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BL教学法引入皮肤性病学临床见习教学的尝试 被引量:10
1
作者 杨静 冯文莉 奚志琴 《基础医学教育》 2014年第6期464-465,共2页
针对传统皮肤性病学临床见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尝试教学改革实践的基础上,提出PBL教学模式,以弥补实践教学的不足。通过对采用PBL教学法进行皮肤性病学的临床见习教学前后教学效果的对比,可以发现,PBL教学法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 针对传统皮肤性病学临床见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尝试教学改革实践的基础上,提出PBL教学模式,以弥补实践教学的不足。通过对采用PBL教学法进行皮肤性病学的临床见习教学前后教学效果的对比,可以发现,PBL教学法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临床见习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性病学 教学改革 临床见习
下载PDF
WebQuest教学模式在皮肤性病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冯文莉 杨静 +2 位作者 奚志琴 王艳青 马彦 《基础医学教育》 2014年第7期561-564,共4页
通过建立WebQuest教学模块、皮肤性病学网站、多媒体资料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掌握皮肤性病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自主建立所需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传统教学的单一性... 通过建立WebQuest教学模块、皮肤性病学网站、多媒体资料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掌握皮肤性病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自主建立所需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传统教学的单一性和枯燥性,为皮肤性病学临床教学改革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性病学 临床思维 教学模式 WEBQUEST
下载PDF
皮肤性病专业研究生实施转化医学教育初探 被引量:1
3
作者 冯文莉 杨静 +1 位作者 马彦 王艳青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3年第8期1051-1052,共2页
如何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培养合格的医学专业人才,是世界范围内关注的一个课题。皮肤性病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培养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大多数进入医院从事临床一线工作。然而.在实际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 如何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培养合格的医学专业人才,是世界范围内关注的一个课题。皮肤性病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培养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大多数进入医院从事临床一线工作。然而.在实际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由于导师科研任务繁重,致使部分专业学位研究生不得不把精力放在基础课题的研究上,对临床技能实践花费时间过少,造成了轻临床重科研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研究生 皮肤性病学专业 医学教育 研究生培养 转化 医学专业人才 临床技能 硕士研究生
下载PDF
皮肤性病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技能培养的探索
4
作者 冯文莉 马彦 +1 位作者 杨静 王艳青 《基础医学教育》 2013年第9期868-869,共2页
探讨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技能培养的方法,切实减轻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负担,加强临床基本技能培养和思维训练,选择紧密结合临床的科研课题,扎实地进行临床技能实践的考核,培养适应临床专业需求的合格的专业学位研究生。
关键词 皮肤性病学 临床基本技能 专业学位研究生
下载PDF
山西省性病就诊人群艾滋病病毒检测及自愿咨询检测服务的评估
5
作者 王丽 白莉 +5 位作者 杨慧卿 岑雯 杨静 刘勇 彭智鹏 冯文莉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9年第11期1029-1031,共3页
目的了解性病就诊人群STD/HIV感染状况,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通过性接触扩散的流行特征,为艾滋病经性传播的防治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山西省性病门诊就诊的性病患者在进行性病病原学检测的同时开展性病艾滋病... 目的了解性病就诊人群STD/HIV感染状况,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通过性接触扩散的流行特征,为艾滋病经性传播的防治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山西省性病门诊就诊的性病患者在进行性病病原学检测的同时开展性病艾滋病流行病学调查和自愿咨询检测(VCT)服务。结果2007—2008年间共为1000例性病门诊就诊者提供性病病原学检测和VCT服务,其中接受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有963例,在受检的963例样本中发现HIV阳性2例,阳性率为0.21%,有1例为艾滋病合并梅毒。结论性病患者及高危人群存在传播STD/HIV的危险,在性病门诊开展切实可行的VCT服务,对控制HIV经性传播起到有效的干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传播疾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病原学 自愿咨询检测
下载PDF
医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病原学及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42
6
作者 冯文莉 杨静 +1 位作者 张荣丽 王丽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47-750,共4页
关键词 医院 深部真菌感染 病原学 危险因素
下载PDF
3年间医院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45
7
作者 冯文莉 杨静 +2 位作者 奚志琴 朱永乐 张润梅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30-1033,共4页
目的了解医院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和菌种分布特点,为减少真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3年间住院患者真菌培养阳性的病例进行了分析,从患者年龄、疾病种类、标本、菌种分布、科室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医院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 目的了解医院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和菌种分布特点,为减少真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3年间住院患者真菌培养阳性的病例进行了分析,从患者年龄、疾病种类、标本、菌种分布、科室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医院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为4.32%,患者年龄在7~96岁,以男性老年患者最多,均患有基础疾病;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最多,其次为泌尿道、消化道;检出的真菌种类以假丝酵母菌属为主,约占93.38%;且白色假丝酵母菌居多,占66.19%,丝状真菌占6.62%。结论白色假丝酵母菌仍是医院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正在发生改变,非白色假丝酵母菌和曲霉菌属引起的感染正在逐年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真菌感染 病原菌 流行病学
下载PDF
性病就诊人群的HIV筛查及意义 被引量:29
8
作者 王丽 白莉 +5 位作者 杨慧卿 岑雯 杨静 刘勇 常慧玲 彭智鹏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0-51,共2页
目的了解性病就诊人群HIV感染状况。方法对性病门诊就诊的性病、疑似性病及其性伴在进行性病病原学检测的同时遵循知情同意与自愿的原则,对有过危险性行为的人实施HIV筛查。结果1000例性病就诊人群中STDs感染者为520例;HIV感染2例,其中... 目的了解性病就诊人群HIV感染状况。方法对性病门诊就诊的性病、疑似性病及其性伴在进行性病病原学检测的同时遵循知情同意与自愿的原则,对有过危险性行为的人实施HIV筛查。结果1000例性病就诊人群中STDs感染者为520例;HIV感染2例,其中1例合并梅毒。结论性病患者及高危人群存在着传播HIV的危险,因此有必要对高危特殊人群加强HIV的筛查及进行有效的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病 HIV 病原学
下载PDF
医院内泌尿系真菌感染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杨静 冯文莉 奚志琴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7年第6期413-414,共2页
目的对可疑泌尿系统真菌感染患者的尿液进行培养鉴定,了解患者泌尿系统真菌感染状况,为临床真菌感染的诊断提供病原学依据,指导治疗。方法按常规方法培养,沙堡弱培养基培养24h,将有酵母菌生长的标本接种于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进行培... 目的对可疑泌尿系统真菌感染患者的尿液进行培养鉴定,了解患者泌尿系统真菌感染状况,为临床真菌感染的诊断提供病原学依据,指导治疗。方法按常规方法培养,沙堡弱培养基培养24h,将有酵母菌生长的标本接种于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进行培养鉴定。结果440例标本中,真菌菌株51例,阳性率为11.59%;以白色念珠菌最多,占45%,依次为克柔念珠菌(18%),热带念珠菌(16%),光滑念珠菌(14%)等;科室分布以内分泌科发病率最高,占20%。结论医院内泌尿系真菌感染仍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各科室均有院内泌尿系真菌感染,发病年龄以老年人多见,女性多于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内 泌尿系 真菌感染
下载PDF
性病门诊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现况调查及基因分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艳 冯文莉 +4 位作者 杨静 王艳青 冀英 杨慧卿 张荣丽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2年第10期1256-1260,共5页
目的对太原地区性病门诊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状况和基因分型进行初步研究。方法收集2008—2011年门诊疑诊为沙眼衣原体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的尿道或宫颈分泌物标本,应用英国立明视窗沙眼衣原体抗原检测试剂盒检测,阳性标本部分进... 目的对太原地区性病门诊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状况和基因分型进行初步研究。方法收集2008—2011年门诊疑诊为沙眼衣原体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的尿道或宫颈分泌物标本,应用英国立明视窗沙眼衣原体抗原检测试剂盒检测,阳性标本部分进行细胞培养,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进行基因分型。结果4年共收集2388例临床标本,检测出抗原阳性者365例,各年度感染率比较整体呈下降趋势,男女感染率之比为2.2:1,感染高峰年龄为21~40岁。取137例临床标本进行细胞培养,阳性52株.阳性率为38.0%,分型得到E型48株、D型4株。结论太原地区性病门诊人群中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有较高的发病率,E型为主要基因型,尚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衣原体 沙眼 膜蛋白质类 基因 多态性 限制性片段长度
下载PDF
CDC42基因的激活和抑制对烟曲霉极性生长影响的初步探究
11
作者 张梦楠 于婉婉 马彦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构建烟曲霉CDC42基因显性激活性(dominant active,DA)和显性抑制性(dominant negative,DN)点突变菌株,初步了解这两种点突变对烟曲霉极性生长以及RAC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CDC42基因激活性(CDC42^(G14V))和... 目的构建烟曲霉CDC42基因显性激活性(dominant active,DA)和显性抑制性(dominant negative,DN)点突变菌株,初步了解这两种点突变对烟曲霉极性生长以及RAC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CDC42基因激活性(CDC42^(G14V))和抑制性(CDC42^(T19N))菌株;光学显微镜观察点突变菌落特征;RT-PCR方法检测Ku80、DA Cdc42和DN Cdc42菌株中RAC1的表达量。结果成功构建烟曲霉CDC42显性激活性(DA)和显性抑制性(DN)点突变菌株并经测序确认;烟曲霉DA Cdc42和DN Cdc42菌株的菌落生长直径、形成分生孢子数和各时间点孢子发芽率较对照株Ku80都明显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结果表明DA Cdc42和DN Cdc42菌株中的RAC1的表达量均较对照株Ku80有所上升(P<0.05)。结论CDC42的激活和抑制都会对烟曲霉的极性生长产生负面影响;且会影响RAC1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曲霉 CDC42 点突变 极性生长
下载PDF
抗白念珠菌新型化合物及靶点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王郁熙 杨静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77-80,共4页
近年来,真菌感染肆虐全球,每年感染约数十亿人,其中死亡人数近150万人,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白念珠菌是真菌感染中最主要的的病原体之一,它引起的侵袭性念珠菌病死亡率高达40%~50%,但是由于抗真菌药物的种类有限,并且耐药现象越... 近年来,真菌感染肆虐全球,每年感染约数十亿人,其中死亡人数近150万人,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白念珠菌是真菌感染中最主要的的病原体之一,它引起的侵袭性念珠菌病死亡率高达40%~50%,但是由于抗真菌药物的种类有限,并且耐药现象越来越严重,使得白念珠菌的临床治疗尤为棘手。因此寻找新型抗真菌化合物,根据抗真菌的独特的分子靶标开发靶向药物尤为重要。文章综述了近几年一些具有较大潜力的新型抗白念珠菌化合物以及一些新型抗真菌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念珠菌 耐药 线粒体 生物膜 药物靶点
原文传递
皮肤镜观察成人胶样粟丘疹 被引量:1
13
作者 冀英 马彦 +3 位作者 张谨宇 贾晓强 王佳佳 冯文莉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9-32,共4页
报告1例成人胶样粟丘疹,并描述皮肤镜特点。患者女,51岁。双侧颧部淡黄色丘疹4年余,经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胶样粟丘疹。皮肤镜下可见棕黄色无结构团块被白色条纹分隔,呈橘瓣横截面样改变;团块间隔及周围有分枝样血管。进一步对皮肤... 报告1例成人胶样粟丘疹,并描述皮肤镜特点。患者女,51岁。双侧颧部淡黄色丘疹4年余,经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胶样粟丘疹。皮肤镜下可见棕黄色无结构团块被白色条纹分隔,呈橘瓣横截面样改变;团块间隔及周围有分枝样血管。进一步对皮肤镜下呈无结构团块的三种疾病(胶样粟丘疹、汗管瘤及皮脂腺腺瘤)的皮肤镜模式进行比较后发现其团块形状及血管分布等有所不同。皮肤镜检查在胶样粟丘疹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粟丘疹 胶样 皮肤镜
原文传递
烟曲霉相关C型凝集素受体研究进展
14
作者 程和 苗贵芝 马彦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87-292,共6页
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A.fumigatus)是最普遍的空气传播真菌病原体,可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发生致命的侵袭性曲霉病。对病原体与宿主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过程的了解是理解其致病性的关键。通过保守的跨膜或可溶性的模式识别受体(... 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A.fumigatus)是最普遍的空气传播真菌病原体,可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发生致命的侵袭性曲霉病。对病原体与宿主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过程的了解是理解其致病性的关键。通过保守的跨膜或可溶性的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s)识别病原体表面上的保守分子结构,称为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C型凝集素受体(C-type lectin receptors,CLRs)是PRRs中主要受体家族之一,CLRs可以通过C型凝集素样结构域(Ctype lectin-like domains,CTLDs)来识别β-葡聚糖、甘露糖、几丁质等真菌细胞壁成分,从而诱导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来清除病原体。目前烟曲霉中所涉及的CLRs主要为Dectin-1、Dectin-2、MelLec、DC-SIGN等,这些CLRs在宿主细胞识别烟曲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针对Dectin-1及Dectin-2已开发出新型抗烟曲霉药物。因此为了进一步了解与烟曲霉相关的各类CLRs的作用机制及其相关信号通路,为开发新型抗真菌药物提供一种新思路,文章对与烟曲霉相关的CLRs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曲霉 C型凝集素受体 固有免疫 抗真菌感染
原文传递
谈谈激光技术治疗皮肤病
15
作者 冯文莉 《健康向导》 2011年第1期20-21,共2页
岁月的流逝及繁重的工作生活压力给人们曾经靓丽的肌肤上留下了印迹,留住青春的风采是每一个人的梦想。保护美、创造美也是广大的科学工作者不断追求的一个目标。大家都知道激光能切割坚硬的物体,但是否知道激光也能使人变得美丽?
关键词 激光技术 皮肤病 治疗 科学工作者 生活压力
下载PDF
卡泊芬净联合阿司匹林、维拉帕米体外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白念珠菌研究
16
作者 奚志琴 冯文莉 +2 位作者 杨静 马彦 靳云晶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3年第2期77-80,共4页
目的评估阿司匹林(aspirin,ASP)、维拉帕米(verapamil,VPL)体外联合卡泊芬净(caspofungin,CAS)对游离状态白念珠菌的作用。方法按照M27-A4微量肉汤稀释法完成体外药敏试验,测定CAS单独用药及分别与ASP、VPL联合用药的最小抑菌浓度(MIC50... 目的评估阿司匹林(aspirin,ASP)、维拉帕米(verapamil,VPL)体外联合卡泊芬净(caspofungin,CAS)对游离状态白念珠菌的作用。方法按照M27-A4微量肉汤稀释法完成体外药敏试验,测定CAS单独用药及分别与ASP、VPL联合用药的最小抑菌浓度(MIC50)值,并计算部分抑制浓度指数(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ndex,FICI),评价药物相互作用。结果CAS单独用药时的MIC50值为0.0156~8μg/ml,当CAS与ASP、VPL联合用药时MIC50值下降为0.0156~4μg/ml。42株实验菌株中,ASP在18株白念珠菌中对CAS产生增敏作用,在其余菌株中为相加或无关作用;VPL在16株白念珠菌中对CAS产生增敏作用,并对2株白念珠菌产生降敏作用。结论在体外联合作用于游离状态白念珠菌时,ASP、VPL对CAS均存在增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白念珠菌 阿司匹林 维拉帕米 卡泊芬净 协同作用
原文传递
环境及遗传调控机制对白念珠菌菌丝形成过程调控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李波 杨静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2期188-192,共5页
白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是最常见的真菌病原体,可定植于口腔、泌尿生殖道以及健康人的皮肤表面,在大多人群中,白念珠菌是正常微生物菌群中的一部分[1]。由于微生物菌群变化、免疫功能障碍和皮肤屏障破坏,白念珠菌可能会从共生转变... 白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是最常见的真菌病原体,可定植于口腔、泌尿生殖道以及健康人的皮肤表面,在大多人群中,白念珠菌是正常微生物菌群中的一部分[1]。由于微生物菌群变化、免疫功能障碍和皮肤屏障破坏,白念珠菌可能会从共生转变为致病性[2],这种转变导致白念珠菌在不同组织和器官中引起浅部感染(如皮肤感染),以及甚至危及生命的深部真菌感染[3]。在临床环境中,40%的念珠菌血症是由白念珠菌引起的,是严重的医院获得性感染之一[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念珠菌 菌丝 形态转换 调控机制 环境信号
下载PDF
Rho-GTPases基因对烟曲霉和构巢曲霉细胞壁、菌丝形态、应激反应及毒力的影响
18
作者 苗贵芝 马彦 程和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6期565-569,共5页
曲霉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条件致病真菌,可导致侵袭性曲霉病(invasive aspergillosis,IA),常见的致病菌有烟曲霉、构巢曲霉、黄曲霉、黑曲霉等。近些年来IA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同时全球高达20%的曲霉分离株对常用的抗真菌药物表现出... 曲霉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条件致病真菌,可导致侵袭性曲霉病(invasive aspergillosis,IA),常见的致病菌有烟曲霉、构巢曲霉、黄曲霉、黑曲霉等。近些年来IA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同时全球高达20%的曲霉分离株对常用的抗真菌药物表现出耐药性。Rho-GTPases家族基因以rho1、cdc42和rac1的研究最为广泛,它作为“分子开关”调节真菌形态发生与侵袭力。该文主要综述了rho1、cdc42和rac1对烟曲霉和构巢曲霉细胞壁合成、菌丝形态建立、应激反应及毒力的影响,有助于厘清曲霉极性生长和致病性方面的分子机制,为抗真菌药物的研发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o1 CDC42 RAC1 烟曲霉 构巢曲霉 菌丝形态 毒力
下载PDF
细胞壁多糖相关基因对烟曲霉细胞壁完整性和生长的影响
19
作者 张梦楠 马彦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3期276-281,共6页
曲霉属有300多种,烟曲霉在环境中最为丰富,是侵袭性曲霉病(invasive aspergillosis,IA)的主要致病菌。即使在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情况下,IA死亡率也高达50%[1]。烟曲霉具有优越的生存和生长能力。饥饿时,烟曲霉产生分生孢子(无性孢子),在... 曲霉属有300多种,烟曲霉在环境中最为丰富,是侵袭性曲霉病(invasive aspergillosis,IA)的主要致病菌。即使在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情况下,IA死亡率也高达50%[1]。烟曲霉具有优越的生存和生长能力。饥饿时,烟曲霉产生分生孢子(无性孢子),在空气中传播,并保持休眠状态,遇到适宜代谢活化的环境,则打破休眠,分生孢子膨胀并发芽,形成菌丝体并又产生分生孢子[2]。这个过程会经历两个重要的形态变化。第一个形态变化是细胞膨胀,称为各向同性生长。第二个形态变化是极性生长,芽管形成[3]。这些形态学变化伴随着细胞壁的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曲霉 细胞壁 完整性 烟曲霉生长
下载PDF
HIV蛋白酶抑制剂的抗真菌作用及相关机制探讨
20
作者 巨金鑫 冯文莉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3期261-264,共4页
近年来,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的发病率急剧上升,死亡率最高达90%,其中,侵袭性念珠菌感染(invasive candidiasis,IC)排在首位[1]。随着抗肿瘤药物、免疫抑制剂和激素在临床的大量应用,以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近年来,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的发病率急剧上升,死亡率最高达90%,其中,侵袭性念珠菌感染(invasive candidiasis,IC)排在首位[1]。随着抗肿瘤药物、免疫抑制剂和激素在临床的大量应用,以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和器官移植等存在免疫缺陷人群的不断增多,目前临床常用的抗真菌药物(三唑类、多烯类、棘白菌素类等)出现严重的耐药现象[1-3],常导致抗真菌治疗失败,因此急需研发及寻找新型抗真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白念珠菌 HIV蛋白酶抑制剂 抗真菌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