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矿山井巷和采场冲击地压危险性的弹性能判据 被引量:23
1
作者 孙振武 代进 +1 位作者 杨春苗 杨建飞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94-798,共5页
探讨了处于弹塑性变形状态下井巷和采场围岩体弹性比能的计算方法,提出了用有限元法分析计算处于弹塑性变形状态受力煤岩体的弹性比能分布的理论与方法,以及产生冲击地压的弹性能判据.针对鲁村煤矿2217区段运输平巷的具体条件,进行了有... 探讨了处于弹塑性变形状态下井巷和采场围岩体弹性比能的计算方法,提出了用有限元法分析计算处于弹塑性变形状态受力煤岩体的弹性比能分布的理论与方法,以及产生冲击地压的弹性能判据.针对鲁村煤矿2217区段运输平巷的具体条件,进行了有限元计算分析,结果发现,巷道围岩中的弹性能主要储存于两帮煤壁中,煤壁中部煤体的弹性比能超过了产生动力破坏所需最小比能,顶、底板中储存的弹性能较少.计算表明,该巷道围岩不满足产生冲击地压的条件,与现场实际情况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弹性能 弹性能判据 有限元法
下载PDF
瓦斯对煤尘爆炸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司荣军 王春秋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2期86-91,共6页
瓦斯的存在对煤尘爆炸特性的理论计算和数值仿真的结果与实际数据有一定差距,因此,通过不同浓度瓦斯与煤尘共存条件下爆炸实验研究,得出了矿井瓦斯对煤尘的最低着火温度、最小点火能量、爆炸下限浓度、最大爆炸压力和最大爆炸压力上升... 瓦斯的存在对煤尘爆炸特性的理论计算和数值仿真的结果与实际数据有一定差距,因此,通过不同浓度瓦斯与煤尘共存条件下爆炸实验研究,得出了矿井瓦斯对煤尘的最低着火温度、最小点火能量、爆炸下限浓度、最大爆炸压力和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度等爆炸特性影响的规律即瓦斯对煤尘最低着火温度影响不大;瓦斯可使煤尘的最小点火能量减小,尤其是对难于点燃的煤尘;混合物的爆炸下限浓度随瓦斯浓度的增加而降低;混合物的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度由于瓦斯的存在而增强,而最大爆炸压力几乎没有变化。同时研究了瓦斯对无爆炸性煤尘的影响。实验研究的结论对于现场防止煤尘爆炸的发生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尘爆炸特性 瓦斯浓度 最小点火能量 爆炸下限浓度 最大爆炸压力
下载PDF
优化爆破参数进行地铁车站隧道控制爆破 被引量:15
3
作者 何闯 王海亮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7-101,共5页
为减小爆破振动速度和提高炮眼利用率,以青岛地铁2号线车站主体Ⅰ部上台阶的爆破开挖为背景,从理论上分析了由于掏槽区域爆破效果差引起爆破振动过大,由于掏槽眼不对称、掏槽区域布置不当、掏槽眼间排距过大、辅助眼排距过大、未封堵炮... 为减小爆破振动速度和提高炮眼利用率,以青岛地铁2号线车站主体Ⅰ部上台阶的爆破开挖为背景,从理论上分析了由于掏槽区域爆破效果差引起爆破振动过大,由于掏槽眼不对称、掏槽区域布置不当、掏槽眼间排距过大、辅助眼排距过大、未封堵炮孔等原因造成炮眼利用率较低。结合理论计算和工程前期施工经验对楔形掏槽参数进行了优化,同时在校核单段最大起爆药量时考虑了多自由面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复式楔形掏槽使炮眼利用率提高到90.5%,爆破振动速度控制在0.7 cm/s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岛地铁 隧道 楔形掏槽 爆破振动 炮眼利用率 爆破参数
下载PDF
矿山压力检测仪器技术新进展及其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王清标 贾宏俊 +1 位作者 王渭明 吴克新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2006年第B08期1473-1476,共4页
简要论述了提高振弦式传感器性能的一些新技术及其在矿山压力测量方面力传感器的开发应用:(1)新数学模型及应用;(2)横式弦传感器弦膜匹配减少滞后;(3)弱激发解决频率不一致问题并提高仪器分辨率;(4)活塞传压与力变换提高大量程测力传感... 简要论述了提高振弦式传感器性能的一些新技术及其在矿山压力测量方面力传感器的开发应用:(1)新数学模型及应用;(2)横式弦传感器弦膜匹配减少滞后;(3)弱激发解决频率不一致问题并提高仪器分辨率;(4)活塞传压与力变换提高大量程测力传感器的准确度和长期稳定性,适用于研制大量程、高精度、高分辨率和长期稳定性好的测力传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弦传感器 激发电路 数学模型 活塞传压 力传感器
下载PDF
城市硬岩隧道下穿砖木结构建筑爆破控制技术 被引量:14
5
作者 杨庆 王海亮 王军涛 《现代隧道技术》 E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9-202,共4页
青岛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03标段区间隧道下穿济军第一疗养院口腔科医院,隧道埋深14m。为了将爆破震动的影响程度降低到最小,开挖过程中采用了大直径中空直眼掏槽、控制单段最大起爆药量的方法,将地表震动速度控制在1.5cm/s以内,确保了地... 青岛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03标段区间隧道下穿济军第一疗养院口腔科医院,隧道埋深14m。为了将爆破震动的影响程度降低到最小,开挖过程中采用了大直径中空直眼掏槽、控制单段最大起爆药量的方法,将地表震动速度控制在1.5cm/s以内,确保了地面建筑物、附近交通干道的安全;同时应用孔外延期技术对爆破网路进行优化设计,减少了因雷管段别限制而增加的爆破次数,降低了爆破所需时间,取得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岩隧道 下穿施工 爆破震动 爆破控制
下载PDF
新形势下煤矿安全教育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明光 辛嵩 张习军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B07期47-49,共3页
通过分析我国煤矿安全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目前完善我国煤矿安全教育体制应采取的新举措,对提高我国煤矿安全教育水平,改善煤矿安全生产状况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煤矿 安全教育 原则 对策
下载PDF
衰老矿区深部相邻多矿井资源整合与系统重构 被引量:2
7
作者 石永奎 张殿镇 +1 位作者 莫技 张传恕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2-84,共3页
为了解决孙村、张庄和良庄煤矿储量不足的问题,以位于三个矿井中部的孙村矿为核心,对相邻三个煤矿深部资源进行了整合,扩大了孙村矿的矿井储量,延长了矿井的服务年限,为孙村矿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在此基础上,对孙村矿生产系统进行... 为了解决孙村、张庄和良庄煤矿储量不足的问题,以位于三个矿井中部的孙村矿为核心,对相邻三个煤矿深部资源进行了整合,扩大了孙村矿的矿井储量,延长了矿井的服务年限,为孙村矿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在此基础上,对孙村矿生产系统进行了重构,解决了原来的生产系统存在的诸多问题,提高了生产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降低了系统的运行费用,矿井的经济效益得到了提高,对国内同类矿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矿井 可采储量 服务年限 资源整合 系统重构
下载PDF
摩托车防盗器遥控引燃黑火药的实验研究
8
作者 刘焕春 王海亮 《工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7-39,共3页
根据2013型铁将军牌摩托车防盗器工作原理,分析了连接左转向灯、起动继电器及电门锁的5条导线遥控引燃黑火药的方式。利用GOS-620型示波器,测得防盗器在设防、寻车、起动、振动1次、连续振动、解锁时这5根导线两两之间的电压。从60种组... 根据2013型铁将军牌摩托车防盗器工作原理,分析了连接左转向灯、起动继电器及电门锁的5条导线遥控引燃黑火药的方式。利用GOS-620型示波器,测得防盗器在设防、寻车、起动、振动1次、连续振动、解锁时这5根导线两两之间的电压。从60种组合中筛选出10种可能引燃黑火药的方式。通过引燃实验,验证了这10种引燃方式。以左转向灯线与地线之间连接钨丝、短接导线引燃黑火药实验为例,得到了所连钨丝、导线的长度取值范围和遥控引燃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托车防盗器 遥控 引燃 黑火药
下载PDF
基于优化辅助眼控制爆破振速的研究
9
作者 陈吉辉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12-213,共2页
为减小爆破振动对临近建筑物影响,以青岛地铁2号线延安路站车站右线TBM始发导洞侧穿金狮大酒店为背景,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在不改变掏槽形式的情况下,对爆破网路,辅助眼间、排距,单段最大起爆药量进行优化。
关键词 振速 辅助眼 爆破网路 隧道
原文传递
薄煤层综掘水基泡沫降尘实验方案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雪连 刘超 《煤炭科技》 2010年第1期7-9,共3页
基于薄煤层综掘过程产生大量粉尘,传统喷水降尘措施用水量大,呼吸性粉尘的降尘效果差,且大大恶化掘进作业环境,而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改造成水基泡沫降尘剂不仅可减少用水量,大幅度提升降尘效果,还能改善作业环境。通过复配实验的方法初... 基于薄煤层综掘过程产生大量粉尘,传统喷水降尘措施用水量大,呼吸性粉尘的降尘效果差,且大大恶化掘进作业环境,而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改造成水基泡沫降尘剂不仅可减少用水量,大幅度提升降尘效果,还能改善作业环境。通过复配实验的方法初步优选出构成水基泡沫降尘剂的表面活性剂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降尘 水基泡沫降尘剂 复配实验
下载PDF
浅埋暗挖地铁车站上下两部快速施工技术
11
作者 张旭阳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6年第16期80-81,共2页
本文根据青岛市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土建一标延安路站复杂周边环境、振速要求及施工进度需要,通过改进爆破设计,优化各个施工工序衔接空隙,使爆破震动速度控制在0.2cm/s以内,保证了周围建筑物的安全,施工循环由原来的两个减少到一个,从而... 本文根据青岛市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土建一标延安路站复杂周边环境、振速要求及施工进度需要,通过改进爆破设计,优化各个施工工序衔接空隙,使爆破震动速度控制在0.2cm/s以内,保证了周围建筑物的安全,施工循环由原来的两个减少到一个,从而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节省了劳动成本,取得了较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地铁车站 孔外延期网路 爆破设计 施工工序优化
下载PDF
煤尘表面特性及润湿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96
12
作者 杨静 谭允祯 +2 位作者 王振华 商岩冬 赵文斌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37-740,共4页
通过煤尘的红外光谱实验、电泳实验和正向渗透实验系统,研究了煤尘的表面化学结构、表面电性和表面润湿性,对煤尘表面润湿机理进行了研究,阐明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对煤尘的润湿效果好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机理.研究表明,溶液对... 通过煤尘的红外光谱实验、电泳实验和正向渗透实验系统,研究了煤尘的表面化学结构、表面电性和表面润湿性,对煤尘表面润湿机理进行了研究,阐明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对煤尘的润湿效果好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机理.研究表明,溶液对煤尘的润湿性能不仅取决于溶液的气-液表面张力,而且取决于溶液与煤尘的固-液界面张力,溶液与煤尘的固-液界面张力的大小,又与煤尘的疏水性、电性、溶液添加剂(如表面活性剂)的结构、性质等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尘 表面特性 润湿机理 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微震监测揭示的C型采场空间结构及应力场 被引量:63
13
作者 成云海 姜福兴 +2 位作者 张兴民 毛仲玉 冀贞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2-107,共6页
为研究开采强烈冲击倾向煤层解放层的卸压效果,采用微地震定位监测技术,对三面采空长壁工作面(解放层)的开采进行覆岩空间运动结构及应力场分布的监测。根据岩体在三维空间的破裂成像,揭示采场覆岩空间破裂与采动应力场的关系,得出以下... 为研究开采强烈冲击倾向煤层解放层的卸压效果,采用微地震定位监测技术,对三面采空长壁工作面(解放层)的开采进行覆岩空间运动结构及应力场分布的监测。根据岩体在三维空间的破裂成像,揭示采场覆岩空间破裂与采动应力场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1)工作面三侧采空区老顶上方的岩层形成C型空间结构,微震事件分布在C型结构的外侧,构成岩体破裂区,在C型结构的内侧为高应力区,并对高应力区域的转移及不同区域的应力状况进行了描述;(2)C型结构的最凹部在煤柱上方,煤柱最小时的支承压力分布为:在靠近上顺槽的区域,老顶以上的厚硬岩层已经发生断裂,形成卸压带;靠近下顺槽的区域,老顶以上的厚硬岩层未断裂,形成应力集中区。因此,通过监测确定被解放层的解放范围,对圈定的冲击危险区域预先采取防治措施,可实现安全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微震监测 三面采空孤岛 C型空间结构 采动应力场
下载PDF
区段小煤柱破坏规律及合理尺寸研究 被引量:67
14
作者 韩承强 张开智 +2 位作者 徐小兵 李大勇 解品洲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70-373,共4页
为了防止煤柱冲击地压现象、改善工作环境并提高回采率,采用现场观测法,分析了沿空掘巷小煤柱以及工作面煤体内应力变化、超前支承压力的影响范围,以及小煤柱煤巷变形破坏规律,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4种不同宽度煤柱的塑性区变化范... 为了防止煤柱冲击地压现象、改善工作环境并提高回采率,采用现场观测法,分析了沿空掘巷小煤柱以及工作面煤体内应力变化、超前支承压力的影响范围,以及小煤柱煤巷变形破坏规律,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4种不同宽度煤柱的塑性区变化范围.结果表明,煤柱的破坏情况受煤柱宽度影响较大.小煤柱外边缘,即临近上区段采空区部分受回采影响已基本呈塑性状态;内边缘即靠近本区段煤体部分,在距工作面4m左右开始进入塑性破坏状态;煤柱宽度在6~8m之间时中部存在一定范围弹性核.适合崔庄煤矿条件合理区段煤柱宽度应为6~8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空掘巷 变形 区段煤柱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煤岩强度离散性及三轴压缩试验研究 被引量:30
15
作者 杨永杰 宋扬 +1 位作者 陈绍杰 李廷春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763-1766,共4页
简述了煤的强度离散性原因。采用超声脉冲穿透法测量煤样波速并进行岩石力学试验,回归分析得出了煤岩试件声速与其力学参数之间的关系式,为尽可能避免因煤样离散性而带来的盲目试验提供了一条技术途径。采用MTS815岩石伺服试验系统进行... 简述了煤的强度离散性原因。采用超声脉冲穿透法测量煤样波速并进行岩石力学试验,回归分析得出了煤岩试件声速与其力学参数之间的关系式,为尽可能避免因煤样离散性而带来的盲目试验提供了一条技术途径。采用MTS815岩石伺服试验系统进行了煤样三轴压缩试验。结果表明,与花岗岩等高强度岩石不同,由于煤的孔隙裂隙发育在围压作用下孔隙裂隙被压密闭合,煤的弹性模量随围压增大而增大,但并非线性关系;煤的轴向破坏应力及残余强度均随围压增大而增大。研究结论对于在破碎煤体中掘进的巷道的锚固机理研究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样 离散性 声波速度 岩石力学试验 围压 强度
下载PDF
煤岩固液耦合应变-渗透率试验 被引量:43
16
作者 杨永杰 楚俊 +1 位作者 郇冬至 李磊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60-764,共5页
采用MTS815岩石伺服试验系统进行了煤样全应力应变过程中的渗透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煤岩的应变-渗透率变化曲线与其全应力-应变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表现出相对"滞后"的特点,表明渗透率的变化与其损伤演化过程密切相关,... 采用MTS815岩石伺服试验系统进行了煤样全应力应变过程中的渗透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煤岩的应变-渗透率变化曲线与其全应力-应变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表现出相对"滞后"的特点,表明渗透率的变化与其损伤演化过程密切相关,同时煤体通过其内部裂隙的渗透需要一定的时间过程,煤岩体达到峰值强度及之后的软化阶段,即损伤变量达一定值时,渗透率出现峰值.根据试验结果,拟合得出了煤岩应变-渗透率分段曲线方程.由于煤岩微孔隙裂隙相对较发育,其渗透率受有效围压的影响较明显,随有效围压增大,煤岩渗透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这主要与煤岩中发育的原生裂隙受围压压密闭合以及限制了新生裂隙的扩展和张开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 全应力应变 渗透率 拟合 围压
下载PDF
采场支承压力分布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01
17
作者 司荣军 王春秋 谭云亮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51-354,共4页
采用FLAC-3D软件模拟了在煤层开采过程中采场支承压力的动态变化、依据数值模拟结果,拟合了支承压力集中系数与工作面推进距离的关系曲线。通过对比分析模拟结果,得出了工作面推进距离和长度及煤层的厚度和埋藏深度对支承压力集中系数... 采用FLAC-3D软件模拟了在煤层开采过程中采场支承压力的动态变化、依据数值模拟结果,拟合了支承压力集中系数与工作面推进距离的关系曲线。通过对比分析模拟结果,得出了工作面推进距离和长度及煤层的厚度和埋藏深度对支承压力集中系数和支承压力峰值点距工作面距离的影响程度,进而总结出采场支承压力分布规律,这些规律可为采场巷道维护、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和顶煤可放性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承压力 数值模拟 工作面长度 工作面推进距离 煤层厚度
下载PDF
关键层运动诱发矿震的微震探测初步研究 被引量:46
18
作者 成云海 姜福兴 +1 位作者 程久龙 汪华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3-277,共5页
采用微地震定位监测技术对华丰煤矿关键层运动诱发矿震进行了研究.根据岩体在三维空间的破裂成像,得出:可以依据微震破裂事件的空间分布对关键层进行划分;开采6,4层煤均引起了主关键层砾岩的破裂,砾岩破裂位置的发展顺序在倾向上逐渐向... 采用微地震定位监测技术对华丰煤矿关键层运动诱发矿震进行了研究.根据岩体在三维空间的破裂成像,得出:可以依据微震破裂事件的空间分布对关键层进行划分;开采6,4层煤均引起了主关键层砾岩的破裂,砾岩破裂位置的发展顺序在倾向上逐渐向实体煤扩展,在高度上先从下部开始;冲击地压显现地点不一定是矿震震源发生地点;统计观测的结果表明:部分砾岩断裂导致了矿震发生,大约50%的矿震是由于关键层的破裂引起的,只有个别矿震导致了冲击地压显现,说明了矿震与冲击地压的区别.展示了冲击地压产生原因的多样性及复杂性,提出了应根据不同的产生原因进行冲击地压防治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层运动 矿震 采场 微地震 冲击地压显现
下载PDF
煤岩全应力应变过程渗透性特征试验研究 被引量:78
19
作者 杨永杰 宋扬 陈绍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81-385,共5页
在MTS815岩石伺服试验机上进行了煤岩全应力-应变过程中的渗透性试验,揭示了煤岩在变形破坏过程中的渗透率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应变-渗透率曲线与应力-应变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表现出相对“滞后”的特点,表明渗透率的变化与其... 在MTS815岩石伺服试验机上进行了煤岩全应力-应变过程中的渗透性试验,揭示了煤岩在变形破坏过程中的渗透率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应变-渗透率曲线与应力-应变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表现出相对“滞后”的特点,表明渗透率的变化与其损伤演化过程密切相关,同时煤体通过其内部裂隙的渗透需要一定的时间过程。同其他沉积岩石相比,煤岩微结构及微组分复杂多样,不同煤岩类型其渗透率相差很大。同时,由于煤岩微孔隙裂隙相对较发育,其渗透率受有效围压的影响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 全应力-应变过程 渗透率 围压
下载PDF
煤矿采场覆岩破坏的微地震监测预报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杨永杰 陈绍杰 +1 位作者 张兴民 逄焕东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407-1410,共4页
微地震现象是岩体破坏失稳发生前给出的重要信息,研究岩体变形破坏过程的微地震特征对于预报岩体破坏、保证矿山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山东科技大学自主研制的煤矿井下微震监测系统对华丰煤矿采场覆岩破坏过程进行了监测。通过对... 微地震现象是岩体破坏失稳发生前给出的重要信息,研究岩体变形破坏过程的微地震特征对于预报岩体破坏、保证矿山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山东科技大学自主研制的煤矿井下微震监测系统对华丰煤矿采场覆岩破坏过程进行了监测。通过对监测到的微地震事件定位计算,证实微地震发展演化与采场覆岩破坏密切相关。根据未失稳岩体微震事件频数、能量、距离的差分变化规律,能够较准确地提前预报岩体破坏,对于采用微地震监测技术解决煤矿井下岩体破坏预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震 岩体 破裂 定位 监测 预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