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喷嘴喷雾压力与雾化粒度关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5
1
作者 程卫民 周刚 +2 位作者 左前明 聂文 王刚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08-1313,共6页
对喷嘴雾化粒度的指标和雾化粒度的测定方法进行了分析,利用Winner313激光粒度分析仪设计了喷嘴雾化实验系统,对煤矿采煤工作面常用的5种喷嘴进行了5个压力下的雾化粒度测定,得到了各类喷嘴在不同压力下的D50、D90、D[3,2]等数据,根据... 对喷嘴雾化粒度的指标和雾化粒度的测定方法进行了分析,利用Winner313激光粒度分析仪设计了喷嘴雾化实验系统,对煤矿采煤工作面常用的5种喷嘴进行了5个压力下的雾化粒度测定,得到了各类喷嘴在不同压力下的D50、D90、D[3,2]等数据,根据数据分析得出:要对呼吸性粉尘有较好的捕集作用,就必须实现高压喷雾;8MPa作为支架和煤机喷雾压力时的雾化粒度对采煤工作面降尘效果最佳。通过在综放工作面的实际应用,降尘率平均在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嘴 喷雾压力 雾化粒度
下载PDF
超前探测灾害性含导水地质构造的直流电法 被引量:111
2
作者 韩德品 李丹 +1 位作者 程久龙 王鹏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35-639,共5页
通过研究矿井直流电法7电极系探测装置系统,成功开发出煤矿掘进巷道顺层超前探测含导水构造的直流电法探测方法,解决了较长距离定量预测煤矿掘进工作面前方灾害性含导水构造及其位置的难题。通过深入研究地层层状空间的影响及消除方法... 通过研究矿井直流电法7电极系探测装置系统,成功开发出煤矿掘进巷道顺层超前探测含导水构造的直流电法探测方法,解决了较长距离定量预测煤矿掘进工作面前方灾害性含导水构造及其位置的难题。通过深入研究地层层状空间的影响及消除方法、地层各向异性的影响及消除方法、测量电极M、N附近的影响及消除方法、掘进巷道非正前方的影响及消除方法等资料处理技术,获得了掘进巷道(或隧道)工作面前方地质异常体的电性异常分布信息,能定量解释掘进巷道前方0~140m内灾害性含导水地质构造及其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前探测 含导水构造 矿井直流电法
下载PDF
强电磁干扰区灾害性采空区探地雷达精细探测研究 被引量:29
3
作者 程久龙 潘冬明 +3 位作者 李伟 刘树才 王玉和 姜国庆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7-231,共5页
探讨了利用探地雷达技术进行强干扰区煤矿采空区精细探测的技术方法,结合雷达探测原理分析了灾害性采空区的探测可行性,给出了采空区的雷达反射波响应特征,分析了干扰的类型,提出了压制强电磁干扰的工作方法、数据处理和解释方法。结合... 探讨了利用探地雷达技术进行强干扰区煤矿采空区精细探测的技术方法,结合雷达探测原理分析了灾害性采空区的探测可行性,给出了采空区的雷达反射波响应特征,分析了干扰的类型,提出了压制强电磁干扰的工作方法、数据处理和解释方法。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分析,论证了压制强电磁干扰方法的可行性,探测结果得到钻探验证,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研究表明,在强电磁干扰地区,采用可行的技术方法压制干扰,可以实现探地雷达进行灾害性采空区的精细探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电磁干扰 采空区 探地雷达 精细探测
下载PDF
工作面内隐伏含水体电法探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8
4
作者 程久龙 李文 王玉和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9-62,共4页
为探明工作面底板内隐伏含水体,研究利用一种新的直流电法——平行双极-偶极电阻率法——进行探测.采用物理模拟方法,实验模拟在大型水槽中进行,利用铁块模拟含水体,水模拟围岩.在资料处理解释方面,采用电阻率层析成像反演计算目标体的... 为探明工作面底板内隐伏含水体,研究利用一种新的直流电法——平行双极-偶极电阻率法——进行探测.采用物理模拟方法,实验模拟在大型水槽中进行,利用铁块模拟含水体,水模拟围岩.在资料处理解释方面,采用电阻率层析成像反演计算目标体的位置.实验表明,采用平行双极-偶极电阻率法探测工作面内隐伏的含水体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该方法也因其观测信号强、适应范围广的优点,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面内含水体 平行双极-偶极电阻率法 水槽模拟实验 电阻率层析成像
下载PDF
协同增效原理在煤尘抑爆剂中的应用实验 被引量:10
5
作者 左前明 程卫民 +1 位作者 邹冠贵 汤家轩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5-109,116,共6页
煤尘抑爆技术是防治煤尘爆炸的重要手段,抑爆技术核心是研究开发具有较好抑爆性能的抑爆剂。分析了煤尘抑爆剂的物理、化学、混合3种作用机理形式,并对现有抑爆剂进行了分类,提出了新型抑爆剂的基本特性,运用复配协同增效技术进行了抑... 煤尘抑爆技术是防治煤尘爆炸的重要手段,抑爆技术核心是研究开发具有较好抑爆性能的抑爆剂。分析了煤尘抑爆剂的物理、化学、混合3种作用机理形式,并对现有抑爆剂进行了分类,提出了新型抑爆剂的基本特性,运用复配协同增效技术进行了抑爆剂的开发,选取Al(OH)3、聚磷酸铵和具有天然纳米孔结构的硅藻土为单体,通过合成得到3种复配型抑爆剂A、B、C;利用20L球形爆炸测试系统以爆炸特性参数为指标,对新型抑爆剂的抑爆效果进行了爆炸实验;结果表明,复配型抑爆剂较传统抑爆剂有更优越的抑爆性能,实现了协同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尘 爆炸实验 协同增效 抑爆剂 防爆
原文传递
基于安全标准化的非煤矿山安全管理系统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刘业娇 曹庆贵 +2 位作者 王文才 田志超 黄冬梅 《工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4-76,96,共4页
根据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标准化的要求和企业自身安全生产管理需求,分析矿山安全标准化系统要素及其PDCA运行模式,提出创建矿山安全标准化系统的过程思路。基于矿山安全标准化和现代安全管理理念,采用B/S应用模式研发露天矿山"... 根据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标准化的要求和企业自身安全生产管理需求,分析矿山安全标准化系统要素及其PDCA运行模式,提出创建矿山安全标准化系统的过程思路。基于矿山安全标准化和现代安全管理理念,采用B/S应用模式研发露天矿山"现代安全管理系统",对系统功能和优点进行深入分析,简要阐述系统的应用方式和运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非金属矿山 安全标准化 PDCA 现代安全管理
下载PDF
大直径中空孔在穿越复杂环境控制爆破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梓源 王海亮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9-133,152,共6页
为解决地铁车站风道斜穿建筑物时造成的爆破振动所带来的扰动,以青岛地铁1号线瑞金路车站为工程背景,通过从掏槽眼、辅助眼、起爆网路等角度对风道1部爆破方案进行设计,最终确定为采用大直径中空孔掏槽布置方式与孔外延期微差起爆技术... 为解决地铁车站风道斜穿建筑物时造成的爆破振动所带来的扰动,以青岛地铁1号线瑞金路车站为工程背景,通过从掏槽眼、辅助眼、起爆网路等角度对风道1部爆破方案进行设计,最终确定为采用大直径中空孔掏槽布置方式与孔外延期微差起爆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多方位地进行控制爆破。结果表明:(1)控制爆破方案测得3次振速为0.47、0.46、0.50 cm/s,均小于被保护对象规定振速1.5 cm/s,有效控制了振速;(2)使用孔内延期和孔外延期相结合的微差起爆网路,使爆破起爆次数由4次降低到了2次,提高了起爆效率;(3)验证可知,本设计方案最大爆破振速仍出现在大直径中空孔掏槽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大直径中空孔 孔外延期 振动速度 控制爆破
下载PDF
建筑物下的矿压规律研究及灾害防治 被引量:2
8
作者 温兴林 张坤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7-159,共3页
利用UDEC离散单元法数值模拟综采面矿压规律的优越性,系统地模拟了不同条带尺寸下薄煤层短壁综采面矿压规律,最后在此基础上通过水害评价、现场监测确定出了40 m的合理开采条带,并辅以帷幕注浆的技术使16煤层的突水系数在0.044~0.086 M... 利用UDEC离散单元法数值模拟综采面矿压规律的优越性,系统地模拟了不同条带尺寸下薄煤层短壁综采面矿压规律,最后在此基础上通过水害评价、现场监测确定出了40 m的合理开采条带,并辅以帷幕注浆的技术使16煤层的突水系数在0.044~0.086 MPa/m,同时使地表下沉量为80 mm,符合Ⅰ级损坏变形范围,能够满足保护建筑物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压规律 UDEC数值模拟 条带宽度 帷幕注浆
原文传递
城市垃圾充填煤矿采空区控制地表沉陷技术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刘音 郭晓葭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4期30-34,共5页
对当前两大环境问题(矿山地表沉陷和城市垃圾)所造成的危害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城市垃圾处理和矿山充填开采研究现状,对当前利用城市垃圾充填煤矿采空区控制地表沉陷技术进行分析,提出其今后的研究重点:城市垃圾压缩及其固化性能关键技... 对当前两大环境问题(矿山地表沉陷和城市垃圾)所造成的危害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城市垃圾处理和矿山充填开采研究现状,对当前利用城市垃圾充填煤矿采空区控制地表沉陷技术进行分析,提出其今后的研究重点:城市垃圾压缩及其固化性能关键技术,利用城市垃圾充填煤矿采空区的充填工艺设计,充填设备研究与开发,以及如何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防止垃圾充填可能造成的各种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垃圾 采空区充填 地表沉陷
下载PDF
考虑保护层特性与重车偏压影响的引水隧洞底板混凝土受力变形特征
10
作者 王湃 王康 +4 位作者 刘清 杨磊 屠文锋 王小龙 杨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931-2942,共12页
在引水隧洞开挖与混凝土衬砌平行作业施工过程中,底板混凝土被重车碾压破坏严重影响施工质量。针对引水隧洞“边挖边衬”平行作业中由于重车碾压所导致的底板混凝土保护难题,利用ABAQUS建立底板保护数值计算模型,采用上覆“洞渣-混凝土... 在引水隧洞开挖与混凝土衬砌平行作业施工过程中,底板混凝土被重车碾压破坏严重影响施工质量。针对引水隧洞“边挖边衬”平行作业中由于重车碾压所导致的底板混凝土保护难题,利用ABAQUS建立底板保护数值计算模型,采用上覆“洞渣-混凝土”复合保护层的底板保护措施,开展隧洞底板成品混凝土保护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保护层材料特性与重车偏压距离对底板受力变形的影响规律,评估不同工况下的底板保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该底板保护措施可有效提升底板混凝土保护效果,随着保护层混凝土标号提高,底板混凝土的受力与变形减小,减小率最高分别可达17.5%和12.4%,随着重车偏压距增大,底板混凝土最大变形量增大且变形区域范围扩散显著,且边缘处应力增长极其明显,最大增长率高达222.6%,研究结果可为隧洞底板混凝土防碾压破坏提供理论与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水隧洞 边挖边衬 偏压碾压 底板保护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浅埋煤层高强度开采覆岩切落式塌陷灾害及防控技术 被引量:2
11
作者 冯溪阳 王有财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4-48,共5页
高强度开采浅埋煤层容易造成覆岩切落式塌陷灾害,导致煤矿事故,危害采煤工人生命安全。为此该文提出浅埋煤层高强度开采覆岩切落式塌陷灾害及防控技术。通过计算关键层破断距、开采条件允许的老顶沉量,判断煤层开采区是否存在覆岩切落... 高强度开采浅埋煤层容易造成覆岩切落式塌陷灾害,导致煤矿事故,危害采煤工人生命安全。为此该文提出浅埋煤层高强度开采覆岩切落式塌陷灾害及防控技术。通过计算关键层破断距、开采条件允许的老顶沉量,判断煤层开采区是否存在覆岩切落式塌陷裂缝,利用覆岩裂缝大小分析切落式塌陷灾害,判断是否存在切落式塌陷迹象,为覆岩切落式塌陷防控提供分析依据;分析覆岩关键层结构可知,浅埋煤层覆岩较薄削弱板簧效应产生自稳结构,拉破坏/拉剪破坏组合是覆岩切落式塌陷主要原因。根据分析结果研究塌陷灾害防控技术,一是控制浅埋煤层开采高度,二是填充开采工作面,由此防控覆岩切落式塌陷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煤层 高强度开采 覆岩 切落式 塌陷灾害
下载PDF
矿山岩层细观尺度破坏数值模拟研究若干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谭云亮 吴元伟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4期1-4,共4页
为了揭示岩石细观尺度破裂演化及其力学特征,研究获得的力学元胞自动机(MCA)方法能够基于能量传递及耗散规则,有效模拟细胞岩石破坏演化过程及其能量释放规律;开发的细观二维颗粒元(2D-ball)模拟方法实现了对煤岩动力过程及其能量变化... 为了揭示岩石细观尺度破裂演化及其力学特征,研究获得的力学元胞自动机(MCA)方法能够基于能量传递及耗散规则,有效模拟细胞岩石破坏演化过程及其能量释放规律;开发的细观二维颗粒元(2D-ball)模拟方法实现了对煤岩动力过程及其能量变化的有效模拟;研究改进的Boltzmann方法实现了对裂隙煤体内瓦斯运移规律及解吸附特征的有效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层 细观 力学元胞自动机 二维颗粒元 BOLTZMANN方法
下载PDF
受采动影响锚固控制上山巷道的稳定性实测研究
13
作者 谭云亮 杨慧明 赵志刚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7-28,48,共3页
针对煤矿上山受采动影响的特点,对大安山煤矿锚固控制上山受采动影响时的稳定性进行了实测研究。结果表明,在老顶来压前夕,上山内顶底板移近速度出现高峰,锚杆锚固力将达到最大锚固力状态;老顶来压完成以后,上山内顶底板移近速度迅速下... 针对煤矿上山受采动影响的特点,对大安山煤矿锚固控制上山受采动影响时的稳定性进行了实测研究。结果表明,在老顶来压前夕,上山内顶底板移近速度出现高峰,锚杆锚固力将达到最大锚固力状态;老顶来压完成以后,上山内顶底板移近速度迅速下降,而锚固力基本保持不变,巷道围岩变形量还将以稳定蠕变形态缓慢增加,大致滞后一个月后基本停止。因此,上山锚杆支护设计和煤柱尺寸的留设必须充分考虑上覆岩层的运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 上山巷道 锚杆支护 老顶 稳定性
下载PDF
海湾大桥施工隐患动态预测与双线控制研究
14
作者 吴立荣 程卫民 +3 位作者 董淑喜 姜言泉 翟文琦 李峰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5-111,共7页
目前桥梁施工安全的研究,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相结合的系统研究比较欠缺。根据大桥施工特点,从时间和空间角度,采取"线-点-面-点-面"分析方法,把桥梁建设的工艺过程看作线,具体的工艺看作点,各工艺的影响因素组成面,把每一影... 目前桥梁施工安全的研究,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相结合的系统研究比较欠缺。根据大桥施工特点,从时间和空间角度,采取"线-点-面-点-面"分析方法,把桥梁建设的工艺过程看作线,具体的工艺看作点,各工艺的影响因素组成面,把每一影响因素看作点,各影响因素的影响指标组成面,以各工艺点为核心,对事故隐患进行全方位动态分析,结合计算机软件,利用小波神经网络评价各工艺点危险性。通过在青岛海湾大桥进行应用,能够全面分析出施工中存在的隐患、评价其危险性,根据大桥实际情况,制定"双线"措施,从整体上制定主线措施,对各工艺点采取支线措施,确保每个环节安全性,通过采取宏观性的主线措施和有针对性的支线措施,保证了大桥的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湾大桥 隐患 预测 小波 神经网络 措施 控制
原文传递
基于正交试验的煤矿安全开采充填材料配比优化研究 被引量:40
15
作者 史俊伟 魏中举 +2 位作者 刘庆龙 李杨杨 陈军涛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1-115,共5页
针对目前我国"三下"压煤的现状,以及煤矿固体废弃物以煤矸石、粉煤灰为主的情况,结合岱庄煤矿膏体充填工程实践,以水泥为胶结料,煤矸石和粉煤灰为粗细骨料,运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定量确定了水泥、粉煤灰和煤矸石不同配比和膏体... 针对目前我国"三下"压煤的现状,以及煤矿固体废弃物以煤矸石、粉煤灰为主的情况,结合岱庄煤矿膏体充填工程实践,以水泥为胶结料,煤矸石和粉煤灰为粗细骨料,运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定量确定了水泥、粉煤灰和煤矸石不同配比和膏体浓度对煤矸石膏体充填各性能指标的敏感程度,以及各指标随各因素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提高水泥掺量可以缩短膏体的凝结时间并提高膏体的强度;膏体的塌落度即流动性主要通过调节其浓度来实现;加入适量的粉煤灰可以提高膏体的流动性,但随着粉煤灰的增多,分层度和泌水率都有所增加。当水泥∶粉煤灰∶煤矸石为1∶2.22∶4.44,浓度为75%时,充填膏体的可泵性和强度都达到最佳,充填效果显著,有助于煤矿安全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 膏体充填 性能指标 配比 优化
原文传递
循环荷载作用下煤岩强度及变形特征试验研究 被引量:97
16
作者 杨永杰 宋扬 楚俊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01-205,共5页
采用MTS815.03电液伺服岩石试验系统,对鲍店矿3煤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强度、变形及疲劳损伤过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煤岩比其他坚硬岩石更容易发生疲劳破坏,单轴循环荷载作用下鲍店矿3煤的疲劳破坏“门槛值”不超过其单轴抗压强度的8... 采用MTS815.03电液伺服岩石试验系统,对鲍店矿3煤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强度、变形及疲劳损伤过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煤岩比其他坚硬岩石更容易发生疲劳破坏,单轴循环荷载作用下鲍店矿3煤的疲劳破坏“门槛值”不超过其单轴抗压强度的81%,且在疲劳破坏“门槛值”以下进行循环加、卸载时,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疲劳损伤;煤岩轴向变形可划分为初始变形、等速变形和加速变形3个阶段,横向变形可划分为稳定变形和加速变形2个阶段,当横向变形明显加大,且卸载时变形恢复很小时,则预示着煤岩将发生破坏。循环荷载作用下,煤岩随循环次数的疲劳破坏过程可反映从压密、应变硬化到软化的发展过程,也可反映其损伤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循环荷载 强度 轴向变形 横向变形 损伤
下载PDF
高压喷雾射流雾化及水雾捕尘机理的拓展理论分析 被引量:38
17
作者 周刚 程卫民 +1 位作者 聂文 王刚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1-126,共6页
通过对射流扰动控制方程、射流色散方程解算结果的分析,基于两相流的喷雾概念模型,引入了空穴、湍流和空气动力共同作用的雾化模型。认为高压喷雾时,喷嘴内部形成的空穴和湍流作用主导喷嘴出口附近的一次雾化,而空气动力则控制着此后的... 通过对射流扰动控制方程、射流色散方程解算结果的分析,基于两相流的喷雾概念模型,引入了空穴、湍流和空气动力共同作用的雾化模型。认为高压喷雾时,喷嘴内部形成的空穴和湍流作用主导喷嘴出口附近的一次雾化,而空气动力则控制着此后的二次雾化过程。提出以临界韦伯数作为射流是否发生二次雾化的判据。根据对液滴破碎方式的分析,认为液流完全分裂成雾滴的射流临界初速度为60m/s,且射流破碎一般发生在一次雾化中,薄膜破碎一般发生在二次雾化中。基于液滴对尘粒的主动碰撞理论,对典型喷雾降尘机理进行了改进,认为当含尘气体处于非饱和状态且温度高于液体温度时,捕集率与液滴粒径间存在一个最佳组合;在相同的液气比,相同的液滴喷入时,降低气流速度有利于微细液滴对细小尘粒的捕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扰动控制方程 两相流喷雾概念模型 临界韦伯数 射流临界初速度 主动碰撞理论
原文传递
基于灰色-模糊-改进动量BP算法的矿工安全行为评价方法 被引量:24
18
作者 程卫民 周刚 +2 位作者 王刚 吴立荣 亓玉栋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1-105,共5页
根据矿工安全行为自身的复杂性,影响因素的多样性,行为过程的非线性、模糊性、随机性、时变性的特点,从安全生理、安全心理、工程心理、安全管理、生活重大事件、不同文化差异6个方面构建了矿工安全行为心理测量的初试量表。通过相关数... 根据矿工安全行为自身的复杂性,影响因素的多样性,行为过程的非线性、模糊性、随机性、时变性的特点,从安全生理、安全心理、工程心理、安全管理、生活重大事件、不同文化差异6个方面构建了矿工安全行为心理测量的初试量表。通过相关数学工具确定了与矿工安全行为状况紧密相关的63条测量指标作为评价因素集合,建立了基于灰色-模糊-改进动量BP算法的矿工安全行为状况的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实践应用表明,该方法能对矿工安全行为状态进行较为准确的评价,能满足生产现场矿工不安全行为预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模糊-改进动量BP算法 安全行为 评价 心理测量
下载PDF
煤样压缩破坏过程的声发射试验 被引量:54
19
作者 杨永杰 陈绍杰 韩国栋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62-565,共4页
对煤样进行了单轴压缩条件下的声发射试验,通过对能量计数率的最大Lyapunov指数计算,证明煤岩破裂过程并非呈现混沌,而是可以通过声发射信息预测的.对能量计数率进行小波系数分解,进一步计算得到各尺度的Lipschitz指数α.结果表明,可以... 对煤样进行了单轴压缩条件下的声发射试验,通过对能量计数率的最大Lyapunov指数计算,证明煤岩破裂过程并非呈现混沌,而是可以通过声发射信息预测的.对能量计数率进行小波系数分解,进一步计算得到各尺度的Lipschitz指数α.结果表明,可以用最先出现的α负值所对应的时间作为煤样破裂预测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 破坏 声发射 混沌 Lipschitz指数 预测
下载PDF
煤矿充填法开采技术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52
20
作者 郭惟嘉 张新国 +1 位作者 史俊伟 李杨杨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4期24-29,共6页
针对我国目前"三下"压煤的现状和煤矿采掘产生的以煤矸石为主的固体废弃物的治理情况,系统介绍了充填法开采技术的发展历程、充填体的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同时针对目前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的现状,提出了袋装充填及城市垃圾充填... 针对我国目前"三下"压煤的现状和煤矿采掘产生的以煤矸石为主的固体废弃物的治理情况,系统介绍了充填法开采技术的发展历程、充填体的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同时针对目前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的现状,提出了袋装充填及城市垃圾充填方式。实施城市垃圾充填与采空区治理相结合,比传统的填埋、堆肥、焚烧处理垃圾方式,更有助于城市垃圾的规模化处理。充填法开采不仅带来工程实践意义的革新,而且实现了矿井的"掘"、"采"、"处"三元开采模式,其科学和工程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法开采 作用机理 城市垃圾充填 应用前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