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低剂量CT引导下肺小结节术前带钩钢丝定位可行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潘凤敏 孟红 +3 位作者 李春海 贾海鹏 刘波 许祎帆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6期976-980,共5页
目的探讨超低剂量CT扫描方案(Sn100 kV)在肺小结节术前带钩钢丝定位术(hook-wire localization,HWL)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88例术前HWL的患者,通过计算机随机分为标准剂量CT扫描方案组(A组:管电压110 kV,管电流50 mA,n=44)或超低剂量CT... 目的探讨超低剂量CT扫描方案(Sn100 kV)在肺小结节术前带钩钢丝定位术(hook-wire localization,HWL)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88例术前HWL的患者,通过计算机随机分为标准剂量CT扫描方案组(A组:管电压110 kV,管电流50 mA,n=44)或超低剂量CT扫描方案组(B组:100 Sn kV和固定96 mA,n=44)。统计和比较两组间的定位成功率,并发症和辐射剂量。结果两组患者HWL定位的符合率均为100%。与A组相比,B组的CTDIvol值(P<0.001),总DLP值(P<0.001)和ED值(P<0.001)均明显减低。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低剂量CT可以显著减低患者的有效辐射剂量,且不影响HWL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带钩钢丝定位 肺小结节 电视辅助胸腔镜
下载PDF
不同影像学技术在肛瘘诊断应用中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晔 曾庆师 +4 位作者 黄正 牟海萍 姜虎 于博睿 杨龙霆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42-48,共7页
目的对3种不同的影像诊断方法:经直肠三维超声(three-dimensional endoanal ultrasound,3D-EAUS)、多层计算机断层扫描(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肛瘘诊断中的应用进行系... 目的对3种不同的影像诊断方法:经直肠三维超声(three-dimensional endoanal ultrasound,3D-EAUS)、多层计算机断层扫描(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肛瘘诊断中的应用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为推荐较优的影像学诊断方法提供可靠证据。方法采用RevMan 5.4.1软件进行诊断性试验的Meta分析,比较3D-EAUS、MRI、MSCT在肛瘘诊断应用中的灵敏度(sensitivity,SEN)、特异度(specificity,SPE)、集成受试者工作特征(summary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主要结局指标的差异。结果3DEAUS、MSCT及MRI的SROC曲线显示大多数点落在曲线上或位于曲线的左上角,提示3者均有较好的诊断效果。3DEAUS对肛管括约肌间型和经肛管括约肌型的诊断灵敏度较高,但对肛管括约肌上型和肛管括约肌外型的灵敏度相对较低;MSCT对区分高位复杂瘘、低位复杂瘘管及内口数量的灵敏度较低;MRI无论是平扫还是多序列联合下对肛瘘的诊断,其灵敏度、特异度均优于3D-EAUS和MSCT。结论MRI可作为诊断肛瘘较优的影像学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 经直肠三维超声 多层计算机断层扫描 核磁共振 影像诊断 META分析
下载PDF
DCE-MRI+DWI检查对鼻咽癌早期诊断效能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文堃 徐莉丽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0年第16期2616-2618,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对鼻咽癌(NC)早期诊断的效能。方法选取初诊NC患者185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DCE-MRI、DWI检查,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对比DCE-MRI、DWI单独及联合诊断不同NC分期的效能。结果DC...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对鼻咽癌(NC)早期诊断的效能。方法选取初诊NC患者185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DCE-MRI、DWI检查,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对比DCE-MRI、DWI单独及联合诊断不同NC分期的效能。结果DCE-MRI检出Ⅰ期27例,Ⅱ期41例,Ⅲ期59例,Ⅳ期36例;DWI检出Ⅰ期27例,Ⅱ期42例,Ⅲ期61例,Ⅳ期36例;DCE-MRI、DWI联合诊断检出Ⅰ期29例,Ⅱ期49例,Ⅲ期65例,Ⅳ期42例;DCE-MRI、DWI联合诊断Ⅰ期、Ⅱ期、Ⅲ期NC的检出率高于DCE-MRI、DWI单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E-MRI、DWI单独及联合诊断Ⅳ期的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E-MRI+DWI检查可提高早期NC诊断效能,能为临床早期明确NC分期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动态增强 扩散加权成像 鼻咽癌 病理诊断
下载PDF
动态负荷心肌灌注与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博 马振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5期875-877,共3页
对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不仅要从解剖层面去评估,为了更好地进行临床治疗,还需要对心肌灌注情况进行评估,动态心肌灌注(MPI)是一种通过注射对比剂的方法获取一系列CT图像,定量的评估心肌的血流状态的技术,而负荷MPI是利用腺... 对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不仅要从解剖层面去评估,为了更好地进行临床治疗,还需要对心肌灌注情况进行评估,动态心肌灌注(MPI)是一种通过注射对比剂的方法获取一系列CT图像,定量的评估心肌的血流状态的技术,而负荷MPI是利用腺苷等药物更加精准、早期地对心肌血流状况进行评价。有创性血流储备分数(FFR)是判断冠状动脉狭窄是否引起心肌缺血的金标准,本文对有关近年来有创性FFR、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的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以及基于机器学习(ML)的CT-FFR的文献进行阐述,并对负荷动态心肌灌注联合CT-FFR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动态 负荷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心肌灌注成像 血流储备分数
下载PDF
CCTA-AI联合FFR-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价值 被引量:5
5
作者 孙一 刘博 +3 位作者 孙秀彬 李桂杰 崔丁也 马振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12期2081-2085,共5页
目的以冠状动脉造影(CAG)为金标准,探讨人工智能(AI)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AI)联合基于冠状动脉CT的血流储备分数(FFR-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价值。方法选取先后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90例患者的... 目的以冠状动脉造影(CAG)为金标准,探讨人工智能(AI)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AI)联合基于冠状动脉CT的血流储备分数(FFR-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价值。方法选取先后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90例患者的资料,两项检查时间间隔≤2周。利用AI算法获得CCTA病变直径的狭窄程度,并采用科亚医疗深脉软件计算FFR-CT数值。以CAG为金标准,血管狭窄≥70%为重度狭窄,绘制CCTA-AI、FFR-CT以及联合两种AI软件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获得曲线下面积(AUC),并计算CCTA-AI联合FFR-CT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将同时获得CCTA-AI及FFR-CT结果的90例患者的266支血管纳入分析。CCTA-AI、FFR-CT及两者联合诊断血管狭窄的AUC分别为0.817、0.850、0.883。CCTA-AI联合FFR-CT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2.09%和81.08%。结论CCTA-AI联合FFR-CT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效能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人工智能 冠状动脉血管成像 冠状动脉造影 血流储备分数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常规MRI联合扩散峰度成像的影像组学模型对脑胶质瘤分级的预测 被引量:8
6
作者 尹娣 陈国丹 +2 位作者 盛玉瑞 李继振 曾庆师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2期117-121,136,共6页
目的:利用常规MRI联合扩散峰度成像(DKI)建立多参数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脑胶质瘤术前病理分级。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脑胶质瘤患者的术前常规MRI及DKI资料,DKI经后处理得到平均峰度(MK)参数图。将DICOM格式图像上传至放射组学云平台,手动... 目的:利用常规MRI联合扩散峰度成像(DKI)建立多参数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脑胶质瘤术前病理分级。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脑胶质瘤患者的术前常规MRI及DKI资料,DKI经后处理得到平均峰度(MK)参数图。将DICOM格式图像上传至放射组学云平台,手动勾画肿瘤ROI,进行特征提取及筛选。使用支持向量机算法建立脑胶质瘤分级预测模型,以5折交叉验证的方法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绘制ROC曲线,在约登指数最大时作为最佳截止值,得到预测模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计算AUC以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每个MRI序列分别提取1409个影像组学特征。T1WI、T2WI、T2 FLAIR、CE-T1WI及MK序列在测试集中得到的AUC值依次为0.686、0.818、0.800、0.843及0.864,以MK序列预测效能最高,其敏感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分别为0.800、0.857、0.657。联合多序列建立组合模型,其中由T1WI+T2 FLAIR+CE-T1WI+MK构成的组合序列效能最高,AUC值为0.995,敏感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分别为0.867、0.905、0.772。结论:常规MRI联合DKI的多参数影像组学模型可准确鉴别高、低级别脑胶质瘤,提高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影像组学 扩散峰度成像 磁共振成像 机器学习
下载PDF
颈部真性静脉瘤伴血栓形成1例
7
作者 孙一 刘博 马振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4期657-657,662,共2页
患者女,7岁。患者于1年前被异物砸伤后发现左颈前一肿物,初起约红枣样大小,质软,边界尚清楚,无明显压痛,随时间逐渐增大,且伴有疼痛感,边界不清楚。查体:于左侧颈部锁骨上区可见一大小约5 cm×3 cm包块,表面可见浅静脉扩张,质软,边... 患者女,7岁。患者于1年前被异物砸伤后发现左颈前一肿物,初起约红枣样大小,质软,边界尚清楚,无明显压痛,随时间逐渐增大,且伴有疼痛感,边界不清楚。查体:于左侧颈部锁骨上区可见一大小约5 cm×3 cm包块,表面可见浅静脉扩张,质软,边界欠清,轻压痛,活动度差,Valsalva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瘤 颈部 血栓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单形性亲上皮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
8
作者 蔡心雨 闫浩 +3 位作者 付姗姗 赵强 张建娜 张贵慧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2期923-927,共5页
淋巴瘤是淋巴系统的实体恶性肿瘤,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胃肠道是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最常见的发病部位,其中大多数是B细胞淋巴瘤,T细胞淋巴瘤少见。T细胞淋巴瘤包括肠病相关性T细胞淋巴瘤(enteropathy-associated Tcell ly... 淋巴瘤是淋巴系统的实体恶性肿瘤,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胃肠道是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最常见的发病部位,其中大多数是B细胞淋巴瘤,T细胞淋巴瘤少见。T细胞淋巴瘤包括肠病相关性T细胞淋巴瘤(enteropathy-associated Tcell lymphoma,EATL)、单形性亲上皮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monomorphic epitheliotropic intestinal T-cell lymphoma,MEITL)、外周T细胞淋巴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及皮肤T细胞淋巴瘤等[1]。EATL是来源于上皮内T淋巴细胞的原发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2008年WHO将EATL分为经典型(Ⅰ型)和单相型(Ⅱ型),2016年WHO将原I型EATL直接命名为EATL,Ⅱ型EATL更名为MEITL[2]。MEITL主要发生在亚洲,男性更容易受累,主要症状有腹痛、腹泻、呕吐及体质量减轻,急性表现可有肠梗阻、肠穿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形性亲上皮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 肠道淋巴瘤 免疫表型
下载PDF
基于CCTA的血管周围脂肪衰减指数对冠状动脉慢性全闭塞病变再通的预测价值
9
作者 杨宝珠 黄书苑 +4 位作者 于鑫鑫 邓艳 韩鹏熙 刘晓龙 王锡明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8-105,共8页
目的探究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CTA)的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t attenuation index,FAI)对冠状动脉慢性全闭塞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再通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 目的探究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CTA)的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t attenuation index,FAI)对冠状动脉慢性全闭塞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再通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至2023年6月期间行CCTA检查并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冠状动脉完全闭塞患者(n=204)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结果分为成功组(n=144)与失败组(n=60)。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闭塞段血管FAI,CTO病变的CCTA形态特征,包括病变部位[右冠状动脉(right coronary artery,RCA)、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LAD)、左回旋支(left circumflex artery,LCX)]、病变长度、病变CT值、病变钙化斑块的体积、病变入口处的残端形态、病变弯曲角度是否>45°、病变是否为负性重构,并进行两组间比较。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CTO病变再通的独立因素,并分别建立传统形态学特征模型及联合形态学特征和FAI的联合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各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两组间闭塞段FAI[(-82.33±10.61)HU vs.(-71.70±10.91)HU,P<0.001]、闭塞段CT值[69.85(55.95,86.25)HU vs.58.25(47.00,72.83)HU,P<0.001]、闭塞段血管的钙化体积[20.92(2.25,52.80)mm^(3)vs.5.69(0.00,25.75)mm^(3),P<0.001]、闭塞段长度[23.60(13.90,34.50)mm vs.14.65(9.43,19.60)mm,P<0.001]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闭塞段长度>23.05 mm、闭塞段FAI<-77.50 HU、闭塞段CT值>58.15 HU及闭塞血管负性重构是CTO病变再通失败的独立预测因素,将以上三种形态学特征因素建立传统形态学特征模型,传统形态学特征模型联合闭塞段FAI建立联合模型。联合模型的预测价值优于传统形态学特征模型的预测价值,AUC分别为0.857、0.787,P<0.001。结论FAI可以作为预测冠状动脉慢性全闭塞病变PCI手术结果的一个新的预测指标;在传统的影像学特征基础上,FAI能为CTO患者手术结果的预测提供新的增量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 脂肪衰减指数 慢性全闭塞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原文传递
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在评价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活动性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6
10
作者 韩帅 王心雨 +3 位作者 张超 董栋 陈坤健 王新怡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16-420,共5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R-VWI)在评价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CNSV)活动性的应用价值。方法21例临床确诊为CNSV的患者分别在活动期和非活动期行HR-VWI增强检查。以节段为单位统计患者血管受累情况。比较活动期和非活动期血管壁...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R-VWI)在评价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CNSV)活动性的应用价值。方法21例临床确诊为CNSV的患者分别在活动期和非活动期行HR-VWI增强检查。以节段为单位统计患者血管受累情况。比较活动期和非活动期血管壁的表现特点,包括"环征"、血管壁最大厚度、血管壁强化程度、管壁强化的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组间计数资料采用McNemar检验,计量资料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活动期和非活动期的血管壁呈"环征"的节段分别为40/91、19/91,血管壁明显强化的节段分别为45/91、25/91,轻度强化的节段分别为38/91、55/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活动期组受累节段血管壁最大厚度(1.72±0.43)mm,明显大于非活动期组(1.46±0.50)mm,活动期和非活动期管壁强化的SNR值分别为(242.9±73.2)和(207.0±68.2),CNR值分别为(232.4±71.4)和(201.1±67.7),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HR-VWI能够观察CNSV患者活动期和非活动期血管壁表现的变化,对评估CNSV的活动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 信噪比 对比噪声比
原文传递
莫迪司增强MRI联合血清CEA、CA19-9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亚林 王巍 +2 位作者 孟庆松 刘凌翀 李爱银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2年第3期412-416,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莫迪司增强磁共振成像(MRI)检测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联合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5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54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手术病理证...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莫迪司增强磁共振成像(MRI)检测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联合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5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54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76例发生肝转移(肝转移组),78例未发生肝转移(无肝转移组);同期纳入良性病变的74例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CMIA)法检测患者血清CEA、CA19-9水平;采用MRI检查仪对患者进行莫迪司增强MRI检测;分析比较莫迪司增强MRI、血清CEA、CA19-9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肝转移组血清CEA、CA19-9水平高于无肝转移组,二者检出肝转移与临床病理诊断一致性较高(Kappa=0.700、0.753,P<0.001);莫迪司增强MRI单独检出及三者联合检出肝转移与临床病理诊断一致性极好(Kappa=0.857、0.896,P<0.001);与莫迪司增强MRI、血清CEA、CA19-9单独检测相比,三者联合检测敏感度、正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增加,漏诊率降低。结论:莫迪司增强MRI联合血清CEA、CA19-9水平检测可有效提高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敏感度及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肝转移 癌胚抗原 糖类抗原19-9 莫迪司增强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MSCT增强扫描在原发性肝癌术前TNM分期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亚林 王巍 +1 位作者 崔丁也 李爱银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第8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 MSCT)增强扫描在原发性肝癌术前TNM分期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0年6月来本院就诊并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患者术前均行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肿瘤大小、形态...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 MSCT)增强扫描在原发性肝癌术前TNM分期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0年6月来本院就诊并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患者术前均行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肿瘤大小、形态、分期、有无转移进行诊断,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做对比。结果:MSCT检查和病理检查对于原发性肝癌形态分型对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MSCT平扫和增强扫描的符合率分别为66.13%、87.59%。MSCT对于原发性肝癌临床分期与病理分期存在一定的差异,60例经MSCT诊断后与术后病理对照,分期为Ⅰ期的患者14例符合,2例不符合,Ⅱ期的患者21例符合,2例不符合,Ⅲ期的患者20例符合,3例不符合,Ⅳ期的患者1例符合,1例不符合。其不同分期平均符合率为94.7%,错误率为21.55%。结论:MSCT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对肿瘤的判断(分期、是否转移)具有较好的辅助诊断价值。对减少盲目活检、有效指导手术切除范围和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及术后复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增强扫描 原发性肝癌 TNM分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