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5篇文章
< 1 2 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骨组织工程和骨科疾病治疗中的多重应用
1
作者 刘云翔 张晓玉 +3 位作者 李昊 张荣 李利平 陈崇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151-2161,共11页
背景: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因其可调节的孔隙率、较大的表面积、生物相容性良好和结构多样等独特的性质在骨组织工程和骨疾病治疗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目的:综述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骨修复、关节炎、骨感染和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运用及... 背景: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因其可调节的孔隙率、较大的表面积、生物相容性良好和结构多样等独特的性质在骨组织工程和骨疾病治疗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目的:综述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骨修复、关节炎、骨感染和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运用及优缺点,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及策略。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Pub Med和中国知网数据库,英文检索词为“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Orthopedics,Bone Repair,Bone Regeneration,Orthopaedic Applications,Bone Tissue Engineering,Bone Infection,Arthritis,Bone Tumor,Osteosarcoma”,中文检索词为“金属有机框架,骨科,骨修复,骨再生,骨科应用,骨组织工程,骨感染,关节炎,骨肿瘤,骨肉瘤”,检索了2015-2023年的相关文献。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对所有文献进行初筛后,最终纳入72篇文章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1)在促进骨修复过程中,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中的金属离子中心能够激活相应信号通路,从而通过促进成骨基因的表达、抑制破骨细胞、促进血管生成、加速骨矿化进程4个方面促进成骨,因此,以钙、锶、钴、铜和镁离子等金属离子作为金属中心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改善骨缺损植入物的性能方面具有很大潜力。(2)以锌/钴金属有机框架为代表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能发挥类细胞保护酶的活性,清除活性氧,促进软骨再生,与天然酶相比具有不易失活和更好的稳定性等优势。(3)锌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凭借宽带隙、光生载流子的有效分离迁移以及高稳定性的特点,在光催化领域表现出色,广泛用于细菌及肿瘤细胞的杀灭。(4)双金属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由于额外金属的掺杂,导致结构性能发生优化而具有关键优势,例如锌/镁金属有机框架74具有更高的稳定性进而实现持续抗菌,钽/锆金属有机框架光吸收能力及光催化效率的增加,成为了放疗增敏剂。(5)然而,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临床应用中仍面临诸如药物释放的不确定性、生物体内安全性及长期存在可能诱发的免疫反应等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骨组织工程 骨修复 骨感染 关节炎 骨肿瘤 MOFS
下载PDF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院骨科访学见闻(一)
2
作者 薛旭红 《实用骨科杂志》 2020年第8期766-768,共3页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JHU)和约翰斯·霍普金斯医院(Johns Hopkins Hospital,JHH)分别创建于1876年和1879年,由美国巴尔的摩市银行家约翰斯·霍普金斯先生遗产捐赠700万美元创立。约翰斯·霍...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JHU)和约翰斯·霍普金斯医院(Johns Hopkins Hospital,JHH)分别创建于1876年和1879年,由美国巴尔的摩市银行家约翰斯·霍普金斯先生遗产捐赠700万美元创立。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Johns Hopkins Medical Institute,JHMI)创建于1893年,至今有着127年的历史,是现代西方医学教育的诞生地和变革引领者,现在已成为享誉国际的医学教育圣地。2019—2020年间,我有幸来到JHH骨科进行为期1年的临床博士后学习。时光荏苒,1年的美国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回顾访学经历,JHU的浓厚学风、严谨科研学术氛围及现代化先进技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指导教师的教诲和鼓励,使我在科研及临床工作方面受益良多,收获颇丰。现将自己赴美学习1年来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整理出来与同道分享,不妥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普金斯大学 批评指正 约翰斯 HOPKINS 医学教育 时光荏苒 西方医学 享誉国际
下载PDF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院骨科访学见闻(二)
3
作者 薛旭红 《实用骨科杂志》 2020年第9期862-864,共3页
2019年初,经过个人申请我有幸获得去世界顶尖医学殿堂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骨科深造的机会。为期一年的Post-doctor fellow已结束,从初到美国的兴奋与不安,到后来的逐渐适应,让我深刻体会到不断尝试和勇气是解决困难的法宝。... 2019年初,经过个人申请我有幸获得去世界顶尖医学殿堂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骨科深造的机会。为期一年的Post-doctor fellow已结束,从初到美国的兴奋与不安,到后来的逐渐适应,让我深刻体会到不断尝试和勇气是解决困难的法宝。上一篇文章主要对Johns Hopkins大学、医学院及医院、骨科以及源于Johns Hopkins医学院的住院医师培训制度作了简单介绍,本篇将从初步印象、临床学习、科研训练、学术交流及个人思考等方面予以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步印象 霍普金斯大学 临床学习 约翰斯 个人申请 科研训练 学术交流 个人思考
下载PDF
免疫细胞介导不同脂质与膝骨关节炎的相关性:欧洲个体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4
作者 霍将 丁宇 原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3934-3940,共7页
背景:观察性研究发现脂质与免疫细胞对于骨关节炎进展具有双重影响,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究脂质与膝骨关节炎的因果关系是否受免疫细胞调控。方法:179种脂质来源于Linda Ottensman数据库,从Open GWAS上获取到了731种免疫... 背景:观察性研究发现脂质与免疫细胞对于骨关节炎进展具有双重影响,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究脂质与膝骨关节炎的因果关系是否受免疫细胞调控。方法:179种脂质来源于Linda Ottensman数据库,从Open GWAS上获取到了731种免疫细胞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作为工具变量,膝骨关节炎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数据来自于骨关节炎遗传学联盟。首先采用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方法从遗传学角度分别探讨脂质与膝骨关节炎、免疫细胞与膝骨关节炎、脂质与免疫细胞的因果关系。另外采用贝叶斯加权孟德尔随机化验证脂质与膝骨关节炎的因果关系,反向孟德尔随机化和Steiger方向性检验评估正向关系。随后进行敏感性分析,包括Cochran’s Q检验消除异质性,MR-PRESSO全局检验和MR-Egger截距排除水平多效性,留一法评估单个单核苷酸多态性驱动因素对随机估计的影响。最后,通过两步孟德尔随机化方法确定特定免疫细胞性状在脂质与膝骨关节炎因果关系中的中介效应。结果与结论:①逆方差加权法和贝叶斯加权算法共同确定8种与膝骨关节炎存在因果关系的脂质种类;②Cochran’s Q、MR-PRESSO和MR-Egger截距结果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同时共计算得出了3组中介关系,介导比例最低为11.85%,最高为45.48%;④提示免疫细胞水平在脂质与膝骨关节炎的调节进程中发挥潜在作用,这一发现能为深入探索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 膝骨关节炎 孟德尔随机化 免疫细胞 中介分析 因果关系 工程化组织构建
下载PDF
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治疗关节软骨损伤围手术期康复干预的新进展
5
作者 赵昱 马永胜 +5 位作者 赵瑞鹏 李璐 曹福洋 宋宇锋 李鹏翠 段王平 《实用骨科杂志》 2025年第2期97-103,共7页
体育运动的普及与交通业的迅速发展,使局限性关节软骨损伤的患者呈逐年递增趋势,尤其年轻患者增长更快[1]。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osteochondral allograft transplantation,OCA)可为较大软骨缺损患者提供较满意的治疗方法[2]。OCA术后软... 体育运动的普及与交通业的迅速发展,使局限性关节软骨损伤的患者呈逐年递增趋势,尤其年轻患者增长更快[1]。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osteochondral allograft transplantation,OCA)可为较大软骨缺损患者提供较满意的治疗方法[2]。OCA术后软骨修复效果除与软骨供体、手术方式密切相关外,持续、科学、有效的康复对恢复正常的关节活动度、肌力平衡、本体感觉、运动模式以及生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活动度 关节软骨损伤 软骨修复 本体感觉 年轻患者 软骨缺损 肌力平衡 交通业
下载PDF
侧方椎间融合术与后路减压融合术对腰椎退行性疾病疗效的对比观察
6
作者 齐德泰 赵轶波 +2 位作者 陆向东 赵斌 赵晓峰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25年第1期18-25,共8页
目的比较腰椎侧方椎间融合术(LLIF)与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行LLIF联合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PPSF)与PLIF患者共40例。记录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对比分... 目的比较腰椎侧方椎间融合术(LLIF)与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行LLIF联合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PPSF)与PLIF患者共40例。记录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对比分析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36项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及并发症等临床指标,使用PACS系统测量术前术后责任节段椎间隙高度、腰椎前凸角度变化及LLIF-PPSF组核磁轴位责任间隙术前术后硬膜囊面积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24(15.3±3.4)个月。LLIF-PPSF组患者单节段所需时间为(154.3±20.9)min,PLIF组为(126.4±19.1)min,两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LIF-PPSF组出血量为(50.7±13.6)ml,PLIF组为(324.3±12.7)ml;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VAS、ODI、SF-36评分术前与末次随访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1天VAS、ODI、SF-36评分与PLIF组术后第1天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椎间隙高度术前术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腰椎椎间隙高度及前凸角度纠正方面,LLIF-PPSF相比PLIF更具优势,两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LIF-PPSF和P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疗效确切,但LLIF-PPSF具有出血更少、术后恢复更快、保留后纵韧带复合体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融合术 腰椎 腰椎退行性疾病 后方韧带复合体
下载PDF
明胶三维微球装载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修复慢性肌腱病
7
作者 李帝均 酒精卫 +3 位作者 刘海峰 闫磊 李松岩 王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56-1362,共7页
背景:肌腱组织因缺少血管而修复困难,如何促进肌腱的恢复和提高肌腱损伤后干细胞治疗的效果,一直是临床及科研的研究热点和重点。目的: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明胶微载体支架结合构建组织工程化干细胞,通过体外实验与大鼠体内实验观察... 背景:肌腱组织因缺少血管而修复困难,如何促进肌腱的恢复和提高肌腱损伤后干细胞治疗的效果,一直是临床及科研的研究热点和重点。目的: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明胶微载体支架结合构建组织工程化干细胞,通过体外实验与大鼠体内实验观察明胶微载体培养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肌腱病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1)体外细胞实验: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接种于三维明胶微载体后观察细胞活性以及存活情况,以常规培养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作为对照;(2)动物体内实验:将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肌腱病组、2D组(肌腱病+常规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3D组(肌腱病+明胶微载体三维培养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每组6只,治疗4周后进行动物行为学检测以及跟腱病理组织形态观察。结果与结论:(1)体外细胞实验:接种于明胶微载体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存活率高,且随着时间延长细胞增殖速率增加;与对照组相比,三维明胶微载体培养的细胞活性更好;(2)动物体内实验:治疗4周后,与肌腱病组比较,3D组大鼠下肢功能恢复良好及组织病理学评分显著改善,而2D组也可一定程度改善肌腱病损伤,但效果不及3D组;(3)结果表明,三维明胶微载体培养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以促进肌腱损伤组织修复再生,且修复效果优于常规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腱病 肌腱损伤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组织工程化干细胞 微载体 三维培养
下载PDF
叉头框转录因子O1信号通路与骨代谢
8
作者 赵济宇 王少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23-1930,共8页
背景:在骨骼中,各种内源性或者外源性刺激会引起骨代谢失衡,导致骨量和骨强度的变化,进而引起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等一系列骨相关疾病。在这个过程中,叉头框转录因子O1(Forkhead box transcription factor O1,FoxO1)起到了重要作用,Fo... 背景:在骨骼中,各种内源性或者外源性刺激会引起骨代谢失衡,导致骨量和骨强度的变化,进而引起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等一系列骨相关疾病。在这个过程中,叉头框转录因子O1(Forkhead box transcription factor O1,FoxO1)起到了重要作用,FoxO1可以通过调节氧化应激、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来调控骨代谢。目的:文章以FoxO1为中心,通过总结其上下游的调节机制,为未来治疗骨相关疾病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以“FoxO1,骨”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和万方医学数据库进行检索,以“FoxO1,Bone,Skeleton”为检索词在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进行检索,排除陈旧、重复、质量较差以及不相关的文献,最终纳入56篇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①FoxO1通过增加Runt相关转录因子2、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的表达,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通过抑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由成脂分化向成骨分化转化,从而增加骨形成。此外,FoxO1还可以通过增加成骨细胞的数量来影响骨形成。②抑制骨髓单核-巨噬细胞中的FoxO1可以导致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剂配体以及活化T细胞核因子1表达减少,促进破骨细胞表达更多的FoxO1,从而抑制破骨细胞分化。此外,直接激活FoxO1也可以抑制破骨细胞分化并减弱破骨细胞的活性。③增加软骨细胞内的FoxO1水平可以起到调节软骨细胞稳态、保护软骨细胞免受氧化应激损伤、促进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和软骨细胞分泌蛋白多糖4的作用。④文章详细介绍了FoxO1在不同骨细胞中调节的分子机制,更加全面、深入地阐述了FoxO1在治疗骨相关疾病中的关键作用,为治疗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及骨折愈合延迟等多种骨相关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XO1 骨代谢 氧化应激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软骨细胞 骨关节炎 骨质疏松症 骨折愈合
下载PDF
帕瑞昔布对骨科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9
作者 罗华云 陈崇伟 吕智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0年第4期251-253,共3页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在骨科术后镇痛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1~12月间骨科四肢手术后24 h内急性疼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肌注帕瑞昔布(40mg)组和肌注哌替啶(50mg)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急性疼痛缓解程度、疼痛缓解时间和不良反应...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在骨科术后镇痛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1~12月间骨科四肢手术后24 h内急性疼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肌注帕瑞昔布(40mg)组和肌注哌替啶(50mg)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急性疼痛缓解程度、疼痛缓解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选择2009年1~12月间骨科全麻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肌注帕瑞昔布(40 mg,bid)组和自控静脉镇痛泵组,观察两组术后24 h内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疼痛程度。结果在术后急性疼痛镇痛中,肌注帕瑞昔布40mg的效果与肌注哌替啶50mg相当,但帕瑞昔布比哌替啶起效快,且疼痛缓解时间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在术后24 h内镇痛中,肌注帕瑞昔布(40mg,bid)的效果与使用静脉镇痛泵相似,但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帕瑞昔布具有高效和安全的镇痛特性,适合于骨科术后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瑞昔布 环氧化酶-2抑制剂 骨科术后疼痛 镇痛
下载PDF
生物3D打印仿生支架促进肩袖损伤后的愈合
10
作者 徐杰 酒精卫 +1 位作者 刘海峰 赵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2期4761-4770,共10页
背景:大多数肩袖损伤发生于冈上肌腱,由于肌腱组织缺少血管以及肩袖复杂的解剖结构,临床治疗效果非常有限。组织工程技术和干细胞生物学的快速发展为提高肌腱修复质量带来了新的希望。目的:通过生物3D打印技术制备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背景:大多数肩袖损伤发生于冈上肌腱,由于肌腱组织缺少血管以及肩袖复杂的解剖结构,临床治疗效果非常有限。组织工程技术和干细胞生物学的快速发展为提高肌腱修复质量带来了新的希望。目的:通过生物3D打印技术制备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甲基丙烯酸酐化明胶复合支架,观察该支架修复肩袖损伤的效果。方法:(1)体外细胞实验:制备明胶微载体,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接种于明胶微载体表面构建组织工程化干细胞。制备甲基丙烯酸酐化明胶水凝胶打印墨水,使用甲基丙烯酸酐化明胶水凝胶打印墨水重悬组织工程化干细胞,放入3D打印机的生物墨水容器中进行打印,蓝光照射固化5 min后即得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甲基丙烯酸酐化明胶复合支架。通过死活染色、CCK-8实验检测支架内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活性。(2)动物体内实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4组,每组6只:正常组不进行任何处理,肩袖损伤组、单纯支架组、细胞支架组建立冈上肌腱撕裂的肩袖损伤模型,单纯支架组、细胞支架组造模后分别将甲基丙烯酸酐化明胶支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甲基丙烯酸酐化明胶复合支架植入肌腱损伤处。术后4周,分别进行大鼠行为学测试及肩袖冈上肌腱组织学病理组织形态观察。结果与结论:(1)体外细胞实验:死活染色结果显示,明胶微载体可减轻3D打印过程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造成的损伤,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支架内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存活率升高;CCK-8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支架内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活性无明显变化。(2)动物体内实验:行为学测试结果显示,相较于肩袖损伤组、单纯支架组,细胞支架组大鼠四肢运动功能明显改善;肩袖冈上肌腱苏木精-伊红与Masson染色结果显示,相较于肩袖损伤组、单纯支架组,细胞支架组肌纤维排列较规律,无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胶原容积百分比降低;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相较于肩袖损伤组、单纯支架组,细胞支架组肩袖冈上肌腱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表达明显降低。(3)结果表明,生物3D打印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甲基丙烯酸酐化明胶复合支架可促进肩袖损伤组织修复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冈上肌腱损伤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治疗 组织工程化干细胞 生物支架 甲基丙烯酸化明胶 生物3D打印
下载PDF
Hemin调控小鼠软骨细胞氧化应激的线粒体途径
11
作者 贺光辉 原杰 +2 位作者 柯燕琴 丘小婷 张晓玲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83-1191,共9页
背景:研究显示线粒体氧化应激在膝骨关节炎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Hemin可以调控线粒体相关蛋白的表达。目的:研究Hemin对小鼠软骨细胞氧化应激的调控及其在膝骨关节炎中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①体外细胞实验:提取C57BL/6小鼠的原代... 背景:研究显示线粒体氧化应激在膝骨关节炎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Hemin可以调控线粒体相关蛋白的表达。目的:研究Hemin对小鼠软骨细胞氧化应激的调控及其在膝骨关节炎中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①体外细胞实验:提取C57BL/6小鼠的原代软骨细胞,采用10 ng/mL的白细胞介素1β诱导构建体外骨关节炎软骨细胞模型,使用CCK-8法确定Hemin(0,1,10,20,40,80,160μmol/L)干预小鼠软骨细胞的最适浓度。将软骨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白细胞介素1β)、Hemin组(白细胞介素1β+Hemin)。检测各组软骨细胞的活性氧、线粒体膜电位和凋亡情况。②动物体内实验:将成年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骨关节炎),Hemin(骨关节炎+Hemin)组,每组8只,Hemin治疗4周后观察小动物行为学及膝关节病理组织形态学变化,检测软骨组织细胞外基质相关蛋白表达及软骨组织细胞凋亡的变化,检测软骨组织Nrf2/HO-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①体外细胞实验:Hemin作用于原代软骨细胞的最适浓度为40μmol/L,经过Hemin处理的白细胞介素1β诱导的软骨细胞相对于模型组活性氧水平明显较少,线粒体膜电位明显有改善,软骨细胞凋亡减少。②动物体内实验:Hemin治疗4周后,与模型组比较,Hemin组的小鼠下肢功能明显转好,组织病理学评分显著改善,膝关节软骨细胞凋亡明显减少。③结果表明,Hemin可以缓解白细胞介素1β诱导下的小鼠软骨细胞氧化应激,恢复线粒体功能,减少细胞凋亡。Hemin可以改善膝骨关节炎细胞外基质降解、促进软骨细胞合成代谢、降低分解代谢及减少软骨细胞凋亡,可能是通过激活炎症环境中软骨细胞Nrf2/HO-1信号通路发挥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HEMIN 氧化应激 线粒体 细胞凋亡 软骨损伤
下载PDF
气压止血带在四肢骨科手术中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12
作者 潘凡武 毕树雄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1年第1期33-36,共4页
随着新型骨科手术辅助工具气压止血带在四肢骨科手术中的广泛应用,其并发症越来越引起临床重视。目前对气压止血带在四肢骨科手术中的操作细节,尤其是充气压的选择存在许多争议。为充分发挥气压止血带的作用,需要在使用范围、使用时间... 随着新型骨科手术辅助工具气压止血带在四肢骨科手术中的广泛应用,其并发症越来越引起临床重视。目前对气压止血带在四肢骨科手术中的操作细节,尤其是充气压的选择存在许多争议。为充分发挥气压止血带的作用,需要在使用范围、使用时间及设定充气压方面有一规范认识,及时防止可能引发的副损伤,避免并发症发生。该文就气压止血带在四肢骨科手术中适用范围、充气压、使用时限、安放部位、副损伤防治等研究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压止血带 四肢手术 护理
下载PDF
mRNA疗法:过去、现在和未来
13
作者 孙梦泽 李鹏翠 胡晓青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8-189,共12页
信使mRNA(messenger RNA,mRNA)疗法是通过将效应分子以mRNA的形式递送至细胞内以治疗疾病的方法。mRNA各个部分序列高度可变的特点为高通量药物开发以及个性化治疗提供了潜在解决方案。本文从mRNA发展历程切入,概述了mRNA的发现发展及... 信使mRNA(messenger RNA,mRNA)疗法是通过将效应分子以mRNA的形式递送至细胞内以治疗疾病的方法。mRNA各个部分序列高度可变的特点为高通量药物开发以及个性化治疗提供了潜在解决方案。本文从mRNA发展历程切入,概述了mRNA的发现发展及其递送方法的演进过程。并针对mRNA所递送蛋白质的不同,分类别介绍mRNA在蛋白质替代疗法、癌症治疗、在体基因编辑和传染病预防中的应用。为将mRNA制剂应用于临床,需针对mRNA及其递送载体进行优化十分关键。本文进一步介绍如何通过核苷修饰和序列优化等方法提高mRNA的翻译效率以及稳定性,并系统比较新型环状mRNA与传统线性mRNA在疫苗开发方面的优劣。同时,针对mRNA的不同递送系统,本文总结脂质纳米颗粒等常用的递送手段,并详细阐述各个方法在靶向递送方面的最新进展。针对目前上市和在研的mRNA药物,本文系统总结其治疗的疾病、递送的效应分子以及所处的临床阶段。最后,本文展望了目前mRNA疗法所面临的问题以及能够潜在治疗的疾病,以期为mRNA疗法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使核糖核酸 mRNA递送 mRNA疗法
原文传递
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的概况与进展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云鹏 任龙韬 《实用骨科杂志》 2009年第6期427-430,共4页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 生命科学技术 外科手术技术 SURGERY 空间定位技术 数字影像 三维重建 手术路径
下载PDF
骨科基础研究的奠基者Marshall R. Urist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志明 王东 +1 位作者 罗华云 孙海钰 《实用骨科杂志》 2007年第4期246-246,共1页
关键词 骨科 骨形态发生蛋白 生物治疗 机械治疗
下载PDF
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微生物检测与防治研究进展
16
作者 赵瑞 姚英娟 +5 位作者 马永胜 张晓 康建邦 段王平 侯锐钢 段金菊 《实用骨科杂志》 2025年第1期15-19,共5页
新鲜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osteochondral allograft transplantation,OCA)是针对大块软骨局限性损伤的有效治疗方式[1]。微生物污染是OCA过程中面临的巨大风险[2]。完善的生物安全保障体系是实现OCA治疗体系顺利运转的关键一环。任何一... 新鲜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osteochondral allograft transplantation,OCA)是针对大块软骨局限性损伤的有效治疗方式[1]。微生物污染是OCA过程中面临的巨大风险[2]。完善的生物安全保障体系是实现OCA治疗体系顺利运转的关键一环。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造成OCA手术的失败,甚至引发关节感染和疾病传播[3]。因此,针对OCA治疗提供生物安全保障,一方面,是对患者负责,避免因为手术感染不必要的疾病;另一方面,为推进我国OCA治疗体系的建立提供保障。然而,目前国内针对OCA治疗尚未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保障体系,这极大地制约了OCA治疗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感染 治疗体系 疾病传播 手术感染 微生物污染 安全保障体系 检测与防治 有效治疗方式
下载PDF
创伤骨科患者围手术期失眠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苏芙蓉 高纬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4期2469-2471,共3页
围手术期是指从患者入院手术准备到手术后出院的全过程。失眠通常是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体验,又称入睡或睡眠障碍[1,2]。本文通过分析创伤骨科患者围术期失眠因素,提高护理人员对失眠的了解及重视,... 围手术期是指从患者入院手术准备到手术后出院的全过程。失眠通常是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体验,又称入睡或睡眠障碍[1,2]。本文通过分析创伤骨科患者围术期失眠因素,提高护理人员对失眠的了解及重视,以期为患者舒适的心身护理提供依据。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调查对象为2014年10月至2015年4月于我院骨科住院的创伤骨折患者123例。纳入标准:四肢骨折、骨盆骨折及胸腰椎骨折行手术治疗者,年龄≥18岁、本人对本次调查知情同意、住院至少7 d者。排除标准:意识不清醒、有精神疾病及院前有严重失眠史者,符合入组条件的有120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患者 失眠因素 围手术期 相关因素分析 创伤 纳入标准 胸腰椎骨折 手术准备
下载PDF
英国的骨科医师培养 被引量:4
18
作者 纪斌平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70-70,共1页
关键词 英国 骨科医师 培养
下载PDF
应用PDCA理论调查分析骨科护士预防护理DVT现状 被引量:7
19
作者 程宏 魏栋 《实用骨科杂志》 2019年第7期670-672,共3页
目的应用PDCA(Plan-Do-Check-Action)理论调查分析骨科护士预防护理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现状,分析原因及对策。方法查阅文献,综合问卷,形成“DVT护理现状调查表”,内容除包括个人信息、医院信息外,运用PDCA理论从风险... 目的应用PDCA(Plan-Do-Check-Action)理论调查分析骨科护士预防护理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现状,分析原因及对策。方法查阅文献,综合问卷,形成“DVT护理现状调查表”,内容除包括个人信息、医院信息外,运用PDCA理论从风险评估、患者教育、三级预防、监测记录、沟通反馈、质控改进六方面进行DVT预防护理现状调查,按经常、一般、有时、很少、从不五个等级赋予5、4、3、2、1不同的分值,采用问卷星形成电子问卷发布于手机,要求学员全部扫描二维码进入,完成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阶段即DVT风险评估存在严重不足,仅有46.56%的骨科护士能常规对患者实施DVT风险评估,37.4%经常使用DVT风险评估表进行评估;D阶段即对患者的教育预防实施中能为患者和家属提供教育资料,并把教育内容作为出院教育的较少,三级预防中物理预防的实施率低于药物预防及基本预防;C阶段即监测记录环节,大多未采用DVT观察护理记录单,除61.07%骨科护士能观察记录患者药物预防后有无出血外,对肢体周径、Homans’征检查、DVT阳性症状检查记录平均分均低于3分;A阶段即质控与反馈,骨科护士发现肢体周径对比大于1 cm,及时反馈与医生,与医生或组织护士一起讨论、制定静脉血脉栓性疾病(venous thromboemlolism,VTE)预防策略及术中预防措施,并将DVT发生例次纳入持续质量改进内容的均做的不尽人意。结论DVT的预防护理按PDCA理论存在薄弱环节,风险评估(P)作为首要环节应引起足够重视,加强院外培训;教育预防(D)作为重要环节应重视医护配合,规范实施细节;监测记录(C)作为有效环节应建立健全记录,提高护理水平;质控反馈(A)作为最后环节应加大改进力度,提高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 深静脉血栓 预防护理 骨科护士
下载PDF
可信限的计算在骨科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卫小春 尹崑 《实用骨科杂志》 2007年第1期1-3,共3页
关键词 可信限 统计学分析 科研 医学研究 样本均数 总体均数 P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