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评估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动脉炎症进展的作用研究
1
作者 范萍 李爱媛 +3 位作者 赵喆 李现军 战同霞 谢海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9-207,共9页
目的通过PET/CT评估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患者化疗中期较化疗前动脉摄取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水平的变化,反映患者化疗过程中动脉炎症的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 目的通过PET/CT评估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患者化疗中期较化疗前动脉摄取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水平的变化,反映患者化疗过程中动脉炎症的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21年1月—2023年1月于山东第二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DLBC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化疗前及化疗中期进行了18F-FDG PET/CT检查。使用最大靶本底比(maximum target-to-background ratio,TBR_(max))及平均靶本底比(mean target-to-background ratio,TBR_(mean))评估颈动脉和主动脉化疗前、化疗中期的动脉炎症水平。颈动脉评估部位包括颈动脉整体测量段(whole carotid artery,CA-WH)和颈动脉最严重病变段(most-diseased segment of the carotid,CA-MDS);主动脉评估部位包括升主动脉、主动脉弓、胸主动脉和腹主动脉。分别比较整体患者化疗中期和化疗前左、右侧CA-WH-TBR_(max)、CA-WH-TBR_(mean)、CA-MDS-TBR_(max)和CA-MDS-TBR_(mean),以及主动脉各部位的TBR_(max)和TBR_(mean)的差异。根据超声检查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将患者分为不稳定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及无斑块组,分别比较3组患者左、右两侧CA-WH-TBR_(max)和CA-WH-TBR_(mean)的Δ靶本底比(target-to-background ratio,TBR)(化疗中期TBR-化疗前TBR),评估3组化疗期间颈动脉炎症水平变化程度的差异。结果共纳入85例DLBCL患者,其中不稳定斑块组26例(30.6%),稳定斑块组24例(28.2%),无斑块组35例(41.2%)。整体患者中,化疗中期双侧CA-WH-TBR_(max)(左侧P=0.015,右侧P=0.034)、CA-MDS-TBR_(max)(左侧P<0.001,右侧P=0.041)、CA-MDS-TBR_(mean)(左侧P=0.029,右侧P=0.008)、升主动脉TBR_(max)(P=0.010)较化疗前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稳定斑块组左侧CA-WH-ΔTBR_(max)较无斑块组(P=0.005)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稳定斑块组左侧CA-WH-ΔTBR_(mean)较无斑块组(P=0.003)、稳定斑块组(P=0.025)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化疗可加速DLBCL患者双侧颈动脉及升主动脉炎症的进展,PET/CT技术能够识别化疗相关动脉炎症的演变,从而为临床早期干预动脉粥样硬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炎症 动脉粥样硬化 心脑血管疾病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 脱氧葡萄糖
下载PDF
数字素养对失能老年人抑郁水平的影响
2
作者 柴钰霖 鲁希雯 +2 位作者 鲜国炜 井淇 罗盛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80-1183,共4页
目的:旨在探讨数字素养对失能老年人抑郁的影响,及认知能力的中介作用,为改善我国失能老年人心理健康,更好实现积极老龄化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方法: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20年数据,选取60岁及以上的失能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旨在探讨数字素养对失能老年人抑郁的影响,及认知能力的中介作用,为改善我国失能老年人心理健康,更好实现积极老龄化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方法: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20年数据,选取60岁及以上的失能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最终样本1,497例。使用SPSS25.0软件分析数字素养对失能老年人抑郁水平的影响,检验认知能力在失能老年人数字素养和抑郁水平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为(69.66±6.23)岁。数字素养平均得分为(0.74±1.36)分,抑郁水平平均为(12.26±6.94)分,认知能力平均为(11.39±3.39)分,数字素养对抑郁水平具有直接效应(95%CI=-0.585~-0.069),认知能力在数字素养和抑郁水平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95%CI=-0.176~-0.068)。结论:在老龄化和信息化的双重背景下,要积极为失能老年人提供针对性的数字素养培训,促进其融入数字社会;推动智慧化养老理念,鼓励建立数字互助网络,共享科技发展成果;提升失能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和心理抗压能力,以提高其生活质量并减少抑郁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素养 抑郁 老年人 失能 认知能力
下载PDF
溶血磷脂酸在巨噬细胞中作用的分子机制及潜在临床价值
3
作者 赵嘉怡 杨晓 杨晓云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22-1530,共9页
巨噬细胞是一类重要免疫细胞,主要来源骨髓中的髓系祖细胞,具有吞噬和抗原呈递、参与先天免疫和炎症反应的功能。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是一种活跃的磷脂信号分子,可以诱导巨噬细胞的分化和极化,可以调节巨噬细胞的迁... 巨噬细胞是一类重要免疫细胞,主要来源骨髓中的髓系祖细胞,具有吞噬和抗原呈递、参与先天免疫和炎症反应的功能。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是一种活跃的磷脂信号分子,可以诱导巨噬细胞的分化和极化,可以调节巨噬细胞的迁移和浸润,还可以调节巨噬细胞参与的炎症反应。本文以LPA在巨噬细胞中的作用为切入点,综述了近年来LPA在巨噬细胞中作用的分子机制,LPA通过诱导相关调节因子和细胞因子,在巨噬细胞的分化和极化中发挥重要作用;LPA受体介导相关信号通路调节巨噬细胞的迁移和浸润;ATX/LPA信号轴及相关细胞因子参与巨噬细胞的炎症调节。此外,还综述了LPA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和巨噬细胞炎症反应疾病中的调控作用及潜在临床价值。目前,LPA在巨噬细胞中作用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深入研究LPA在巨噬细胞中的受体表达、生物学作用及调控机制,将为巨噬细胞相关疾病和癌症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磷脂酸 巨噬细胞 肿瘤免疫 癌症 细胞信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