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6篇文章
< 1 2 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层状双氢氧化物在生物工程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建志 杨亲正 张海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7期8847-8849,共3页
背景:层状双氢氧化物是一种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的无机纳米材料,目前已有多种药物成功与其形成插层复合体,并且取得了预期的结果。目的:综述层状双氢氧化物在生物工程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2003/2010的文献为... 背景:层状双氢氧化物是一种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的无机纳米材料,目前已有多种药物成功与其形成插层复合体,并且取得了预期的结果。目的:综述层状双氢氧化物在生物工程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2003/2010的文献为主,学校图书馆检索为辅。中文检索词为"纳米技术,药物载体,层状双氢氧化物,基因,基因治疗,生物传感器,靶向给药",英文检索词为"nanotechnology,drug carrier,layered double hydroxide,gene,gene therapy,biosensor,targeting drug delivery"。纳入与层状双氢氧化物应用于生物工程领域相关的文献,例如作为药物载体、基因载体以及在生物传感器等方面的应用。排除关于层状双氢氧化物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文献。结果与结论:化学性质不稳定、毒副作用大的药物(包括基因)与层状双氢氧化物的插层复合体不仅能够控释,还能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因此,层状双氢氧化物是一类极具有发展潜力的"绿色"载体材料。但是,目前关于层状双氢氧化物在生物工程中的研究应用仅限于实验室阶段,研究人员需为其应用于临床付出更大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双氢氧化物 药物载体 基因治疗 生物传感器 生物工程
下载PDF
细菌纤维素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马霞 王瑞明 +1 位作者 贾士儒 关凤梅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02年第5期11-12,共2页
本文简要介绍细菌纤维素的独特性质,和细菌纤维素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关键词 细菌纤维素 食品工业 应用 增稠剂 成型剂
下载PDF
细菌纤维素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马霞 王瑞明 +1 位作者 关凤梅 贾士儒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2年第3期17-18,共2页
细菌纤维素(Bacterical cellulose,BC)是当今国内外生物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一般认为合成纤维素是植物特有的功能,但是,有少数微生物也能合成纤维素.现已知道,在各种不同条件下能合成纤维素的微生物有醋酸菌属(Acetobacter)、土壤杆菌属... 细菌纤维素(Bacterical cellulose,BC)是当今国内外生物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一般认为合成纤维素是植物特有的功能,但是,有少数微生物也能合成纤维素.现已知道,在各种不同条件下能合成纤维素的微生物有醋酸菌属(Acetobacter)、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假单胞杆菌属(Pseudomonas)、无色杆菌属(Achrombacter)、产碱杆菌属(Alcaligenes)、气杆菌属(Aerobacter)、固氮菌属(Azotobacter)、根瘤菌属(Rhizabium)和八叠球菌属(Sarcina)等的某些种,它们合成的纤维素统称为细菌纤维素.其中真正能够批量地工业化生产细菌纤维素且合成能力最强的是醋酸菌属(Acetobacter)中的木醋杆菌(Acetobacterxylni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纤维素 食品工业 应用 新型生物材料 增稠剂
下载PDF
花生蛋白粉的制取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董贝森 董贝磊 陆晓滨 《花生科技》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5,共5页
研究了低温脱脂花生蛋白粉的生产工艺,对其产品的功能性及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并与大豆蛋白粉进行了比较,该文还介绍了脱脂花生蛋白粉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关键词 花生蛋白粉 功能性质 应用 制取
下载PDF
分子蒸馏技术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李媛 陆晓滨 +1 位作者 崔波 张树禄 《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4期30-33,37,共5页
分子蒸馏技术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分离技术,现已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分子蒸馏的概念、原理、特点以及影响分子蒸馏速度的因素;其中着重论述了分子蒸馏技术目前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发展情况。最后本文对其发展状况及应用前... 分子蒸馏技术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分离技术,现已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分子蒸馏的概念、原理、特点以及影响分子蒸馏速度的因素;其中着重论述了分子蒸馏技术目前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发展情况。最后本文对其发展状况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蒸馏技术 食品工业 应用 前景
下载PDF
工业微生物菌种的保藏方法 被引量:35
6
作者 吕红线 郭利美 《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52-55,共4页
菌种是主要的生物资源,一个优良的菌种被选育出来以后,必须保持其优良性状不变或尽可能地少变慢变,才不至于降低生产性能,能长期在生产中使用。本文介绍了常用的微生物菌种的保藏方法:斜面低温保藏法、液体石蜡保藏法、沙土管保藏法、... 菌种是主要的生物资源,一个优良的菌种被选育出来以后,必须保持其优良性状不变或尽可能地少变慢变,才不至于降低生产性能,能长期在生产中使用。本文介绍了常用的微生物菌种的保藏方法:斜面低温保藏法、液体石蜡保藏法、沙土管保藏法、冷冻真空干燥保藏法、液氮超低温保藏法和基因工程菌的保藏,并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菌种 保藏
下载PDF
黄粉虫甲壳素—壳聚糖在食品工业中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范素琴 陈鑫炳 王成忠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43-45,共3页
黄粉虫是一种潜在食物资源,除富含蛋白质外,在蛹皮中约含1/4甲壳素成分,甲壳素脱去乙酰基后壳聚糖是一类重要保健功能因子。该文主要从甲壳素、壳聚糖制备工艺、主要性质及其在食品工业中应用方面进行综述,并提出几点展望与发展建议。
关键词 黄粉虫 甲壳素 壳聚糖
下载PDF
啤酒废酵母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及开发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帅 王透道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02年第6期76-78,共3页
本文叙述啤酒废酵母中含有相当丰富营养,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前景将非常广阔。
关键词 啤酒 废酵母 食品工业 应用 开发
下载PDF
大豆肽的开发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2
9
作者 管风波 宋俊梅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08年第2期49-51,56,共4页
大豆肽是大豆蛋白的水解产物。大豆肽的必需氨基酸组成与大豆蛋白质完全一样,含量平衡且丰富。作为一种新型大豆深加工产品,大豆肽具有比大豆蛋白更优越的生理功能和理化特性,这大大拓展了大豆蛋白的应用领域。本文简要介绍了大豆肽的... 大豆肽是大豆蛋白的水解产物。大豆肽的必需氨基酸组成与大豆蛋白质完全一样,含量平衡且丰富。作为一种新型大豆深加工产品,大豆肽具有比大豆蛋白更优越的生理功能和理化特性,这大大拓展了大豆蛋白的应用领域。本文简要介绍了大豆肽的生产工艺开发,并且进一步探讨了大豆肽作为一种新型的食品功能因子在一些食品开发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肽 开发 应用前景
下载PDF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探索 被引量:9
10
作者 于海峰 邵秀芝 崔波 《广西轻工业》 2011年第5期141-141,174,共2页
针对山东轻工业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的问题,以"培养有创新能力,适应社会需求的工程技术类人才"为出发点,从实践教学体系、教学师资队伍以及实习环节等方面探讨了实践性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 食品科学与工程 实践教学 改革
下载PDF
壳聚糖的生产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传芬 蒋文强 《粮油食品科技》 2005年第5期48-50,共3页
壳聚糖是一种丰富的天然资源。近年来,壳聚糖的开发应用受到国内外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产品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概述了壳聚糖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并介绍了壳聚糖的性质和生产方法;着重讨论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关键词 壳聚糖 制备 应用
下载PDF
木聚糖酶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阮同琦 赵祥颖 刘建军 《中国食品工业》 2008年第4期52-54,共3页
木聚糖酶已在制浆造纸、食品、饲料工业中显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重点论述了木聚糖酶的产生,及其在食品工业的最新应用进展。
关键词 木聚糖酶 食品 低聚木糖 应用
下载PDF
科研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于海峰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年第1期204-204,共1页
实践教学是大学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过程中,将科研项目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分别融入到实验课堂教学、开放性、创新性实验和本科毕业论文环节等过程中,构建研究型实践教学体系,提高了学生的科... 实践教学是大学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过程中,将科研项目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分别融入到实验课堂教学、开放性、创新性实验和本科毕业论文环节等过程中,构建研究型实践教学体系,提高了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从而全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科学与工程 实践教学 科研
下载PDF
超临界气体萃取及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
14
作者 王维民 《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1年第1期30-34,共5页
超临界气体萃取是国外8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新技术,现已实现工业化。该技术生产的产品纯度高,质量好,得率高,技术适应性广。具有比蒸馏及液——液萃取更多的优点,只要改变临界气体的压力或温度,就可使气体中气液成分发生改变,使之对溶... 超临界气体萃取是国外8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新技术,现已实现工业化。该技术生产的产品纯度高,质量好,得率高,技术适应性广。具有比蒸馏及液——液萃取更多的优点,只要改变临界气体的压力或温度,就可使气体中气液成分发生改变,使之对溶质的溶解能力大幅度提高。该技术适用于植物油脂、小麦胚芽油。香辛料成分的萃取以及茶叶脱咖啡碱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气体 萃取 食品加工
下载PDF
柠檬酸工业废水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程程 张强 +4 位作者 陈贯虹 刘同军 裴振洪 王加宁 祁庆生 《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1期18-22,共5页
用构建16S rDNA的方法对柠檬酸工业收集废水的汇水池以及预酸化调节过程中的微生物菌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汇水池的16S rDNA文库的71个克隆中共有15个OTU,其中与Lactobacillus mucosae最为相近的OTU有8个,共48个克隆,占所有克隆的6... 用构建16S rDNA的方法对柠檬酸工业收集废水的汇水池以及预酸化调节过程中的微生物菌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汇水池的16S rDNA文库的71个克隆中共有15个OTU,其中与Lactobacillus mucosae最为相近的OTU有8个,共48个克隆,占所有克隆的67%;与Lactobacillus amylovorus相近的OTU有3个,共15个克隆,占所有克隆的21%;与Lactobacillus fermentum相近的OTU有2个,共2个克隆,占所有克隆的2.8%;与Lactobacilluscoleohominis相近的OTU有1个,共3个克隆,占所有克隆的4.2%。预酸化池的95个克隆分为3个OTU,其中与Lactobacillus mucosae相近的有2个OTU,共82个克隆,占所有克隆的86%;Lactobacillus amylovorus有1个OTU,13个克隆,占14%。研究表明汇水池和预酸化池中的微生物有很大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废水 16S RDNA 微生物多样性 汇水池 预酸化池
下载PDF
生物素测定方法的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刁立兰 李秀珍 +2 位作者 杨平平 薛永玲 王燕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4-107,共4页
生物素是一种B族维生素。近几年,生物素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此同时,生物素测定方法的研究也取得了迅速的发展。文中介绍了近年来生物素测定常用的几种方法,包括微生物法、高压液相色谱法、生物传感器法、毛细管电泳法、荧光法、ELISA法... 生物素是一种B族维生素。近几年,生物素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此同时,生物素测定方法的研究也取得了迅速的发展。文中介绍了近年来生物素测定常用的几种方法,包括微生物法、高压液相色谱法、生物传感器法、毛细管电泳法、荧光法、ELISA法、微分脉冲伏安法,并简单介绍了生物素分析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素 测定方法 高压液相色谱法 生物传感器法
下载PDF
豆腐酸浆中高产蛋白微生物的氨基酸营养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玉 宋俊梅 曲静然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9-52,共4页
对豆腐酸浆中假丝酵母和白地霉的蛋白质中氨基酸进行了研究,测得其含有18种氨基酸, 8种必需氨基酸齐全,还含有组氨酸。根据模式蛋白质,应用模糊识别分析法与化学分析法对假丝酵母和白地霉蛋白质营养价值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 营养分析 酸浆 豆腐 微生物 蛋白质营养价值 中高 假丝酵母 必需氨基酸 化学分析法 模糊识别 白地霉 组氨酸
下载PDF
挤压膨化食品的营养学评价 被引量:27
18
作者 于功明 陆晓滨 +1 位作者 王成忠 孙春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8-81,共4页
简要介绍了评价挤压膨化食品营养价值的方法。研究了各种营养素在不同挤压条件下的存留数量,详细阐述了挤压膨化过程对各种营养素的影响。
关键词 挤压膨化食品 营养素 营养评价
原文传递
豆豉后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菌相的变化 被引量:25
19
作者 孙森 宋俊梅 曲静然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08年第2期139-143,共5页
通过实验对豆豉后发酵过程中菌相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后发酵过程中由于高渗透压的影响使得大部分微生物不能生长。但少数的耐盐菌如乳酸菌、芽孢杆菌和酵母菌能够暂时适应该种环境,呈现暂时生长趋势并产生大量的酶。同时制曲过... 通过实验对豆豉后发酵过程中菌相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后发酵过程中由于高渗透压的影响使得大部分微生物不能生长。但少数的耐盐菌如乳酸菌、芽孢杆菌和酵母菌能够暂时适应该种环境,呈现暂时生长趋势并产生大量的酶。同时制曲过程中霉菌所产生的蛋白酶等一直作用于后发酵过程中。利用这些酶类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形成豆豉所特有的色、香、味以及豆豉所特有的功能性营养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豉 后发酵 乳酸菌 芽孢杆菌 鲁氏酵母
下载PDF
10-HDA微生物菌株的选育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腾飞 王瑞明 +2 位作者 郭利美 关凤梅 马霞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2006年第1期17-19,共3页
本论文对从鲜王浆、蜂巢、蜂尸中筛选得到3株产10-HDA菌株进行了产酸性能测定。利用梯度稀释和平板涂布法在培养基上30℃培养60h,挑单菌落30℃、160r/min摇床培养用64h,提取,HPLC和GC-MS法确定发酵液中10-HDA,结果表示QYF005产10-HAD,... 本论文对从鲜王浆、蜂巢、蜂尸中筛选得到3株产10-HDA菌株进行了产酸性能测定。利用梯度稀释和平板涂布法在培养基上30℃培养60h,挑单菌落30℃、160r/min摇床培养用64h,提取,HPLC和GC-MS法确定发酵液中10-HDA,结果表示QYF005产10-HAD,含量能达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HAD 菌种筛选 提取 确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