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西太原小店区泌尿系结石流行病学初步调查
1
作者 高官 刘彦斌 +1 位作者 张叶飞 杨迎中 《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5年第1期81-85,共5页
目的了解山西太原小店区泌尿系统结石流行病学特征,为做好区域内泌尿结石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2020年12月至2024年9月北京大学第一院医院太原医院收治的954例泌尿系结石患者,并就年龄、性别、职业、发病类型、饮食、饮水量、... 目的了解山西太原小店区泌尿系统结石流行病学特征,为做好区域内泌尿结石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2020年12月至2024年9月北京大学第一院医院太原医院收治的954例泌尿系结石患者,并就年龄、性别、职业、发病类型、饮食、饮水量、尿液pH值、家族病史等基本数据,通过卡方及t检验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954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中,男性群体发病显著多于女性(775例比199例);年龄集中在41~60岁的患者共614例(64.36%);疾病类型主要集中于输尿管结石,其中左侧输尿管结石482例(50.52%),右侧输尿管结石186例(19.50%),而其他诸如尿道结石、膀胱结石等的患者相对较少;羊汤、牺汤饮食,饮水量<2000ml及有家族病史的人群患泌尿系结石概率更高。结论山西太原小店区泌尿系结石患者主要集中在男性、41~60岁年龄段,以输尿管结石为主,需要进一步研究饮食习惯、饮水量、家族史等在其中的影响,为本区域泌尿系结石防治工作提供更合理的、有效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结石 流行病学 输尿管结石
下载PDF
115例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的IgE临床分析
2
作者 程月爱 赵茜雅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4年第5期269-273,共5页
目的分析115例大疱性类天疱疮(BP)患者的IgE结果与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山西省太原市中心医院皮肤科住院的115例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IgE结果进行分组比较,并分析其与性别、年龄、合并症及疾病严重程... 目的分析115例大疱性类天疱疮(BP)患者的IgE结果与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山西省太原市中心医院皮肤科住院的115例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IgE结果进行分组比较,并分析其与性别、年龄、合并症及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115例BP患者起病年龄25~99岁,平均年龄(70.53±12.41)岁;81例(70.43%)在起病前即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最常见的是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冠心病;其中95例患者进行了BP疾病活动指数(BPDAI)评分,不符合正态分布,中位数为24分;其中94例(81.74%)患者IgE水平升高;与IgE正常组比较,IgE升高组更易合并其他系统疾病,且BP180 IgG水平更高。2组患者BPDAI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IgE升高组患者的糜烂/水疱评分更高。结论BP集中发生于老年人,多合并循环系统及神经系统疾病。由于老年BP患者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存在一定的困难,结合IgE有助于识别早期BP,以尽早干预。虽然疾病严重程度与IgE是否升高无关,但IgE升高的BP患者更应注重皮肤糜烂、水疱的预防和护理,以及考虑合并症的全方位、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天疱疮 大疱性 IGE BP180 IgG 合并症
原文传递
关节镜下松解术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的短期疗效观察
3
作者 解晓融 赵伟 +5 位作者 李鑫 孟子涵 任华 牛建鹏 杜虎羽 孙浩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6-99,共4页
肌性斜颈(muscular torticollis,MT)是继髋关节发育不良和马蹄内翻畸形之后第三大常见的肌肉骨骼畸形[1],以先天性MT(congenital MT,CMT)为主,在婴儿中发病率高达为3.92%[2]。目前病因尚不明确,宫内挤压、位置不良和出生创伤为其诱因[3]。
关键词 先天性肌性斜颈 肌肉骨骼畸形 马蹄内翻畸形 髋关节发育不良 关节镜下松解术 发病率高 出生创伤
原文传递
大疱性类天疱疮伴发疾病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潘昱帆 牛旭平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5年第2期145-150,共6页
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BP)可伴发的疾病主要包括神经系统疾病、自身免疫及炎症性疾病、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感染及恶性肿瘤,对此类BP患者的治疗更加复杂和困难。其中BP与神经系统疾病的相关性已有报道,本文就除神经... 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BP)可伴发的疾病主要包括神经系统疾病、自身免疫及炎症性疾病、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感染及恶性肿瘤,对此类BP患者的治疗更加复杂和困难。其中BP与神经系统疾病的相关性已有报道,本文就除神经系统疾病外的伴发疾病展开阐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疱性类天疱疮 自身免疫性疾病 代谢性疾病 心血管疾病 感染 恶性肿瘤
下载PDF
毛囊干细胞衰老与脱发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刘慧慧 王千 牛旭平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5年第4期314-317,共4页
近年来研究表明毛囊干细胞及其微环境在维护组织稳态和调控毛发生长周期中起着关键作用,这一发现为脱发治疗开辟了新的视角和策略。随着年龄的增长,毛囊干细胞的活性和功能会逐渐降低,毛囊的自我修复与再生能力随之下降。本文综述了毛... 近年来研究表明毛囊干细胞及其微环境在维护组织稳态和调控毛发生长周期中起着关键作用,这一发现为脱发治疗开辟了新的视角和策略。随着年龄的增长,毛囊干细胞的活性和功能会逐渐降低,毛囊的自我修复与再生能力随之下降。本文综述了毛囊干细胞及其微环境的相关内容以及毛囊干细胞衰老的内外机制,以期为脱发治疗带来新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发 毛囊干细胞 微环境 衰老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结直肠癌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牛小阳 张丽 《国际消化病杂志》 2025年第2期74-76,106,共4页
结直肠癌(CRC)居全球常见恶性肿瘤第3位,居恶性肿瘤致死原因第2位。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不仅可引发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胃部疾病,也可引发CRC等胃外疾病。研究表明,Hp感染与CRC之间存在关联,Hp感染可通过诱导炎症反应、紊乱肠... 结直肠癌(CRC)居全球常见恶性肿瘤第3位,居恶性肿瘤致死原因第2位。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不仅可引发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胃部疾病,也可引发CRC等胃外疾病。研究表明,Hp感染与CRC之间存在关联,Hp感染可通过诱导炎症反应、紊乱肠道菌群、升高胃泌素水平、分泌Hp毒力因子等多种机制参与CRC的发生和进展。该文就Hp感染与CRC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CRC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结直肠癌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国产机器人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7
作者 柴晓鹤 张然 《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5年第1期90-93,共4页
目的探究国产机器人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24年1-8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太原医院接受国产机器人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实施全程规范的围手术期护理,总结护理要点... 目的探究国产机器人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24年1-8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太原医院接受国产机器人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实施全程规范的围手术期护理,总结护理要点。结果经实施全面完善的围手术期护理后,4例患者对此次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达100%(4/4),未有患者出现术后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结论国产机器人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实践过程中,还需要结合更全面完善的护理措施,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机器人 腹腔镜 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围手术期护理
下载PDF
JAK抑制剂治疗银屑病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志祥 李俊琴 +1 位作者 柴淑芳 李新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95-400,共6页
银屑病性关节炎(psoriasis arthritis,PsA)是一种与银屑病相关的慢性炎症性疾病。Janus激酶(JAK)-转录激活因子(STAT)信号通路在PsA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JAK抑制剂能够阻断JAKSTAT信号通路减少多种细胞因子的生成与释放,因此其具... 银屑病性关节炎(psoriasis arthritis,PsA)是一种与银屑病相关的慢性炎症性疾病。Janus激酶(JAK)-转录激活因子(STAT)信号通路在PsA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JAK抑制剂能够阻断JAKSTAT信号通路减少多种细胞因子的生成与释放,因此其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目前已开发出多种JAK抑制剂,且已有多项JAK抑制剂治疗PsA的前瞻性临床试验完成。本文就JAK抑制剂治疗PsA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病型银屑病 JAK抑制剂 JAK-STAT通路
下载PDF
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截肢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慧芳 兰丽珍 赵跃斌 《安徽医学》 2024年第5期582-587,共6页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溃疡(DFU)患者截肢相关危险因素,为促进DFU创面愈合,降低溃疡截肢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太原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336例DF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住院期间是否截肢分为截肢组(n=101)与非截肢组...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溃疡(DFU)患者截肢相关危险因素,为促进DFU创面愈合,降低溃疡截肢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太原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336例DF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住院期间是否截肢分为截肢组(n=101)与非截肢组(n=235),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化验指标、糖尿病并发症及合并症等方面的差异,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DFU患者截肢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年龄、身体质量指数、有无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无合并外周动脉疾病、曾经或住院期间是否使用胰岛素降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截肢组患者的住院时长、白细胞数量、中心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血沉水平均高于非截肢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非截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诊断的Wagner分级比较,与非截肢组相比,截肢组患者的Wagner分级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OR=2.553,95%CI:1.190~5.477)以及Wagner分级(4~5级)(OR=1.074,95%CI:1.036~2.153)是DFU患者截肢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曾经或住院期间使用胰岛素是DFU患者截肢的保护性因素(OR=0.435,95%CI:0.186~0.807)。结论DFU患者合并视网膜病变以及Wagner分级≥4级,患者的截肢风险越高;使用胰岛素是DFU患者截肢的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溃疡 Wagner分级 截肢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两种运动强度规定方法对代谢综合征患者体成分及心肺运动试验指标的影响
10
作者 刘若江 秦晋梅 +5 位作者 薛伟珍 李治 王枫 张翔 刘鸿宇 裴志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678-2684,共7页
目的分析两种运动强度规定方法制订的运动处方对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临床干预效果及差异。方法选择2022年12月至2024年1月在太原市中心医院招募的MS患者49例,随机分为标准化组(n=24)和个体化组(n=25)。所有患者在治疗... 目的分析两种运动强度规定方法制订的运动处方对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临床干预效果及差异。方法选择2022年12月至2024年1月在太原市中心医院招募的MS患者49例,随机分为标准化组(n=24)和个体化组(n=25)。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均进行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CPET)以测量主要指标,用于观测和制订运动处方,次要指标包括人体参数、人体成分和代谢指标的测定。标准化组基于心率储备,个体化组基于通气阈值规定运动强度,两组患者均进行12周运动频率一致的等能量消耗运动干预。结果干预后,两组较干预前均有效降低患者腰围(WC)、体质量指数(BMI)、体脂肪相关参数及收缩压(P<0.05),个体化组对WC、BMI和体脂肪参数的改善幅度更高(P<0.05);两组较干预前均有效提高患者峰值摄氧量(PeakVO_(2))、峰值负荷功率(PeakWR)、峰值代谢当量(PeakMets)和峰值呼吸交换率(PeakRER)(P<0.05),个体化组还有效提高患者峰值心率(HRpeak)、峰值氧脉搏(PeakVO_(2)/HR)和最大通气量(MVV)(P<0.05)。干预前,两组PeakVO_(2)和PeakMet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化组高于个体化组,干预后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个体化组对以上指标的改善幅度均高于标准化组。结论即使处于中等运动强度领域,基于CPET的两种渐进式运动处方都可有效改善MS患者的健康相关指标,通气阈值个体化方法相比最大生理值标准化方法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强度 通气阈值 代谢综合征 心肺运动试验 运动处方
下载PDF
芳香烃受体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
11
作者 郭蒙华 李俊琴 +1 位作者 霍彦羽 李新华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4年第11期824-829,共6页
芳香烃受体(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AhR)是一类配体依赖性转录激活因子,在调节免疫及皮肤屏障功能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AhR的靶向激活已被证明可有效治疗银屑病。本文就AhR基本特征和功能以及与银屑病发病的关系进行综述,并探... 芳香烃受体(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AhR)是一类配体依赖性转录激活因子,在调节免疫及皮肤屏障功能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AhR的靶向激活已被证明可有效治疗银屑病。本文就AhR基本特征和功能以及与银屑病发病的关系进行综述,并探讨基于AhR靶点治疗药物的发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芳香烃受体 发病机制 靶向治疗
下载PDF
SPRED1参与银屑病发病的重要环节
12
作者 杨旭燕 李俊琴 +2 位作者 牛旭平 成彦蓉 李新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20-1323,共4页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免疫介导的、多种遗传和环境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炎症性皮肤病。异常的血管增生、角质形成细胞的过度增殖、多种免疫细胞浸润是银屑病的主要病理特征。MAPK信号通路参与银屑病的发病,SPRED1已经在其他疾病中被证明是M...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免疫介导的、多种遗传和环境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炎症性皮肤病。异常的血管增生、角质形成细胞的过度增殖、多种免疫细胞浸润是银屑病的主要病理特征。MAPK信号通路参与银屑病的发病,SPRED1已经在其他疾病中被证明是MAPK信号通路的主要负调控因子。本文主要对SPRED1在银屑病发病中可能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银屑病发病机制提供新见解,为其治疗提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细胞增殖 血管增生 SPRED1 MAPK信号通路
下载PDF
CeO_(2)纳米酶对环磷酰胺所致斑秃小鼠毛发生长的影响
13
作者 彭欣欣 张莹 +4 位作者 潘昱帆 刘慧慧 王思宇 韩齐心 牛旭平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92-196,共5页
目的 探讨氧化铈(CeO_(2))纳米酶对环磷酰胺所致斑秃小鼠模型毛发生长的影响。方法 将雌性C57BL/6J小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CeO_(2)纳米酶组(300μg/mL),每组10只。模型组和CeO_(2)纳米酶组小鼠采用单次腹腔内注射环磷酰胺注射... 目的 探讨氧化铈(CeO_(2))纳米酶对环磷酰胺所致斑秃小鼠模型毛发生长的影响。方法 将雌性C57BL/6J小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CeO_(2)纳米酶组(300μg/mL),每组10只。模型组和CeO_(2)纳米酶组小鼠采用单次腹腔内注射环磷酰胺注射液,构建斑秃小鼠模型。CeO_(2)纳米酶组小鼠给予300μg/mL CeO_(2)纳米酶外涂于小鼠背部剃毛区,空白组和模型组小鼠均予以等体积的PBS溶液外涂,1次/d,连续27 d。实验结束后(第28天)肉眼观察小鼠背部秃发区毛发生长情况并进行评分;HE染色小鼠背部经处理的皮肤组织计算单位视野内毛囊数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内皮细胞白细胞黏附分子-1(ELAM-1)水平;水溶性四唑盐-1法(WST-1)检测皮肤组织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毛发生长及毛发评分显著下降(P<0.05),毛囊数量明显减少(P<0.05),血清ICAM-1及ELAM-1水平升高(P<0.05),皮肤组织MDA含量升高而SOD含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CeO_(2)纳米酶组毛发生长及毛发评分显著增加(P<0.05),毛囊数量明显增多(P<0.05),血清ICAM-1及ELAM-1水平降低(P<0.05),皮肤组织MDA含量降低而SOD含量升高(P<0.05)。结论 外用CeO_(2)纳米酶对环磷酰胺所致斑秃小鼠模型具有促进毛发再生的作用,为CeO_(2)纳米酶外用治疗斑秃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O_(2)纳米酶 斑秃 毛发生长 细胞间黏附分子-1 内皮细胞白细胞黏附分子-1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基于24 h多通道食管腔内阻抗-pH监测的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诊治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海洋 张丽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GERD)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部分患者伴有烧心或食管外症状。24 h多通道食管腔内阻抗-pH监测技术可以较全面、客观地监测反流,有助于分析导致RGERD的原因。RGERD包括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反流高敏感(RH)、功能...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GERD)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部分患者伴有烧心或食管外症状。24 h多通道食管腔内阻抗-pH监测技术可以较全面、客观地监测反流,有助于分析导致RGERD的原因。RGERD包括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反流高敏感(RH)、功能性烧心(FH)及伴有食管外症状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等,酸暴露异常、非酸反流、近端反流、气体反流等反流模式是其难治性的原因,临床可依据反流模式调整PPI的种类和剂量,辅以促动力药物、抗焦虑药物和中药治疗,或考虑转诊至精神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24 h多通道食管腔内阻抗-pH监测 食管外症状 平均夜间基线阻抗 治疗
下载PDF
智能姜黄素纳米颗粒联合热疗对肝癌Huh 7细胞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温艳艳 邬惟为 +1 位作者 林奇雄 田伟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413-418,共6页
目的制备并表征智能姜黄素(curcumin,Cur)-四氧化三铁(Fe_(3)O_(4))纳米颗粒(Cur-Fe_(3)O_(4)NPs),探讨体外协同热疗后对Huh 7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溶剂热法合成Fe_(3)O_(4)纳米团簇,再化学结合携带Cur,合成Cur-Fe_(3)O_(4)NPs。用... 目的制备并表征智能姜黄素(curcumin,Cur)-四氧化三铁(Fe_(3)O_(4))纳米颗粒(Cur-Fe_(3)O_(4)NPs),探讨体外协同热疗后对Huh 7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溶剂热法合成Fe_(3)O_(4)纳米团簇,再化学结合携带Cur,合成Cur-Fe_(3)O_(4)NPs。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表征验证。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NPs的载药率。使用透析法进行药物释放实验,比较射频(radiofrequency,RF)热疗组与无热疗组的Cur释放率。根据不同处理方式将Huh 7细胞分为单纯热疗组、游离Cur组、Cur-Fe_(3)O_(4)NPs组、Cur+RF组和Cur-Fe_(3)O_(4)NPs+RF组,通过CCK-8法评估不同处理组的细胞毒性。结果FT-IR观察到在570 cm^(-1)处是Fe-O键,在963.75 cm^(-1)处Cur连接成功。透射电镜观察Fe_(3)O_(4)纳米团簇和Cur-Fe_(3)O_(4)NPs的粒径分别为(50.7±10.2)nm和(94.0±12.2)nm。Cur-Fe_(3)O_(4)NPs载药率为69.91%。无热疗组Cur-Fe_(3)O_(4)NPs释放Cur约68%,热疗组NPs释放Cur明显增多到85%。细胞毒性实验表明,单纯热疗组和游离Cur组Huh 7细胞存活率均在90%左右;与单纯热疗组和游离Cur组相比,Cur-Fe_(3)O_(4)NPs组细胞活力降低(P<0.05);与其他三组比较,Cur-Fe_(3)O_(4)NPs+RF组Huh 7细胞的存活率明显下降(P<0.0001)。结论Cur-Fe_(3)O_(4)NPs可有效释放Cur,协同热疗后对肝癌Huh 7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姜黄素 智能载药系统 磁共振成像 热疗
下载PDF
脂蛋白(α)与二尖瓣环钙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斌 裴志强 +3 位作者 马登峰 邱金 任倩 赵淑珍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5期261-265,共5页
二尖瓣环钙化(MAC)是与年龄相关的局部纤维支持结构的慢性、退行性病变。目前研究认为它是类似动脉粥样硬化和主动脉瓣钙化主动发生的过程,都伴有脂蛋白(α)[Lp(α)]的沉积和慢性炎症灶的形成。其中,Lp(α)是研究的热点。近年来,Lp(α)... 二尖瓣环钙化(MAC)是与年龄相关的局部纤维支持结构的慢性、退行性病变。目前研究认为它是类似动脉粥样硬化和主动脉瓣钙化主动发生的过程,都伴有脂蛋白(α)[Lp(α)]的沉积和慢性炎症灶的形成。其中,Lp(α)是研究的热点。近年来,Lp(α)与主动脉瓣钙化的关系得到了广泛关注,已有大量研究证明,升高的Lp(α)及其相关的氧化磷脂(OxPL)可以通过多种钙调节途径促进主动脉瓣钙化、狭窄,但MAC的病理生理过程是更加复杂和不明确的。目前Lp(α)与MAC的关系有了初步探索。本文将从MAC、Lp(α)以及两者之间的研究进展三方面进行综述,使两者目前的关系更加清晰,从而为预防或延缓MAC提供新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环钙化 脂蛋白(Α) 主动脉瓣钙化
下载PDF
踝关节骨关节炎的阶梯化治疗 被引量:1
17
作者 符轩齐 刘君 +1 位作者 史雪峰 杜虎羽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5-9,共5页
踝关节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是一种慢性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软骨的持续退化,进而引起疼痛和活动能力下降。踝关节OA患者比膝关节OA患者更年轻,对于活动能力的需求相对更多,早期治疗尤为关键。虽然踝关节OA不如膝关节和髋... 踝关节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是一种慢性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软骨的持续退化,进而引起疼痛和活动能力下降。踝关节OA患者比膝关节OA患者更年轻,对于活动能力的需求相对更多,早期治疗尤为关键。虽然踝关节OA不如膝关节和髋关节OA常见,但终末期踝关节OA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不亚于终末期髋关节OA。因此,踝关节OA的阶梯化治疗至关重要,包括早期的非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无效后的保踝手术,终末期的全踝关节置换术或踝关节融合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关节炎 保踝治疗 踝关节融合术 全踝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卵巢多囊样改变合并不孕症患者AMH水平对卵母细胞发育潜能的影响
18
作者 李雪敏 杨贵芳 +2 位作者 田珏 郭瑞霞 杨晓丽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2期81-85,共5页
目的探讨卵巢多囊样改变(polycystic ovarian morphology,PCOM)合并不孕症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水平对卵母细胞发育潜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不孕症患者480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卵巢多囊样改变(polycystic ovarian morphology,PCOM)合并不孕症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水平对卵母细胞发育潜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不孕症患者480例(对照组160例、PCOM组104例、PCOS组216例),比较不同组间AMH水平。PCOM及PCOS人群均按血清AMH水平(≤4.7ng/ml为正常值,>4.7ng/ml为高值)分为正常AMH组和高AMH组,分析PCOM及PCOS人群不同AMH水平组间的卵母细胞指标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PCOS人群血清基础雄激素高于PCOM人群(P<0.01);血清AMH水平比较:对照组<PCOM组<PCOS组(P<0.001);实验室指标分析结果显示,PCOM及PCOS人群高AMH组成熟卵数、2PN数、受精数、D3卵裂数及胚胎总数较正常AMH组增多(P<0.05),且AMH水平与成熟卵数、2PN数、受精数、D3卵裂数、胚胎总数均呈正相关(P<0.05);PCOS人群高AMH组优势卵泡数、获卵数、优胚数及可利用胚胎数较正常AMH组增多(P<0.05),且AMH水平与优势卵泡数、获卵数、优胚数及可利用胚胎数均呈正相关(P<0.05),但PCOM人群中不同AMH水平组间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OM合并不孕症人群血清AMH水平较对照组升高但低于PCOS人群,高AMH水平的PCOM患者可获得质量较好的卵母细胞及更多的胚胎,增加临床中反复移植失败患者移植次数,提高临床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苗勒管激素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卵巢多囊样改变 多囊卵巢综合征 卵母细胞发育潜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