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依达拉奉右莰醇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炎症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1
作者 段佳琪 刘俊瑾 +3 位作者 邵云云 常壮鹏 王鑫 侯锐钢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713-721,共9页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减轻缺血性脑卒中(IS)神经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依达拉奉右莰醇(EDB)组、依达拉奉组,每组各9只。模型组及给药组用中动脉栓塞法(MCAO)建立IS大鼠模型,假手术组除不予线栓...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减轻缺血性脑卒中(IS)神经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依达拉奉右莰醇(EDB)组、依达拉奉组,每组各9只。模型组及给药组用中动脉栓塞法(MCAO)建立IS大鼠模型,假手术组除不予线栓处理外与模型组操作一致。栓塞2 h后拔栓,同时EDB组和依达拉奉组分别尾静脉注射2.5 mg/kg的EDB和依达拉奉,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采用神经功能评分评估神经功能损伤程度;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观察脑梗死面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查脑组织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β(IL-1β)含量;RT-PCR检测大鼠脑组织趋化因子(CCL2、CCL5、CCR5、CCL7、CXCL1、CXCL2和CXCL12)、TLR4和NF-κB的mRNA表达量。BV2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脂多糖(LPS)组(10μg/mL)、依达拉奉右莰醇低、中、高浓度组(5,10,50μg/mL)、依达拉奉组(10μg/mL)。模型及给药组用10μg/mL LPS诱导24 h构建BV2细胞炎症模型,给药组于LPS诱导24 h后分别给于不同浓度的依达拉奉右莰醇和依达拉奉干预24 h。一氧化氮(NO)试剂盒检测各组NO产生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CL2、TLR4和NF-κB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EDB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明显改善(P<0.01)、脑梗死区域显著降低(P<0.01)、脑组织中炎症因子(IL-6、TNF-α和IL-1β)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依达拉奉组比较,EDB组神经功能学评分、脑梗死体积及炎症因子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趋化因子CCL2、CXCL12、CCL7、CXCL2、CCL5和CXCL1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1),其中以CCL2的mRNA表达量增高最为显著(P<0.01);与模型组比较,EDB组CCL2、CXCL12、CXCL1、CXCL2、CCL5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1);与依达拉奉组相比,EDB组CCL2的mRNA表达量降低更显著(P<0.05)。与模型组比较,EDB组大鼠脑组织中CCL2、TLR4、NF-κB的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与依达拉奉组比较,EDB组大鼠脑组织中CCL2、NF-κB的mRNA表达量降低(P<0.05)。与LPS组比较,EDB组BV2细胞中NO含量明显下降,以高剂量组最显著(P<0.01),CCL2、TLR4、NF-κB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1);与依达拉奉组比较,EDB组CCL2和TLR4的mRNA表达量降低(P<0.05),TLR4和NF-κB蛋白的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 EDB可能通过抑制CCL2-NF-κB信号通路抑制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依达拉奉右莰醇 神经炎症 大脑中动脉栓塞 CCL2 NF-ΚB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引起老年患者多种脏器损害严重不良反应一例 被引量:4
2
作者 马玉琴 张瑞琴 +1 位作者 郝正华 段金菊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5年第3期429-430,共2页
他汀类药物属于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 A)还原酶抑制剂,在心血管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用于降低血脂,同时还可以降低冠心病的病死率,改善内皮细胞的功能,抑制炎症、稳定斑块,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显著延缓病变进展,减少不良事... 他汀类药物属于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 A)还原酶抑制剂,在心血管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用于降低血脂,同时还可以降低冠心病的病死率,改善内皮细胞的功能,抑制炎症、稳定斑块,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显著延缓病变进展,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1]。但临床也应该对他汀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加以足够的重视,比如广泛发现的骨骼肌溶解,以及可能的肝肾功能损害。现将服用阿托伐他汀后引起的多种脏器损害严重不良反应1例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良反应 他汀类药物 低血脂 斑块消退 肌溶解 肝肾功能损害 稳定斑块 横纹肌溶解症 内皮细胞 脏器损害
下载PDF
我院住院药房调剂药师服务转型初探 被引量:6
3
作者 高红利 李素仙 +1 位作者 赵强 陈维红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5期716-718,共3页
"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全程药学服务,是医院药房的发展方向,也是医院药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我院作为三甲医院,更是应该提高药学服务,住院药房是药剂科的重要业务部门,也是临床药学服务的重要场所,故住院药房药师如何提高... "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全程药学服务,是医院药房的发展方向,也是医院药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我院作为三甲医院,更是应该提高药学服务,住院药房是药剂科的重要业务部门,也是临床药学服务的重要场所,故住院药房药师如何提高自己的技能,如何更好地开展药学服务,显得尤为迫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药房 医护人员 调剂药师 药学服务
下载PDF
我院碳青霉烯类药物合理使用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陈灿 张瑞琴 +1 位作者 段金菊 赵生芳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2年第1期57-58,共2页
由于多重耐药菌株的存在,非发酵阴性杆菌感染的治疗成为棘手的问题[1]。随着碳青霉烯类药物的广泛、频繁应用,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菌株尤其是耐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呈逐年上升趋势。耐药菌株的增加给抗生素的使用带来了阻力,只有... 由于多重耐药菌株的存在,非发酵阴性杆菌感染的治疗成为棘手的问题[1]。随着碳青霉烯类药物的广泛、频繁应用,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菌株尤其是耐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呈逐年上升趋势。耐药菌株的增加给抗生素的使用带来了阻力,只有通过临床医师、临床药师和微生物检验师的共同努力,严重感染才能得到妥善处理。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2010年非发酵阴性杆菌的耐药率与抗菌药物用量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类药物 药物合理使用 多重耐药菌株 抗菌药物用量 调查 铜绿假单胞菌 鲍曼不动杆菌 临床医师
下载PDF
左卡尼汀相关抗NMDA受体脑炎1例报道 被引量:2
5
作者 耿鑫 尹冬虹 +2 位作者 党雯 徐静静 段金菊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397-398,共2页
患者女,25岁。2015年7月28日患者因精神行为异常20余天,发作性面部及右上肢抽搐7 d,发热2 d入住我院神经内科。患者既往体健,发育正常,营养良好,身高165 cm,体重60 kg,体重指数(BMI)22.04 kg·m^-2。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无家族... 患者女,25岁。2015年7月28日患者因精神行为异常20余天,发作性面部及右上肢抽搐7 d,发热2 d入住我院神经内科。患者既往体健,发育正常,营养良好,身高165 cm,体重60 kg,体重指数(BMI)22.04 kg·m^-2。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无家族遗传倾向疾病。因对身材不满,长期口服减肥保健食品18月余。期间先后服用左卡尼汀(左旋肉碱)60粒,“左旋360”(生产许可证编号:320113010184,主要原料:左卡尼汀酒石酸盐,每100g含左卡尼汀65—80g)600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卡尼汀 抗N-甲基-M-天冬氨酸受体脑炎 药品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某院2011年细菌耐药性分析
6
作者 康建邦 张芳 +2 位作者 张润梅 张瑞琴 博晓真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4年第4期550-552,共3页
2011年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细菌耐药分析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菌株来源:2011年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药剂科药敏室2011年1月至12月收集的3665株病原菌,按常规方法分离鉴定。
关键词 细菌耐药性分析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细菌耐药分析 医院药剂科 菌株来源 分离鉴定 病原菌 材料
下载PDF
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控制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王琛 侯锐钢 +4 位作者 段金菊 宋艳 吴彦 王忠 武蓓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424-428,共5页
目的:分析骨科患者术后急性疼痛控制的现状,探讨影响疼痛控制的主要因素,为临床选择镇痛药物和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某院2016年3~4月的骨科手术患者病例资料中的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疼痛控制各影响... 目的:分析骨科患者术后急性疼痛控制的现状,探讨影响疼痛控制的主要因素,为临床选择镇痛药物和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某院2016年3~4月的骨科手术患者病例资料中的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疼痛控制各影响因素的关联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手术类型>患者自控镇痛泵(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类型>给药方式>镇痛药类型>医疗保险类型>使用镇痛药数量>性别>年龄。结论:大创伤手术后的疼痛控制尤为重要和棘手;对患者加强疼痛认识和PCA使用方法的宣教,提高PCA使用正确率和镇痛效果;深入研究PCA高效镇痛配方,提高PCA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关联分析 术后疼痛控制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临床试验生物样本的处理与保存规范 被引量:9
8
作者 朱园园 王思扬 +4 位作者 任健 郝娟 王红霞 支婷婷 张瑞琴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6期2846-2847,共2页
临床试验是新药人体试验的起始阶段,即评价人体对于新药的耐受性和安全性。2003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颁布了《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其中规定研究者应获得所在医疗机构或主管单位的同意,保证有充分的时间在方案... 临床试验是新药人体试验的起始阶段,即评价人体对于新药的耐受性和安全性。2003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颁布了《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其中规定研究者应获得所在医疗机构或主管单位的同意,保证有充分的时间在方案规定的期限内负责和完成临床试验,从而保证临床试验高质量进行,得出真实、科学、可信的试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生物样本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保存 人体试验 医疗机构 安全性 耐受性
下载PDF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对疾病和治疗认知调查 被引量:6
9
作者 欧阳雁红 段金菊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2期195-197,共3页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食管黏膜病理改变的一类临床状态,常见典型症状为烧心和反流,有些患者表现为胸痛、上腹痛、上腹烧灼感、嗳气等不典型的症状,是...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食管黏膜病理改变的一类临床状态,常见典型症状为烧心和反流,有些患者表现为胸痛、上腹痛、上腹烧灼感、嗳气等不典型的症状,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消化系统疾病 认知调查 患者 十二指肠内容物 治疗 不适症状 病理改变
下载PDF
非瓣膜病房颤新型口服抗凝药物预测因子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慧 郭茜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1期1988-1990,共3页
非瓣膜病房颤(non-valvularatrialfibrillation,NVAF)是指无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机械或生物瓣膜、二尖瓣修复情况下发生的房颤,是一种以快速、无序心房电活动为特征的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1]。对于有血栓栓塞危险因素的NVAF患者,口服抗... 非瓣膜病房颤(non-valvularatrialfibrillation,NVAF)是指无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机械或生物瓣膜、二尖瓣修复情况下发生的房颤,是一种以快速、无序心房电活动为特征的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1]。对于有血栓栓塞危险因素的NVAF患者,口服抗凝药物华法林可以明显减少栓塞事件并改善预后,新型口服抗凝药(noveloralanticoagulants,NOACs)也被证实可以明显减少脑卒中的发生,同时降低大出血风险[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抗凝药物 非瓣膜病房颤 因子分析 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 预测 NVAF 二尖瓣修复
下载PDF
联合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及β2-微球蛋白对妊娠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2
11
作者 韩爱芳 刘俊瑾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20期3398-3400,共3页
妊娠糖尿病(GDM)是妊娠期妇女糖耐量降低或糖调节受损的代谢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妊娠合并发症[1]。近年来,GDM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其中肾功能损伤是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GDM肾损伤发病隐匿,早期大多无临床肾病表现,血肌酐、尿... 妊娠糖尿病(GDM)是妊娠期妇女糖耐量降低或糖调节受损的代谢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妊娠合并发症[1]。近年来,GDM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其中肾功能损伤是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GDM肾损伤发病隐匿,早期大多无临床肾病表现,血肌酐、尿素氮和尿蛋白等指标也都在正常范围[2]。然而,一旦出现肾功能异常,血管病变已经不可逆转,往往错过最佳治疗时期,严重影响了孕妇及胎儿的健康[3]。因此,肾损伤的及时发现和早期诊断对GDM的治疗及改善妊娠结局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有研究显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及β2微球蛋白(β2-MG)是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标志物[4,5]。基于此,本研究就Hcy、Cys-C和β2-MG联合检测在GDM早期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进行了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肾损伤 妊娠期妇女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糖调节受损 肾功能异常 肾功能损伤 糖耐量降低 代谢性疾病
下载PDF
临床药师干预对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常瑛 张珩 +1 位作者 宋艳 石晓琳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4期55-58,共4页
目的:评价临床药师干预对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月~9月在陕西省妇幼保健院行剖宫产手术未接受临床药师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干预患者纳入未干预组(n=136),而对2013年7月~9月在同一家医院进行剖宫... 目的:评价临床药师干预对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月~9月在陕西省妇幼保健院行剖宫产手术未接受临床药师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干预患者纳入未干预组(n=136),而对2013年7月~9月在同一家医院进行剖宫产手术后接受临床药师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干预的患者纳入干预组(n=145)。对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及住院情况进行比较(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陕西省妇幼保健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平均年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经临床药师干预后,干预后组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在药物选择合理率及术后使用时间合理率方面较未干预前组有显著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0,221.38;P=0.01,0.00);两组用药时机合理率及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t=1.36,1.60;P=0.24,0.11);两组人均抗菌药物费用、人均药品总费用及人均住院总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99,5.10,4.23;P=0.00,0.00,0.00)。结论经临床药师干预后,剖宫产手术围手术期对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有显著提高,减少了患者住院费用。临床药师对围手术期剖宫产患者进行抗菌药物使用干预的方法可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 抗菌药 药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