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省兰科植物一新记录种:无叶杜鹃兰
1
作者 吴伟 兰洪波 +3 位作者 杨雪 杨焱冰 耿彦飞 胡国雄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5年第2期69-72,共4页
基于野外调查、标本鉴定及文献研究,确定无叶杜鹃兰(Cremastra aphylla T. Yukawa)为贵州省兰科植物新记录种。作者对该种主要形态特征与分布情况进行了描述,并提供了物种照片。其凭证标本存放于贵州大学自然博物馆植物标本室(GACP)。
关键词 被子植物 无叶杜鹃兰 新记录 宽阔水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赤水河流域特有竹种爬竹种群现状及保护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钟洪明 苟光松 +2 位作者 刘艳江 朱潇 代朝霞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1年第2期71-74,共4页
爬竹是贵州省赤水河流域特有的竹种之一。为了解爬竹的生存状况,对其进行了线路调查和样丛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在模式产地葫市镇有爬竹天然分布面积约3.3 km 2;通过样丛调查,龄级结构2a生以下的竹多于3a生、4a生的竹,表明该种群年龄结... 爬竹是贵州省赤水河流域特有的竹种之一。为了解爬竹的生存状况,对其进行了线路调查和样丛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在模式产地葫市镇有爬竹天然分布面积约3.3 km 2;通过样丛调查,龄级结构2a生以下的竹多于3a生、4a生的竹,表明该种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并且表现出具有一定大、小年现象。个体地径主要集中在1~1.5 cm范围内,长度级个体数量比例最大是5~8 m,说明种群结构较为合理。此外,在野外调查中发现,对爬竹生存构成威胁主要来自人为破坏、攀援植物和自然滑坡三个因素,需采取相关措施进行保护,以扩大其种群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爬竹 特有竹种 种群特征 保护评价
下载PDF
光照对仙人掌科植物蓬莱宫中磷酸钙晶体形貌的影响
3
作者 李昌颖 秦利鸿 +3 位作者 郑登月 杜倩 陈春丽 文晓鹏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3-87,共5页
研究发现仙人掌科植物——蓬莱宫中存在花束状的晶体,在此基础上对蓬莱宫疣部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和能谱分析,结果表明,该矿物晶体含O、Ca、P元素,该类矿物质为磷酸钙晶体,主要镶嵌于皮层细胞壁上,极少分布在细胞中,其形貌大多呈四周散开... 研究发现仙人掌科植物——蓬莱宫中存在花束状的晶体,在此基础上对蓬莱宫疣部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和能谱分析,结果表明,该矿物晶体含O、Ca、P元素,该类矿物质为磷酸钙晶体,主要镶嵌于皮层细胞壁上,极少分布在细胞中,其形貌大多呈四周散开或向一个方向展开的花束状,偶然观察到有膜包裹的橄榄球状;对蓬莱宫弱光处理后观察发现,表型明显发生变化,颜色从深绿变为嫩绿,茎伸长,疣间距变宽,变细长,刺较软向四周微张;疣中晶体密度显著减少,且磷酸钙晶片小部分聚集在一起,晶体尺寸也显著缩小(P<0.001)。研究结果为对植物中磷酸钙的形貌特征及其功能的理解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矿化 蓬莱宫 磷酸钙 形貌特征 扫描电镜
下载PDF
贵州小根蒜种质资源的形态性状和风味品质评价
4
作者 何姗姗 赵财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26,共8页
为综合评价性状优异、氨基酸含量高和风味品质佳的药食同源植物小根蒜(Allium macrostemon Bunge)种质资源,对贵州不同产地小根蒜的株高、叶长、鳞茎直径等6个形态性状进行比较;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小根蒜鳞茎中的17种游... 为综合评价性状优异、氨基酸含量高和风味品质佳的药食同源植物小根蒜(Allium macrostemon Bunge)种质资源,对贵州不同产地小根蒜的株高、叶长、鳞茎直径等6个形态性状进行比较;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小根蒜鳞茎中的17种游离氨基酸含量,并进行氨基酸呈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小根蒜的株高、鳞茎直径、叶长、叶宽、株中部宽和根须长6个性状在9个居群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变异系数均大于10%;欧氏距离聚类分析可将9个居群聚为2类,第Ⅱ类形态性状表现较突出;主成分分析显示第1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80.967%,黔南居群综合评分最高。各居群总游离氨基酸(TFAA)平均含量为6 078.52 mg/kg,TFAA含量较高的为黔东南(10 365.90 mg/kg)和贵阳市(8 174.55 mg/kg)居群;精氨酸(Arg)(TAV=6.81)是影响小根蒜风味的主要因素;主成分分析显示前4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90.144%,综合得分最高为黔东南居群。研究结果表明,小根蒜形态性状和呈味氨基酸含量存在地域性差异,黔南居群形态性状突出,黔东南居群风味品质优,具备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根蒜 药食同源植物 形态性状 游离氨基酸 风味品质 地域差异
下载PDF
贵州省竹类植物分布新资料(Ⅰ)
5
作者 徐雪 代朝霞 +3 位作者 伍明理 韦堂航 杨道平 苟光前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09-1016,共8页
[目的]摸清贵州竹类资源本底,以补充和丰富贵州现有竹类资料,为后续竹产业的规划发展提供一定依据。[方法]以“面”“点”结合的方式进行野外调查、标本采集和鉴定,以及查阅相关资料,整理出新分布记录的属和种。[结果]发现贵州省竹类植... [目的]摸清贵州竹类资源本底,以补充和丰富贵州现有竹类资料,为后续竹产业的规划发展提供一定依据。[方法]以“面”“点”结合的方式进行野外调查、标本采集和鉴定,以及查阅相关资料,整理出新分布记录的属和种。[结果]发现贵州省竹类植物新记录的1个属和6个种,即簩竹属(Schizostachyum)、簩竹(S.pseudolima McClure)、鸡窦簕竹(BambusafunghomiiMcClure)、龙山玉山竹(YushanialongshanensisD.Z.Li&X.Y.Ye)、滑竹(Y.polytrichaHsuehetYi)、少枝玉山竹(Y.pauciramificansYi)和抱鸡竹(Y.punctulataYi)。[结论]在贵州发现的这些新记录属和种扩展了其分布范围,也丰富了贵州竹类植物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竹类植物 新记录
下载PDF
香豆素-苯丁酸氮芥衍生物的合成及抗口腔肿瘤活性研究
6
作者 白国辉 张磊 +7 位作者 陈彬 王月月 刘霞 艾铝 冉昕 陆明洋 刘建国 赵德刚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1-301,共11页
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杜仲活性成分香豆素类与苯丁酸氮芥衍生物(B-1~B-4),所有化合物均通过1HNMR、13C-NMR、HRMS进行结构确认。通过CCK-8法筛选出新型衍生物B-2对A-253细胞具有较高的抗增殖作用,IC_(50)值为18.490±1.398μM,且对... 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杜仲活性成分香豆素类与苯丁酸氮芥衍生物(B-1~B-4),所有化合物均通过1HNMR、13C-NMR、HRMS进行结构确认。通过CCK-8法筛选出新型衍生物B-2对A-253细胞具有较高的抗增殖作用,IC_(50)值为18.490±1.398μM,且对人正常细胞的毒性最低,IC_(50)值为80.9±10.432μM。采用流式细胞术、蛋白免疫印迹技术、吖啶橙AO染色等方法,研究了B-2对A-253细胞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B-2浓度的升高,A-253细胞处于G2/M期的比例升高,凋亡细胞逐渐增多,线粒体功能受损逐渐加重。B-2以浓度依赖的方式下调了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DK2和Cyclin A2的表达,使A-253细胞周期停滞;上调细胞凋亡关键蛋白Cleaved caspase-3和Cleaved PARP而诱导A-253细胞发生凋亡;激活自噬相关标记物Beclin 1和LC3的表达,诱导A-253细胞发生自噬,进一步抑制细胞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香豆素 苯丁酸氮芥 分子杂合 人口腔鳞状细胞癌 抗癌分子机制
下载PDF
贵州被子植物5个新记录属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美 安明态 胡国雄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783-1787,共5页
基于野外调查和文献研究,本文报道了贵州省被子植物5个新记录属,分别为千屈菜科的水苋菜属(Ammannia)、莎草科的克拉莎属(Cladium)、唇形科的簇序草属(Craniotome)、水鳖科的水鳖属(Hydrocharis)及玄参科的毛蕊花属(Verbascum)。相应的... 基于野外调查和文献研究,本文报道了贵州省被子植物5个新记录属,分别为千屈菜科的水苋菜属(Ammannia)、莎草科的克拉莎属(Cladium)、唇形科的簇序草属(Craniotome)、水鳖科的水鳖属(Hydrocharis)及玄参科的毛蕊花属(Verbascum)。相应的新记录种为水苋菜(Ammannia baccifera)、克拉莎(Cladium jamaicence subsp.chinense)、簇序草(Craniotome furcata)、水鳖(Hydrocharis dubia)和毛蕊花(Verbascum thapsus)。凭证标本存放于贵州大学自然博物馆植物标本室(GAC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苋菜属 克拉莎属 簇序草属 水鳖属 毛蕊花属 新记录
下载PDF
贵州石阡县楠木资源单株形态特征及挥发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赵丹 谢娜 +1 位作者 赵德刚 夏玉芳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3期101-109,共9页
【目的】研究石阡县境内楠木的生境情况、形态特征和挥发性成分组成,为更好地对石阡县楠木资源的保护及合理利用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方法】对石阡县境内挂牌保护的楠木古树单株形态特征(株高、冠幅、茎围、胸径、果实和种子等)进行... 【目的】研究石阡县境内楠木的生境情况、形态特征和挥发性成分组成,为更好地对石阡县楠木资源的保护及合理利用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方法】对石阡县境内挂牌保护的楠木古树单株形态特征(株高、冠幅、茎围、胸径、果实和种子等)进行记录和统计分析,并利用GC-MS系统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测定。【结果】在石阡县境内共记录楠木单株19株,其中闽楠14株、桢楠5株,树形以椭园形为主,树高在18~35m,茎围在132~516cm,胸径在38~126cm;楠木古树不同部位的挥发性成分组成及相对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叶片、树皮、枝条、果皮和种子中的化合物分别为48种、47种、49种、47种和44种,其中α-石竹烯、(-)-A-荜澄茄油烯、Cyclohexane,1-ethenyl-1-methyl-2,4-bis(1-methylethenyl)-在叶片、树皮、枝条、果皮和种子中均存在,(-)-A-荜澄茄油烯在各组分中的相对含量较高,尤其在枝条、果皮和种子中,分别为10.91%、31.14%和25.60%,1-石竹烯在枝条中的相对含量为10.48%,蒎烯在枝条中的相对含量达25.73%。【结论】闽楠和桢楠在石阡县均有分布,大部分零散分布在村寨前后,其中以SQ18-09单株表观发育较好,可采集种子进一步研究子代生长发育特征,以筛选适合石阡县人工培育的优良家系。楠木挥发性成分在叶片、树皮、枝条、果皮和种子差异较大,可根据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种类和含量进行深加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楠木 形态特征 挥发性成分 石阡 贵州
下载PDF
萌发对薏米淀粉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
9
作者 高丹 敖志超 +5 位作者 李丰羽 杨海明 潘家艳 赵锋 廖海民 满建民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7-214,共8页
萌发是一种天然、高效的淀粉改性方法。该文探究了薏米萌发过程中淀粉的性质变化规律,通过不同萌发时间处理薏米,提取萌发薏米淀粉后,分析淀粉结构和功能特性。结果表明,萌发后薏米淀粉表面出现明显孔洞,淀粉粒径减小,膨胀势、溶解度增... 萌发是一种天然、高效的淀粉改性方法。该文探究了薏米萌发过程中淀粉的性质变化规律,通过不同萌发时间处理薏米,提取萌发薏米淀粉后,分析淀粉结构和功能特性。结果表明,萌发后薏米淀粉表面出现明显孔洞,淀粉粒径减小,膨胀势、溶解度增加,支链淀粉A链比例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先增大后减小。萌发薏米淀粉均为A-型晶体。萌发后薏米淀粉的吸水性、吸油性、快消化淀粉以及淀粉凝胶的黏性增加,而糊化焓、慢消化淀粉含量、抗性淀粉含量、淀粉凝胶的硬度、内聚性以及胶着性降低。该研究表明萌发可以调控薏米淀粉的性质,改善薏米淀粉制品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米 淀粉 萌发 糊化特性 体外消化特性
下载PDF
3种木樨科植物耐旱性综合评价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意兰 赵文忠 +3 位作者 张超 王向平 廖海民 刘东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2-96,共5页
为探讨植物适应干旱的生理机制,筛选耐旱植物种类应用于景观绿化,以长势良好、生长情况相近的迎春花、连翘、女贞等3种植物为供试材料,进行自然干旱胁迫试验,研究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植株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和3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为探讨植物适应干旱的生理机制,筛选耐旱植物种类应用于景观绿化,以长势良好、生长情况相近的迎春花、连翘、女贞等3种植物为供试材料,进行自然干旱胁迫试验,研究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植株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和3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迎春花的丙二醛含量均高于连翘、女贞,所受膜脂过氧化损伤程度最严重;干旱胁迫初期,各植株抗氧化酶活性有所提高,女贞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呈上升趋势,迎春花、连翘的SOD、CAT活性也呈上升趋势,但POD活性呈下降趋势,随着干旱胁迫的积累,膜系统受损加重,导致3种植物的SOD、POD、CAT活性均下降;隶属函数耐旱性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耐旱性排序为女贞>连翘>迎春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樨科 干旱胁迫 隶属函数 耐旱性 抗氧化酶活性
下载PDF
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木本植物区系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家雪 苟光前 +2 位作者 刘洪文 郭利琴 代朝霞 《种子》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53-57,65,共6页
为合理利用和开发玉屏县木本植物资源,采用实地调查和文献查阅的方法对其野生木本植物的区系特征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该区野生木本植物共有86科235属521种,其中,裸子植物占总科、属、种的8.14%、3.83%、2.30%;单子叶植物占总科、... 为合理利用和开发玉屏县木本植物资源,采用实地调查和文献查阅的方法对其野生木本植物的区系特征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该区野生木本植物共有86科235属521种,其中,裸子植物占总科、属、种的8.14%、3.83%、2.30%;单子叶植物占总科、属、种的3.49%、5.53%、4.80%;双子叶植物占总科、属、种的88.37%、90.64%、92.90%;2)木本植物的生活型以灌木和乔木为主,常绿型的占主要地位,林木资源较丰富;3)木本植物区系地理成分较多,温带性质突出,特有成分不明显;4)区系较原始,存在古老残遗物种;5)与邻近6个地区的聚类结果表明,玉屏县与通道县的植物区系亲缘关系最近,而与泸沽湖的区系关系最为疏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系 木本植物 玉屏县
下载PDF
马尾松高低产脂种质树脂道解剖结构比较 被引量:5
12
作者 骆晶 文晓鹏 +3 位作者 李正春 梅利那 姜昱雯 冯源恒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1-37,共7页
为确定高产脂马尾松优树的早期选择指标,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高、低产脂量马尾松种质不同时期、不同方向上1年生嫩茎木质部及针叶树脂道进行解剖结构观察.结果表明,高、低产脂量马尾松种质间的针叶单个树脂道面积、针叶树脂道总面积、... 为确定高产脂马尾松优树的早期选择指标,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高、低产脂量马尾松种质不同时期、不同方向上1年生嫩茎木质部及针叶树脂道进行解剖结构观察.结果表明,高、低产脂量马尾松种质间的针叶单个树脂道面积、针叶树脂道总面积、木质部树脂道数目、木质部单个树脂道面积、木质部树脂道总面积等指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植株不同方向针叶树脂道数目、木质部树脂道数目存在差异,东、南及北3个方向均显著高于西方(p<0.05).高产脂种质3月与8月的针叶单个树脂道面积分别为739.00μm^2和845.50μm^2,是低产脂的1.90倍和1.73倍;木质部树脂道总面积分别是低产脂的2.40倍和2.33倍;木质部树脂道数目分别是低产脂的1.35倍和1.42倍.因此,木质部树脂道数目、木质部树脂道总面积、针叶单个树脂道面积等,均可作为高产脂种质选育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树脂道 产脂量 解剖结构
原文传递
贵州被子植物6个新记录种 被引量:2
13
作者 晏融融 文海军 +2 位作者 安明态 曹威 胡国雄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00-1406,共7页
根据标本鉴定及文献研究,报道了贵州省被子植物6个新记录种,即臭荠(LepidiumdidymumL.)、野莴苣(LactucaserriolaL.)、丽江紫金龙[Dactylicapnoslichiangensis(Fedde)Hand.-Mazz.]、三列飞蛾藤[Dinetusduclouxii(Gagnep.&Courchet)S... 根据标本鉴定及文献研究,报道了贵州省被子植物6个新记录种,即臭荠(LepidiumdidymumL.)、野莴苣(LactucaserriolaL.)、丽江紫金龙[Dactylicapnoslichiangensis(Fedde)Hand.-Mazz.]、三列飞蛾藤[Dinetusduclouxii(Gagnep.&Courchet)Staples]、川东姜(Zingiber atrorubens Gagnep.)和密苞叶薹草(Carex phyllocephala T.Koyama),分别隶属于十字花科独行菜属、菊科莴苣属、罂粟科紫金龙属、旋花科飞蛾藤属、姜科姜属、莎草科薹草属。本研究提供了以上物种的主要形态鉴别特征、凭证标本、地理分布及图片,并讨论了部分物种的系统位置变化情况。凭证标本存放于贵州大学自然博物馆植物标本室(GAC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十字花科 菊科 罂粟科 旋花科 姜科 莎草科 新记录
下载PDF
贵州省唇形科植物三个新记录种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美 杨传东 +1 位作者 安明态 胡国雄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4期48-51,共4页
根据野外考察结果及文献研究,报道了贵州省唇形科3个新记录种,即光萼鞘蕊花(Coleus bracteatus)、肉叶鞘蕊花(Coleus carnosifolius)和浙闽龙头草(Meehania zheminensis),进一步丰富了贵州省唇形科植物的物种多样性。
关键词 贵州 唇形科 新记录 龙头草属 鞘蕊花属
下载PDF
小叶苦丁枝条提取物的植物乳杆菌发酵代谢组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雨烔 周礼红 +2 位作者 方月月 解文利 白雪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4-111,共8页
小叶苦丁枝条是小叶苦丁茶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数量巨大,一般以焚烧的方式处理,造成了不可忽视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为实现小叶苦丁枝条资源化利用,作者以益生菌植物乳杆菌对小叶苦丁枝条水提物进行发酵,用LC-MS非靶向代谢组方法研究... 小叶苦丁枝条是小叶苦丁茶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数量巨大,一般以焚烧的方式处理,造成了不可忽视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为实现小叶苦丁枝条资源化利用,作者以益生菌植物乳杆菌对小叶苦丁枝条水提物进行发酵,用LC-MS非靶向代谢组方法研究了小叶苦丁枝条提取物发酵前后物质的构成、分布与变化。通过PCA、PLS-DA等多元统计方法分析发现,小叶苦丁枝条提取物经植物乳杆菌发酵前后存在显著差异的代谢物共175种,其中发酵后上调的100种,下调的75种。单变量统计排名前25的差异代谢物中包含肽类3种,碳水化合物1种,核酸类4种,脂类1种,有机酸1种,黄酮1种,其他14种,这些差异代谢物涉及11条差异显著的代谢途径,其中6条为氨基酸代谢途径。差异代谢物中,发酵后相对含量提高915倍的川皮苷、提高11倍的鹅肌肽等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降血糖等生理活性。同时抗生素庆大霉素C1a、林卡霉素发酵后分别提升22672倍和62倍,表明采用乳酸菌发酵技术资源化利用小叶苦丁枝条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还需进一步的安全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苦丁 枝条 植物乳杆菌 发酵 非靶向代谢组
下载PDF
药食同源植物薤白的谱系地理学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石甜 莫忠妹 +1 位作者 吴敏 赵财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74-583,共10页
对我国14个地区的药食同源植物薤白(Allium macrost emon)的叶绿体基因片段(psbA-trnH、rps16和trnL-F)与核基因片段(ITS)进行测序分析,揭示薤白的遗传变异分布式样、单倍型地理分布格局,并推断其在第四纪冰期的避难所。结果表明:薤白... 对我国14个地区的药食同源植物薤白(Allium macrost emon)的叶绿体基因片段(psbA-trnH、rps16和trnL-F)与核基因片段(ITS)进行测序分析,揭示薤白的遗传变异分布式样、单倍型地理分布格局,并推断其在第四纪冰期的避难所。结果表明:薤白叶绿体基因(cpDNA)遗传多样性低于核基因(nrDNA)遗传多样性(cpDNA:H_(T)=0.868;nrDNA:H_(T)=0.890)。cpDNA和nrDNA的分子变异分析(AMOVA)结果显示:薤白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居群间(cpDNA:92.84%;nrDNA:98.40%),存在遗传分化(cpDNA:N_(st)=0.918,G_(st)=0.866,F_(st)=0.928;nrDNA:N_(st)=0.984,G_(st)=0.855,F_(st)=0.984),且N_(st)均大于G_(st),表明该物种具有明显的谱系地理结构。在薤白居群中,共检测到11个叶绿体单倍型和14个nrDNA基因型;单倍型网络图及地理分布图表明,叶绿体单倍型H3、核DNA基因型H1频率最高,位于网络结构图的中心位置,可能为古老单倍型。此外,冰期避难所假说认为遗传多样性高、拥有古老单倍型和较多特有单倍型的区域可能是该物种的冰期避难所,因此推测薤白在第四纪冰期时可能在大盘山、天水和通化地区存在多个冰期避难所。这些分析可为类似草本植物的进化提供参考,丰富对东亚草本植物分子系统与生物地理学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薤白 居群 谱系地理学 遗传变异 避难所
下载PDF
不同晶体类型药食两用植物淀粉粒结构及体外消化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敖志超 马玉琦 +2 位作者 张立然 蔡金文 满建民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200-206,共7页
晶体结构类型对淀粉粒结构与功能性质具有显著影响,该研究以6种药食两用淀粉为材料,测定了淀粉粒晶体类型、颗粒形态、直链淀粉含量、粒度分布、溶胀力、溶解度、热力学性质,并分析了结构特性差异对体外消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淀粉... 晶体结构类型对淀粉粒结构与功能性质具有显著影响,该研究以6种药食两用淀粉为材料,测定了淀粉粒晶体类型、颗粒形态、直链淀粉含量、粒度分布、溶胀力、溶解度、热力学性质,并分析了结构特性差异对体外消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淀粉粒晶体类型分为A(薏苡,芡实),B(贝母,百合)和C(葛根,山药),不同晶型淀粉粒理化性质差异明显。淀粉粒形状主要为球形、椭球形和多角形;在测定的指标中,结晶度表现为A型>C型>B型淀粉;葛根淀粉具有含量最高的快速消化淀粉(rapidly digestible starch,RDS),慢消化淀粉(slowly digestible starch,SDS),总体呈现为A型>B型淀粉,抗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RS)表现为B型>A型淀粉,C型淀粉中葛根为C_(A)型,山药为C_(B)型,所以其含量也分别接近A型和B型淀粉。其他几项指标中淀粉粒均呈现B型>C型>A型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类型 药食用植物 淀粉粒 结构 热力学性质 消化特性
下载PDF
贵州特有极小种群乳纹方竹野外资源现状与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伍明理 韦堂灵 +2 位作者 刘艳江 朱潇 代朝霞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2年第3期64-68,共5页
乳纹方竹(Chimonobambusa lactistriata)是仅产于贵州的禾本科特有竹种,自然分布面积极小。为了掌握乳纹方竹野外资源状况,对其进行野外资源调查。结果表明:(1)在模式标本采集地册亨县以及中国植物志记载分布地荔波县,均未发现该种,而... 乳纹方竹(Chimonobambusa lactistriata)是仅产于贵州的禾本科特有竹种,自然分布面积极小。为了掌握乳纹方竹野外资源状况,对其进行野外资源调查。结果表明:(1)在模式标本采集地册亨县以及中国植物志记载分布地荔波县,均未发现该种,而在望谟县大观镇大塘村则发现有分布,分布面积约为600 m^(2);(2)通过样方调查,在乳纹方竹种群年龄结构中,3 a生竹和4 a生竹占71.4%,表明该种群有衰退趋势;个体竿高主要集中于2.0 m以下,枝下高主要低于0.5 m,植株地径范围介于0.5~1.5 cm;(3)依据IUCN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等级和标准(3.1版),乳纹方竹应评估为极危物种(CR,B1a+B2a);(4)保护措施建议以近地保护与就地保护为主,异地保护为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有竹种 乳纹方竹 IUCN 资源现状
下载PDF
一株云南木霉菌培养条件的优化及其对茶炭疽病的防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辉 冯月玲 +5 位作者 朱秀英 郑周洲 刘思睿 周罗娜 潘雪珍 宋莉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7-638,共12页
为优化对茶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camelliae有拮抗作用的云南木霉菌Trichodema yunnanense的发酵培养条件,并明确发酵液对茶炭疽病的防控效果,以对C.camelliae的抑菌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云南木霉菌的发酵条件并... 为优化对茶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camelliae有拮抗作用的云南木霉菌Trichodema yunnanense的发酵培养条件,并明确发酵液对茶炭疽病的防控效果,以对C.camelliae的抑菌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云南木霉菌的发酵条件并获得发酵液,比较其对茶炭疽病的抑菌活性、离体叶片和盆栽茶树叶片防效及茶树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T.yunnanense的最佳发酵条件为马铃薯200 g·L^(-1)、甘露醇18.85 g·L^(-1)、酵母浸膏4.73 g·L^(-1)、装液量372.60 mL·L^(-1)、培养温度25℃、pH 6.6、12L∶12D。10%的发酵液对C.camelliae的抑菌率达92.61%,对感染茶炭疽病的离体茶树叶片与盆栽茶树叶片的防效分别为63.71%与68.95%,均显著高于哈茨木霉菌(T.harzianum)可湿性粉剂与多菌灵的防效。同时,10%发酵液处理后的茶树幼苗根长提升69.16%,根鲜重提升215.70%,株高增加42.13%,地上部鲜重增加212.11%。表明T.yunnanense发酵液兼具抗菌和促生作用。研究结果为T.yunnanense在茶炭疽病生物防治中的应用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木霉菌 茶炭疽病 发酵液 响应面 生物防控
下载PDF
细菌型豆豉热风干燥特性及干燥模型 被引量:1
20
作者 孟淑真 马飞 +1 位作者 吴拥军 李升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4年第3期27-35,共9页
目的:提高细菌型豆豉热风干燥加工效率和控制干燥过程。方法:研究干燥风温、风速和铺放厚度对细菌型豆豉干燥特性的影响,选用8种经典干燥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以决定系数(R^(2))、卡方(χ^(2))、均方根误差(RMSE)为评价指标筛... 目的:提高细菌型豆豉热风干燥加工效率和控制干燥过程。方法:研究干燥风温、风速和铺放厚度对细菌型豆豉干燥特性的影响,选用8种经典干燥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以决定系数(R^(2))、卡方(χ^(2))、均方根误差(RMSE)为评价指标筛选得到最适干燥模型,并对模型参数进行回归分析,得到最适干燥模型拟合方程。结果:细菌型豆豉热风干燥过程属于降速干燥;相比于风温和风速,铺放厚度对豆豉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影响最大;干燥活化能为20.588 kJ/mol,较易于干燥。Logarithmic模型为该豆豉热风干燥的最适模型,此模型拟合方程能较准确反应豆豉干燥过程中水分比变化情况。结论:研究结果为工业生产细菌型干豆豉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型豆豉 热风干燥 干燥特性 Logarithmic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