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器学习在膀胱癌影像学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娜 刘洋 +2 位作者 韩增泰 仇度旺 王锡明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11-115,共5页
膀胱癌早期诊断和准确分期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传统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且受诊断医师主观因素影响。近年来,机器学习技术在医学影像领域取得了快速发展,在膀胱癌影像学诊断中也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现就机器学习... 膀胱癌早期诊断和准确分期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传统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且受诊断医师主观因素影响。近年来,机器学习技术在医学影像领域取得了快速发展,在膀胱癌影像学诊断中也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现就机器学习应用于膀胱癌分期分级、预后、治疗反应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局限及展望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诊断显像
下载PDF
膝关节米粒体滑囊炎的影像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初迎幸 夏海泓 于台飞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23期103-105,共3页
目的分析膝关节米粒体滑囊炎的影像学表现,进一步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膝关节米粒体滑囊炎患者的X线、CT、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表现。结果米粒体在X线平片及CT上不显示;与骨骼肌比较,米粒体在T1WI上呈等信号,T2WI及T2W... 目的分析膝关节米粒体滑囊炎的影像学表现,进一步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膝关节米粒体滑囊炎患者的X线、CT、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表现。结果米粒体在X线平片及CT上不显示;与骨骼肌比较,米粒体在T1WI上呈等信号,T2WI及T2WI压脂像呈稍高信号;关节滑膜明显增厚,关节囊内较多积液,米粒体包绕肌腱和韧带。结论与X线、CT相比,MRI对膝关节米粒体滑囊炎的显示具有特征性,根据MRI图像可以准确诊断膝关节米粒体滑囊炎,是诊断膝关节米粒体滑囊炎理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粒体滑囊炎 膝关节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初探定量磁化率成像技术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潜在脑损伤的预测价值
3
作者 王媛媛 杨林峰 +1 位作者 陈涛 郭凌飞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1期84-87,92,共5页
目的:探讨定量磁化率成像(QSM)技术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NHB)潜在脑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对33例足月NHB患儿(NHB组)和12例足月健康新生儿(对照组)行MRI扫描,经后处理得到脑深部灰质核团的磁化率值。比较2组磁化率值差异,分析评估各脑... 目的:探讨定量磁化率成像(QSM)技术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NHB)潜在脑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对33例足月NHB患儿(NHB组)和12例足月健康新生儿(对照组)行MRI扫描,经后处理得到脑深部灰质核团的磁化率值。比较2组磁化率值差异,分析评估各脑区磁化率值与血清总胆红素浓度之间的相关性及QSM技术对NHB的预测效能。结果:NHB组脑深部灰质核团的磁化率值较对照组高,但仅壳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61,P=0.001);对照组血清总胆红素浓度与苍白球的磁化率值呈正相关(r=0.769,P=0.043),NHB组血清总胆红素浓度与右侧尾状核的磁化率值呈负相关(r=-0.447,P=0.009)。Apgar评分和血清总胆红素浓度可同时影响NHB组右侧尾状核的磁化率值;在脑深部灰质核团中,壳核磁化率值对NHB的预测效能最佳(AUC=0.780)。结论:QSM技术能无创、灵敏、高效地反映NHB患儿潜在的脑损伤,为该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和干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磁化率成像 婴儿 新生 高胆红素血症 脑深部灰质核团
下载PDF
伴杏仁核肥大颞叶癫痫的临床及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祖璐 赵鹏 林祥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1期109-111,共3页
杏仁核肥大(AE)可能为颞叶癫痫(TLE)的一种亚型,这类患者在临床上与伴海马硬化(HS)颞叶癫痫患者不同。目前,关于伴AE颞叶癫痫的研究资料非常有限,系统性地回顾其流行病学、病因、临床特征、脑电图特点、病理类型和影像学表现,对提高神... 杏仁核肥大(AE)可能为颞叶癫痫(TLE)的一种亚型,这类患者在临床上与伴海马硬化(HS)颞叶癫痫患者不同。目前,关于伴AE颞叶癫痫的研究资料非常有限,系统性地回顾其流行病学、病因、临床特征、脑电图特点、病理类型和影像学表现,对提高神经内科医师及影像科医师对该病的检出率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仁核肥大 颞叶癫痫 影像学诊断
下载PDF
多模态X线影像组学列线图预测乳腺肿块良恶性的价值 被引量:4
5
作者 牛焕东 徐菡 +3 位作者 朱卫峰 袁宏涛 黄程 王锡明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3期252-258,共7页
目的:建立基于术前乳腺多模态X线的影像组学列线图,探讨多模态X线影像组学模型预测乳腺肿块良恶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0例(训练集182例,验证集78例)乳腺肿块患者的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FFDM)、数字乳腺体层合成摄影(DBT)及临床病... 目的:建立基于术前乳腺多模态X线的影像组学列线图,探讨多模态X线影像组学模型预测乳腺肿块良恶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0例(训练集182例,验证集78例)乳腺肿块患者的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FFDM)、数字乳腺体层合成摄影(DBT)及临床病理资料,基于FFDM及DBT图像提取影像组学特征。运用单变量ANOVA、Mann-Whitney U检验、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LASSO)等方法筛选影像组学特征,用影像组学特征构建FFDM影像组学特征模型(模型1)、DBT影像组学特征模型(模型2)及多模态的FFDM+DBT影像组学特征模型(模型3)。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临床危险因素,得到年龄、触诊是否质硬不规则及触诊是否单发3种乳腺癌的临床危险因素,用临床危险因素构建临床模型(模型4),用临床危险因素结合模型3构建联合预测模型(模型5)。绘制ROC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性能,选取最优模型绘制校准曲线、决策曲线(DCA)及列线图,评价模型的实用性及临床净收益。结果:在验证集中,模型1~5的AUC分别为0.80、0.88、0.91、0.85与0.93。DCA显示模型5具有较好的临床净收益。校准曲线显示模型5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性。结论:多模态X线影像组学列线图可用于乳腺肿块良恶性的术前预测,为术前评估乳腺肿块良恶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X线摄影术 乳腺疾病 影像组学 列线图 诊断
下载PDF
3D-ASL技术在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复发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6
作者 王艳芹 石礼廷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9期61-64,共4页
目的:分析在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复发诊断中应用3D动脉自旋标记(3D-ASL)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23年10月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就诊的疑似高级别脑胶质瘤复发的患者共计50例。均应用MRI、MRI增强、3D-ASL检测... 目的:分析在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复发诊断中应用3D动脉自旋标记(3D-ASL)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23年10月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就诊的疑似高级别脑胶质瘤复发的患者共计50例。均应用MRI、MRI增强、3D-ASL检测,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效果。结果:手术病理结果显示,阳性36例,阴性14例;MRI平扫+增强方式检出真阳性29例,真阴性7例;MRI平扫+增强+3D-ASL检测方式检出真阳性35例,真阴性12例。MRI平扫+增强+3D-ASL联合检测高级别脑胶质瘤复发的诊断灵敏度、增强率、特异度均高于MRI平扫+增强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病理诊断,50例疑似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中,共有36例确认为术后肿瘤复发,余14例为术后放射性脑损伤者。不同类型患者病灶各项最大相对脑血流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复发诊断中,在应用MRI平扫、MRI增强扫描基础上联合应用3D-ASL技术,可提升级别脑胶质瘤术后复发诊断准确率,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别 脑胶质瘤 复发诊断 3D-ASL
下载PDF
植入性医疗器械在磁共振成像检查中的应用现状调研及临床建议
7
作者 梁蝴蝶 袁宪顺 +3 位作者 崔馨元 李慧华 李雪 庄丽娜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3-158,共6页
目的了解植入性医疗器械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中的应用现状并提出临床建议。材料与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方便取样法。依托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护理学组,于2023年2月至3月通过问卷星对从事影像... 目的了解植入性医疗器械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中的应用现状并提出临床建议。材料与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方便取样法。依托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护理学组,于2023年2月至3月通过问卷星对从事影像护理工作的护士发放电子调查问卷。本研究对可兼容植入性医疗器械的MRI检查临床应用情况、植入物材料、磁场场强、植入时长以及扫描时间的限定条件进行现状调查。数据收集完成后输入Excel 201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共有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27家医院影像科护士填写有效问卷。对9类植入性医疗器械的临床应用调查显示,75.00%以上的医院检查前要求患者或家属签字,81.01%的医院要求植入可兼容起搏器的临床医师签字,77.85%的医院要求携带说明书。其中人工关节、心脏支架、骨科内固定物行MRI检查的允许或部分允许医院数最多,分别占比为87.22%、86.79%和81.05%。电子人工耳蜗行MRI检查的允许或部分允许医院数最少,占比为31.28%。除输液港外,其他8类植入性医疗器械医院要求扫描磁场≤1.5 T的占比在64.71%~83.15%之间。限制植入时间>3周的占比在63.01%~92.96%之间。限制扫描时间≤15 min的占比为28.32%~39.44%。结论目前国内各医院对9类植入性医疗器械的临床应用及临床适应条件存在不同。建立全国统一性、同质性的临床安全评估及临床应用标准对影像科护士的临床安全筛查和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性医疗器械 磁共振成像 调查研究 安全评估 临床建议
下载PDF
内翻应力位摄影在踝关节外侧韧带运动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樊祥奎 马俊 +1 位作者 于洪存 董杰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11期2155-2158,共4页
目的探讨踝关节运动扭伤关节间隙变化对外侧韧带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6例踝关节扭伤患者,对踝关节向内侧用力加压,摄取加压状态的踝关节内翻应力正位片。对每位患者的内翻片,以胫骨下端关节面和距骨滑车关节面为两直线,测量... 目的探讨踝关节运动扭伤关节间隙变化对外侧韧带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6例踝关节扭伤患者,对踝关节向内侧用力加压,摄取加压状态的踝关节内翻应力正位片。对每位患者的内翻片,以胫骨下端关节面和距骨滑车关节面为两直线,测量两直线的夹角。每位患者都可测得加压状态的角度数值,将该状态角度数值,作为踝关节韧带损伤的的诊断系数称之为T值(以下均以度为单位),并与非应力位状态数值进行比较。将86例患者测得诊断系数T值分T1组:0°~5°,T2组:5°~10°,T3组:10°~15°,T4组:15°~20°,T5组:大于20°共5组,根据临床诊断治疗结果统计外侧韧带损伤的例数,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86例患者中T1组36例,没有明显韧带损伤;T2组25例,韧带损伤3例,占12%;T3组16例;韧带损伤4例,占25%;T4组7例,韧带损伤5例占71.4%;T5组2例,韧带损伤2例,占100%。无韧带损伤患者共计72例,占83.7%,有韧带损伤患者共计14例占16.2%,当T>10时,不同组间韧带损伤率统计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踝关节内翻应力位,当T>5.6°时,对患者韧带损伤有参考价值,起到早期诊断和治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翻应力位 外侧韧带 损伤 X线摄影术
下载PDF
MRI灌注定量分析对非肿块强化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9
作者 赵霞 李秉营 +2 位作者 时光喜 邹瑞琪 王宁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22年第6期440-445,共6页
目的探讨动态MRI灌注定量分析在非肿块强化(NME)乳腺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12月我院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56例NME乳腺病变的临床和MRI影像资料,共56个病灶。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DCE-MRI检查。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 目的探讨动态MRI灌注定量分析在非肿块强化(NME)乳腺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12月我院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56例NME乳腺病变的临床和MRI影像资料,共56个病灶。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DCE-MRI检查。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对比各项MRI影像特征的组间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项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本组56个NME病灶,穿刺或术后病理结果提示良性病灶33个,恶性病灶23个。良恶性病灶的半定量血流动力学参数早期强化率(EER)(%,181.243±69.163比235.614±49.9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强化率(LER)(%,185.071±40.842比197.409±35.2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7);灌注特征速率常数(Kep)值(0.732±0.326比1.606±0.671)和容量转移常数(Ktrans)值(0.626±0.387比1.380±0.645)、早期强化曲线下面积(IAUGC)(0.356±0.317比0.651±0.263)、对比增强比(CER)值(2.270±0.498比3.026±0.872)、最大增强斜率(MSI)[0.023(0.013,0.034)比0.045(0.033,0.0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分析显示,EER的诊断效能优于LER(74.4%比63.5%);定量灌注分析对良恶性的诊断效能优于半定量参数(Kep、Ktrans、MSI诊断准确度分别为90.3%、84.7%、86.1%)。结论DCE-MRI定量灌注分析技术对于NME乳腺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病变 非肿块强化 动态对比增强 诊断效能
下载PDF
磁共振波谱联合MRI多参数技术组合对提高前列腺癌诊断特异度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雯 于天依 郭依廷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1期83-86,共4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波谱成像联合常用多参数技术在前列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3例确诊为前列腺癌患者,以病理穿刺确诊前列腺增生33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穿刺前均进行磁共振多参数常规扫描和波谱扫描。影像学结果和病... 目的分析磁共振波谱成像联合常用多参数技术在前列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3例确诊为前列腺癌患者,以病理穿刺确诊前列腺增生33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穿刺前均进行磁共振多参数常规扫描和波谱扫描。影像学结果和病理穿刺结论对比分析。结果常规MRI多参数技术组合方案确诊前列腺癌27例。上述方法再联合波谱扫描后确诊前列腺癌31例。前者扫描准确率和特异度分别为80.30%和78.71%。后者准确率和特异度分别为90.91%和92.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波谱扫描中,(Cho+Cre)/Cit>0.98为阳性。在前列腺增生中波谱扫描所得(Cho+Cre)/Cit比值低于前列腺癌比值。结论MRI常用多参数扫描在对前列腺癌诊断存在不足之处,其诊断准确率和特异度低于磁共振波谱联合MRI常规多参数扫描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多参数扫描 磁共振成像波谱扫描 前列腺癌 前列腺增生
下载PDF
三期增强CT对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宇 王鹤翔 +3 位作者 刘松 李杰 陈宝锦 郝大鹏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5期842-845,共4页
目的探讨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VL)患者的三期增强CT影像学特点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5例IVL患者的三期增强CT表现。观察病灶的形态、延伸路径、病变与血管壁关系、病变的增强程度和模式。结果15例病灶均侵犯下腔静... 目的探讨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VL)患者的三期增强CT影像学特点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5例IVL患者的三期增强CT表现。观察病灶的形态、延伸路径、病变与血管壁关系、病变的增强程度和模式。结果15例病灶均侵犯下腔静脉,13例患者合并子宫肌瘤,子宫增大,不均匀强化。14个病灶通过髂静脉伸入下腔静脉,1个病灶通过双侧髂静脉伸入下腔静脉。6例病灶累及右心。增强CT发现全部IVL均表现为不均匀增强病灶,与静脉系统的强化血液相比密度相对较低,病变与血管壁间有清晰间隙。冠状位和矢状位图像中病变是连续的,呈“丝瓜瓤”样改变。当右心受累时,病变显示出特征性的“拐杖头”或“蛇头”样改变。病变在轴位增强CT图像呈“筛孔”样改变。结论三期增强CT在显示IVL“丝瓜瓤”和“筛孔”样外观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可进行准确的术前诊断。三期增强CT能显示病灶全方位的延伸路径,在手术计划制定和肿瘤随访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 下腔静脉
下载PDF
孕中晚期宫内胎儿T12椎体生长发育的MRI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程亚旎 赵鹏 +5 位作者 杨涛 林楠 杨咏青 汪玉 肖连祥 林祥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2期300-304,共5页
目的 探讨宫内胎儿T12椎体骨化中心大小随孕周的变化关系,绘制其生长曲线。方法 选取23~38孕周82例宫内胎儿行全脊柱SWI扫描,测量T12椎体骨化中心的高度、前后径、左右径及正中矢状位面积,建立相关线性回归方程。结果 胎儿T12椎体骨化... 目的 探讨宫内胎儿T12椎体骨化中心大小随孕周的变化关系,绘制其生长曲线。方法 选取23~38孕周82例宫内胎儿行全脊柱SWI扫描,测量T12椎体骨化中心的高度、前后径、左右径及正中矢状位面积,建立相关线性回归方程。结果 胎儿T12椎体骨化中心高度、前后径、左右径及正中矢状位面积与孕周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T12椎体骨化中心高度(cm)=-0.143+0.020×孕周(R2=0.923,P<0.05)、前后径(cm)=-0.421+0.031×孕周(R2=0.926,P<0.05)、左右径(cm)=-0.464+0.039×孕周(R2=0.925,P<0.05)、正中矢状位面积(cm2)=-0.509+0.022×孕周(R2=0.944,P<0.05)。T12椎体骨化中心发育不存在性别差异。结论 孕中晚期宫内胎儿T12椎体骨化中心高度、前后径、左右径及正中矢状位面积与孕周呈高度线性相关,是评估胎儿脊柱发育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内胎儿 胸段脊柱 生长发育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胃窦多发黏膜施万细胞错构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13
作者 路畅 冯吉贞 +3 位作者 姚志刚 赵淑磊 程显魁 李加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8-230,共3页
目的探讨黏膜施万细胞错构瘤(mucosal Schwann cell hamartoma,MSCH)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1例胃窦多发隆起型病变,采用HE和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其组织学和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镜下见黏膜固有层内梭形... 目的探讨黏膜施万细胞错构瘤(mucosal Schwann cell hamartoma,MSCH)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1例胃窦多发隆起型病变,采用HE和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其组织学和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镜下见黏膜固有层内梭形细胞弥漫增生,细胞质嗜酸性,细胞核椭圆形,无异型性及核分裂象。免疫表型:梭形细胞S-100和SOX-10均呈弥漫强阳性,Syn、NF、actin、desmin、DOG1、CD34、CD117和Ki-67均阴性。结论胃肠道MSCH属于罕见的黏膜梭形细胞病变,确诊需结合组织学特征和免疫组化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肿瘤 胃窦 黏膜施万细胞错构瘤 鉴别诊断
下载PDF
改良肺窗在评价尘肺病胸膜增厚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4
作者 闫成凤 柳澄 +2 位作者 王成霞 王宁宁 仇路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3期422-425,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CT窗宽窗位对显示尘肺病胸膜增厚的影响,改良肺窗对评价尘肺病胸膜增厚的价值。方法选取101例尘肺合并胸膜增厚患者的影像资料,分别采用肺窗(1500 HU,-600 HU)、改良肺窗(2000 HU,-480 HU)、纵隔窗(400 HU,40 HU)观察胸膜... 目的探讨分析CT窗宽窗位对显示尘肺病胸膜增厚的影响,改良肺窗对评价尘肺病胸膜增厚的价值。方法选取101例尘肺合并胸膜增厚患者的影像资料,分别采用肺窗(1500 HU,-600 HU)、改良肺窗(2000 HU,-480 HU)、纵隔窗(400 HU,40 HU)观察胸膜增厚的位置、形态、厚度、实质带、钙化等,将三组结果两两配对进行卡帕分析及t检验。结果改良肺窗和肺窗对壁层、脏层胸膜增厚位置显示一致性中等。肺窗与改良肺窗、改良肺窗与纵隔窗对胸膜增厚厚度的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窗与纵隔窗对胸膜增厚厚度的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窗、改良肺窗对胸膜增厚鸦爪征显示一致性较强,除改良肺窗与纵隔窗对于胸膜增厚钙化显示一致性一般外,肺窗与改良肺窗、肺窗与纵隔窗对钙化显示一致性均较强。结论调整窗宽窗位有利于尘肺病胸膜增厚的显示,合理应用窗宽窗位在尘肺病CT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肺 胸膜增厚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改良肺窗
下载PDF
MRI在肺肿瘤诊疗中的应用与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咏青 赵鹏 林祥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6期1032-1035,共4页
现如今,肺癌的患病率及死亡人数仍位于所有癌症的前列,早期发现并积极治疗是提高肺癌生存率的关键。以往多利用胸部CT筛查并评估肿瘤,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随着MRI新技术的迅速发展,胸部MRI在肺肿瘤的筛查、鉴别、TNM分期、辅助... 现如今,肺癌的患病率及死亡人数仍位于所有癌症的前列,早期发现并积极治疗是提高肺癌生存率的关键。以往多利用胸部CT筛查并评估肿瘤,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随着MRI新技术的迅速发展,胸部MRI在肺肿瘤的筛查、鉴别、TNM分期、辅助治疗及治疗后评估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MRI在肺肿瘤中的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肺肿瘤 肺癌
下载PDF
对比胃与小肠间质瘤多层螺旋CT征象及病理学特点 被引量:13
16
作者 宋学林 杨世锋 +1 位作者 顾慧 王锡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6-80,共5页
目的对比观察胃间质瘤与小肠间质瘤多层螺旋CT(MSCT)征象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学确诊的165例胃间质瘤(GST组)与37例小肠间质瘤(SIST组),对比观察其CT征象及病理学特点。结果GST组与SIST组肿瘤生长方式及形态差异均有统计... 目的对比观察胃间质瘤与小肠间质瘤多层螺旋CT(MSCT)征象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学确诊的165例胃间质瘤(GST组)与37例小肠间质瘤(SIST组),对比观察其CT征象及病理学特点。结果GST组与SIST组肿瘤生长方式及形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GST组中95.76%(158/165)肿瘤增强CT三期强化方式为渐进性强化,SIST组89.19%(33/37)强化方式为速升-缓降型强化,2组肿瘤平扫及三期增强CT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IST组病理学危险程度分级明显高于GST组(P<0.05),其CD34阳性率明显低于GST组(P<0.05),而2组肿瘤大小、内部情况、坏死、钙化及免疫组化指标CD117、DOG1、Ki-6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GST与SIST虽同属胃肠道间质肿瘤,但其CT征象及病理学特点均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颅内转移瘤CT灌注参数与病理类型、TTF-1及腺癌EGFR突变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姜中华 姜春成 +3 位作者 刘歆 马恒 曲倩倩 王锡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12期1996-2000,共5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颅内转移瘤CT灌注(CTP)参数与病理类型、肺腺癌免疫指标TTF-1以及肺腺癌EGFR基因突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NSCLC IV期颅脑转移患者45例,包括腺癌30例(TTF-124例阳性、6例弱阳性,EGFR基因突变类型野生型11例、2...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颅内转移瘤CT灌注(CTP)参数与病理类型、肺腺癌免疫指标TTF-1以及肺腺癌EGFR基因突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NSCLC IV期颅脑转移患者45例,包括腺癌30例(TTF-124例阳性、6例弱阳性,EGFR基因突变类型野生型11例、21因子突变11例,19因子突变8例),鳞癌15例(TTF-115例阴性),对其进行颅内转移瘤CT灌注成像,分析灌注参数与肺癌病理类型、肺腺癌常见EGFR突变类型(19、21因子突变及基因野生型)及TTF-1的相关性。结果腺癌与鳞癌颅内转移瘤在灌注参数CBF与M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肺腺癌EGFR基因野生型与21因子突变在CBV(P=0.009)、CBF(P=0.014)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基因野生型与EGFR19因子突变型在MTT(P=0.010)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TT与TTF-1存在负相关,CBF与TTF-1存在正相关。结论肺腺癌、鳞癌颅内转移瘤CT灌注参数及肺腺癌EGFR常见突变类型灌注参数存在差异,CT灌注成像可以辅助晚期肺癌患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颅内转移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与MRI在腰椎压缩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苑乐添 王艺霖 林祥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11期2070-2073,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与MRI在诊断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48例,按照不同扫描方法多序列MRI与CT进行,分为MRI组与CT组,评估CT和多序列MRI扫描成角畸形、脊髓损伤、神经损伤、椎管容积改变的检出率。结...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与MRI在诊断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48例,按照不同扫描方法多序列MRI与CT进行,分为MRI组与CT组,评估CT和多序列MRI扫描成角畸形、脊髓损伤、神经损伤、椎管容积改变的检出率。结果MRI组诊断准确率为100%,CT组为85.42%,MRI组新鲜骨折/陈旧骨折诊断率和骨折类型准确率均高于C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序列MRI扫描成角畸形、脊髓损伤、神经损伤和椎管容积改变总检出率为53.65%,高于CT组4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多序列MRI扫描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可有效显示骨折的不同特征性征象,准确率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压缩性骨折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数字乳腺X线摄影与断层摄影联合应用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敏 赵鹏 +2 位作者 凌春香 冯吉贞 谭茹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7期1184-1188,共5页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的影像学特征,探讨数字乳腺X线摄影(DM)结合断层摄影(DBT)在乳腺癌分子分型中的应用价值,从而对乳腺癌的临床个体化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我院临床检查乳腺发现可疑病灶,且经穿刺活检或...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的影像学特征,探讨数字乳腺X线摄影(DM)结合断层摄影(DBT)在乳腺癌分子分型中的应用价值,从而对乳腺癌的临床个体化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我院临床检查乳腺发现可疑病灶,且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23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活检或术前均行DM和DBT检查,根据雌激素受体(ER)、孕酮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的表达和Ki-67将乳腺癌分为Luminal A型、Luminal B型、三阴性型和HER-2的过表达型,分析乳腺病变的X线征象,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分析不同分子亚型组间影像学特征的差异。结果230例乳腺癌患者,共245个病灶,其中Luminal A型87例,Luminal B型102例,HER-2过度表达型31例,三阴型25例。X线图像表现为单纯肿块的以Luminal A型最常见,肿块伴钙化在Luminal B型居多,且与其他三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钙化在HER-2过表达型所占比率较高,与其他三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块边缘有毛刺在Luminal A型和Luminal B型多见;微分叶在Luminal A型和Luminal B型两型所占比率略高于其他两型;肿块边缘清晰以三阴型所占比率较高;边缘模糊各亚型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与DM结合DBT相比,单纯肿块和肿块伴钙化所占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纯钙化所占比率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DM结合DBT对肿块边缘的显示明显优于D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边缘表现为毛刺的肿块。结论DM联合DBT可用于预测乳腺癌的分子亚型,对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订及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分子亚型 数字乳腺断层扫描 X线摄影
下载PDF
铁死亡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耐药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倩倩 孙之 +2 位作者 潘月眉 胡雪雪 王传玺 《肿瘤防治研究》 CAS 2023年第9期902-907,共6页
铁死亡是一种新型的调节性细胞死亡,以铁依赖为特征,主要由细胞内脂质过氧化物和活性氧的积累引起。铁死亡在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在肺癌中研究广泛,尤其是抗肿瘤治疗。免疫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得到了广... 铁死亡是一种新型的调节性细胞死亡,以铁依赖为特征,主要由细胞内脂质过氧化物和活性氧的积累引起。铁死亡在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在肺癌中研究广泛,尤其是抗肿瘤治疗。免疫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总体有效率低,原因是大多数晚期患者对免疫治疗产生了耐药。因此,本研究旨在阐明铁死亡的特点及其在晚期NSCLC抗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和潜在的临床应用,以及一些靶向肿瘤铁死亡发生的纳米材料的应用在促进免疫治疗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治疗 免疫耐药 纳米材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