语文阅读教学
快速高效
阅读者
-
分类号
G62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浅谈班级管理的技巧和策略
被引量:4
- 3
-
-
作者
张晓蕾
李爱红
朱万祥
-
机构
山东省青州市东关回民初级中学
山东省青州市经济开发区杜家小学
山东省青州市经济开发区学校初中部
-
出处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0年第11期29-29,共1页
-
-
关键词
班级管理
班主任
技巧
-
分类号
G451.6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物理教学渗透德育教育方法浅谈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刘兴军
王志发
杨海明
-
机构
山东省青州经济开发区学校
-
出处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0年第11期65-65,共1页
-
-
关键词
物理教学
德育教育
渗透
-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功遂身退——读《道德经》有感之七
- 5
-
-
作者
李良智
-
机构
山东省青州经济开发区中心学校
-
出处
《基础教育论坛》
2014年第6X期71-72,共2页
-
文摘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道德经》第九章《道德经》第九章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意思是说:水碗已盛满,不如停止下来。捶打金属使它尖利,难保长久,必遭挫败。金玉满堂,没有守得住的。富贵而骄傲,自己招灾。功成业就,退位收敛,是合于自然规律的。
-
关键词
功遂身退
能守
天之道
九章
知进不知退
成业
富甲一方
韩红
趋之若骛
杯酒释兵权
-
分类号
B223.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复归其根——读《道德经》有感之十四
- 6
-
-
作者
李良智
-
机构
山东省青州经济开发区中心学校
-
出处
《基础教育论坛》
2015年第3X期71-72,共2页
-
文摘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道德经》第十六章《道德经》第十六章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意思是说:万物纷繁茂盛,但最终各自又会返回到它的出发点。归回本原,就回到了事物本应有的虚静状态。回到虚静状态,就回到了事物的本性。回到事物的本性。
-
关键词
虚静
知常
小说情节
教育改革
疗效报告
散文笔法
教育设施
天地之间
下笔千言
执子之手
-
分类号
B223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G52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太上,不知有之——读《道德经》有感之十五
- 7
-
-
作者
李良智
-
机构
山东省青州经济开发区中心学校
-
出处
《基础教育论坛》
2015年第4X期71-72,共2页
-
文摘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道德经》第十七章《道德经》第十七章说:"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意思是说:最好的政治,人民根本意识不到统治者的存在;其次的政治,人民亲近君王、赞扬君王;再次一等的,人民害怕统治者;更次一等的,人民轻侮统治者。
-
关键词
千里之外
寄情山水
不知道
随风潜入夜
演讲报告
《醉翁亭记》
教育效果
廖化
家庭教育
活着
-
分类号
G635.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见素抱朴——读《道德经》有感之十六
- 8
-
-
作者
李良智
-
机构
山东省青州经济开发区中心学校
-
出处
《基础教育论坛》
2015年第5X期76-77,共2页
-
文摘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道德经》第十九章《道德经》第十九章说:"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意思是说:圣智、仁义、巧利这三样东西全是巧饰的东西,不足以治理天下。所以,要使人的认识有所归属,即外表单纯、内心质朴、减少私欲,抛弃所谓圣智礼法的学问,达到没有忧虑的境地。"见素抱朴"是老子的重要观点之一。见:呈现;素:没染色的生丝;朴:没加工的原木。"素"与"朴"都是指人的自然本性。
-
关键词
抱朴
少私寡欲
绝学无忧
使人
九章
自然本性
廉而不刿
千万富翁
仰望星空
一朵花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有一种被误读的学业负担过重
- 9
-
-
作者
李良智
-
机构
山东省青州经济开发区中心学校
-
出处
《基础教育论坛》
2012年第12X期29-29,39,共2页
-
文摘
与一知名小学校长座谈,他对我大倒苦水。他向我讲了一个令他啼笑皆非的苦恼事,这事是关于学生课业负担问题的。他说,刚刚处理完了一件群众关于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举报。早上,和往常一样,校长第一个来学校工作。刚坐下,地区教育局规范教育办学行为督导小组成员,在没和县级教育局打招呼的情况下,就径直来到了这所学校,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调查处理一份群众举报。
-
关键词
学业负担
办学行为
学生课业负担
教育督导
教育管理
问卷调查
七言律诗
基层单位
填空题
事件真相
-
分类号
G622.4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道法自然——读《道德经》有感之十九
- 10
-
-
作者
李良智
-
机构
山东省青州经济开发区中心学校
-
出处
《基础教育论坛》
2015年第9X期75-76,共2页
-
文摘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是说:人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道"则纯任自然,以它自己的样子为法则。大地哺育了人类,所以"人法地"。天润万物,地上万物的运作需符合天时,故"地法天"。
-
关键词
道法自然
以天为法
法天
人法
正确引领
虚静
三种人
王天下
声光电
社会不良风气
-
分类号
G45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不求圆满——读《道德经》有感之十三
- 11
-
-
作者
李良智
-
机构
山东省青州经济开发区中心学校(王母宫)
-
出处
《基础教育论坛》
2015年第Z1期143-144,共2页
-
文摘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道德经》第十五章《道德经》第十五章说:"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意思是说:保持这种"道"的人,他不要求圆满。正因为他不自求圆满,所以能够去故更新。王弼本此句为"蔽不新成",帛书乙本为"蔽而不成",司马光本是"蔽而复成"。很多专家研究认为,此句应为"蔽而复成"或"蔽而新成"。今据北京大学李中华教授讲解的通行本:"蔽而新成"。
-
关键词
李中华
通行本
日中则昃
月盈则食
与时消息
在路上
加西莫多
王母宫
这个世界
教学任务
-
分类号
G424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执古御今——读《道德经》有感之十二
- 12
-
-
作者
李良智
-
机构
山东省青州经济开发区中心学校(王母宫)
-
出处
《基础教育论坛》
2014年第12X期67-68,共2页
-
文摘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道德经》第十四章《道德经》第十四章说:"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意思是说:根据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在的具体事物。此句有争议。帛书本为:"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到底是"执古之道",还是"执今之道",两种说法,如果不谈原典文字的对错,单从道理上讲。
-
关键词
原典
颜如玉
《三字经》
文化典籍
人能
九天揽月
王母宫
孔家店
教育思想
郭巨埋儿
-
分类号
G4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能如婴儿——读《道德经》有感之八
- 13
-
-
作者
李良智
-
机构
山东省青州经济开发区中心学校(王母宫)
-
出处
《基础教育论坛》
2014年第Z2期139-140,共2页
-
文摘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道德经》第十章《道德经》第十章说:"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意思是说:精神和身体合一,能不分离吗?结聚精气,致力柔和,能像无欲的婴儿吗?"能如婴儿乎",王弼本、帛书本皆作"能婴儿乎",今从傅奕本。婴儿、水、女性,这是老子常用的意象,正可以代表老子的无为、柔软、低下、谦和、素朴。
-
关键词
傅奕
无欲
老子五千言
使人
绝学无忧
绝圣弃智
上善若水
初生牛犊
十八章
子务
-
分类号
B223.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无的玄妙——读《道德经》有感之九
- 14
-
-
作者
李良智
-
机构
山东省青州经济开发区中心学校(王母宫)
-
出处
《基础教育论坛》
2014年第9X期66-67,共2页
-
文摘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道德经》第十一章《道德经》第十一章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意思是说: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个毂上,有了毂中间的洞孔,才有了车的作用。揉捏黏土做成器皿,有了器皿中间的虚空,才有了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中间的空地方。
-
关键词
有室
有生于无
如意金箍棒
天下人
声光电
教育管理者
天地之始
赵括
自然造化
辩证思维
-
分类号
G639.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为腹不为目——读《道德经》有感之十
- 15
-
-
作者
李良智
-
机构
山东省青州经济开发区中心学校(王母宫)
-
出处
《基础教育论坛》
2014年第10X期67-68,共2页
-
文摘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道德经》第十二章《道德经》第十二章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意思是: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纷繁的音乐,使人听觉不灵敏;丰美的饮食,使人味觉迟钝;
-
关键词
色令
十二章
目盲
使人
味觉迟钝
令人
贵大患若身
我长大了
事业有成
人欲横流
-
分类号
B223.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宠辱若惊——读《道德经》有感之十一
- 16
-
-
作者
李良智
-
机构
山东省青州经济开发区中心学校(王母宫)
-
出处
《基础教育论坛》
2014年第11X期66-67,共2页
-
文摘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道德经》第十三章《道德经》第十三章说:"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意思是说: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恐,重视身体像重视大祸患一样。什么叫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恐呢?得宠本质上是卑下的,得到宠爱感到惊恐不安,失去宠爱也感到惊恐不安,这就叫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恐。在老子看来,得宠和受辱一样,都不是什么好事。宠爱加身,总有失去的那一天。
-
关键词
贵大患若身
失之若惊
三章
高处不胜寒
理事情
士可杀不可辱
故贵
花开花落
云卷云舒
知耻
-
分类号
B958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不言之教——读《道德经》有感之二
- 17
-
-
作者
李良智
-
机构
山东省青州经济开发区中心学校(王母宫)
-
出处
《基础教育论坛》
2013年第12X期69-70,共2页
-
文摘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道德经》第二章《道德经》第二章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意思是:圣人以"无为"的态度去对待世事,实行"不言"的教导。这里的"圣人",不是儒家意义上的圣人,是心灵与自然合一的人。老子的"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不妄为、不刻意而为,是顺任自然而为。"不言",就是不发号施令、不滥用命令的意思。实行"不言"的教导,就是不硬去发布不符合规律的教令。《史记》记载。
-
关键词
不言之教
意而
岳母刺字
乐羊子
三味书屋
藤野先生
一杯水
老和尚
无言之教
寿镜吾
-
分类号
B223.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诗无达诂——读《道德经》有感之一
- 18
-
-
作者
李良智
-
机构
山东省青州经济开发区中心学校(王母宫)
-
出处
《基础教育论坛》
2013年第11X期68-69,共2页
-
文摘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第一章《道德经》第一章开篇说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说:可以用语言说出来的"道",它就不是永恒的"道";可以用言词说出来的"名",不是永恒的"名"。永恒的道,是不能言说的。道不远人,却往往叫我们欲辩忘言。正如四季更迭,正如空气之与我们的关系,我们能感觉到,能懂得其重要性,却找不到恰当的言辞来言说其详。事物的名称也是一样,叫了张三。
-
关键词
道可道
诗无达诂
用言
道不远人
词说
唐诗三百首
诗味
宋代理学家
孔融让梨
趣味盎然
-
分类号
B223.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让提问成为物理课堂的一道风景
- 19
-
-
作者
王志发
杨海明
刘兴军
-
机构
山东省青州经济开发区学校
-
出处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0年第11期131-131,共1页
-
-
关键词
物理课堂
提问
教师
会问
-
分类号
G633.7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如何让作文评语具有人文性
- 20
-
-
作者
刘兴昌
刁振军
郭德亮
-
机构
山东省青州经济开发区学校
-
出处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3年第5期60-60,共1页
-
文摘
评价学生的文章,最重要的除了要求他们写得生动、形象、具体外,更要使他们喜欢学习、喜欢表达、喜欢写作,觉得那是一种快乐。针对学生的心理,教师要用一种清新、亲切的语句,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自觉性、自信心和积极性,使每一位学生都喜欢写作,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写作水平。笔者认为真正文质兼美的作文评语应该体现人文性和艺术性,让老师良好的语言熏陶学生,这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
关键词
作文
评语
人文性
-
分类号
G633.34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