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凝血因子Ⅺ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1
作者 王笛琨 张丽晖 陈剑楠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36-40,共5页
凝血因子Ⅺ主要通过接触反应参与内源性凝血过程。然而,现阶段的研究表明,凝血因子Ⅺ的作用可能主要表现在病理性血栓的生长和扩大过程中,在生理性止血过程中的作用相对较小,用作抗凝治疗的新靶点,会表现出与目前常用的抗凝剂同样的抗... 凝血因子Ⅺ主要通过接触反应参与内源性凝血过程。然而,现阶段的研究表明,凝血因子Ⅺ的作用可能主要表现在病理性血栓的生长和扩大过程中,在生理性止血过程中的作用相对较小,用作抗凝治疗的新靶点,会表现出与目前常用的抗凝剂同样的抗凝效果,和更好的安全性。这意味着,凝血因子Ⅺ可能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更广阔的前景。另外,新近的一项研究提示,抑制或减少F11基因表达可能会对心肌炎症反应产生抑制作用,并可能延缓心肌纤维化的进程,进一步改善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的临床症状。这些都说明凝血因子Ⅺ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尽管目前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但凝血因子Ⅺ作为未来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新靶点,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本文分析了凝血因子Ⅺ在病理性血栓形成和生理性止血过程中的作用,强调了其在抗凝治疗中的潜力,以及其在心肌炎症和纤维化进程中的潜在治疗价值,并就Ⅺ因子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因子Ⅺ F11基因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持续性心房颤动症状分级与左心房造影剂滞留的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陈剑楠 丁鹏飞 +2 位作者 杨玲玉 夏冰 李学文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3年第4期317-322,共6页
目的 探究持续性心房颤动症状分级与左心房造影剂滞留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20年5月至2022年8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93例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各项资料,记录主要临床症状并根据加拿大心血管学会心房颤动严重程度量表进行分级,记... 目的 探究持续性心房颤动症状分级与左心房造影剂滞留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20年5月至2022年8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93例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各项资料,记录主要临床症状并根据加拿大心血管学会心房颤动严重程度量表进行分级,记录术中左心房造影剂滞留相关指标,分析各指标与患者症状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93例患者中,症状分级0级9例(9.6%),1级7例(7.4%),2级26例(27.7%),3级43例(45.7%),4级8例(8.5%)。对各指标与症状分级进行Spearman相关检验显示,左心房内造影剂滞留时间(r=0.561,P<0.05)、心动周期(r=0.444,P<0.05)、B型利钠肽原(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r=0.376,P<0.05)水平与症状分级显著相关。纳入造影剂滞留时间、心动周期、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BNP、左心房射血分数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发现,随着BNP水平、造影剂排空时间增加、排空所用心动周期数增加,症状分级也随之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OR=1.004,95%CI 0.000~0.007,P=0.025;OR=15.394,95%CI 0.896~4.572,P=0.004;OR=1.044,95%CI 1.161~7.452,P=0.027)。对BNP、造影剂滞留时间、心动周期进行ROC曲线分析提示,BNP、排空时间、心动周期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0、0.785、0.672,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NP截断值为278 pg/ml,排空时间截断值为1.41 s,心动周期截断值为1.5个周期。结论 持续性房颤患者心房血流排空时间长、左心房功能较差、BNP水平升高的患者可能有更明显的房颤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症状评分 左心房造影 左心房功能
下载PDF
成人精神压力相关高血压研究进展
3
作者 韩旭 任洁 《中华高血压杂志(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6-230,共5页
高血压是工业化国家普遍面临的健康问题,现已成为全球面对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据预测,至2025年成人高血压人数将增加约60%,达到15.6亿[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存压力日渐凸显,不论心血管疾病还是精神心理问题在人群中的发病率... 高血压是工业化国家普遍面临的健康问题,现已成为全球面对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据预测,至2025年成人高血压人数将增加约60%,达到15.6亿[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存压力日渐凸显,不论心血管疾病还是精神心理问题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都有极大的增加。现有研究表明,心血管内科门诊就诊患者中,焦虑检出率为42.5%,抑郁检出率为7.1%,其中高血压患者中焦虑检出率为47.2%,抑郁检出率为4.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内科 门诊就诊患者 心血管疾病 公共卫生问题 高血压 抑郁 精神压力 精神心理问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