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SSR分子标记的羊肚菌山东主栽菌株遗传多样性分析
1
作者 姚强 张元祺 +9 位作者 李文刚 韩建东 苏敬红 孙铂森 黄春燕 王前翔 杨鹏 谢业水 何立坤 武彬 《食用菌》 CAS 2024年第4期21-24,共4页
目的:为羊肚菌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产菌株选择提供参考,消除同一菌种连作对生产的影响。方法:以山东省不同地区15个羊肚菌菌株为材料,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00条引物进行扩增、电泳,并从中筛选出条带清晰、重复性高和特异性强的引... 目的:为羊肚菌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产菌株选择提供参考,消除同一菌种连作对生产的影响。方法:以山东省不同地区15个羊肚菌菌株为材料,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00条引物进行扩增、电泳,并从中筛选出条带清晰、重复性高和特异性强的引物,在供试羊肚菌菌株中进行扩增,利用软件对电泳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22条引物共扩增出223条DNA片段,其中多态性片段94条,占总扩增片段数的42.15%,供试羊肚菌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8550~0.9750,平均遗传相似系数0.9172;供试羊肚菌菌株主要分为3个类群,同一地区的羊肚菌菌株间有一定差别,但不同地区的不同羊肚菌菌株间遗传关系较为接近,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引入的种源相同或者相近。该结果为羊肚菌生产及其种质资源的分类和遗传进化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亲缘关系 遗传多样性 分子标记
下载PDF
白玉菇优质高产菌株筛选试验
2
作者 武彬 赵翔宇 +6 位作者 王飞翔 苏敬红 李辛阳 宫志远 辛淑荣 王前翔 姚强 《中国果菜》 2025年第4期48-53,84,共7页
为获得白玉菇的优良菌株,提高白玉菇产量,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处理白玉菇菌株子实体,检测诱变后的菌株菌丝生长势、拮抗作用及总糖、PPO、CAT、MDA含量,筛选出菌丝生长快、保鲜能力强的新菌株。结果表明,在诱变后的菌株里筛选得到... 为获得白玉菇的优良菌株,提高白玉菇产量,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处理白玉菇菌株子实体,检测诱变后的菌株菌丝生长势、拮抗作用及总糖、PPO、CAT、MDA含量,筛选出菌丝生长快、保鲜能力强的新菌株。结果表明,在诱变后的菌株里筛选得到1株生长势较好、遗传稳定,且与原始菌株有拮抗作用的新菌株,保存24 d后,新菌株的PPO、MDA含量分别比原始菌株低3.00 U/mL和2.50μmol/g FW,CAT含量比原始菌株高80.00 U,总糖含量变化趋势比原始菌株更稳定,综合对比得出,新菌株表现更佳。通过栽培实验观察,与原始菌株相比,新菌株采收期几乎不开伞,菌丛较浓密,子实体生长整齐,比原始菌株节省了8.82%的生长时间,且单瓶质量21.9 g左右,综合表现优良,该试验结果可以为优良白玉菇的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玉菇 品种筛选 甲基磺酸乙酯(EMS) 贮藏品质
下载PDF
羊肚菌栽培方法优化研究
3
作者 武彬 韩建东 +8 位作者 张元祺 李文刚 黄春燕 李兆荣 杨鹏 景文婷 谢业水 张振宇 姚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6期43-46,56,共5页
为了探究不同环境条件对羊肚菌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分别研究了品种、单播混播、菌种形态、低畦、腐殖质添加量等因素对羊肚菌生产性能的影响。选取ZHS-3、ZHS-5、四川-6和MZ-8等品种,在冬春季节分别做了品比试验、单一菌种和混合菌种栽培... 为了探究不同环境条件对羊肚菌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分别研究了品种、单播混播、菌种形态、低畦、腐殖质添加量等因素对羊肚菌生产性能的影响。选取ZHS-3、ZHS-5、四川-6和MZ-8等品种,在冬春季节分别做了品比试验、单一菌种和混合菌种栽培试验、固体菌种和液体原种栽培试验、低畦栽培试验和土壤基质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品比试验中四川-6的栽培效果更好,较ZHS-3、ZHS-5和MZ-8产量分别高22.27%、32.17%和19.74%;单一菌种和混合菌种栽培试验中单一菌种的栽培效果更好,产量较混合菌种高22.72%,说明若早发菌种和晚发菌种同时存在则无协同作用;液体原种和固体菌种栽培试验中固体菌种的栽培效果更好,产量较液体菌种高28.78%,液体菌种虽然发菌快但个体小;低畦栽培试验中平栽的栽培效果更好,产量较下挖组高53.24%,说明通风不足会影响产量;腐殖质添加试验中添加腐殖质含量在5%时栽培效果更好,产量较添加10%腐殖质区域高20.10%,较对照组高31.12%,说明腐殖质添加不宜过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液体菌种 混合菌种 低畦 腐殖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