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地区有妊娠史女性献血者HLA抗体携带情况的调查分析
1
作者 邵静茹 顾艳 +3 位作者 刘艳 潘英芳 聂向民 李文超 《免疫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9期739-742,共4页
目的通过调查山东地区有妊娠史的女性献血者HLA-I、HLA-II类抗体阳性发生率,探讨HLA抗体检测对降低临床血小板输血不良反应的意义,同时为安全输血、合理使用血液制品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使用流式细胞仪-微珠法,对纳入本次研究的186份样... 目的通过调查山东地区有妊娠史的女性献血者HLA-I、HLA-II类抗体阳性发生率,探讨HLA抗体检测对降低临床血小板输血不良反应的意义,同时为安全输血、合理使用血液制品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使用流式细胞仪-微珠法,对纳入本次研究的186份样本进行HLA-I和HLA-II抗体的检测。结果186名有妊娠史的女性献血者中,检测出HLA-I类抗体阳性者77例(阳性率41.4%),HLA-II体阳性者41例(阳性率22.0%),HLA-I类和HLA-II类抗体阳性者共计92例(阳性率49.5%)。结论初步调查了本地区有妊娠史的女性献血者HLA抗体分布情况,其HLA抗体阳性率高达49.5%。本研究的结果对如何合理利用血液制品和HLA抗体引起的输血免疫相关并发症预防措施的建立提供了一定的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献血者 HLA抗体 妊娠史 山东地区
原文传递
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在HSCT患者中的剂量校正浓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董琳 束一朔 +13 位作者 董中华 衣巧艳 李洪娟 顾艳 韩燕 丁国玉 赵羽琦 张潇月 李雪 林子云 穆锴 杨依磊 时海燕 王红美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3025-3029,共5页
目的分析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中的剂量校正浓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收治的服用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预防侵袭性真菌病(IFD)并行泊... 目的分析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中的剂量校正浓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收治的服用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预防侵袭性真菌病(IFD)并行泊沙康唑血药浓度监测的住院HSCT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泊沙康唑预防IFD的浓度达标率和临床失败率,并对该药剂量校正浓度(C0/D)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44例患者,患者的泊沙康唑平均谷浓度(C0)为(0.99±0.94)μg/mL,有20例患者的C0不低于0.7μg/mL,泊沙康唑预防IFD的浓度达标率为45.45%;13例为临床失败,临床失败率为29.55%。在C0未达标的24例患者中,有7例患者及时调整了泊沙康唑剂量,但仍有1例为临床失败;13例未进行剂量调整的患者中,有7例为临床失败;其余4例患者更换了抗真菌药物。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性别、体重指数(BMI)、肾功能和联用苯妥英钠、奥美拉唑、甲氧氯普胺对泊沙康唑C0/D有显著影响(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BMI和联用苯妥英钠是影响泊沙康唑C0/D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血药浓度个体差异较大;性别、BMI和联用苯妥英钠是影响泊沙康唑C0/D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泊沙康唑 剂量校正浓度 影响因素 造血干细胞移植 治疗药物监测
下载PDF
低增生性骨髓增生异常肿瘤的研究现状
3
作者 冷颜丽 赵晓威 王红美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31-37,共7页
骨髓增生异常肿瘤(MDS)是一类以骨髓细胞发育异常和血细胞减少为标志的髓系恶性克隆性疾病,可发展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10%~15%MDS患者表现为骨髓增生减低,该类患者被进一步划分为低增生性MDS(Hypo-MDS)。Hypo-MDS并非单一疾病,是... 骨髓增生异常肿瘤(MDS)是一类以骨髓细胞发育异常和血细胞减少为标志的髓系恶性克隆性疾病,可发展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10%~15%MDS患者表现为骨髓增生减低,该类患者被进一步划分为低增生性MDS(Hypo-MDS)。Hypo-MDS并非单一疾病,是多种疾病的混合谱系,该病患者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和分子特征等方面异质性较大,因此其诊断和鉴别诊断较为困难。笔者拟对Hypo-MDS的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旨在为临床医师更准确地识别和治疗该病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贫血 再生障碍性 全血细胞减少症 诊断 肿瘤治疗方案 低增生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意义不明的特发性血细胞减少
原文传递
新生儿Mowat-Wilson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张颖 袁欣 +1 位作者 马坤 倪秋英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2021年第6期70-71,共2页
Mowat-Wilson综合征(Mowat-Wilson syndrome,MWS)是一种由ZEB2基因突变导致的罕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特殊面容、智力障碍、发育迟缓、癫痫、巨结肠等。本文报道1例新生儿MWS,以加强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
关键词 Mowat-Wilson综合征 ZEB2基因 巨结肠
原文传递
中国范科尼贫血诊断现状及遗传学特征分析
5
作者 李牛 胡昳歆 +14 位作者 覃霞 朱易萍 周铭 何兰 常丽贤 徐晓军 代艳 曹星玉 陈凯 王红美 王春静 何岳林 钱晓文 许兰平 陈静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89-895,共7页
目的分析中国范科尼贫血(FA)的临床特征和分子诊断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造血干细胞移植和中国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登记组2009年8月至2022年1月收录的107例FA患儿的一般情况、临床特征以及染色体断裂实验和基因检测结果;根据变异类型... 目的分析中国范科尼贫血(FA)的临床特征和分子诊断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造血干细胞移植和中国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登记组2009年8月至2022年1月收录的107例FA患儿的一般情况、临床特征以及染色体断裂实验和基因检测结果;根据变异类型将FANCA基因突变患儿分为轻型和重型突变组,并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组间表型差异。结果176例登记FA患儿中,69例(39.2%)因缺乏明确的基因诊断结果而被剔除,余来自15家医院的107例患儿纳入本研究,包括男70例、女37例,移植治疗年龄6(4,9)岁。入组患儿涉及10个致病基因,包括89例FANCA基因、7例FANCG基因、3例FANCB基因、2例FANCE基因以及FANCC、FANCD1、FANCD2、FANCF、FANCJ和FANCN基因各1例;69.2%(72/104)的患儿表现为复合杂合或纯合功能丧失型变异。FANCA基因变异中79.2%(141/178)为功能丧失型变异,且外显子大缺失占比20.8%(37/178)。51.4%的患儿(55/107)有染色体断裂检测记录,阳性率81.8%(45/55)。80例患儿的172个先天性畸形中,牛奶咖啡斑(16.3%,28/172)、拇指畸形(16.3%,28/172)、多指(13.9%,24/172)和矮小(12.2%,21/172)是FA患儿较常见的先天性畸形。50例重型与26例轻型FANCA基因突变突变患儿相比,先天性畸形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33,P=0.185)。结论FANCA基因是FA患儿最主要的致病基因,临床需加强对其外显子缺失的检测,不同FANCA基因变异类型患儿之间未见表型差异;染色体断裂检测有助于变异致病性判定,但其精准性有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科尼贫血 儿童 基因 染色体断裂
原文传递
2~6岁儿童词汇和语法发展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慧娟 宋志霄 +5 位作者 高南南 张莉 孙瑾 乔秀芸 柯佳媚 李燕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7期724-730,共7页
目的对2~6岁儿童进行词汇、语法评估,探讨其发展进程及相关影响因素,旨在早期识别诊断语言障碍。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2月于山东省千佛山医院门诊正常体检的2~6岁儿童198名,每隔0.5岁分成8组,进行词汇和语法评估,并调查相关影响因... 目的对2~6岁儿童进行词汇、语法评估,探讨其发展进程及相关影响因素,旨在早期识别诊断语言障碍。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2月于山东省千佛山医院门诊正常体检的2~6岁儿童198名,每隔0.5岁分成8组,进行词汇和语法评估,并调查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词汇理解在2~4岁部分不达标,在4~6岁达标;4岁以上者词汇表达优于4岁以下。(2)语法在3.5岁前不达标条目较多,3.5岁以后明显减少。简单句型、名词短语先习得,演算及复杂句型最后习得。表示动作事件的语义最先习得,其次是人物特征,最后习得人物方位。(3)主要代养人[为祖母/外祖母(Z=-2.96)、学历为小学(H=10.96)、职业为家庭主妇(H=16.55)]及使用方言交流(H=20.53)、过去一周互动时间短(H=9.14)、将食物含在口中(Z=-2.08)、半流质饮食(H=10.07)、过晚进食固体食物(H=13.71)与词汇理解错误率高相关(P<0.05);主要代养人[为祖母/外祖母(Z=-2.25)、学历为小学(H=15.28)、职业为家庭主妇(H=17.08)]、使用方言交流(H=13.65)、过去一周互动时间短(H=8.03)及将食物含在口中(Z=-2.59)与词汇表达错误率高相关(P<0.05);主要代养人[为祖母/外祖母(Z=-3.08)、学历为小学(H=17.10)、职业为家庭主妇(H=23.64)]、使用方言交流(H=25.56)、接触电子屏幕年龄早(H=9.21)及屏幕时间长(H=14.70)、饮食行为[将食物含在口中(Z=-2.98)、不喜欢咀嚼食物(Z=-2.81)、喜欢喝粥或烂面条(Z=-1.99)、进食固体食物晚(H=12.56)、挑食(Z=-2.18)]与语法错误率高相关(P<0.05)。结论年龄与词汇和语法发展相关性最显著,词汇理解在4岁时全掌握,词汇表达及语法在4岁以前掌握差,4岁以后逐渐掌握。主要代养人、家庭代养及语言环境、屏幕时间及饮食行为与词汇和语法发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汇 语法 儿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