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add45b调控星形胶质细胞表型减轻慢性缺血性大鼠脑白质损伤
1
作者 于辉 杨阳 +3 位作者 韦婷 李文丽 罗文倩 刘彬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6期7797-7803,共7页
背景:前期研究发现生长阻滞和DNA损伤诱生蛋白45β(Gadd45b)有益于急性脑缺血损伤修复,但其对于慢性脑缺血的作用机制仍不明确。目的:探讨Gadd45b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脑白质脱髓鞘病变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 背景:前期研究发现生长阻滞和DNA损伤诱生蛋白45β(Gadd45b)有益于急性脑缺血损伤修复,但其对于慢性脑缺血的作用机制仍不明确。目的:探讨Gadd45b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脑白质脱髓鞘病变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空载体组、Gadd45b过表达组,每组15只。在大鼠脑双侧海马和双侧脑室注射空载慢病毒、Gadd45b过表达慢病毒,慢病毒转染1周后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制备慢性低灌注脑缺血大鼠模型。双侧颈总动脉结扎3周后进行新物体识别实验评估大鼠学习认知功能,固蓝髓鞘染色观察大鼠胼胝体部位髓鞘结构变化,苏木精-伊红染色、尼氏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胼胝体区损伤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大鼠脑胼胝体区髓鞘碱性蛋白、神经丝蛋白200的表达,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检测大鼠脑组织中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GFAP/C3d,GFAP/S100A10的表达,ELISA检测脑组织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结果与结论:(1)Gadd45b过表达显著改善慢性脑缺血大鼠的学习认知功能,以及改善大鼠胼胝体区脱髓鞘病变以及病理损伤;(2)免疫荧光结果发现Gadd45b过表达显著增加慢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髓鞘碱性蛋白、神经丝蛋白200的表达水平;(3)Gadd45b过表达使慢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中GFAP/C3d双阳性细胞减少,GFAP/S100A10双阳性细胞增加;(4)Gadd45b过表达降低了慢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结果表明:Gadd45b过表达通过促进星形胶质细胞A2表型转化,减轻慢性脑缺血大鼠脑白质髓鞘结构损伤,减缓神经炎症,从而改善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脑缺血 生长阻滞和DNA损伤诱生蛋白45β 脑白质 脱髓鞘 星形胶质细胞 神经炎症 工程化细胞
下载PDF
基于Sirt1/NF-κB信号通路探讨红景天苷在脑缺血再灌注体外模型中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军 张秀清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082-3085,共4页
目的 研究红景天苷通过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对氧葡萄糖剥夺/再恢复(OGD/R)损伤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常规培养)、模型组(OGD/R处理)、实验组1(1... 目的 研究红景天苷通过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对氧葡萄糖剥夺/再恢复(OGD/R)损伤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常规培养)、模型组(OGD/R处理)、实验组1(10μmol/L红景天苷+OGD/R)、实验组2(20μmol/L红景天苷+OGD/R)、NF-κB信号通路激活剂(SC7273)+实验组2(1μg/ml SC7273+20μmol/L红景天苷+OGD/R)。噻唑蓝(MTT)法测量细胞存活率;微量酶标法检测细胞中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Western印迹检测Sirt1、NF-κB及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SH-SY5Y细胞存活率、Sirt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LDH漏出率、凋亡率、NF-κB及NF-κB p65蛋白表达显著上升(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1、实验组2细胞存活率、Sirt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LDH漏出率、凋亡率、NF-κB及NF-κB p65蛋白表达显著下降(均P<0.05);与实验组2比较,SC7273+实验组2细胞存活率及Sirt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而LDH漏出率、凋亡率、NF-κB及NF-κB p65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 红景天苷通过调控Sirt1/NF-κB信号通路,减轻OGDR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苷 氧葡萄糖剥夺/再恢复(OGD/R) 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核因子(NF)-κB
下载PDF
多巴胺与发作性睡病临床病征学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3
作者 赵婉玉 唐吉友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4-259,共6页
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和人类的体液、血液及尿液中,负责其功能和新陈代谢的调节,多巴胺系统参与了动物和人类发作性睡病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但当实际检测发作性睡病患者脑脊液中多巴胺水平时,却得出了不同甚至相反的... 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和人类的体液、血液及尿液中,负责其功能和新陈代谢的调节,多巴胺系统参与了动物和人类发作性睡病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但当实际检测发作性睡病患者脑脊液中多巴胺水平时,却得出了不同甚至相反的结论。已有研究证实发作性睡病产生的机制与促食欲素不可逆丢失有关,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使下丘脑促食欲素神经元被破坏,促食欲素分泌减少,因此患者觉醒水平降低。本文通过分析1982年至2023年收集的40余篇文献来阐述多巴胺与发作性睡病临床表征学的研究进展及现状,为研究多巴胺水平与发作性睡病临床表征学的关系及寻找2型发作性睡病的生物标志物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 发作性睡病 猝倒 觉醒 幻觉
下载PDF
功能性昏迷伴假性猝倒发作的分离/转换障碍一例并文献复习
4
作者 赵婉玉 张保坤 +3 位作者 张霄 张小雨 刘小民 唐吉友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5-629,共5页
功能性昏迷伴假性猝倒发作的分离/转换障碍病例罕见。2021年12月9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1例分离/转换障碍青年女性患者,主要表现为发作性意识障碍、猝倒、小便失禁。完善实验室检查及颅脑MRI未见明显异常,行标准... 功能性昏迷伴假性猝倒发作的分离/转换障碍病例罕见。2021年12月9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1例分离/转换障碍青年女性患者,主要表现为发作性意识障碍、猝倒、小便失禁。完善实验室检查及颅脑MRI未见明显异常,行标准多导睡眠监测及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患者小睡间期无法唤醒,行刺激试验,对压眶、大声呼叫、拍打无反应,但头部导联均为α节律,下颌肌电示肌张力增高,提示为清醒期。行24 h睡眠监测,患者夜间睡眠充足,早晨唤醒容易。行日间无限制睡眠及唤醒试验,患者上午及下午各小睡1次,在导联提示N3期进入N2期睡眠时对患者进行唤醒试验,此时患者可对周围环境进行反应并正确回答问题。检测脑脊液食欲素水平>110 pg/mL,可排除发作性睡病,考虑为伴假性猝倒发作的功能性昏迷。给予口服药物症状改善不明显,建议停口服药并调整作息、情绪,半年后随访,患者诉自行调整生活方式后未再发作,至今3年多次随访均未再出现类似症状。合并有猝倒样发作的功能性昏迷易误诊,需与真性昏迷及发作性睡病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昏迷 假性猝倒 分离障碍 中枢性嗜睡 睡眠监测
下载PDF
胰岛素泵治疗在脑卒中合糖尿病病人肠内营养实施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12
5
作者 朱菊训 刘玲 +3 位作者 闫金玲 杜琳琳 孙颖颖 张宁宁 《肠外与肠内营养》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23-227,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的胰岛素使用方式对持续肠内营养(EN)输注的脑卒中合并糖尿病病人的血糖、营养状态及输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持续EN输注病人160例,采用便利抽样法将入选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79例、对照组各81例,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的胰岛素使用方式对持续肠内营养(EN)输注的脑卒中合并糖尿病病人的血糖、营养状态及输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持续EN输注病人160例,采用便利抽样法将入选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79例、对照组各81例,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持续皮下泵入的方式控制血糖,对照组采用胰岛素分次皮下注射的方式控制血糖。观察两组病人日常血糖水平、营养状态、高血糖、低血糖发生率及病人EN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病人的空腹血糖、喂养开始2 h、喂养结束时、喂养结束后2 h血糖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病人高血糖、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EN并发症情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白蛋白、前蛋白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持续EN输注病人,采用胰岛素持续皮下泵入的方式控制血糖.有利于病人的血糖达标及稳定,营养状态改善,减少EN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血糖控制 营养状态 胰岛素泵 并发症
原文传递
芹菜素对帕金森模型细胞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及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跃其 胡炳蕾 +3 位作者 王默然 马海强 张君 陈学丛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77-83,共7页
目的研究芹菜素(AGN)对MPP;诱发的帕金森细胞模型中自噬、氧化应激的影响及神经保护作用。方法CCK-8筛选AGN有效浓度,SH-SY5Y细胞分6组:(1)对照组;(2)MPP;组;(3)A组:AGN浓度10μmol/L;(4)B组:AGN浓度20μmol/L;(5)C组:AGN浓度40μmol/L;... 目的研究芹菜素(AGN)对MPP;诱发的帕金森细胞模型中自噬、氧化应激的影响及神经保护作用。方法CCK-8筛选AGN有效浓度,SH-SY5Y细胞分6组:(1)对照组;(2)MPP;组;(3)A组:AGN浓度10μmol/L;(4)B组:AGN浓度20μmol/L;(5)C组:AGN浓度40μmol/L;(6)D组:AGN浓度100μmol/L。确定AGN有效浓度后将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MPP;组及AGN^(+)MPP;组。检测细胞凋亡及Caspase3、Bcl-2、Bax、LC3-II、LC3-I、Beclin-1、ULK1蛋白表达,检测丙二醇、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分析每组GFP-LC3斑点。结果AGN在40μmol/L时能显著降低MPP;诱导的细胞毒性损伤,选择40μmol/L作为最佳药物保护浓度进行后续研究。AGN^(+)MPP;组细胞凋亡率较MPP;组下降(P<0.05)。相较于MPP;组,AGN^(+)MPP;组Caspase3表达降低,Bcl-2/Bax值升高(P值均<0.01)。与MPP;组比较,AGN^(+)MPP;组抑制MDA的表达(P<0.05),恢复GPX和SOD的活性(P<0.05)。AGN^(+)MPP;组细胞内GFP-LC3斑点较MPP;组显著减少(P<0.05)。对比MPP;组,AGN^(+)MPP;组LC3-II/LC3-I比值及Beclin-1、ULK1表达显著降低(P值均<0.05)。结论AGN能减轻MPP;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增强抗氧化能力,其细胞保护作用可能与降低细胞自噬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芹菜素 自噬 氧化应激 凋亡
下载PDF
苯二氮[艹卓]受体激动剂对慢性失眠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沙沙 赵梦珂 +4 位作者 王茹 张霄 张小雨 刘小民 唐吉友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4-188,共5页
目的探讨苯二氮[艹卓]受体激动剂对慢性失眠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睡眠障碍门诊及招募的慢性失眠患者172例,根据用药情况分为未服药组62例,非苯二氮[艹卓]类组(N-BzDs组)53例... 目的探讨苯二氮[艹卓]受体激动剂对慢性失眠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睡眠障碍门诊及招募的慢性失眠患者172例,根据用药情况分为未服药组62例,非苯二氮[艹卓]类组(N-BzDs组)53例,苯二氮[艹卓]类组(BzDs组)57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艾普沃斯量表、失眠严重指数量表评估睡眠质量,采用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评估焦虑抑郁程度,注意力功能的评估采用数字广度测试及数字符号转换测试,记忆功能的评估采用听觉词语学习测验,执行功能的评估采用Stroop色词测试和连线功能测试。比较各组患者临床特征、睡眠质量、认知功能的差异,采用偏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催眠药物与认知功能的关系。结果与未服药组比较,N-BzDs组和BzDs组患者夜间睡眠时间延长(P<0.05),N-BzDs组和BzDs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低于未服药组(P<0.05),BzDs组和未服药组的即刻记忆、延迟记忆得分低于N-BzDs组(P<0.05),BzDs组服药时间、剂量与即刻记忆、延迟记忆均呈负相关(分别r=-0.417、-0.333、-0.315、-0.308,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与未服药组相比,BzDs组即刻记忆受损风险显著增高(Beta=-0.262,P<0.05),N-BzDs组的延迟记忆受损风险显著降低(Beta=0.241,P<0.05)。结论苯二氮[艹卓]类药物可使慢性失眠症患者即刻记忆功能受损的风险增加,非苯二氮[艹卓]类药物对其延迟记忆功能无明显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失眠症 药物治疗 记忆功能 苯二氮[艹卓]类 非苯二氮[艹卓]类
下载PDF
甲基丙二酸血症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临床特点(附1例报告)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冉冉 乔珊 +3 位作者 王柯黙 石燕婷 杜倩雯 刘学伍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甲基丙二酸血症(MMA)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MMA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复习文献。结果患者女性,30岁,临床表现为双下肢麻木无力。尿甲基丙二酸、血丙酰基肉碱与乙酰基肉碱... 目的探讨甲基丙二酸血症(MMA)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MMA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复习文献。结果患者女性,30岁,临床表现为双下肢麻木无力。尿甲基丙二酸、血丙酰基肉碱与乙酰基肉碱的比值(C3/C2)、血同型半胱氨酸均升高;基因检测发现MMACHC基因存在c.609G>A及c.482G>A两处杂合突变,确诊为维生素B;代谢障碍(cb1)C型MMA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父亲和妹妹携带c.609G>A突变,患者母亲携带c.482G>A突变。结论晚发型MMA临床异质性较高,神经系统损害常常为主要或首发症状,但并无特异性。对疑似患者应进行血串联质谱检测、尿有机酸检测及基因检测,以帮助其尽早诊治、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二酸血症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维生素B 遗传代谢病
下载PDF
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3D CUBE T1序列与SWI诊断颅内静脉窦血栓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赵兵 黄苗苗 +4 位作者 朱梅佳 张超 赵张宁 王新怡 赵建设 《中国卒中杂志》 2019年第10期975-980,共6页
目的通过联合应用颅脑常规MRI、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3D CUBE T1序列及SWI对颅内静脉窦及其内血栓的显像,评价3D CUBE T1序列和SWI对颅内静脉窦血栓(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的诊断效能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 目的通过联合应用颅脑常规MRI、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3D CUBE T1序列及SWI对颅内静脉窦及其内血栓的显像,评价3D CUBE T1序列和SWI对颅内静脉窦血栓(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的诊断效能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连续纳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16年3月-2017年9月临床疑诊CVST的34例患者。行颅脑MRI平扫、MRV、SWI、3D CUBE T1序列检查。将颅脑平扫与MRV的诊断结果作为确诊CVST的参照诊断,应用ROC曲线分析评估3D CUBE T1序列及SWI在患者及静脉窦血管节段水平诊断CVST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以参照诊断为依据评判CVST的阳性患者共9例,共累计24处病变静脉窦节段。3D CUBE T1序列在患者水平诊断CVST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和95.2%,ROC曲线下面积为0.98;在静脉窦节段水平诊断CVST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8%和97.7%,ROC曲线下面积为0.97。SWI在患者水平诊断CVST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6.7%和76.2%,ROC曲线下面积为0.71;在静脉窦节段水平诊断CVST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8%和95.4%,ROC曲线下面积为0.83。结论与SWI相比,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3D CUBE T1序列对CVST的诊断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准确性高,能够为CVST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诊断信息,具有很好的临床实用价值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磁共振成像 磁敏感加权成像 颅内静脉窦 血栓
下载PDF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预防误吸的集束化康复护理 被引量:17
10
作者 何静 徐冬梅 +2 位作者 朱菊训 张静 宋桂香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25-26,共2页
案例背景:2019年1—7月,我院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出现吞咽障碍的有788人,其中,住院期间发生误吸的有457人,发生率(58.0%)偏高。脑卒中患者发生吞咽困难,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增加感染率、病死率,而多学科团队尽早介入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吞... 案例背景:2019年1—7月,我院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出现吞咽障碍的有788人,其中,住院期间发生误吸的有457人,发生率(58.0%)偏高。脑卒中患者发生吞咽困难,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增加感染率、病死率,而多学科团队尽早介入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因此,成立由医疗、放射、康复团队组成的MDT团队既能顺应多学科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又能创新科室防误吸康复护理管理模式,同时还能提高科室医疗管理水平及医院社会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管理水平 社会满意度 脑卒中患者 多学科团队 吞咽障碍 吞咽困难 康复护理 吞咽功能
原文传递
脑卒中后疲劳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被引量:9
11
作者 寇玉珠 乔建红 +3 位作者 于怡然 王凤艳 王霞 何静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4-87,112,共5页
目的检索并总结脑卒中后疲劳管理的最佳证据,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与依据。方法依照6 s证据模型,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关于脑卒中后疲劳管理的临床实践、指南、专家共识、证据总结、系统评价等循证证据。采用各类文献质量评价工具进行文... 目的检索并总结脑卒中后疲劳管理的最佳证据,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与依据。方法依照6 s证据模型,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关于脑卒中后疲劳管理的临床实践、指南、专家共识、证据总结、系统评价等循证证据。采用各类文献质量评价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及级别评定。结果共纳入文献18篇,包括指南4篇、系统评价13篇、证据总结1篇,归纳出21条证据。结论总结并归纳了目前脑卒中后疲劳管理的最佳证据,为医务工作者识别卒中后疲劳危险因素、精准评估、预防以及实施针对性干预提供了循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疲劳 卒中后疲劳 管理 循证护理
下载PDF
Orexin与嗜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梦珂 唐吉友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311-314,共4页
近年来,Orexin能神经元系统作为维持觉醒的关键性神经递质引起了人们的重视,CSF中Orexin-A水平对发作性睡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并且Orexin双受体拮抗剂对失眠有显著疗效。嗜睡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发生率为10%~25%,可严重影响人的身心... 近年来,Orexin能神经元系统作为维持觉醒的关键性神经递质引起了人们的重视,CSF中Orexin-A水平对发作性睡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并且Orexin双受体拮抗剂对失眠有显著疗效。嗜睡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发生率为10%~25%,可严重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引起嗜睡的病因多且复杂,但目前尚无评估嗜睡的特异、客观的生物指标。因此,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关于Orexin系统与嗜睡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通过对Orexin及其受体的研究,探索Orexin与嗜睡相关性疾病的关系、诊断价值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EXIN 嗜睡 基因治疗 细胞移植
下载PDF
非急性颅外段颈内动脉闭塞再通可行性及开通失败的预测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夏宗梅 李斌 +1 位作者 芦婷 张金平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2年第9期509-513,共5页
目的:分析非急性颅外段颈内动脉闭塞再通可行性及影响开通的因素,并建立一个可预测闭塞再通失败的模型。方法:纳入自2015年1月到2021年9月我中心经全脑血管造影确诊的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外段颈内动脉闭塞并接受血管内闭塞再通治疗的患者83... 目的:分析非急性颅外段颈内动脉闭塞再通可行性及影响开通的因素,并建立一个可预测闭塞再通失败的模型。方法:纳入自2015年1月到2021年9月我中心经全脑血管造影确诊的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外段颈内动脉闭塞并接受血管内闭塞再通治疗的患者83例,分析血管开通失败的因素(性别、年龄、既往史、发病到开通的时间、颈内动脉闭塞残端的角度、是否眼动脉返流),分析是否开通与相关自变量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一个可预测颈内动脉闭塞开通失败的模型。结果:在83例患者中,成功开通48例,手术的总体成功率为57.8%。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颈内动脉闭塞开通失败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OR1.159,95%CI 1.041~1.328)、高血压(OR 6.213,95%CI 1.204~46.540)、冠心病(OR 0.025,95%CI 0.001~0.254)、糖尿病(OR 0.157,95%CI 0.014~1.108)、颈内动脉闭塞残端角度(OR 0.082,95%CI 0.008~0.550)、眼动脉未返流至海绵窦段(OR 0.002,95%CI 0~0.021)。将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的危险因素纳入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该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47(95%CI 0.898~0.996)。结论:非急性颅外段颈内动脉闭塞再通技术上可行。男性、年龄越高、无冠心病、无糖尿病、颈内闭塞角度是钝角、眼动脉无返流是开通失败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 非急性闭塞 血管内再通 LOGISTIC回归模型
下载PDF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伴胼胝体发育不良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爽 刘小民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0年第5期555-558,共4页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伴胼胝体发育不良(HSP-TCC)是复杂型HSP的一种,临床特点为进行性双下肢痉挛伴胼胝体发育不良,多儿童及青少年发病,常伴智能障碍。HSP-TCC具有高度的遗传异质性,病理提示皮质脊髓束变性。目前已发现至少19个疾病基因,主...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伴胼胝体发育不良(HSP-TCC)是复杂型HSP的一种,临床特点为进行性双下肢痉挛伴胼胝体发育不良,多儿童及青少年发病,常伴智能障碍。HSP-TCC具有高度的遗传异质性,病理提示皮质脊髓束变性。目前已发现至少19个疾病基因,主要包括:SPG1、SPG11、SPG15、SPG21、SPG35、SPG44、PG47、SPG54、SPG56等。该文就近年来有关该病的遗传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有助于该病的鉴别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 胼胝体发育不良 突变 发病机制
下载PDF
重症肌无力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煜东 段瑞生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3年第6期14-17,共4页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来,因其增高的发病率引起社会普遍关注。尤其晚发型MG的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逐年升高。在临床工作中,相当一部分晚发型MG患者在发病前即患有二型糖尿病(type 2 diabe...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来,因其增高的发病率引起社会普遍关注。尤其晚发型MG的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逐年升高。在临床工作中,相当一部分晚发型MG患者在发病前即患有二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基础研究均提示糖尿病型MG可能是一个不同于传统MG临床亚型的独特亚型。糖尿病型MG患者更多的临床和免疫学特征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发型重症肌无力 2型糖尿病 糖尿病型重症肌无力
下载PDF
肥胖儿童动态血压与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探讨及健康教育指导 被引量:2
16
作者 宋义燕 孙延文 +1 位作者 魏福云 刘蕴玲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20年第5期35-39,共5页
目的:探讨肥胖儿童动态血压与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分别对76例肥胖儿童和40例正常体重儿童进行B超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层厚度(IMT)、动态血压检测24h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根据化验生化指标(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和血管慢性炎症指... 目的:探讨肥胖儿童动态血压与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分别对76例肥胖儿童和40例正常体重儿童进行B超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层厚度(IMT)、动态血压检测24h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根据化验生化指标(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和血管慢性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脂联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两组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慢性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脂联素、IMT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0.01(C反应蛋白、脂联素);24h平均血压与IMT、炎症指标、脂联素密切相关P<0.05(白介素6),P<0.01(IMT、C反应蛋白、脂联素);多元回归分析IMT与腰围、平均血压、HOMA-IR、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关(P=0.001~0.028)。结论:肥胖儿童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已经启动,预防成人心脑血管疾病应该从预防儿童肥胖做起,及早给予健康指导,可降低肥胖及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肥胖 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 健康指导
下载PDF
FcRn拮抗剂治疗成人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临床应用的专家建议(2024)
17
作者 李志军 罗苏珊 +12 位作者 岳耀先 周昊 常婷 笪宇威 段瑞生 王玉鸽 杨春生 杨欢 张华 赵重波 周红雨 冯慧宇 卜碧涛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由致病性自身抗体介导的神经-肌肉接头疾病。免疫治疗已成为MG的重要治疗方法,其中新生儿Fc受体(FcRn)拮抗剂作为一种全新靶向免疫治疗药物,通过与免疫球蛋白(IgG)竞争性结合FcRn而加速清除致病性IgG,在临床实践中...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由致病性自身抗体介导的神经-肌肉接头疾病。免疫治疗已成为MG的重要治疗方法,其中新生儿Fc受体(FcRn)拮抗剂作为一种全新靶向免疫治疗药物,通过与免疫球蛋白(IgG)竞争性结合FcRn而加速清除致病性IgG,在临床实践中治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阳性成人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MG)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鉴于上市之初临床医生用药经验尚不丰富,为进一步指导临床合理、有效、安全应用FcRn拮抗剂,中国罕见病联盟/北京罕见病诊疗与保障学会重症肌无力协作组牵头制定了FcRn拮抗剂治疗成人gMG临床应用的专家建议,旨在为中国临床医生提供用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Fc受体 FcRn拮抗剂 全身型重症肌无力 治疗 专家建议
原文传递
艾地苯醌治疗帕金森病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任延红 朱晓冉 李秀华 《中国医师杂志》 2025年第1期153-157,共5页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认知障碍是该疾病常见的非运动症状,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仍需探讨有效的治疗方式。艾地苯醌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应激、线粒体保护、抗炎、增强自噬等多效性保护作用,在治疗帕金森病认知障碍...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认知障碍是该疾病常见的非运动症状,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仍需探讨有效的治疗方式。艾地苯醌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应激、线粒体保护、抗炎、增强自噬等多效性保护作用,在治疗帕金森病认知障碍方面显示出初步疗效。本文从帕金森病认知障碍的潜在致病机制出发,结合艾地苯醌的特性探讨艾地苯醌治疗帕金森病认知障碍的潜能,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认知障碍 艾地苯醌
原文传递
重症肌无力危象前状态管理专家共识(2024) 被引量:3
19
作者 罗苏珊 周昊 +13 位作者 岳耀先 卜碧涛 常婷 邓晖 段瑞生 笪宇威 冯慧宇 管宇宙 王玉鸽 杨春生 张华 周红雨 赵重波 杨欢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24年第3期241-251,共11页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神经-肌肉接头疾病,肌无力危象(MC)是MG患者的最严重状态,显著增加患者死亡风险和疾病负担,如能及时识别和干预MG危象前状态,阻止疾病向MC进展,其临床意义重大。然而MG危象前状态的诊断尚无统一标准,对...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神经-肌肉接头疾病,肌无力危象(MC)是MG患者的最严重状态,显著增加患者死亡风险和疾病负担,如能及时识别和干预MG危象前状态,阻止疾病向MC进展,其临床意义重大。然而MG危象前状态的诊断尚无统一标准,对其治疗管理亦缺乏高级别证据。为此,中国MG协作组专家基于新近研究结果和临床实践经验,经过反复讨论,围绕MG危象前状态的早期识别、诊断标准、治疗干预及随访管理等形成共识,以期为临床改善MG危象前状态的管理及预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肌无力危象 危象前状态 管理 共识
原文传递
伴睡眠障碍帕金森病患者胆碱能通路高信号与认知功能相关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新荣 王皓 +7 位作者 方雨晴 毛飞 赵张宁 任延红 朱晓冉 刘天淏 张艳青 李秀华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6-211,共6页
目的探究伴睡眠障碍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胆碱能通路高信号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2022年住院的PD患者,根据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arkinson's disease sleep scale,PDSS)评分将其分为PD伴睡眠障碍组(PD-SD组... 目的探究伴睡眠障碍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胆碱能通路高信号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2022年住院的PD患者,根据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arkinson's disease sleep scale,PDSS)评分将其分为PD伴睡眠障碍组(PD-SD组)(n=56)、PD不伴睡眠障碍组(PD-NSD组)(n=41)。所有被试均行磁共振检查。对两组患者进行PDSS、霍亚分级评估(Hoehn-Yahr,H-Y)、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MoCA)、胆碱能通路高信号量表(cholinergic pathways hyper intensities scale,CHIPS)评估。分析两组患者认知功能的差异及CHIPS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PD-SD组的MoCA评分[22.00(5.00)分]低于PD-NSD组[26.00(5.00)分](Z=-3.830,P<0.05);PD-SD组CHIPS各层面评分及总分均高于PD-NSD组[低位内囊总分:12.00(8.00),0(8.00)分;高位内囊总分:12.00(2.00),6.00(9.00)分;放射冠总分:8.00(0),4.00(4.00)分;半卵圆中心总分:3.00(4.00),0(2.00)分;右侧总分:16.00(9.00),5.00(10.00)分;左侧总分:17.00(6.00),7.00(9.00)分;CHIPS总分:32.00(14.00),14.00(20.00)分](Z=-5.081,-5.873,-4.933,-3.211,-5.562,-6.232,-5.995,均P<0.05)。(2)PD-SD组CHIPS量表评分与MoCA总分的相关性分析显示,MoCA总分与低位内囊总分(r=-0.286)、半卵圆中心总分(r=-0.307)、右侧总分(r=-0.376)、左侧总分(r=-0.284)、CHIPS总分(r=-0.349)均呈负相关(均P<0.05)。(3)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半卵圆中心、低位内囊、右侧以及左侧脑白质病变均不是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PD伴有睡眠障碍比不伴有睡眠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更低,CHIPS得分更高,脑白质病变更明显。在伴有睡眠障碍的PD患者中,CHIPS得分越高,认知功能评分越低,其认知障碍发生和发展的速度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睡眠障碍 认知功能 胆碱能通路高信号量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