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伤骨科患者围手术期失眠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苏芙蓉 高纬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4期2469-2471,共3页
围手术期是指从患者入院手术准备到手术后出院的全过程。失眠通常是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体验,又称入睡或睡眠障碍[1,2]。本文通过分析创伤骨科患者围术期失眠因素,提高护理人员对失眠的了解及重视,... 围手术期是指从患者入院手术准备到手术后出院的全过程。失眠通常是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体验,又称入睡或睡眠障碍[1,2]。本文通过分析创伤骨科患者围术期失眠因素,提高护理人员对失眠的了解及重视,以期为患者舒适的心身护理提供依据。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调查对象为2014年10月至2015年4月于我院骨科住院的创伤骨折患者123例。纳入标准:四肢骨折、骨盆骨折及胸腰椎骨折行手术治疗者,年龄≥18岁、本人对本次调查知情同意、住院至少7 d者。排除标准:意识不清醒、有精神疾病及院前有严重失眠史者,符合入组条件的有120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患者 失眠因素 围手术期 相关因素分析 创伤 纳入标准 胸腰椎骨折 手术准备
下载PDF
股骨颈动力交叉螺钉系统与螺纹空心钉治疗垂直不稳定股骨颈骨折短期随访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强 吕欣 +1 位作者 李兴业 刘晋元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5期458-463,共6页
目的:分析比较股骨颈动力交叉螺钉系统(femoral neck dynamic cross screw system,FNS)和螺纹空心钉(cannulated screws,CS)治疗垂直不稳定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7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40例垂直不稳定股骨颈骨折患者... 目的:分析比较股骨颈动力交叉螺钉系统(femoral neck dynamic cross screw system,FNS)和螺纹空心钉(cannulated screws,CS)治疗垂直不稳定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7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40例垂直不稳定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数据和短期随访结果,根据不同的内固定治疗方法分为股骨颈动力交叉螺钉系统FNS组20例和螺纹空心钉CS组20例。FNS组中,男11例,女9例,年龄58.5(50.3,62.5)岁;CS组中,男9例,女11例,年龄52.0(40.5,58.0)岁。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刀口长度、手术中失血量、治疗费用。术后利用X线影像资料评价术后骨折愈合状况和手术内固定状况,并测量患侧股骨颈短缩状况。比较两组术后患侧大腿激惹症发生情况、术后部分负重以及完全负重时间、术后股骨头早期坏死、再次手术翻修情况以及Harris评分。结果:FNS组获随访18.0(15.0,19.0)个月,CS组随访17.0(15.0,18.8)个月。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手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FNS组的诊疗费用高于CS组(P<0.001)。FNS组术后无患侧大腿激惹征,而CS组6例存在大腿外侧不适或大腿外激惹征(P<0.05)。CS组术后平均部分负重活动时间和完全负重活动时间均长于FNS组(P<0.05)。末次随访时,CS组术后患侧股骨颈短缩长度大于FNS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术后股骨头早期坏死及再次手术翻修。两组术后12个月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NS治疗垂直不稳定股骨颈骨折可明显降低大腿外侧激惹征的发生率,并有效降低垂直不稳定股骨颈骨折术后短缩率,可提供较稳定的防旋力与抗切割力,使患者可以相对较早下地,有利于患者术后患侧髋关节功能恢复,是对于垂直不稳定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的一种全新选择,但由于治疗费用偏高,临床中因结合实际情况,选用恰当的手术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 空心钉 内固定
下载PDF
带线锚钉+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强 吕欣 +1 位作者 李兴业 刘晋元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2期257-260,共4页
目的探讨带线锚钉+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0例髌骨骨折患者按照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带线锚钉+空心钉内固定治疗,30例)和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张力带+钢丝捆扎内固定治疗,30例)。记录两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情... 目的探讨带线锚钉+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0例髌骨骨折患者按照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带线锚钉+空心钉内固定治疗,30例)和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张力带+钢丝捆扎内固定治疗,30例)。记录两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Lysholm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观察组随访时间12~36(17.47±6.17)个月,对照组随访时间12~30(17.70±4.06)个月。手术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骨痂形成时间2~3个月,骨折愈合时间4~6个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末次随访时Lysholm评分评价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线锚钉+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难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而且内固定稳定、牢靠,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骨折 带线锚钉 空心钉 克氏针张力带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经皮骨盆前环内固定支架联合后路钢板治疗骨盆骨折 被引量:2
4
作者 高迪 杨朝晖 尹芸生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2期243-246,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骨盆前环内固定支架(INFIX)联合后路钢板治疗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INFIX联合后路钢板治疗15例不稳定型骨盆前、后环骨折患者。记录手术情况、骨折复位及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Majeed标准评价患者髋关节功能恢... 目的探讨经皮骨盆前环内固定支架(INFIX)联合后路钢板治疗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INFIX联合后路钢板治疗15例不稳定型骨盆前、后环骨折患者。记录手术情况、骨折复位及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Majeed标准评价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9~14个月。切口总长度10~14 cm,手术时间80~100 min,术中出血量60~100 ml。术后根据Matta et al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优8例,良7例。术后3例发生股外侧皮神经症状,1例切口感染。术后开始部分负重时间3~12周。术后4~8周骨痂开始形成,10~20周骨折均愈合。末次随访时,完全下地行走14例,1例扶拐行走;采用Majeed标准评价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14例,良1例。结论INFIX联合后路钢板治疗骨盆骨折,手术简便,安全系数高,符合骨科微创医疗原则和精准医疗原则,有利于患者术后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经皮骨盆前环内固定支架 钢板 骨盆环损伤
下载PDF
Ruedi-AllogwerⅢ型pilon骨折两种治疗策略的疗效分析
5
作者 邢健 孙海钰 《中外医疗》 2017年第10期10-14,共5页
目的对Ruedi-AllogwerⅢ型pilon骨折患者对比分析分期切开复位内固定(分期ORIF)和外固定联合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2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该所收治的70例pilon骨折患者,分别采用分期切开复位内固定(A组... 目的对Ruedi-AllogwerⅢ型pilon骨折患者对比分析分期切开复位内固定(分期ORIF)和外固定联合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2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该所收治的70例pilon骨折患者,分别采用分期切开复位内固定(A组,35例)和外固定联合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B组,35例)治疗,比较两组术后伤口感染率、骨折愈合时间、骨不愈合、Burwell-Charnley评分、Mazur踝关节评分。结果 A组伤口感染率8.60%。B组伤口感染率5.70%。两组在感染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A组时间为为14~21周,平均16.6周;B组时间为13~19周,平均17.1周。两组在骨折不愈合,骨折愈合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Mazur评分系统,A组优良率为:85.71%,B组优良率为:74.28%。两组在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优良率相差11.43%。在骨折复位Burwell-Charnley评分方面,A组复位可接受率为:97.14%;B组复位可接受率为:82.86%。A组Burwell-Charnley评分优于B组,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复位程度与踝关节功能恢复之间相关度为0.627(P<0.001),两者间有相关性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闭合性、软组织条件较好的pilon骨折,正确把握手术时机,分期ORIF可以取得非常良好的临床效果。对于开放性骨折,软组织条件差的pilon骨折,采用外固定联合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临床效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固定结合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 PILON骨折 分期ORIF
下载PDF
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对大鼠骨质疏松骨折术后骨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姚志伟 寇莹 +3 位作者 尹川 李乾 马剑 尹芸生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4年第6期758-760,共3页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全身性骨代谢疾病,它以骨量减少、骨微细结构退化、骨脆性增加、易致骨折为特征[1],是目前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阿司匹林在日常生活中用途多,副作用少,且价格便宜,目前内科已推荐老年人常规使用...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全身性骨代谢疾病,它以骨量减少、骨微细结构退化、骨脆性增加、易致骨折为特征[1],是目前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阿司匹林在日常生活中用途多,副作用少,且价格便宜,目前内科已推荐老年人常规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脑梗死发作,前期实验已证实阿司匹林可以提高大鼠骨密度,促进骨质疏松骨折的骨愈合[2-4],但是并未探讨阿司匹林治疗骨质疏松骨折的最佳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骨折 大鼠 骨代谢疾病 骨密度值 OSTEOPOROSIS 骨愈合 骨痂密度 骨质疏松模型 前期实验 破骨细胞
下载PDF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处理肩关节后脱位合并反Hill-Sachs损伤的诊疗策略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经 王斌 +4 位作者 刘泽民 许晓沛 张超 郭华楠 吕欣 《安徽医药》 CAS 2022年第3期429-433,共5页
肩关节后脱位合并反Hill-Sachs损伤在临床少见,其漏诊和误诊率较高,易发生复发性肩部损伤,造成严重的生活质量下降。目前临床中有较多的诊疗方法,均各有特点和利弊,其中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RIF)治疗肩部后脱位合并反Hill-Sachs损伤已取... 肩关节后脱位合并反Hill-Sachs损伤在临床少见,其漏诊和误诊率较高,易发生复发性肩部损伤,造成严重的生活质量下降。目前临床中有较多的诊疗方法,均各有特点和利弊,其中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RIF)治疗肩部后脱位合并反Hill-Sachs损伤已取得了较优疗效,正逐渐成为治疗的首选和主流方案。该文旨在对目前肩关节后脱位合并反Hill-Sachs损伤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脱位 骨折固定术 肩部后脱位合并反Hill-Sachs损伤 关节镜检查 诊疗
下载PDF
肱骨髁间骨折手术治疗进展
8
作者 陈龙 王东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13期16-16,18,共2页
肱骨髁间骨折是涉及肱骨远端及肘关节的骨折,骨折比较复杂,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已被临床医生认可,目前有多种手术入路以及骨折固定方式的选择,本文就对近年来肱骨髁间骨折的外科手术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 肱骨髁间骨折 手术入路 手术治疗 钢板内固定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使用两种假体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比较
9
作者 郝鑫 贾健 +1 位作者 成凯 王小虎 《临床骨科杂志》 2025年第2期211-215,共5页
目的比较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使用髁限制性(CCK)假体或后稳定型(PS)假体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疗效。方法将184例KOA患者按照使用假体的不同分为CCK组(采用CCK假体行TKA治疗,81例)和PS组(采用PS假体行TKA治疗,103例)。比较两组围手术... 目的比较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使用髁限制性(CCK)假体或后稳定型(PS)假体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疗效。方法将184例KOA患者按照使用假体的不同分为CCK组(采用CCK假体行TKA治疗,81例)和PS组(采用PS假体行TKA治疗,103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膝关节活动度、胫骨近端内侧角(MPTA)、股胫角(FTA)。采用H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6~48个月。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PS组少(短)于CCK组(P<0.01);术后引流量、完全负重时间、切口愈合等级: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CK组1例假体周围感染、PS组1例假体松动,均行翻修术治疗,假体生存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剔除2例行翻修术者进行如下考察。①膝关节屈曲活动度、HSS评分:两组末次随访时均大于术前(P<0.01);术前、末次随访时PS组均大于CCK组(P<0.01)。②MPTA、FTA:两组末次随访时均优于术前(P<0.01);末次随访时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KA中使用CCK假体或PS假体治疗KOA均能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使用PS假体在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膝关节屈曲活动度、HSS评分方面具有优势,但对于伴侧副韧带功能不全、严重畸形及骨缺损的KOA患者应选择CCK假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全膝关节置换术 髁限制性假体 后稳定型假体
下载PDF
髁限制性假体联合金属垫块治疗伴AORIⅡ型胫骨缺损的严重膝骨关节炎的早期疗效
10
作者 郝鑫 贾健 +2 位作者 成凯 徐克钢 王小虎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516-521,共6页
目的探讨采用髁限制性假体(constrained condylar knee,CCK)联合金属垫块治疗伴有AORIⅡ型胫骨缺损的严重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行的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目的探讨采用髁限制性假体(constrained condylar knee,CCK)联合金属垫块治疗伴有AORIⅡ型胫骨缺损的严重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行的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使用CCK假体联合金属垫块治疗伴有AORIⅡ型胫骨缺损的严重KOA患者,共纳入49例患者(60膝),其中男16例,女33例;年龄48~81岁,平均(64.06±6.12)岁。记录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和手术并发症情况。在术前和最后一次随访时测量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并评估膝关节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评分和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KSS)。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100.9 min,切口平均长度为14.5 cm,术中平均失血量为194.8 ml,术后平均引流量为237.1 ml。术后,平均胫骨近端内侧角由80.0°升高至87.3°,平均股胫角由186.0°降至175.0°。平均随访时间为49.1个月,在随访期间没有出现血管神经损伤、假体周围骨折、骨溶解、假体松动或关节不稳等并发症。仅有1例患者在术后6个月出现假体周围感染并接受了翻修治疗,假体生存率为98.3%。在末次随访时,膝关节的屈伸活动度由术前(62.80±24.09)°升至(109.25±6.16)°,HSS评分由术前(36.03±12.20)分升至(89.02±9.58)分,KSS临床评分由术前(35.55±11.41)分升至(88.12±8.97)分,KSS功能评分由术前(36.67±11.71)分升至(86.67±8.5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伴有AORIⅡ型骨缺损的KOA患者,CCK假体联合金属垫块技术是一种有效重建骨缺损的方法。该方法能够恢复关节线水平,平衡屈伸间隙,增强关节稳定性,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关节功能,临床疗效和早期生存率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假体和植入物 骨缺损
原文传递
应用自制股骨颈内固定导向器置入空心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
11
作者 任步方 吕欣 +1 位作者 马全平 孙剑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9-243,共5页
股骨颈骨折是临床较常见的髋部骨折。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是身体状况良好的老年人无移位股骨颈骨折和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法[1,2,3]。经典的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方式是闭合复位经皮置入3枚平行空心螺钉[4,5,6]。3枚空心螺钉呈倒“品... 股骨颈骨折是临床较常见的髋部骨折。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是身体状况良好的老年人无移位股骨颈骨折和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法[1,2,3]。经典的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方式是闭合复位经皮置入3枚平行空心螺钉[4,5,6]。3枚空心螺钉呈倒“品”字形置入股骨颈,且螺钉尽可能贴近股骨颈皮质[7,8,9]。为了精确置入空心钉,术者需先以合适的前倾角和颈干角在恰当的进针点将空心螺钉导针钻入股骨颈。手术时术者主要凭个人经验来完成此操作,螺钉置入精确度及手术时间等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髋部骨折 颈干角 空心螺钉 空心钉 内固定方式 闭合复位 导向器
原文传递
两种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朱贵伟 吕欣 +3 位作者 刘晋元 陈轲 段金辉 张振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25-1425,共1页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方式现主要为髓内固定.联合交锁髓内钉InterTan 为施乐辉公司推出的一种髓内钉;解剖型头髓钉ZNNCM为捷迈公司近年推出的一种解剖型髓内钉.我们运用有限元分析法,对InterTan与ZNNCM治疗Evans-Jensen Ⅳ型股骨转子间...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方式现主要为髓内固定.联合交锁髓内钉InterTan 为施乐辉公司推出的一种髓内钉;解剖型头髓钉ZNNCM为捷迈公司近年推出的一种解剖型髓内钉.我们运用有限元分析法,对InterTan与ZNNCM治疗Evans-Jensen Ⅳ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生物力学进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交锁髓内钉 有限元分析法 治疗方式 髓内固定 生物力学 解剖型
原文传递
糖尿病足最新治疗进展 被引量:45
13
作者 李晓辉 张永红 《中华全科医学》 2018年第6期993-997,共5页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糖尿病晚期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逐年增高,致残、致死率高,发病机制复杂,主要因长期高血糖状态导致的足部神经病变引起皮肤感觉障碍、足部保护性功能缺失,微循环障碍引起局部缺血缺氧,在其他因素如外...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糖尿病晚期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逐年增高,致残、致死率高,发病机制复杂,主要因长期高血糖状态导致的足部神经病变引起皮肤感觉障碍、足部保护性功能缺失,微循环障碍引起局部缺血缺氧,在其他因素如外伤、感染、吸烟、高血压、高血脂、营养状况差等的作用下发生。DF的治疗是医学界难题之一,目前主要治疗方法有足部预防、内科综合治疗如控制血糖、改善循环、控制感染、调节全身情况,辅助措施如清创术、高压氧、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等,针对血管病变的动脉旁路移植术、动脉球囊扩张术、支架植入术以及生物技术等,但是这些方法都无法真正有效改善微循环增加足部血运及促进周围神经功能恢复,因此足部溃疡、感染仍无法愈合甚至复发。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是Ilizarov技术在组织牵拉再生(血管、神经再生)领域的临床应用,针对DF主要发病原因微循环障碍和神经功能障碍进行治疗,可以激活人体的再生系统,明显促进微循环的再生,改善周围神经功能,控制局部感染、促进溃疡愈合并降低复发可能性,是微血管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为DF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现就糖尿病足治疗现状作一总结,以期帮助临床医师制定更加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血管病变 神经病变 横向骨搬移 微循环再生
下载PDF
Neer 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19
14
作者 王志强 栗树伟 王东 《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 2017年第2期138-141,共4页
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是最有争议的骨折之一,也是骨科医师经常困惑的课题。由于这种骨折的不稳定特性容易发生骨不愈合,并且妨碍肩关节正常功能,因此被认为是特殊损伤并且需要制定明确的治疗方案。目前有许多不同的外科方法治疗NeerⅡ... 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是最有争议的骨折之一,也是骨科医师经常困惑的课题。由于这种骨折的不稳定特性容易发生骨不愈合,并且妨碍肩关节正常功能,因此被认为是特殊损伤并且需要制定明确的治疗方案。目前有许多不同的外科方法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包括克氏针、张力带、缝合锚、微孔钢板、喙锁螺钉、Knowles针固定、钩钢板、锁定钢板等。虽然有很多手术方法,但目前还没有金标准。本文就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解剖特点及各种不同治疗方法的利弊进行综述。一、流行病学研究锁骨骨折是最常见的损伤之一,占所有成人骨折的2.6%~4%。虽然锁骨中段骨折是最常见的,但锁骨远端骨折占所有锁骨骨折的15%~25%,这其中有10%~52%是有移位骨折[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远端骨折 NeerⅡ型 治疗方案 锁骨中段骨折 锁骨骨折 骨科医师 骨不愈合 正常功能
原文传递
老年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治疗现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经 王斌 +4 位作者 刘泽民 许晓沛 张超 郭华楠 吕欣 《医学信息》 2020年第13期18-21,25,共5页
股骨转子下骨折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现已向高龄化态势发展,多由外伤导致并多见于合并有骨质疏松的患者。由于股骨转子下特殊的生物力学及解剖学特性,导致其在发生骨折时,保守治疗易产生畸形愈合或不愈合等并发症。因此,股骨转子下... 股骨转子下骨折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现已向高龄化态势发展,多由外伤导致并多见于合并有骨质疏松的患者。由于股骨转子下特殊的生物力学及解剖学特性,导致其在发生骨折时,保守治疗易产生畸形愈合或不愈合等并发症。因此,股骨转子下骨折多采用手术治疗。目前,手术治疗方式及固定物的选择是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特点、分型、治疗作一综述,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下骨折 髓外固定 髓内钉内固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