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西功能农业的研究背景、进展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7
1
作者 侯非凡 孙敏 +1 位作者 高志强 尹雪斌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87-1093,共7页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从农业基础、功能农业发展需求和提出历程的角度介绍了山西省功能农业的研究背景;以两个省级重点研发项目为案例,分析了山西省在开展功能农业研究与产业发展时的思路,即在优势特色农业资源的基础上,实现政...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从农业基础、功能农业发展需求和提出历程的角度介绍了山西省功能农业的研究背景;以两个省级重点研发项目为案例,分析了山西省在开展功能农业研究与产业发展时的思路,即在优势特色农业资源的基础上,实现政、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并注重从原材料到功能农产品的全链条式研发;进而指出山西省未来功能农业总体发展目标和主要方向,以此对山西省功能农业产业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省 功能农业 研究背景 研究进展 展望
下载PDF
关于山西省“十三五”功能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11
2
作者 尹雪斌 高志强 +1 位作者 孙敏 侯非凡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17,共5页
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山西省功能农业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提出了山西发展功能农业的优势是自然条件特点突出,具有先天的资源禀赋,初具规模的功能农业产业及已开展的相关科研;劣势是功能农业科研基础薄弱且投入有限,标准... 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山西省功能农业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提出了山西发展功能农业的优势是自然条件特点突出,具有先天的资源禀赋,初具规模的功能农业产业及已开展的相关科研;劣势是功能农业科研基础薄弱且投入有限,标准制定落后;机遇是国家及省部级政策对功能农业的大力支持;威胁是功能农业产业系统规划不足,品牌建设和相关培训条件有限。结合以上分析内容,梳理出山西省在"十三五"期间发展功能农业的主要思路和九大重点方向,为山西省发展功能农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省 “十三五” 功能农业 SWOT分析法
下载PDF
山西省功能农业现状与未来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创云 李永虎 +4 位作者 邓妍 赵丽 郭虹霞 张丽光 王陆军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94-1099,共6页
根据功能农业的概念及其发展理念,结合山西的生态系统现状、特色种植业结构和政策机遇,进一步分析了在山西发展功能农业的优势和不足。山西省发展功能农业具有先天的资源禀赋、初具规模的产业基础及先人一步的政策支撑等;不足在于功能... 根据功能农业的概念及其发展理念,结合山西的生态系统现状、特色种植业结构和政策机遇,进一步分析了在山西发展功能农业的优势和不足。山西省发展功能农业具有先天的资源禀赋、初具规模的产业基础及先人一步的政策支撑等;不足在于功能农业科研创新基础薄弱、标准制定落后、基础设施和品牌建设滞后等。结合以上分析内容,本文梳理出发展功能农业的主要思路,为山西省发展功能农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 功能农业 思路
下载PDF
2008—2018年功能农业的理论发展与实践 被引量:25
4
作者 赵其国 尹雪斌 +3 位作者 孙敏 刘永贤 侯非凡 张宁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61-1071,共11页
功能农业作为高产农业、绿色农业之后,农业发展的新阶段,是"调优供给"、"调强农业产业"的重要支撑性技术,加强功能农业研究是构建生态高值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举措之一,对我... 功能农业作为高产农业、绿色农业之后,农业发展的新阶段,是"调优供给"、"调强农业产业"的重要支撑性技术,加强功能农业研究是构建生态高值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举措之一,对我国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功能农业从2008年提出至今已有十年时间,本文对有关功能农业的定义、学科的发展、应用实践,进行了系统回顾,对于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高值农业 功能农业 矿物质 植物有益物质
下载PDF
我们的未来农业——功能农业 被引量:41
5
作者 赵其国 尹雪斌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7期457-468,486,共13页
[目的]功能农业作为农业未来发展的新阶段,对我国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构建生态高值农业产业体系提供参考。[方法]对我国当前土壤与农业现状,生态高值农业的提出背景与建设内涵,功能农业的创建与意义进行了综述。[结果]土壤安全等... [目的]功能农业作为农业未来发展的新阶段,对我国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构建生态高值农业产业体系提供参考。[方法]对我国当前土壤与农业现状,生态高值农业的提出背景与建设内涵,功能农业的创建与意义进行了综述。[结果]土壤安全等生态安全与农业发展关系密切,"生态高值农业"即构建集约化经营与生态化生产有机结合的现代农业,功能农业作为生态高值农业的延伸,解决了生态高值农业中农产品附加值提升、矿物质补充形态革新和功能性食品生产的技术瓶颈。[结论]功能农业研发的发展方向与生态高值农业的理念、内涵相一致,功能农业不但是生态高值农业的支撑性技术,它的发展还为我国生态高值农业产业体系构建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 生态高值农业 功能农业
下载PDF
我国硒(Se)、锌(Zn)和钙(Ca)生物营养强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尹雪斌 牛珊珊 +3 位作者 赵其国 宋佳平 陈清清 王张民 《科技促进发展》 2021年第10期1824-1830,共7页
中国农业发展从追求吃饱饭到追求吃好饭,吃的健康。绿色安全且富有营养物质的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大量提升。加强功能农业发展,对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康中国战略等具有重要意义。生物营养强化技术作为功能农业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中国农业发展从追求吃饱饭到追求吃好饭,吃的健康。绿色安全且富有营养物质的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大量提升。加强功能农业发展,对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康中国战略等具有重要意义。生物营养强化技术作为功能农业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具有使农作物定量含有某种或某几种矿物质的作用,从而有助于改善我国“隐性饥饿”问题。本文综述了生物营养强化技术发展成因及创新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为发展生物营养强化技术改善“隐性饥饿”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饥饿 功能农业 矿物质 生物营养强化 展望
原文传递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黑小麦花色苷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卢鹏飞 高志强 +6 位作者 孙敏 赵剑敏 董石峰 白雪 尹璐 侯非凡 尹雪斌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9-76,共8页
以黑小麦为研究对象,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黑小麦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花色苷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料液比、乙醇浓度、超声时间、超声温度为影响因素,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利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 以黑小麦为研究对象,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黑小麦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花色苷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料液比、乙醇浓度、超声时间、超声温度为影响因素,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利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对花色苷提取量影响最大的是料液比,其次是超声温度和超声时间,影响最小的是乙醇浓度。最终确定黑粒小麦的花色苷最佳提取条件是料液比1∶48(g/mL),乙醇浓度60%,提取时间58 min,提取温度40℃。在此条件下,花色苷提取量最高为28.61 mg/100 g,与模型理论预测值相近,说明该模型回归性良好,试验的拟合程度高,可以用于黑粒小麦花色苷提取率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小麦 花色苷 响应面 超声波辅助提取 回归方程
下载PDF
外源硒肥对小麦籽粒产量及植株硒元素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卢鹏飞 高志强 +4 位作者 孙敏 董石峰 任爱霞 候非凡 尹雪斌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7-22,共6页
为明确不同种类硒肥对小麦富硒能力的影响,本研究以山西中部大面积推广的优质小麦品种‘中麦175’为材料,在开花期叶面喷施3种不同种类硒肥(无机硒肥、有机硒肥、纳米硒肥),对小麦农艺性状、产量形成、籽粒硒积累、硒强化指数等进行测... 为明确不同种类硒肥对小麦富硒能力的影响,本研究以山西中部大面积推广的优质小麦品种‘中麦175’为材料,在开花期叶面喷施3种不同种类硒肥(无机硒肥、有机硒肥、纳米硒肥),对小麦农艺性状、产量形成、籽粒硒积累、硒强化指数等进行测定计算。结果表明:小麦开花期叶面喷施硒肥较不喷硒植株干物质量显著增加,千粒重显著提高,产量显著提高,达5.7%~10%,且以喷施有机硒肥最高;成熟期各器官硒含量及其累积量显著提高,籽粒中硒含量达236~275μg/kg,均达到富硒稻谷标准。喷施有机硒肥较纳米硒肥和无机硒肥成熟期茎、颖壳+穗轴及籽粒硒含量及其积累量显著提高,叶硒含量及其积累量显著降低;籽粒中硒代蛋氨酸、甲基硒代半胱氨酸含量显著提高,硒酸盐降低。此外,喷施纳米硒肥和有机硒肥植株和籽粒硒强化指数均显著高于喷施无机硒肥,且籽粒及籽粒有机态硒强化指数均以喷施有机硒肥显著最高。综上所述,小麦开花期喷施有机硒肥有利于通过提高千粒重提高产量,有利于促进植株中硒素向到籽粒中运转,有利于减少籽粒中无机态硒积累,促进有机态硒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纳米硒 有机硒 产量 硒含量 硒形态 硒强化指数
下载PDF
我国硒资源变硒产业的重点、难点和发展实践 被引量:10
9
作者 尹雪斌 刘晓航 +6 位作者 赵其国 王晓虎 罗琴 陈清清 王张民 Prince Ofori Danso 刘乐渝 《科技促进发展》 2021年第10期1816-1823,共8页
从整体来看我国硒资源较为匮乏,约有72%的地区属于缺硒地区,同时我国存在256个富硒地区。部分富硒地区立足自身硒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硒产业,实现了硒资源向硒产业的转化,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本研究从硒产业发展的标准化、智慧化、... 从整体来看我国硒资源较为匮乏,约有72%的地区属于缺硒地区,同时我国存在256个富硒地区。部分富硒地区立足自身硒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硒产业,实现了硒资源向硒产业的转化,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本研究从硒产业发展的标准化、智慧化、绿色化、品牌化4个方面系统地梳理了我国硒产业发展存在的难点问题,指出我国硒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介绍了我国富硒地区硒产业发展实践,最后从加强标准化、智慧化、绿色化及品牌化等“四化”的建设角度,为我国硒资源更好地变为硒产业,提供了有关综合解决方案的系统性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资源 硒产业 重点 难点 实践
原文传递
硒肥土施位置对小麦生理特性及硒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侯非凡 张笑文 +3 位作者 王嘉琦 张建珍 李凯泉 尹雪斌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4-152,共9页
为明确富硒有机肥在土壤中不同的施用位置对小麦生理特性及富硒效果的影响,以‘鑫麦296’为试验材料,在与小麦根际水平距离5和10 cm处,同时与土表垂直深度5、10、15 cm处土施硒肥,对6个处理条件下的小麦成熟期农艺性状、产量因素、硒含... 为明确富硒有机肥在土壤中不同的施用位置对小麦生理特性及富硒效果的影响,以‘鑫麦296’为试验材料,在与小麦根际水平距离5和10 cm处,同时与土表垂直深度5、10、15 cm处土施硒肥,对6个处理条件下的小麦成熟期农艺性状、产量因素、硒含量及硒积累量等指标进行测定。运用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可得,与其他施用位置相比,将硒肥施于小麦根际水平距离5 cm、土表垂直深度5 cm位置时(T1处理)可获得较优肥效。在此条件下,小麦平均株高达67.18 cm,每株平均干物质量为20.30 g,产量达820.17 g·m^(-2),植株硒积累量为10.85μg·株^(-1),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所含硒元素以硒代蛋氨酸和硒代胱氨酸等有机态硒为主。因此,建议在富硒小麦生产中可在小麦根际水平距离5 cm、土表垂直深度5 cm位置施用硒肥从而获得较好的产量和富硒效果,为富硒小麦精准施肥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有机肥 土施位置 小麦 生理特性 硒积累
下载PDF
生物强化提高水稻糙米锌含量及其生物有效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晓航 王张民 +5 位作者 牛珊珊 宋佳平 张泽洲 刘志奎 庞敏 尹雪斌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83-1793,共11页
【目的】研究利用有机锌肥生物强化水稻糙米锌含量的可行性及其生物可给性。【方法】锌生物强化试验在江苏溧阳进行,供试锌肥为糖醇螯合态锌(Zn 170 g/L),供试水稻品种为中熟晚粳稻‘南粳46’。设5个处理:喷施清水(CK);锌肥喷施一次,用... 【目的】研究利用有机锌肥生物强化水稻糙米锌含量的可行性及其生物可给性。【方法】锌生物强化试验在江苏溧阳进行,供试锌肥为糖醇螯合态锌(Zn 170 g/L),供试水稻品种为中熟晚粳稻‘南粳46’。设5个处理:喷施清水(CK);锌肥喷施一次,用量为2.55 kg/hm^(2)(Zn1)、5.10 kg/hm^(2)(Zn2);锌肥喷施两次,总施用量为5.10 kg/hm^(2)(Zn3)、10.20 kg/hm^(2)(Zn4)。水稻成熟后,测定糙米中锌、植酸含量,测定糙米中锌赋存形态含量,计算糙米植酸/锌摩尔比、糙米锌赋存形态占比,并利用in vitro人工胃肠模拟法分析糙米锌在胃阶段和胃肠阶段的溶出量,以溶出锌与糙米锌量之比来计算糙米锌生物可给性。【结果】与CK处理相比,锌生物强化对糙米植酸含量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了糙米锌含量,Zn1、Zn2、Zn3和Zn4处理的增幅分别为23.93%、37.51%、82.38%和87.81%,Zn3和Zn4处理增幅差异不显著。Zn1、Zn2处理对糙米植酸/锌摩尔比无显著影响,Zn3和Zn4处理显著降低了植酸/锌摩尔比。锌处理不同程度提高了糙米中各赋存形态锌含量,Zn2处理显著提高了糙米盐溶态和碱溶态锌含量,Zn3处理显著提高了所有赋存形态锌含量,而Zn4处理显著提高了除水溶态锌外的其他3类锌含量,Zn3和Zn4处理间各赋存形态锌含量无显著差异。锌处理水平影响着糙米各赋存形态锌的占比,与CK处理相比,Zn1处理下各赋存形态锌占比无显著变化,Zn2处理显著降低了复合态锌占比,Zn3处理显著降低了水溶态锌占比,而Zn4处理显著降低了水溶态锌占比,显著提高了盐溶态锌占比。锌生物强化可提高糙米中锌在胃肠阶段的溶出量,CK、Zn1、Zn2、Zn3和Zn4处理强化后糙米锌在胃肠阶段的溶出量分别为19.52、24.15、23.14、30.62和32.55 mg/kg,Zn3和Zn4处理的溶出量无显著差异,但明显高于Zn1和Zn2处理。相关性分析表明,糙米锌在胃肠阶段溶出量与糙米锌含量极显著正相关,与糙米水溶态锌占比极显著负相关,与复合态锌占比无显著相关,糙米锌生物可给性与植酸/锌摩尔比呈极显著相关。【结论】锌生物强化可显著提高糙米总锌含量,降低植酸/锌摩尔比,提高稻米中强化锌的生物有效锌。低施锌量虽然也提升了糙米的总锌含量,但不影响糙米中各赋存形态锌的比例。高施锌量不论是一次还是分两次喷施,不仅更有效提升了糙米总锌含量,还显著降低了水溶态锌占比,增加了盐溶态锌比例,因而提高了胃肠阶段的锌溶出量。因此,以提高糙米锌含量及其生物有效性为目的的生物强化措施推荐喷施5.10 kg/hm^(2)糖醇螯合态锌肥,并分两次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生物强化 糙米 锌生物有效性 植酸/锌摩尔比 锌赋存形态 胃肠锌溶出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