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国妇幼保健机构医院感染监测与防控实施现状调查报告
1
作者 李硕 姚希 +13 位作者 贾会学 李卫光 黄勋 孙树梅 程曦 孟庆兰 张翔 张静萍 邢亚威 姜青青 吴联萱 张冰丽 刘晓静 李六亿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3-329,共7页
目的 了解全国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医院感染监测和防控措施的实施现状,为优化妇幼保健机构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提供政策依据。方法 从8个省/自治区的省部级、地市级和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中分层抽样,设计统一的调查问卷,以“问卷星”的形式开... 目的 了解全国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医院感染监测和防控措施的实施现状,为优化妇幼保健机构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提供政策依据。方法 从8个省/自治区的省部级、地市级和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中分层抽样,设计统一的调查问卷,以“问卷星”的形式开展线上调查。结果 123所妇幼保健机构的数据纳入统计分析。90.24%的妇幼保健机构开展了医院感染综合性监测,开展新生儿监护室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和重症监护病房(非新生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的妇幼保健机构比率分别为89.66%、85.96%、80.77%和74.19%,51.22%的妇幼保健机构实现了医院感染病例信息化监测。94.31%的妇幼保健机构开展了手卫生依从性监测工作,90%以上的妇幼保健机构中医院感染高风险部门开展了环境卫生学监测,71.54%的妇幼保健机构由消毒供应中心对复用诊疗器械集中清洗、消毒、灭菌和供应。>90%的妇幼保健机构建立了三级预检分诊制度,86.18%的妇幼保健机构设置了过渡病房。妇幼保健机构对建档孕产妇、高危新生儿、保健人群和长期康复患者等特殊就诊人群普遍采取了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全预约就诊和单独分区就诊的管理模式,但开展互联网复诊的妇幼保健机构比率<50%。结论 妇幼保健机构普遍开展了医院感染综合性监测和目标性监测,信息化监测程度有待提高。手卫生和环境卫生学监测在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中普及程度较高,少数妇幼保健机构复用诊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和供应流程不规范。特殊就诊人群得到有效管理,互联网医疗有待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幼保健机构 医院感染 监测 预防 控制 抽样调查
下载PDF
2020年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监测报告
2
作者 文细毛 任南 +12 位作者 李福琴 战榕 方旭 孟庆兰 杨怀 李卫光 刘丁 郭凤玲 鲜于舒铭 赖晓全 逄崇杰 黄勋 吴安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了解医疗机构住院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情况及变化趋势,为制定HCV感染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20年上报至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资料中HCV感染监测结果进行汇总分析,HCV阳性为血清抗-HCV阳性或HCV RNA阳... 目的了解医疗机构住院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情况及变化趋势,为制定HCV感染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20年上报至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资料中HCV感染监测结果进行汇总分析,HCV阳性为血清抗-HCV阳性或HCV RNA阳性,并与2003年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020年1573所医院调查住院患者1071368例,其中738535例患者进行了HCV相关检测,4014例存在HCV感染,检测率为68.93%,HCV阳性率为0.54%。男性患者HCV阳性率为0.60%,女性患者为0.4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8,P<0.001)。年龄段以50~<60岁组HCV阳性率最高(0.76%),其次为40~<50岁组,HCV阳性率为0.71%,各年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6.74,P<0.001)。2003年调查住院患者91113例,35145例进行HCV相关检测,检测率为38.57%,775例存在HCV感染,HCV阳性率为2.21%。2020年不同规模医院HCV阳性率为0.46%~0.63%,以医院床位数600~899张者最高,不同规模医院患者HCV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34,P<0.001)。2020年有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HCV相关检测患者人数>10000例,HCV阳性率为0.19%~0.81%,以海南省最高;不同科室HCV阳性率为0.06%~0.82%,以儿科HCV阳性率最低,内科HCV阳性率最高。2003、2020年HCV阳性率均以感染病科最高,分别为7.95%、3.48%,2003年其次为整形科(7.72%)、消化科(3.77%)、肾病科(3.57%)、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3.10%),2020年其次为消化科(1.35%)、肾病科(1.18%)、内分泌科(0.91%)、综合ICU(0.79%)。结论与2003年相比,2020年HCV阳性率明显下降。HCV感染患者主要分布在感染病科,其次为消化科、肾病科及综合ICU,HCV感染阳性率存在性别、年龄、地域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丙型 丙型肝炎病毒 流行病学调查 住院患者 发病率
下载PDF
区域性医院感染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与发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徐华 孙建 李卫光 《中国数字医学》 2023年第4期8-12,共5页
目的:浅析基于基本数据集的区域性医院感染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中的经验体会。方法:以山东省医院感染信息化监测平台为例,结合其具体运行过程,分析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结果:区域性医院感染信息化平台的开发设计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 目的:浅析基于基本数据集的区域性医院感染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中的经验体会。方法:以山东省医院感染信息化监测平台为例,结合其具体运行过程,分析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结果:区域性医院感染信息化平台的开发设计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存在数据提取精确性差、汇聚不畅通、反馈时效性差、缺乏奖惩机制等问题。结论:应建立医院感染监测基本数据集,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保障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并及时反馈,建立奖惩机制,从而持续推进医院感染信息化平台的发展。区域性医院感染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是大势所趋,应推动感染监测数据分析应用,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信息化 区域性平台 互联互通
下载PDF
miR-216a-5p在HMGB1介导的表皮葡萄球菌感染致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中的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贾磊 刘冰 李卫光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28-1034,共7页
目的探讨miR-216a-5p在高迁移率蛋白B1(HMGB1)介导的表皮葡萄球菌感染致小鼠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PDAP)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感染组、感染+HMGB1抑制剂组,收集腹腔积液及腹膜组织分别进行白细... 目的探讨miR-216a-5p在高迁移率蛋白B1(HMGB1)介导的表皮葡萄球菌感染致小鼠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PDAP)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感染组、感染+HMGB1抑制剂组,收集腹腔积液及腹膜组织分别进行白细胞计数、HE和免疫组织染色;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白细胞介素-1α(IL-1α)、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素-α(TNF-α)、HMGB1、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核转录因子抑制蛋白(I-κB)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生信预测发现,miR-216a-5p可能与HMGB1结合,参与其诱导的PDAP的发生,并构建感染+miR-216a-5p mimics组小鼠,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验证miR-216a-5p和HMGB1的关系,采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免疫组织染色检测HMGB1的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组小鼠腹腔积液白细胞计数增多,炎性浸润明显,IL-1α、IL-6、TNF-α,以及HMGB1 mRNA和蛋白表达均升高(均P<0.05);HMGB1抑制剂(甘草素)干预后,小鼠腹腔积液白细胞计数下降,炎性浸润改善,IL-1α、IL-6、TNF-α,以及HMGB1 mRNA和蛋白表达均下降(均P<0.05)。感染组小鼠NF-κB表达高于对照组,I-κB表达低于对照组;HMGB1抑制剂干预后NF-κB表达降低,I-κB表达升高(均P<0.05)。Real-time PCR结果证实,与对照组相比,miR-216a-5p的含量在感染组中显著减少;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提示,miR-216a-5p可直接作用于HMGB1的3’UTR区;与感染组相比,感染+miR-216a-5p mimics组小鼠中HMGB1 mRNA和蛋白表达均下降(均P<0.05)。结论HMGB1在表皮葡萄球菌感染致小鼠PDAP中发挥重要作用,抑制HMGB1可改善小鼠炎症反应,miR-216a-5p可通过靶向HMGB1参与表皮葡萄球菌感染致PDAP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MGB1 miR-216a-5p 表皮葡萄球菌 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
下载PDF
方舱医院感染防控专家共识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六亿 叶青 +18 位作者 蔡虻 高晓东 黄勋 李春辉 林金兰 梁建生 陆群 李卫光 刘运喜 乔甫 索继江 吴文娟 王强 向准 熊莉娟 姚希 张流波 张卫红 吴安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761-1770,共10页
方舱医院在应对传染性明显增强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Omicron等变异株导致的疫情扩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降低方舱医院内医务人员、保安、保洁、维修工人和志愿者等工作人员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同时也为了预防方舱医院内患者发... 方舱医院在应对传染性明显增强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Omicron等变异株导致的疫情扩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降低方舱医院内医务人员、保安、保洁、维修工人和志愿者等工作人员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同时也为了预防方舱医院内患者发生其他传染性疾病交叉传播,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组织有经验的感染防控专家,参照国家相关规范指南,结合方舱医院的实际特点和需要,共同制定本共识。本共识主要适用于收治大量无症状及轻症新冠肺炎患者的方舱医院,指导方舱医院管理和运营者在建立完善的感染管理组织及工作机制的基础上,从方舱医院的建筑布局、感控知识技能的培训与考核、人员和物品进出方舱流程、感染监测及其分析与反馈、各项感染防控措施的落实、重点区域感染管理要求、工作人员职业防护和相关环境终末消毒等方面,因地制宜落实方舱医院的感染防控工作。同时,本共识特别强调,方舱医院的感染防控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系统、多部门的协同,需要领导和工作人员上下勠力同心,在国家规范和循证依据的指导下,理论联系实际,才能保障方舱医院的医疗安全及其高效运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舱医院 新型冠状病毒 感染防控 感染监测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救治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专家共识 被引量:4
6
作者 高晓东 乔甫 +20 位作者 陈文 蔡虻 陈修文 董宏亮 胡军 李春辉 李六亿 李卫光 刘聚源 刘运喜 马旭东 索继江 王莹 吴安华 吴宏 张浩军 张卫红 宗志勇 邹妮 胡必杰 付强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3201-3208,共8页
目的为进一步规范和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定点救治医院感染防控,切实保障医疗救治平稳有序安全,保障医务人员安全和患者安全,减少新冠病毒传播引起的交叉感染。方法组织多次参加全国新冠肺炎医疗救治感染防控的专家,结合最新国家规... 目的为进一步规范和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定点救治医院感染防控,切实保障医疗救治平稳有序安全,保障医务人员安全和患者安全,减少新冠病毒传播引起的交叉感染。方法组织多次参加全国新冠肺炎医疗救治感染防控的专家,结合最新国家规范、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特征及疫情防控形势编写共识。结果形成新冠病毒肺炎病例定点救治医院感染防控的47条推荐。结论此专家共识将为对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开展具有指导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点救治医院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感染防控 感染管理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2019年全国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诊疗过程手卫生监测报告 被引量:34
7
作者 文细毛 黄勋 +22 位作者 曾烂漫 陈修文 战榕 孟庆兰 熊薇 李宝珍 方旭 李卫光 李福琴 刘丁 侯铁英 吴佳玉 逄崇杰 鲜于舒铭 杨怀 孙丽萍 张浩军 姚新宝 何文英 姜亦红 杜龙敏 任南 吴安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89-396,共8页
目的建立医务人员诊疗过程手卫生监测数据的评价体系。方法2019年9月1—30日采用手卫生观察员现场调查方法获取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内科病区、骨科病区、感染科病区、儿科门急诊、血液透析室医生和护士手卫生执行情况,并统计同... 目的建立医务人员诊疗过程手卫生监测数据的评价体系。方法2019年9月1—30日采用手卫生观察员现场调查方法获取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内科病区、骨科病区、感染科病区、儿科门急诊、血液透析室医生和护士手卫生执行情况,并统计同期调查科室工作量、手卫生用品消耗量以及医疗机构实际开放床位数,计算手卫生依从率和手卫生用品床日消耗量。结果共有1480所医疗机构手卫生调查资料审核合格,应执行手卫生1353531次,执行手卫生1076639次,正确执行手卫生891185次,手卫生依从率为79.54%,手卫生执行正确率为82.77%。不同规模医疗机构手卫生依从率为76.26%~82.84%,以实际开放床位数600~899张者手卫生依从率最低;手卫生正确率为81.87%~84.01%,以实际开放床位数≥900张者手卫生正确率最低。调查科室手卫生依从率为76.80%~84.44%,以儿科门急诊手卫生依从率最低;手卫生正确率为81.19%~84.98%,以骨科手卫生正确率最低。五个手卫生时机手卫生依从率为67.59%~89.84%,以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手卫生依从率最低;手卫生执行正确率为81.51%~86.76%,以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手卫生执行正确率最低。综合ICU、呼吸内科、骨科、感染科手卫生用品消耗量分别为56.62、10.76、9.50、14.54 mL/床日,儿科门急诊、血液透析室手卫生用品消耗量分别为2.02、9.06 mL/人次。不同规模医疗机构中,综合ICU以实际开放床位数600~899张者手卫生用品消耗量最多(61.15 mL/床日),呼吸内科、骨科、感染科均以实际开放床位数>900张者手卫生用品消耗量最多(分别为13.61、10.96、16.55 mL/床日),儿科门急诊、血液透析室均以实际开放床位数300~599张者手卫生用品消耗量最多(分别为2.53、10.76 mL/人次)。结论此次调查获取的不同规模医疗机构手卫生依从率及手卫生用品床日消耗量可作为标杆,为各医院机构提供手卫生执行情况的对照体系,以促进全国医疗机构手卫生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机构 医务人员 手卫生 手卫生用品消耗量 监测 医院感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