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BL教学及其在医学检验学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胡胜男 石晓红 马万山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21年第12期68-70,共3页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一种以学生为导向的学习形式,在这种学习中,学生通过努力解决问题来积累理论知识和培养实践技能.与基于案例(case-based learning,CBL)的学习不同,在PBL中"问题总是第一位的",其作为学习相关理...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一种以学生为导向的学习形式,在这种学习中,学生通过努力解决问题来积累理论知识和培养实践技能.与基于案例(case-based learning,CBL)的学习不同,在PBL中"问题总是第一位的",其作为学习相关理论概念的基础.PBL教学在医学检验教学中的应用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本文对近年来国内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检验教学中的实施情况进行梳理,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为医学检验教育及其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 医学检验教育 教学方法
下载PDF
医学检验专业免疫室实习生带教方法探讨
2
作者 张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0年第4期00259-00259,共1页
目前临床免疫检验专业是医学检验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地位越来越突出。对临床免疫检验专业实习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实习生在实习期间掌握的东西越来越多。实习是医学生培养很重要的阶段,为了适应现代医学检验的高速发展,需要培养出高... 目前临床免疫检验专业是医学检验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地位越来越突出。对临床免疫检验专业实习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实习生在实习期间掌握的东西越来越多。实习是医学生培养很重要的阶段,为了适应现代医学检验的高速发展,需要培养出高素质,高能力的检验人才,浅谈医学检验免疫室带教工作体会,探索检验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免疫 实习生 教学 评价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的单细胞转录组生物信息学研究
3
作者 庞雪 郭建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075-2083,共9页
目的利用单细胞转录组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的潜在机制。方法从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中下载UC样本的单细胞转录组数据集GSE125527作为研究对象,利用R语言的Seurat数据包对数据进行过滤和标准化,将具有相似特征基因的... 目的利用单细胞转录组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的潜在机制。方法从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中下载UC样本的单细胞转录组数据集GSE125527作为研究对象,利用R语言的Seurat数据包对数据进行过滤和标准化,将具有相似特征基因的细胞进行聚类和注释,筛选与UC发病相关的细胞亚群,提取差异表达基因(DEGs),对DEGs进行富集分析,挖掘UC发病的潜在信号通路,对差异最大的细胞亚群进行高维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hdWCNA),筛选与UC相关的基因模块;下载GSE36807、GSE42911、GSE65114和GSE6731数据集,筛选DEGs,结合单细胞DEGs和与UC相关的基因模块,筛选UC发病的核心基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核心基因预测UC发病的价值。复制UC模型大鼠验证UC核心基因的表达。结果过滤获得UC样本细胞18642个,正常结肠组织样本细胞4298个,共聚类成10个亚群,UC样本中B细胞占比高。筛选获得单核细胞相关的差异表达上调基因81个,差异表达下调基因21个。DEGs显著富集于肿瘤坏死因子(TNF)⁃α、核转录因子(NF)⁃κB、白细胞介素(IL)⁃2和信号传导与转录活化因子(STAT)5,以及干扰素(IFN)⁃α信号通路上。hdWGCNA筛选出2个UC相关基因模块,经筛选并验证,LAPTM5为UC的核心基因。与对照组大鼠相比,UC模型大鼠结肠组织中LAPTM5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结论UC与正常结肠组织样本细胞分布存在较大差异,B细胞与UC发病密切相关,是预防和治疗UC的潜在靶细胞。LAPTM5是UC发病的潜在核心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单细胞转录组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山东省46家医院临床分离真菌的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6
4
作者 寇琳娜 张春艳 +13 位作者 李政 纪冰 满思金 伊茂礼 李仁哲 孙铭艳 朱元祺 王际亮 郝明巨 国承杰 李静 于文文 盖中涛 王世富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期46-53,80,共9页
目的了解山东地区临床分离真菌的菌株分布以及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促进抗真菌药物的合理选择。方法依托于山东省儿童细菌&真菌耐药监测研究协作网,收集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山东省46所医院1030例患者的标本,剔除痰液和咽拭... 目的了解山东地区临床分离真菌的菌株分布以及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促进抗真菌药物的合理选择。方法依托于山东省儿童细菌&真菌耐药监测研究协作网,收集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山东省46所医院1030例患者的标本,剔除痰液和咽拭子标本,共1030株真菌。分析菌株来源和类型,并采用微量稀释法进行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Whonet 5.6和SPSS 22.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真菌中,主要菌株为白假丝酵母菌(38.74%,399/1030)、热带假丝酵母菌(16.99%,175/1030)及近平滑假丝酵母菌(16.41%,169/1030)等。儿童患者的主要真菌为白假丝酵母菌为(52.50%,63/120)、近平滑假丝酵母菌为(12.50%,15/120)和热带假丝酵母菌(9.17%,11/120)等。成人患者的主要真菌为白假丝酵母菌(36.37%,331/910),热带假丝酵母菌为(17.03%,155/910)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15.27%,139/910)等。主要假丝酵母菌在1至3月和8至12月的分离率远高于其他月份。白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和伏立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7.14%和7.43%,对伊曲康唑的耐药率为50.44%。热带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伏立康唑和伊曲康唑都有较高的耐药率,分别为29.05%、23.29%和48.65%。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的敏感率分别为93.06%、93.75%、94.44%。光滑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表现出2.33%的剂量依赖性敏感率。对244株血液真菌分析显示,非白假丝酵母菌菌血症占比为70.08%,在涵盖92.22%的病原谱中,氟康唑的敏感率为64.65%,伏立康唑的敏感率为68.88%,两性霉素B的敏感率为88.75%,量化后获得氟康唑、伏立康唑和两性霉素B临床治疗真菌菌血症的有效率分别为70.10%、74.69%和96.23%,其中热带假丝酵母菌对伏立康唑的敏感率低于氟康唑。结论主要的真菌为假丝酵母菌属,热带假丝酵母菌对唑类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其他假丝酵母菌对临床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度基本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念珠菌病 侵袭性 耐药性监测 药物敏感性试验
原文传递
肥胖降低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敏感性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炳杨 逯素梅 马万山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2年第17期2325-2330,共6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患者干扰素(IFN)治疗效果与机体肥胖程度的关系,以及肥胖致IFN治疗乙肝不敏感的分子机制与炎症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以肥胖作为唯一影响因素,通过文献检索,筛选并提取文献数据,经过RevMan软件作图分析,...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患者干扰素(IFN)治疗效果与机体肥胖程度的关系,以及肥胖致IFN治疗乙肝不敏感的分子机制与炎症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以肥胖作为唯一影响因素,通过文献检索,筛选并提取文献数据,经过RevMan软件作图分析,分析肥胖和IFN治疗乙肝敏感性的关系。选取2017-2021年于该院行IFN治疗的乙肝患者9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将其分为对照组(BMI≤25 kg/m^(2),61例)和肥胖组(BMI≥28 kg/m^(2),30例)。跟踪IFN治疗48周,比较两组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乙肝表面抗原(HBsAg)水平。收集不同肥胖程度的健康查体人群血浆,分为A(BMI≤25 kg/m^(2))、B(BMI≥28 kg/m^(2))两组,借助流式细胞术检测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IL-4、IL-6、IL-10、IL-12p70、IL-17、肿瘤坏死因子(TNF)-α、IFN-γ]水平,寻找A、B两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炎症细胞因子。体外培养稳定转染人HBV基因组的HepG 2.2.15细胞,IFNα2b与筛选出的差异细胞因子单独或联合作用。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检测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HBV-DNA水平,并检测IFN信号转导通路JAK-STAT和抗病毒蛋白IFITM1、MX1、OAS1、PKR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肥胖组ALT、HBsAg水平升高(P<0.05)。B组IL-2、IL-6、IL-10、IL-17水平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FNα2b单独或者与IL联合作用下,JAK1、STAT1、STAT2发生不同程度的磷酸化,JAK-STAT信号通路被激活,其中IL-6、IL-10降低JAK1-STAT磷酸化的程度尤其明显。IFN单独作用下,抗病毒蛋白IFITM1、MX1、OAS1、PKR水平升高,与IL-6、IL-10联合作用下,上述指标水平升高更加明显(P<0.05)。结论肥胖降低乙肝患者IFN治疗的敏感性,但是其机制并不与IL-2、IL-6、IL-10、IL-17水平升高直接有关。IL-2、IL-6、IL-10、IL-17可以上调抗病毒蛋白IFITM1、MX1、OAS1、PKR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乙型肝炎 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
下载PDF
复方甘草酸苷对肝癌合并肝硬化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赵悦怡 逯素梅 +1 位作者 葛肖肖 马万山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0年第3期169-172,共4页
目的:分析复方甘草酸苷(SNMC)对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影响,并探讨该药物对肝癌细胞系Hep-G2、MHCC-97H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160例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肝功能... 目的:分析复方甘草酸苷(SNMC)对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影响,并探讨该药物对肝癌细胞系Hep-G2、MHCC-97H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160例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肝功能指标变化、以不同浓度SNMC(0、25、100、200、800μg/mL)分别处理肝癌细胞系Hep-G2及MHCC-97H,应用CCK-8细胞增殖实验、平板集落形成实验探究其对肝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治疗后AST、ALT、TBI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ALB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SNMC药物浓度的增加,肝癌细胞的增殖能力逐渐降低。100、200、800μg/mL的SNMC可显著降低肝癌细胞的增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NMC对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具有保肝作用,可促进肝功能的恢复、延缓肝功能的恶化、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甘草酸苷 肝癌 肝硬化 保肝作用
下载PDF
腹主动脉瘤发病机制的单细胞转录组生物信息学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玉涛 赵莉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9期1076-1082,共7页
目的利用单细胞转录组生物信息技术挖掘腹主动脉瘤(AAA)发病的潜在机制。方法从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中下载AAA样本的单细胞转录组数据集基因表达序列(GSE)166676作为研究对象,利用R语言的Seurat数据包对数据进行过滤和标准化,将具有相... 目的利用单细胞转录组生物信息技术挖掘腹主动脉瘤(AAA)发病的潜在机制。方法从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中下载AAA样本的单细胞转录组数据集基因表达序列(GSE)166676作为研究对象,利用R语言的Seurat数据包对数据进行过滤和标准化,将具有相似特征基因的细胞进行聚类和注释,筛选与AAA形成相关的细胞亚群,提取差异表达基因,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挖掘潜在核心基因,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富集分析,挖掘AAA发病的潜在信号通路。结果过滤获得AAA样本细胞7432个,正常腹主动脉样本细胞4875个。12307个细胞聚类成18个亚群,腹主动脉瘤样本中T细胞和B细胞占比高。筛选获得T细胞和B细胞相关的差异表达上调基因120个,差异表达下调基因200个。C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受体(PTPRC)、T细胞受体复合物CD3δ亚基(CD3D)、B细胞抗原受体复合物相关蛋白β链(CD79B)、T细胞受体复合物的CD3ε亚基(CD3E)、T细胞表面糖蛋白CD3ζ链(CD247)、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纤维连接蛋白1(FN1)、组织蛋白酶D(CTSD)、膜连蛋白A5(ANXA5)、半胱蛋白酶B(CTSB)均是AAA发病的潜在核心基因。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于辅助性T细胞(Th)1和Th2细胞分化、Th17细胞分化、细胞黏附分子、细胞凋亡、流体剪切应力和动脉粥样硬化、白细胞介素(IL)-17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等。结论AAA与正常腹主动脉细胞分布存在较大差异,T细胞、B细胞与AAA形成密切相关,是预防和治疗AAA的潜在靶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单细胞转录组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不同高脂饲料对小鼠肥胖和胰岛素抵抗模型制备情况的效果比较
8
作者 张炳杨 李永清 +1 位作者 马万山 逯素梅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21年第1期1-4,61,共5页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高脂饲料在C57/BL6J小鼠肥胖和胰岛素抵抗(IR)模型制备过程中的效果差别,以期为更好的制备C57/BL6J小鼠肥胖和IR模型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雄性C57/BL6小鼠为实验材料,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基础组,喂食国内A公司啮齿...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高脂饲料在C57/BL6J小鼠肥胖和胰岛素抵抗(IR)模型制备过程中的效果差别,以期为更好的制备C57/BL6J小鼠肥胖和IR模型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雄性C57/BL6小鼠为实验材料,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基础组,喂食国内A公司啮齿动物基础饲料;模型1组,喂食国内A公司生产的啮齿动物高脂饲料(HFD-A组);模型2组,喂食美国Research Diets生产的啮齿动物高脂饲料(HFD-R组)。至饲养12周比较组间体重、血脂指标,腹腔注射葡萄糖耐量(IPGTT)和胰岛素耐量(IPITT)等指标的差异。结果:随着饲养时间的延长三组动物体重均逐渐上升,至饲养12周基础组平均体重为(31.78±1.36)g,HFD-A组为(41.56±167)g,HFD-R组为(46.38±1.98)g,差异显著(P<0.05);至饲养12周时,HFD-A组和HFD-R组肥胖模型成功率均为100%(12/12),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基础组比较,HFD-R组葡萄糖(Glu),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游离脂肪酸(NEFA)等多项指标显著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FD-A组仅Glu和LDL升高显著(P<0.05)。与基础组比较,HFD-R组的IPGTT和IPITT检测结果均显著升高(P<0.05),而HFD-A组虽有升高趋势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高脂饲料均能够在饲养12周时成功制备C57/BL6J小鼠肥胖模型,但是只有HFD-R组达到了IR模型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饲料 肥胖症 胰岛素抵抗 动物疾病模型
下载PDF
转录因子Twist 对小鼠成肌细胞C2C12 分化的影响
9
作者 葛肖肖 张艳美 +1 位作者 马万山 逯素梅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19年第12期9-12,37,共5页
转录因子Twist 是高度保守的碱性螺旋-环-螺旋蛋白家族B类成员,包括Twist 1 和Twist 2. Twist 在生长发育以及肿瘤的发生发展等过程都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其对小鼠成肌细胞系C2C12 分化过程的影响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探讨Twist 在C2C12分... 转录因子Twist 是高度保守的碱性螺旋-环-螺旋蛋白家族B类成员,包括Twist 1 和Twist 2. Twist 在生长发育以及肿瘤的发生发展等过程都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其对小鼠成肌细胞系C2C12 分化过程的影响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探讨Twist 在C2C12分化过程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分化过程的影响.通过低血清诱导体外肌肉细胞分化模型,观察分化过程中细胞形态变化.采用Western blot 检测肌肉细胞分化标志分子myogenin 和MY-32 在C2C12细胞分化第1天, 2天, 4天的表达.检测分化过程中Twist 1 和Twist 2 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C2C12 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形态逐渐变长变粗融合形成多核肌管. Myogenin 随着分化进程表达量升高, MY-32 在分化第4天出现显著表达.而Twist 1 在C2C12 细胞分化第2天和第4天转录水平均提高(P<0.05),而Twist 2在细胞分化第4天转录水平均显著提高(P<0.05),但是Twist 2蛋白表达在分化过程中未见显著变化.该研究表明Twist 1和Twist 2基因在C2C12 细胞中转录水平均升高,但是蛋白表达水平未见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成肌细胞C2C12 细胞分化 转录因子Twist1 转录因子Twist2
下载PDF
可溶性ST2在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心衰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10
作者 房忠卫 李杰 +1 位作者 袁玉飞 陈永新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23年第5期26-30,共5页
目的:本研究探讨sST2(soluble growth ST immolation expressed gene2,sST2)水平与MHD(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并发心衰患者疾病诊断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收集2018年3月-2021年10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肾病内科收治的55例MHD心衰... 目的:本研究探讨sST2(soluble growth ST immolation expressed gene2,sST2)水平与MHD(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并发心衰患者疾病诊断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收集2018年3月-2021年10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肾病内科收治的55例MHD心衰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71例MHD非心衰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性别、年龄、透析时间、原发疾病、透析前收缩压、HDL-C、LPa、Hb、ALb、CRP、sST2、hs-CTnT、NT-proBNP等指标,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MHD并发心衰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sST2对MHD并发心衰的预测价值。结果:单因素回归分析实验组患者的sST2、NT-proBNP、CRP、透析龄、Lpa均高于对照组,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则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长时间透析、高ST2水平、高NT-proBNP水平、低Hb水平是引起MHD患者发生心衰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sST2水平预测MHD患者发生心衰的AUC为0.770,最佳截断值为53ug/L,灵敏度为72.7%,特异度为70.4%。NT-proBNP预测MHD患者发生心衰的AUC为0.781,最佳截断值为6696.5ng/mL,灵敏度为85.5%,特异度为58.6%。二者联合的AUC为0.881,灵敏度为85.5%,特异度为81.7%。结论:长期透析、血清高sST2水平、高LPa水平、高NT-proBNP水平、贫血、低蛋白血症、微炎症状态、是影响MHD患者发生心衰的重要因素,并且sST2、长时间透析、低Hb症是引发MHD患者心衰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sST2可以作为一个新的标志物用来预测MHD心衰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ST2 MHD合并心衰 危险因素 诊断效能
下载PDF
代谢性疾病的表观转录组学研究
11
作者 曹姝贤 刘冬 逯素梅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61-665,660,共6页
目前对RNA修饰的研究越来越热门,虽然在基因转录调控中起主要作用的是DNA和组蛋白的表观遗传修饰,但是转录后的RNA修饰,即表观转录组,通过调节RNA的稳定性、定位和解码效率,同样对基因表达产生重要影响。RNA修饰的遗传变异或转录组修饰... 目前对RNA修饰的研究越来越热门,虽然在基因转录调控中起主要作用的是DNA和组蛋白的表观遗传修饰,但是转录后的RNA修饰,即表观转录组,通过调节RNA的稳定性、定位和解码效率,同样对基因表达产生重要影响。RNA修饰的遗传变异或转录组修饰因子(比如编码器、消码器、读码器)在环境因素干扰下与代谢性疾病(如肥胖、2型糖尿病)之间存在关联。表观转录组与表观遗传信号密切相关,这让我们对基因表达在健康以及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复杂性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另外,亲代的表观转录组修饰也可能影响下一代的生物特征。本文探讨了表观转录组修饰与代谢性疾病的关系,以及它们与表观基因组的关联,同时也讨论了可能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性疾病 RNA修饰 MRNA TRNA 综述
原文传递
多中心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系统HbA1c比对及诊断效能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萍 吴颖 +40 位作者 谢艳 陈锋 陈少强 李云豪 卢晴晴 李菁 李永伟 裴东旭 陈亚军 陈辉 李焱 王伟 王海 俞禾涛 巴珠 成德 宁乐平 罗昌亮 秦晓松 张晋 伍宁 谢惠君 潘建华 税剑 王健 杨军平 刘兴晖 徐凤霞 杨磊 胡礼仪 张群 李标 刘清林 张慢 沈守军 江敏敏 伍勇 胡金伟 刘双全 顾大勇 谢小兵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47-1058,共12页
目的:对国产蓝怡AH600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与其他不同检测系统的结果比对分析,以了解不同检测系统的检测结果的可比性,并确立国产蓝怡AH600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aemoglobin A1c,HbA1c)诊断糖尿病的最佳切点。方法:采用多中心队列研究,选择... 目的:对国产蓝怡AH600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与其他不同检测系统的结果比对分析,以了解不同检测系统的检测结果的可比性,并确立国产蓝怡AH600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aemoglobin A1c,HbA1c)诊断糖尿病的最佳切点。方法:采用多中心队列研究,选择我国18家医疗机构临床检验部门分别独立收集2022年3至4月在该院就诊的检测样本,并独立完成待评仪器(蓝怡AH600)和参比仪器HbA1c的比对分析。参比仪器包括爱科来、伯乐、东曹及惠中共4种不同品牌的糖化血红蛋白仪。不同检测系统之间结果的相关性采用散点图,计算回归方程;不同检测系统之间结果的一致性分析采用Bland-Altman法。一致性判断原则:(1)当测量差值95%一致性界限(95%limits of agreement,95%LoA)在0.4%HbA1c之内,且测定得分≥80分,比对一致性好;(2)当测量差值95%LoA超出0.4%HbA1c,测定得分≥80分,比对一致性较好;(3)测定得分<80分,比对一致性差。不同检测系统之间结果的差异性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或Wilcoxon配对符号秩和检验;糖尿病的最佳切点值采用受试者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结果:有16家医院的蓝怡AH600与参比仪器的结果相关系数R2≥0.99;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显示,江苏省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参比仪器:爱科来HA8180)的差值95%LoA为-0.486%~0.325%,测量得分为94.6分(473/500);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参比仪器:伯乐VariantⅡ)的差值95%LoA为-0.727%~0.612%,测量得分为89.8分;重庆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参比仪器:惠中MQ-2000PT)的差值95%LoA为-0.231%~0.461%,测量得分为96.6分;安徽省太和县中医院(参比仪器:惠中MQ-2000PT)的差值95%LoA为-0.469%~0.479%,测量得分为91.9分。其余14家医院蓝怡AH600与4种参比仪器品牌比对,差值95%LoA均小于0.4%HbA1c,得分均大于95分。配对样本T检验或Wilcoxon配对符号秩和检验结果显示:蓝怡AH600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参比仪器爱科来HA818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665,P=0.096),两台仪器测量值的差值均值为0.004%。其余所有机构的蓝怡AH600与参比仪器的比对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但需结合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结果综合考虑是否在临床可接受范围。采用蓝怡AH600检测985例糖尿病患者和3423例非糖尿病患者的HbA1c结果进行ROC分析,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77,标准误为0.007,95%置信区间(95%CI)为(0.864,0.8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Youden指数最大值为0.634,对应的HbA1c切点为6.235%,诊断糖尿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2%和87.2%。结论:在现有纳入研究的医院和仪器中,江苏省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参比仪器:爱科来HA8180)、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参比仪器:伯乐VariantⅡ)、重庆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参比仪器:惠中MQ-2000PT)以及安徽省太和县中医院(参比仪器:惠中MQ-2000PT)这4家医院的蓝怡AH600与参比仪器比对结论为一致性较好;其余14家医院中涉及爱科来、伯乐、东曹及惠中这4种不同品牌参比仪器,蓝怡AH600与其比对一致性好。国产蓝怡AH600检测HbA1c用于诊断糖尿病的最佳切点值是6.2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A 糖基化 糖尿病 多中心研究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中和抗体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丽鹤 任婧婧 +12 位作者 李岩 李强 马万山 李焕杰 陈振 欧兰香 张绍明 朱之炜 丁兴龙 李红霞 王岩 张忠法 汪运山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7-85,共9页
目的开发一种新型冠状病毒中和抗体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分析新型冠状病毒中和抗体在新冠疫苗效果监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表达纯化SARS-CoV-2病毒S蛋白RBD结构域和人ACE2蛋白,将RBD蛋白偶联HRP、ACE2蛋白偶联生物素(Bio),制备新型冠... 目的开发一种新型冠状病毒中和抗体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分析新型冠状病毒中和抗体在新冠疫苗效果监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表达纯化SARS-CoV-2病毒S蛋白RBD结构域和人ACE2蛋白,将RBD蛋白偶联HRP、ACE2蛋白偶联生物素(Bio),制备新型冠状病毒中和抗体检测试剂盒;收集15例注射新冠疫苗志愿者血清,检测新冠疫苗注射前后机体中和抗体水平。结果注射新冠疫苗前SARS-CoV-2中和抗体阳性率为0.00%,第1、2、3针新冠疫苗注射后11~15 d,阳性率分别为13.33%、93.33%、100.00%,第2针注射后第180~190 d,阳性率降低到33.33%;性能检测分析显示,最低检出限为0.06μg/mL,批内CV<5%,批间CV<10%,线性检测范围为0.030~3.125μg/mL,分析灵敏度验证值为0.040μg/mL,与微量细胞中和试验进行对比,确认与其具有高度一致性。结论新型冠状病毒中和抗体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性能评价良好,检测方法具有快速、方便、易操作等特点,可以用于评估新冠疫苗的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 新型冠状病毒 中和抗体 新冠疫苗 微量细胞中和试验
原文传递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在抗磷脂综合征中的检测及形成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解鸿翔 许国莹 +4 位作者 张巧云 成思 朱里洁 孙涛 靳仙宝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24-529,共6页
目的检测APS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水平,并初步探讨其形成机制。方法收集27例APS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血浆,PicoGreen核酸定量分析试剂盒检测血浆中循环游离DNA(cf-DNA)的含量,ELISA法分析血浆中瓜氨酸化组蛋白3(CitH3)... 目的检测APS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水平,并初步探讨其形成机制。方法收集27例APS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血浆,PicoGreen核酸定量分析试剂盒检测血浆中循环游离DNA(cf-DNA)的含量,ELISA法分析血浆中瓜氨酸化组蛋白3(CitH3)浓度,并分析cf-DNA/NETs含量与APS患者血栓事件的关联。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健康对照组中性粒细胞,体外用抗β2糖蛋白I(β2-GPI)/β2GPI复合物(100 μg/ml)刺激4 h,测定培养上清中cf-DNA/NETs的含量,进一步采用Toll-样受体4(TLR4)抑制剂-TAK242(5 μmol/L),观察是否能够干预抗β2GPI/β2GPI复合物对细胞的刺激效应。组间差异采用方差分析或秩和检验,两两比较采用Sidak或Dunnett′s,变量间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PS患者血浆cf-DNA/NETs浓度和CitH3含量均显著升高[175.7(70.6,205.7)ng/ml与29.8(7.6,115.7)ng/ml,Z=-3.654,P<0.05;19.5(7.8,26.4)ng/ml与3.3(0.84,10.3)ng/ml,Z=-3.932,P<0.05],且CitH3含量与cf-DNA/NETs浓度两者具有相关性(r=0.447,P=0.019);在APS患者组,动脉血栓患者与静脉血栓患者的血浆cf-DNA/NET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7.1(67.8,297.2)ng/ml与184.7(82.4,233.9)ng/ml,Z=-0.301,P=0.786],而新近发生血栓事件的患者(时间≤1个月)血浆cf-DNA/NETs含量高于既往有动静脉血栓发生的患者[192.1(83.6,328.8)ng/ml与90.0(42.8,184.7)ng/ml,Z=-2.006,P=0.046]。体外实验中,抗β2GPI/β2GPI复合物(100 μg/ml)能够刺激中性粒细胞释放cf-DNA/NETs,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9,P<0.05),而TAK242明显抑制抗β2GPI/β2GPI复合物对细胞的刺激效应(t=4.22,P<0.05)。结论APS患者外周血cf-DNA/NETs水平显著增加,其可能在APS血栓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抗β2GPI/β2GPI复合物通过TLR4诱导cf-DNA/NETs形成,参与APS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磷脂综合征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Toll-样受体4 抗β2糖蛋白I/β2GPI复合物 血栓
原文传递
莫迪司增强MRI联合血清CEA、CA19-9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亚林 王巍 +2 位作者 孟庆松 刘凌翀 李爱银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2年第3期412-416,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莫迪司增强磁共振成像(MRI)检测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联合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5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54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手术病理证...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莫迪司增强磁共振成像(MRI)检测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联合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5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54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76例发生肝转移(肝转移组),78例未发生肝转移(无肝转移组);同期纳入良性病变的74例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CMIA)法检测患者血清CEA、CA19-9水平;采用MRI检查仪对患者进行莫迪司增强MRI检测;分析比较莫迪司增强MRI、血清CEA、CA19-9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肝转移组血清CEA、CA19-9水平高于无肝转移组,二者检出肝转移与临床病理诊断一致性较高(Kappa=0.700、0.753,P<0.001);莫迪司增强MRI单独检出及三者联合检出肝转移与临床病理诊断一致性极好(Kappa=0.857、0.896,P<0.001);与莫迪司增强MRI、血清CEA、CA19-9单独检测相比,三者联合检测敏感度、正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增加,漏诊率降低。结论:莫迪司增强MRI联合血清CEA、CA19-9水平检测可有效提高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敏感度及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肝转移 癌胚抗原 糖类抗原19-9 莫迪司增强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