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29篇文章
< 1 2 1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大学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和平 刘智 《南方建筑》 2011年第5期34-36,共3页
重庆大学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的学科基础和研究优势,凝练四个学术研究方向,对山地城镇从整体规划布局到单体设计施工以及使用阶段的灾变监测进行系统和综合的研究,解决城镇化... 重庆大学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的学科基础和研究优势,凝练四个学术研究方向,对山地城镇从整体规划布局到单体设计施工以及使用阶段的灾变监测进行系统和综合的研究,解决城镇化进程加快发展中山地城镇建设所面临的日益突出的新型复杂技术问题,为山地城镇建设的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自立项建设以来,实验室认真贯彻"开放、竞争、流动、联合"的运行方针,建立了完善的管理运行及开放机制,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逐步成为我国山地城镇规划建设理论创新和工程实践的重要研究和实验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 城镇建设 新技术 重点实验室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建筑热工实验室建设与人才培养——以比利时荷语鲁汶大学和重庆大学为例
2
作者 冯驰 蒋敏 +1 位作者 李小龙 唐鸣放 《高等建筑教育》 2023年第4期56-63,共8页
在我国努力实现“双碳”目标和推进新工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建筑热工学学科发展和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示范意义和引领作用。以比利时荷语鲁汶大学和重庆大学的建筑热工实验室为例,对比了两个实验室在硬件设施、人员配置和日常运行... 在我国努力实现“双碳”目标和推进新工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建筑热工学学科发展和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示范意义和引领作用。以比利时荷语鲁汶大学和重庆大学的建筑热工实验室为例,对比了两个实验室在硬件设施、人员配置和日常运行三方面的差异,分析了实验室建设在本硕博、博士后和青年教师等各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重庆大学建筑热工实验室已具备较好基础条件,但与世界一流实验室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此外,研究发现建筑热工实验室对博士生和青年学者的研究工作有明显支撑作用,但在本科生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尚不显著。研究结果建议,未来我国建筑学专业本科教育应适当增加建筑物理实验教学课时,并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引入开放性、探索性和研究性的实验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教育 建筑热工学 实验室建设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山地城市老旧社区公共空间老年人社交活动特征与可持续更新思路:基于社会网络分析
3
作者 黄瓴 瞿欣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40,共9页
在人民城市理念背景下,针对山地城市人口老龄化趋势与老旧社区公共空间适老化更新的现实困境,需要更加长期、动态、准确地理解社区老人的社交需求与活动特征,进而结合地方自然、经济和人文特征,提出长效的可持续更新思路。运用社会网络... 在人民城市理念背景下,针对山地城市人口老龄化趋势与老旧社区公共空间适老化更新的现实困境,需要更加长期、动态、准确地理解社区老人的社交需求与活动特征,进而结合地方自然、经济和人文特征,提出长效的可持续更新思路。运用社会网络理论和方法,选取山地城市老旧社区特征显著且老龄化严重的重庆市渝中区凉亭子社区为研究区域,以居住在该社区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通过长期实地观察、访谈和对调研数据的分析,厘清各类社群关系下老年人的活动空间分布及活动类型特征,剖析老年社群—社交空间—社交活动的整体关系,进而明确社区公共空间适老化更新的问题与目标,提出因地制宜的可持续社区更新思路。对于突破山地城市老旧社区适老化更新的社区资产认知、持续改善和提升社区公共空间品质、整体构建和谐的社区社群关系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城市 老旧社区公共空间 可持续更新 社会网络 老年人 社交活动
下载PDF
新工科建设中教学理科化倾向问题探讨
4
作者 黄煜镔 涂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4年第4期0122-0124,共3页
新工科是大学工科教育的重要指南,但作为新理念,理论和实践都还值得深入探讨。传统工科脱胎于新中国建设需求,但存在专业教育窄等事实上的问题。新工科建设致力于提供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对学科建设提出很高的要求,包括专业教育综合化等... 新工科是大学工科教育的重要指南,但作为新理念,理论和实践都还值得深入探讨。传统工科脱胎于新中国建设需求,但存在专业教育窄等事实上的问题。新工科建设致力于提供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对学科建设提出很高的要求,包括专业教育综合化等,但在实践中易于弱化教学实践环节,存在工科教学理科化倾向。为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培养综合性人才,大学工科教学更应重视的是基于学科特点的创新意识培养、完善课程体系、加强数学建模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工科 新工科建设 教学质量 理科化
下载PDF
探索景观触媒效应下城市后工业景观设计推动山地城市更新的途径
5
作者 王哲 朱捷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6-92,共7页
后工业景观作为保护及利用工业遗产的重要范式,体现出生态修复、形象展示、文化传承、功能重组和产业开发的复合价值,已逐渐成为城市片区更新发展的重要抓手。根据当前后工业景观的现状与问题分析,发现在高质量城市更新的背景下,有必要... 后工业景观作为保护及利用工业遗产的重要范式,体现出生态修复、形象展示、文化传承、功能重组和产业开发的复合价值,已逐渐成为城市片区更新发展的重要抓手。根据当前后工业景观的现状与问题分析,发现在高质量城市更新的背景下,有必要从全局视角对成群成片的城市后工业景观更新进行整体性、持续化、多维度地思考。在此基础上,引入景观触媒效应的理论方法,剖析城市后工业景观触媒的特质,总结城市后工业景观在山地城市中的显著特征与设计关键;提出通过城市后工业景观触媒效应的激发推动老旧城市片区有机更新的实施途径,从而促进山地城市朝着生态功能健全、山城形象凸显、文化氛围浓厚、功能活力焕发、文旅业态兴旺的方向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景观触媒效应 山地城市 城市后工业景观 城市更新
下载PDF
基于GIS-AHP方法的山地城镇生态格局安全评价研究--以重庆北部新区为例 被引量:11
6
作者 赵在绪 周铁军 +1 位作者 陈舒一郎 毛有粮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4-78,共5页
我国山地城镇分布广泛,自然地理条件复杂多变,是生态环境灾害多发区。生态格局安全评价对于山地城镇生态建设和防灾减灾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回顾并总结了国内外生态安全评价研究现状和建设进展,并针对山地特殊的条件,利用GIS与AHP相... 我国山地城镇分布广泛,自然地理条件复杂多变,是生态环境灾害多发区。生态格局安全评价对于山地城镇生态建设和防灾减灾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回顾并总结了国内外生态安全评价研究现状和建设进展,并针对山地特殊的条件,利用GIS与AHP相结合的技术方法对重庆市北部新区进行生态格局安全评价研究,得出四级结果及其比例,并以图示形式量化表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应性的规划调整策略,期待其对山地城镇生态建设研究起到抛砖引玉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AHP 山地城镇 生态格局 安全评价
下载PDF
国内四所建筑院校实验室建设的特色与启示 被引量:4
7
作者 梁树英 杨黎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48-251,共4页
通过对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和天津大学等四所实力较强的建筑院校实验室的考察访问,总结了他们在实验室建设与实践方面的特色,得到的启示是:优化实验课程,提升学生综合实力;有序开放实验室,发挥仪器设备效益;建立有效机制,加强... 通过对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和天津大学等四所实力较强的建筑院校实验室的考察访问,总结了他们在实验室建设与实践方面的特色,得到的启示是:优化实验课程,提升学生综合实力;有序开放实验室,发挥仪器设备效益;建立有效机制,加强实验队伍建设;创新管理模式,完善实验室制度;发挥平台优势,拓宽实验室经费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建设 建筑院校 实验课程 人才队伍 管理模式 平台优势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山地城镇城市设计路径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和平 薛威 左力 《南方建筑》 2015年第5期14-18,共5页
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城市发展已不能是简单低效的空间扩张,而必须走城乡统筹、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道路。本文探讨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山地城镇城市设计的价值取向应从目标导向转向问题导向,进程控制应从有限... 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城市发展已不能是简单低效的空间扩张,而必须走城乡统筹、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道路。本文探讨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山地城镇城市设计的价值取向应从目标导向转向问题导向,进程控制应从有限主体转向多元价值,操作机制应从宏大手笔转向精细手法,以此构建城市设计基本工作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山地城镇 城市设计
下载PDF
基于城市更新的山地城镇街道空间设计策略 被引量:1
9
作者 卢峰 何珍 徐也涵 《室内设计》 2010年第6期24-24,41-43,34,共5页
街道空间作为山地城镇空间的核心构成要素,具有多重复合的城市功能与立体化的空间形态。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山地城镇街道空间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基于山地城镇特定的城市更新目标,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了突出自然要素... 街道空间作为山地城镇空间的核心构成要素,具有多重复合的城市功能与立体化的空间形态。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山地城镇街道空间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基于山地城镇特定的城市更新目标,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了突出自然要素、重构新旧城市肌理、优化街道界面等城市设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城镇 城市更新 街道空间 城市 设计
下载PDF
收缩型历史城镇的系统风险评估及保护路径——以渝东地区典型历史城镇为例
10
作者 李和平 高黎月 +1 位作者 林涛 赖文韬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39,共8页
在分析收缩型历史城镇系统风险构成的基础上,探索收缩型历史城镇系统风险评估方法,并以渝东地区典型历史城镇为例开展评估。结果显示,收缩型历史城镇整体上呈现“功能—物质—文化”螺旋式负向转化的规律,个体呈现“空心化、异质化、弃... 在分析收缩型历史城镇系统风险构成的基础上,探索收缩型历史城镇系统风险评估方法,并以渝东地区典型历史城镇为例开展评估。结果显示,收缩型历史城镇整体上呈现“功能—物质—文化”螺旋式负向转化的规律,个体呈现“空心化、异质化、弃置化”的风险分异特征,并分别引发了活力、特色、消亡的危机。根据评估结果,从要素分类治理、风险分级响应两个方面提出收缩型历史城镇的保护路径,以期为破解历史城镇收缩困境、化解其系统风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缩型历史城镇 系统风险评估 保护路径 渝东地区
下载PDF
基于GIS+BIM信息协同的景观参数化设计研究——以山地风景环境道路规划设计实验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崔星 杜春兰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9-45,共7页
构建GIS、BIM协同的景观信息模型是实现精准化景观规划的有效途径。以山地风景环境道路为对象,提出集成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山地道路选线分析与交互设计方法,实现GIS数据关联BIM模型,构建以地理空间环境信息为基础的... 构建GIS、BIM协同的景观信息模型是实现精准化景观规划的有效途径。以山地风景环境道路为对象,提出集成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山地道路选线分析与交互设计方法,实现GIS数据关联BIM模型,构建以地理空间环境信息为基础的BIM景观信息模型,从而提升规划设计精细化程度与精准化水平,以期为景观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维提供信息支撑与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GIS BIM 协同设计 参数化设计
下载PDF
基于类型学方法的城镇住宅节能改造效果的分类评估——以重庆市为例
12
作者 黄海静 林犀 《新建筑》 2024年第1期104-109,共6页
针对城镇住宅量大面广、复杂多样、能效偏低且参差不齐的现况,基于类型学方法,以重庆市1950—2000年间的城镇住宅为例,采用CHAID决策树算法,按照建造年代、住宅套型和套型组合三种属性,从373例样本中归纳出围护结构的三个大类和24个子类... 针对城镇住宅量大面广、复杂多样、能效偏低且参差不齐的现况,基于类型学方法,以重庆市1950—2000年间的城镇住宅为例,采用CHAID决策树算法,按照建造年代、住宅套型和套型组合三种属性,从373例样本中归纳出围护结构的三个大类和24个子类,并构建原型的物理模型。模拟分析表明:分类评估可以更好地解释不同建筑类型冷、热负荷需求的影响因子及其显著程度,筛选出最不节能的类型及各类型最不利于节能的部位;不同类型住宅的冷、热负荷节约率取决于节能改造后不同部位的贡献度。推荐运用CHAID决策树算法对节能改造评价标准进行类型化细分,并扩展至更大区域范围的能效评估和改造潜力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住宅 围护结构的节能性能 建筑类型学 CHAID决策树 节能改造效果的分类评估
下载PDF
城市公共空间复兴——纽约林肯中心空间更新研究
13
作者 左力(文/图) 曾星星(文/图) 时钰琳(文/图) 《城市地理》 2024年第2期56-63,共8页
林肯中心近七十年的发展变化是纽约城市空间流变的生动缩影。通过深入的历史叙事,研究选取了林肯中心发展的关键历史片段,梳理了中心创立之初,城市精英受现代主义城市理念影响提出的乌托邦式规划构想,以及后现代语境中社会大众广泛参与... 林肯中心近七十年的发展变化是纽约城市空间流变的生动缩影。通过深入的历史叙事,研究选取了林肯中心发展的关键历史片段,梳理了中心创立之初,城市精英受现代主义城市理念影响提出的乌托邦式规划构想,以及后现代语境中社会大众广泛参与的渐进式城市更新历程。文章详细阐述了2000年以后纽约DS+R事务所主导实施的,旨在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的开放性和可达性的城市公共空间复兴行动。通过重新塑造中心建筑、广场与周边街道的城市关系,提高了林肯中心的可达性,活化了中心内部公共场所;借助多维的文化遗产展示手段,以及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推动了林肯中心从孤立的文化场所向积极的城市公共空间转变。文章探讨了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多元共享的价值理念已经成为社会大众共同的追求,城市公共空间的复兴成为推动城市更新的重要力量,建立广泛的文化认同和推动积极的社会参与是城市空间复兴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空间 城市更新 规划构想 公共场所 文化场所 可达性 空间更新 广泛参与
下载PDF
山地城镇光环境与节能控制技术研究构架
14
作者 梁树英 杨春宇 张青文 《灯与照明》 2018年第3期32-36,共5页
山地城镇由于地形地貌的特殊性,可利用土地资源有限,建筑密度大,高层建筑多,采光条件差,不得不延长人工照明时间,从而导致山地城镇能耗加大。文章分析了山地城镇进行光环境与节能控制研究的必要性,提出了山地城镇光环境与节能控制技术,... 山地城镇由于地形地貌的特殊性,可利用土地资源有限,建筑密度大,高层建筑多,采光条件差,不得不延长人工照明时间,从而导致山地城镇能耗加大。文章分析了山地城镇进行光环境与节能控制研究的必要性,提出了山地城镇光环境与节能控制技术,包括山地城镇光环境控制理论方法及分类研究、山地城镇光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研究、山地城镇光环境控制应用技术研究和山地城镇光环境控制节能产品研究,为山地城镇建设提供科学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城镇光环境 控制理论 评价体系 应用技术 节能产品
下载PDF
山地城镇光环境与节能控制技术研究构架
15
作者 梁树英 杨春宇 张青文 《光源与照明》 2018年第4期12-15,共4页
山地城镇由于地形地貌的特殊性,可利用土地资源有限,建筑密度大,高层建筑多,采光条件差,使人们不得不延长人工照明时间,从而导致山地城镇能耗加大。文章分析了山地城镇进行光环境与节能控制研究的必要性,提出了山地城镇光环境与节能控... 山地城镇由于地形地貌的特殊性,可利用土地资源有限,建筑密度大,高层建筑多,采光条件差,使人们不得不延长人工照明时间,从而导致山地城镇能耗加大。文章分析了山地城镇进行光环境与节能控制研究的必要性,提出了山地城镇光环境与节能控制技术,包括山地城镇光环境控制理论方法及分类研究、山地城镇光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研究、山地城镇光环境控制应用技术研究和山地城镇光环境控制节能产品研究,为山地城镇建设提供科学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城镇光环境 控制理论 评价体系 应用技术 节能产品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核心能力及其培养探讨
16
作者 黄煜镔 涂熙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4年第3期0038-0041,共4页
土木工程是工程科技的基本领域之一,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行业面临较严峻挑战,也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培养提出新问题。无论是学科内部发展的广度、深度还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都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核心能力提出新要求。在新工科建设... 土木工程是工程科技的基本领域之一,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行业面临较严峻挑战,也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培养提出新问题。无论是学科内部发展的广度、深度还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都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核心能力提出新要求。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国际化能力、创新精神、商业意识、学习能力不能被忽视,可以通过设置人文交叉学科、重视单列创新课程、引入商科经典课程、注重基于学生自主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等具体措施优化这些关键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土木工程专业 核心能力 培养
下载PDF
重庆市人居环境质量演化过程及空间特征研究——基于新发展理念的解析
17
作者 张杨 高银宝 +2 位作者 喻冰洁 吴俐颖 张秋仪 《城市建筑》 2024年第3期80-89,共10页
人居环境质量是城乡发展的重要保障,直接关系城乡居民的空间福祉。在新时代背景下,人居环境质量被赋予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涵,本研究构建新时代人居环境质量评价体系,评价并探讨重庆市人居环境质量的演化过程和特征... 人居环境质量是城乡发展的重要保障,直接关系城乡居民的空间福祉。在新时代背景下,人居环境质量被赋予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涵,本研究构建新时代人居环境质量评价体系,评价并探讨重庆市人居环境质量的演化过程和特征,以期为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人居环境空间战略提供参考。分析显示:(1)直辖以来,重庆市整体人居环境质量逐步提高,各区县差距逐渐缩小;(2)市域范围人居环境质量在空间上整体呈现出“西高东低”的空间特征,高质量地区主要集中在都市圈的主城区九区周边,低质量地区主要集中在渝东北及渝东南地区,前期渝东北地区人居环境质量优于渝东南地区,到后期渝东南地区人居环境质量高于渝东北地区;(3)从五大发展指数上看,各项指标的整体水平都呈现逐步提升的趋势,但“Y”字形的区域差异较为明显。未来重庆市人居环境建设还需持续推广渝东北生态文明建设、渝东南乡村振兴,以及以主城区为核心的都市圈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环境 新发展理念 时空特征 发展指数 重庆市
下载PDF
山地城镇教育设施的网络结构特征及空间格局演变——以重庆市万州区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邓良凯 黄勇 +2 位作者 石亚灵 万丹 李林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29-639,共11页
为探究山地城镇教育设施网络结构及其空间格局的演变特征,以重庆市万州区为例,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构建多时段教育设施协作网络模型,计算其强度分布、网络密度、节点强度、网络腹地等指标,反映网络整体性、层级性、核心设施职能结构... 为探究山地城镇教育设施网络结构及其空间格局的演变特征,以重庆市万州区为例,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构建多时段教育设施协作网络模型,计算其强度分布、网络密度、节点强度、网络腹地等指标,反映网络整体性、层级性、核心设施职能结构。结果表明:1)网络整体空间格局由“一核多翼”向“多核多翼”演变;2)不同层级教育设施呈现出“整体破碎-局部集聚”的空间分布格局;3)核心设施职能分为“结对帮扶型”和“集团核心型”,“结对帮扶型”设施网络腹地受空间距离制约较小,而“集团核心型”设施网络腹地受空间距离制约显著。基于此,结合区位、政策、设施功能等空间格局的影响因素,提炼设施空间格局演变模式,并对规划取向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设施 网络结构 空间格局 演变特征
下载PDF
基于VR全景的实验室安全教育的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艺芳 陆嘉宜 +3 位作者 王静 程豫珏 王景阳 杨黎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04-307,312,共5页
通过现场调研、调查问卷、文献研究等方法分析目前实验室安全教育的现状,发现存在安全教育形式单调、内容乏味、专业针对性不强,不重视实践等问题,因而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起到良好的安全教育效果。由此,进行了基于VR全景的实... 通过现场调研、调查问卷、文献研究等方法分析目前实验室安全教育的现状,发现存在安全教育形式单调、内容乏味、专业针对性不强,不重视实践等问题,因而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起到良好的安全教育效果。由此,进行了基于VR全景的实验室安全教育的设计,在2020级新生中顺利实践,实践表明,基于VR全景的实验室安全教育是一种针对性强、易使用、低成本的有效教育方式。对提高学生实验安全意识和学习兴趣有促进作用,弥补了实验室安全教育中实践缺乏的部分,提升了实验室安全教育的质量。可作为一种有效且创新的方式来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发挥其重要的辅助教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 安全教育 VR全景 沉浸式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视野下山地资源城市夜景规划手法研究——以攀枝花市为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凯 严永红 《灯与照明》 2015年第1期8-14,共7页
在综合考虑攀枝花城市类型、地形地貌、城建特点及夜景照明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新型城镇化的相关理论,分析在矿产资源丰富、地势陡峭、建筑层次分明、移民文化突出的山地滨水城市中照明规划的特点,得出此类城市的规划设计通用手法,以便在... 在综合考虑攀枝花城市类型、地形地貌、城建特点及夜景照明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新型城镇化的相关理论,分析在矿产资源丰富、地势陡峭、建筑层次分明、移民文化突出的山地滨水城市中照明规划的特点,得出此类城市的规划设计通用手法,以便在同类中小城市中进行推广和运用,进而推动国内资源型城市的夜景转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 资源城市 城镇化 夜景规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