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合环论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冠心病合并慢性心衰预后分析
1
作者 张瑜 田晶 +3 位作者 杨弘 韩港飞 韩清华 张岩波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 采用结合环论的粒子群优化算法(hybridization of ring theory-based evolutionary algorithm an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RTPSO)对数据进行均衡化处理,以构建高性能冠心病合并慢性心衰预后模型。方法 分别用SMOTE算法、RT... 目的 采用结合环论的粒子群优化算法(hybridization of ring theory-based evolutionary algorithm an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RTPSO)对数据进行均衡化处理,以构建高性能冠心病合并慢性心衰预后模型。方法 分别用SMOTE算法、RTPSO算法对数据进行均衡化处理,在均衡化数据集上构建logistic回归、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模型。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229例冠心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依据筛选出的BMI、射血分数、N端前脑钠肽等22个变量构建模型。用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F-measure和AUC值评价模型性能,其中RF、SVM、logistic回归、RF-RTPSO、SVM-RTPSO、Logistic-RTPSO灵敏度的中位数分别为0.0172、0.0773、0.0776、0.7568、0.7640、0.7838;F-measure的中位数分别为0.0338、0.1143、0.1283、0.3412、0.3505、0.4545;AUC的中位数分别为0.5086、0.5264、0.5313、0.8016、0.7785、0.7985。结论 RTPSO算法可以从多数类样本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少数样本,从而达到数据均衡化,使分类模型具备更高的预测性能,指导临床医生发现高危患者,尽早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衰 类不平衡 粒子群优化 随机森林 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慢性心衰患者报告结局恶化与最小显著差异之TUDD纵向分析
2
作者 赵一瑾 田晶 +6 位作者 闫晶晶 韩琳艾 冯佳雨 韩港飞 丁凤琴 韩清华 张岩波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9-243,共5页
目的依据最小临床重要差异值,估计慢性心衰患者报告结局恶化事件的预警阈值及与死亡无关的病情恶化时间,预判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关键时点,提前干预,以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方法使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报告结局量表,将患者报告结局评分从基线... 目的依据最小临床重要差异值,估计慢性心衰患者报告结局恶化事件的预警阈值及与死亡无关的病情恶化时间,预判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关键时点,提前干预,以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方法使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报告结局量表,将患者报告结局评分从基线到18个月的变化按性别分组,进行Cox分析,并设置评分的降低值超过最小临床重要差异值为结局事件,观察各组患者分别出现生命质量下降的时间。本文主要关注量表的社会及治疗领域。结果共纳入173例患者,其中男性98例,女性75例。社会领域中男性病情恶化时间的中位数为18个月(P=0.043);治疗领域中,男性病情恶化时间的中位数为18个月(P<0.001),女性为12个月(95%CI:9.898~14.011,P<0.001)。对治疗领域做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支持利用度维度是患者生命质量下降的危险因素(HR=1.018,95%CI:1.010~1.026,P<0.001)。结论慢性心衰患者生命质量的下降存在性别差异,需更早关注女性患者的生命质量,同时应鼓励患者主动向外界倾诉及寻求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患者报告结局 最小临床重要差异 确定病情恶化时间
下载PDF
醋柳黄酮对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肥厚的逆转作用 被引量:8
3
作者 韩清华 张庚天 尚美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15-216,共2页
关键词 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药物疗法 醋柳黄酮
下载PDF
可溶性ST2对冠心病的危险分层价值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20
4
作者 孙爱梅 刘婷 陈还珍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7年第1期19-23,共5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中可溶性ST2(sST2)的水平在疾病危险分层中的价值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因疑诊冠心病而住院的患者共64例,根据临床诊断分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5例,非冠心病患者8例,纳入同期门...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中可溶性ST2(sST2)的水平在疾病危险分层中的价值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因疑诊冠心病而住院的患者共64例,根据临床诊断分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5例,非冠心病患者8例,纳入同期门诊随访的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20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所有入组患者完善心电图、心脏彩超及心肌血流灌注显像(SPECT)检查,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冠状动脉病变的情况。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sST2水平。结果 (1)急性心肌梗死组中sST2水平明显高于不稳定性心绞痛组、陈旧性心肌梗死组和非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急性心肌梗死组、陈旧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与非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不稳定性心绞痛组与陈旧性心肌梗死组中sST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7)。(2)sST2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388,P=0.029),急性心肌梗死患者sST2水平与心肌梗死的部位和病变血管支数无关(P值分别为0.698,0.782),与是否行急诊溶栓及急诊PCI无关(P=0.14)。(3)sST2水平与心功能密切相关,与NT-Pro BNP相比,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ST2的ROC曲线下面积AUC 0.782(95%CI:0.684~0.880),NT-Pro BNP的ROC曲线下面积AUC 0.798(95%CI:0.708~0.893),两者显著相关(r=0.388,P<0.001)。结论血清sST2水平对高危冠心病患者具有早期识别价值,有助于冠心病危险程度的分层及疾病活动性的预测;血清sST2水平与心功能呈负相关,但与NT-Pro BNP相比在评价心功能中无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sST2 急性心肌梗死 不稳定性心绞痛
下载PDF
心肌肌钙蛋白I和肌红蛋白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预后评价 被引量:6
5
作者 邬冬梅 刘卓敏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4年第3期194-198,共5页
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 I(c Tn I)和肌红蛋白 (Mb)对不稳定型心绞痛 (U A)患者近期、远期心脏事件的预后评价。方法 对 6 4例 U A患者进行血清 c Tn I和 Mb定量测定 ,同时测定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 MB(CK- MB)活性 ,分组比较标志物升高... 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 I(c Tn I)和肌红蛋白 (Mb)对不稳定型心绞痛 (U A)患者近期、远期心脏事件的预后评价。方法 对 6 4例 U A患者进行血清 c Tn I和 Mb定量测定 ,同时测定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 MB(CK- MB)活性 ,分组比较标志物升高与近期、远期心脏事件的关系。结果 近期 (30 d) c Tn I正常组与增高组心脏事件发生率分别为 2 .3%和 2 8.6 % (P<0 .0 0 5 ) ,远期分别为 2 .4 %和 2 0 .0 % (P<0 .0 5 )。近期 Mb正常组与增高组心脏事件发生率 (5 .0 % vs 2 0 .8% ,P<0 .0 5 )亦有显著差异。 c Tn I和 Mb对预测近期心脏事件发生的灵敏度分别为 85 .7%和71.4 % ,阴性预测值为 97.7%和 95 .0 %。远期预后判断中 ,c Tn I的灵敏度为 80 .0 % ,阴性预测值 97.6 %。校正性别、年龄等基线特征、冠状动脉病变及标志物升高等因素后 ,c Tn I是近期及远期发生心脏事件独立的危险性预测因子 ,比数比 (OR值 )分别为 8.5 5 0 (P<0 .0 5 )和 4 .777(P<0 .0 5 )。结论  c Tn I联合 Mb是评估 U A患者预后的良好指标 ,c Tn I可用于指导临床治疗 ,是 U A患者近期、远期严重心脏事件发生独立的危险性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心肌肌钙蛋白Ⅰ 肌红蛋白 预后
下载PDF
加权随机森林和代价敏感支持向量机与心衰患者死亡风险评估 被引量:3
6
作者 杨弘 田晶 +6 位作者 孟冰霞 张瑜 罗艳虹 王可 郑楚 韩清华 张岩波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81-384,388,共5页
目的 探讨加权随机森林和代价敏感支持向量机模型在慢性心衰死亡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方法 利用AUC-RF自变量筛选方法选出与心衰死亡的相关因素,将选出的变量作为输入变量,预后有无死亡作为结局变量构建传统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logisti... 目的 探讨加权随机森林和代价敏感支持向量机模型在慢性心衰死亡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方法 利用AUC-RF自变量筛选方法选出与心衰死亡的相关因素,将选出的变量作为输入变量,预后有无死亡作为结局变量构建传统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logistic回归、加权随机森林和代价敏感支持向量机分类预测模型。结果 AUC-RF筛选出的变量中有中枢系统疾病史、肾功能不全史、心包积液、BMI、中性粒细胞比值、肾小球滤过率、N端前脑钠肽等指标重要度较高,提示这些指标或有临床意义。评价指标有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G-means、F-measure和AUC值,logistic模型评价指标的中位数分别为:78.46%、63.19%、81.4%、0.6933、0.467和0.7003;加权随机森林评价指标分别为:78.08%、82.74%、85.96%、0.8086、0.4853和0.8109;代价敏感支持向量机评价指标分别为:75.38%、72.49%、88.8%、0.7402、0.4749和0.7940。结论 加权随机森林模型对心衰患者预后死亡预测性能较高,该模型有助于临床医生识别心衰死亡危险因素,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衰 疾病预后 加权随机森林 代价敏感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不同时机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支架植入治疗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对心血管不良事件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郝六一 石盼盼 鲁燕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期90-92,共3页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临床常见的心脏疾病。AMI患者根据心电图的表现可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和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o 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临床常见的心脏疾病。AMI患者根据心电图的表现可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和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o 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老年STEMI患者的治疗方案以溶栓为主,但老年患者由于常伴发多种基础疾病,尤其是有出血危险因素的患者,其性溶栓治疗的风险相对较大。因此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手术治疗对于老年急性STEMI患者临床较为常见。对于老年患者而言,术后出现心血管不良事件对其预后质量影响较大[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心血管不良事件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 不同时机 溶栓治疗 STEMI 心脏疾病
下载PDF
超细颗粒物对大鼠离体灌注心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白枫 何倚帆 +2 位作者 牛亚楠 杨若娟 曹静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0-245,共6页
目的:研究超细颗粒物(ultrafine particulates,UFPs)对大鼠离体心脏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以含或不含UFPs的台式液经Langendorff系统持续灌流大鼠离体心脏模型40 min,观察灌流前后两组大鼠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左心室舒张压(left ven... 目的:研究超细颗粒物(ultrafine particulates,UFPs)对大鼠离体心脏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以含或不含UFPs的台式液经Langendorff系统持续灌流大鼠离体心脏模型40 min,观察灌流前后两组大鼠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左心室舒张压(left ventricular developed pressure,LVD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和最大下降速率(±dp/dt_(max))及冠脉流量(coronary flow,CF)]的变化。收集肺动脉流出液,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溶性四唑盐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比色法测定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s法测定两组心脏标本p-p38 MAPK、p-JNKs、p-ERKs的表达。结果:相对于对照组,UFPs灌流组大鼠离体心脏功能指标LVDP、+dp/dt_(max)、-dp/dt_(max)、CF分别从(82.6±2.1)mmHg、(1624±113)mmHg/s、(1565±116)mmHg/s、(12.0±0.2)mL/min降至灌注结束时的(56.8±4.4)mmHg、(1066±177)mmHg/s、(1082±134)mmHg/s、(8.7±0.3)mL/min,各指标灌流结束时相比灌流初始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FPs灌流组肺动脉流出液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1.95±0.18)nmol/L vs.(0.98±0.14)nmol/L,P<0.05],而SOD、TAOC明显低于对照组[(6.50±1.04)U/mL vs.(12.50±1.87)U/mL,(3.67±0.82)U/mL vs.(6.83±1.16)U/mL,P<0.05]。UFPs灌流组p-p38 MAPK、p-JNKs、p-ERKs较对照组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UFPs短期暴露对大鼠离体心脏有直接的急性毒性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氧化应激及MAPK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颗粒物 大鼠离体心脏 氧化应激 MAPK
下载PDF
血压变异性的机制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8
9
作者 周春绵 王陆建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657-658,共2页
关键词 血压变异性 动脉内血压监测 高血压 靶器官损害
下载PDF
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对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小花 王庸晋 +2 位作者 王金胜 王治平 李启富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1年第2期144-147,共4页
目的 观察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对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的影响.方法 THP-1单核细胞给予160nmol/L佛波酯(PMA)孵育48h,诱导分化成巨噬细胞,与80mg/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孵育24h,使巨噬细胞转化为泡沫... 目的 观察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对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的影响.方法 THP-1单核细胞给予160nmol/L佛波酯(PMA)孵育48h,诱导分化成巨噬细胞,与80mg/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孵育24h,使巨噬细胞转化为泡沫细胞,用油红O染色在光镜下鉴定泡沫细胞形态及变化.再以不同浓度ADMA(1μmol/L、5μmol/L、10μmol/L、20μmol/L、30μmol/L)作用泡沫细胞24h,以20μmol/L ADMA作用泡沫细胞不同时间(0h,6h,12h,24h,48h),酶比色法检测泡沫细胞内胆固醇的含量.结果 ①单核细胞加人PMA诱导48h后,分化为巨噬细胞,再经ox-LDL诱导24h后转化为泡沫细胞.②与对照组相比,5μmol/L、10μmol/L、20μmol/L,30μmol/L的ADMA作用于,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24h后,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均明显增加(P<0.01),③与对照组相比,20μmol/L的ADMA作用于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12h,24h,48h,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均明显增加(P<0.01).结论 ①单核细胞株THP-1经PMA诱导后,可分化为巨噬细胞,再经ox-LDL诱导后,可转化为泡沫细胞.②ADMA可以增加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内胆固醇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泡沫细胞 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 胆固醇
下载PDF
黄芪多糖对RAW264.7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静 王庸晋 +3 位作者 燕李晨 王金胜 王治平 李启富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3年第3期216-219,共4页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PS)对RAW264.7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用50mg/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建立泡沫细胞模型。用油红0染色在光镜下鉴定泡沫细胞形态...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PS)对RAW264.7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用50mg/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建立泡沫细胞模型。用油红0染色在光镜下鉴定泡沫细胞形态及变化。再以不同浓度APS(0mg/L、10mg/L、20mg/L、50mg/L、100mg/L)作用泡沫细胞24h;以100mg/LAPS作用泡沫细胞不同时间(0h、6h、12h、24h、48h)后,酶比色法检测泡沫细胞内胆固醇的含量。结果①巨噬细胞经OX—LDL诱导48h后转化为泡沫细胞。②与对照组相比,10mg/L、20mg/L、50mg/L、100mg/L的APS作用于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24h后,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均明显减少(P〈0.01)。③与对照组相比,100mg/L的APS作用于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6h、12h、24h、48h,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均明显减少(P〈0.01)。结论①巨噬细胞经OX—LDL诱导后,有大量泡沫细胞形成。②APS可减少RAW264.7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内胆固醇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泡沫细胞 黄芪多糖 胆固醇 动脉粥样硬化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混合型缺失数据填补方法比较与应用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杨弘 田晶 +3 位作者 王可 张青 韩清华 张岩波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95-399,共5页
目的针对混合型缺失数据,使用几种填补方法在缺失填补中的应用并评价填补效果。方法结合实际数据,模拟出不同缺失比例(10%、20%、30%、50%),采用MissForest、因子分析(FAMD)、K-最近邻填补法(KNN)和基于链式方程多重插补(MICE)四种方法... 目的针对混合型缺失数据,使用几种填补方法在缺失填补中的应用并评价填补效果。方法结合实际数据,模拟出不同缺失比例(10%、20%、30%、50%),采用MissForest、因子分析(FAMD)、K-最近邻填补法(KNN)和基于链式方程多重插补(MICE)四种方法进行填补;采用错分类比例(PFC)、正则化均方根误差(NRMSE)和回归系数估计值比较填补效果。结果 FAMD与MissForest相比,对分类变量填补表现优越。缺失比例是10%时,FAMD与MissForest表现优于KNN和MICE;缺失比例是20%时FAMD明显优于其它三种方法,但是MissForest表现亦可;缺失比例是30%时,四种模型表现明显下降,处理效果均不太理想;缺失比例是50%时,虽然FAMD仍有两个变量符合优良标准,但对某些变量估计误差较大,其它三种方法填补均失效。结论 FAMD填补方法总体表现较好,面对混合型缺失数据时可以考虑优先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型数据 缺失值填补 因子分析 缺失森林
下载PDF
基于Monte Carlo模拟的完全随机缺失数据处理方法效果比较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可 杨弘 +3 位作者 田晶 李晨昊 韩清华 张岩波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98-30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缺失比率下几种缺失处理方法的优劣,为缺失数据的处理提供参考。方法以慢性心力衰竭的部分患者电子病历资料为数据基础,运用R软件,采用Monte Carlo模拟完全随机、任意缺失的数据集,并采用成组删除法、均值填补法、期望最大... 目的探讨不同缺失比率下几种缺失处理方法的优劣,为缺失数据的处理提供参考。方法以慢性心力衰竭的部分患者电子病历资料为数据基础,运用R软件,采用Monte Carlo模拟完全随机、任意缺失的数据集,并采用成组删除法、均值填补法、期望最大化填补法、缺失森林填补法和多重填补法分别对模拟的不同缺失比率数据集进行缺失处理,并对所得"完整数据集"拟合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到的参数估计结果与完整数据集参数估计进行比较。结果在不同的缺失比率下不同缺失处理的效果存在差别,在5%和10%缺失比率下,链式方程填补法(multivariate imputation by chained equations,MICE)和期望最大化法(expectation maximization,EM)最优,缺失森林填补法(miss forest,MF)、均值填补法(mean completer,MC)和成组删除法(complete case method,CCM)效果接近;在20%缺失比率下,MICE最优,EM次之,CCM和MF近似,MC最差;在30%缺失比率下,MICE和MF最优,EM和CCM次之,MC最差;在50%缺失比率下,MICE最优,EM和CCM次之,CCM和MF最差。结论对于不同缺失比率的数据,研究人员应综合考虑缺失处理方法的准确度和精确度以及操作难易程度,必须根据实际数据加以调整,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失处理 期望最大化法 缺失森林填补法 多重填补法
下载PDF
PPARα激动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婷婷 王庸晋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4年第6期385-387,共3页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是一类由配体激活的核内受体超家族转录因子,具有促进脂肪细胞分化、参与脂质能量代谢、抑制炎症反应等作用。PPARα激动剂可用于治疗代谢综合征等患者的血脂异常,但传统的PPARα激动剂存在剂量依...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是一类由配体激活的核内受体超家族转录因子,具有促进脂肪细胞分化、参与脂质能量代谢、抑制炎症反应等作用。PPARα激动剂可用于治疗代谢综合征等患者的血脂异常,但传统的PPARα激动剂存在剂量依赖的药物不良反应,且缺乏组织特异性,临床应用受到限制。新一代高选择性PPARα激动剂正在研发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 血脂异常 动脉粥样硬化 高选择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激动剂
下载PDF
PPARs激动剂对RAW264.7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的影响
15
作者 赵婷婷 王庸晋 +2 位作者 曹文君 王治平 燕李晨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4年第11期1040-1043,1056,共5页
目的 探讨PPARs激动剂吡格列酮对RAW264.7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的影响.方法 首先用50 mg/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将体外培养的RAW264.7巨噬细胞诱导分化为泡沫细胞,然后进行油红O染色,并在光镜下鉴定泡沫细胞形态及... 目的 探讨PPARs激动剂吡格列酮对RAW264.7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的影响.方法 首先用50 mg/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将体外培养的RAW264.7巨噬细胞诱导分化为泡沫细胞,然后进行油红O染色,并在光镜下鉴定泡沫细胞形态及变化;再以不同浓度吡格列酮(0 μmol/L、5 μmol/L、10μmol/L、20 μmol/L、30 μmol/L)作用泡沫细胞24h,以30 μmol/L的吡格列酮作用0h、6h、12h、24 h、48 h;最后酶法检测泡沫细胞内胆固醇的含量.结果 ①50 mg/Lox-LDL诱导巨噬细胞48 h后分化为泡沫细胞.②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吡格列酮作用后泡沫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③与对照组相比,30 μmol/L的吡格列酮作用6h、12 h、24 h、48 h后,泡沫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呈时间依赖性.结论 PPARs激动剂吡格列酮能够减少泡沫细胞内胆固醇含量,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吡格列酮 胆固醇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芹菜素可抑制脂多糖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被引量:5
16
作者 药红梅 贾永平 +2 位作者 薛铮 郭敏 吕吉元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23-328,共6页
目的探讨天然来源的活性化合物芹菜素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以原代培养的Sprague Dawley大鼠的主动脉VSMC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芹菜素对VSMC的细胞毒性(根据加入芹菜素的... 目的探讨天然来源的活性化合物芹菜素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以原代培养的Sprague Dawley大鼠的主动脉VSMC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芹菜素对VSMC的细胞毒性(根据加入芹菜素的浓度将细胞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以及芹菜素10、20、40和80 μmol/L组,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VSMC的活性)、LPS对VSMC增殖的影响(根据加入LPS的不同浓度将细胞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以及LPS 0.1、1、10和100 μg/ml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芹菜素对LPS诱导的VSMC增殖的影响(实验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LPS组、LPS+芹菜素10 μmol/L组、LPS+芹菜素20 μmol/L组和LPS+芹菜素40 μmol/L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实验分为3组,即LPS组、LPS+芹菜素组和空白对照组,采用EdU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以及不同干预组VSMC细胞周期的分布情况(实验分为3组,即LPS组、LPS+芹菜素组和空白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结果(1)芹菜素细胞毒性的检测结果:芹菜素10、20和40 μmol/L组VSMC的活力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芹菜素80 μmol/L组VSMC活力为57%,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2)不同浓度LPS对VSMC增殖的影响:LPS 0.1、1和10 μg/ml组VSMC增殖率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分别〈0.05、0.01和0.01),其中以LPS 10 μg/ml组VSMC增殖率为最高。LPS 100 μg/ml组VSMC增殖率则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3)芹菜素对LPS诱导的VSMC增殖影响的CCK-8法检测结果:LPS+芹菜素10 μmol/L组VSMC增殖率与LP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PS+芹菜素20 μmol/L组和LPS+芹菜素40 μmol/L组VSMC增殖率则均明显低于LPS组(P均〈0.05)。(4)芹菜素对LPS诱导的VSMC增殖影响的EdU法检测结果:LPS组VSMC EdU结合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LPS+芹菜素组VSMC EdU结合率则明显低于LPS组(P〈0.01)。(5)芹菜素对LPS诱导的VSMC细胞周期影响的检测结果:LPS组VSMC分布于G0/G1期的百分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分布于S期的百分率则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LPS+芹菜素组VSMC分布于G0/G1期的百分率明显高于LPS组,分布于S期的百分率则明显低于LPS组。结论芹菜素具有抑制LPS诱导的大鼠主动脉VSMC增殖的作用,而抑制细胞有丝分裂,使其停滞于G0/G1期可能是这一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肌细胞 平滑肌 细胞增殖 芹菜素 脂多糖类
原文传递
我国高血压患者的钠盐摄入现状 被引量:13
17
作者 孙宁玲 姜一农 +16 位作者 王鸿懿 杨莉 程文立 徐新娟 尹新华 牟建军 商黔惠 初少莉 韩清华 袁洪 孙跃民 郭子宏 孙刚 王浩 冯颖青 袁亦方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25-1030,共6页
目的对我国高血压患者现阶段(2017-2019年)盐(氯化钠)摄入量状况进行调研和分析。方法在中国23个省/市130家医院,纳入年龄18~85岁明确诊断的高血压患者9 686例,采用电极法对所有患者的全天(24 h)尿液进行尿钠测定,同时记录病史、体质量... 目的对我国高血压患者现阶段(2017-2019年)盐(氯化钠)摄入量状况进行调研和分析。方法在中国23个省/市130家医院,纳入年龄18~85岁明确诊断的高血压患者9 686例,采用电极法对所有患者的全天(24 h)尿液进行尿钠测定,同时记录病史、体质量指数(BMI)和用药史(包括降压药),并对高血压患者6 494例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ABPM)。结果入选的高血压患者24 h平均尿钠排泄为156.8 mmol/d(相当于食入钠3.6 g/d,钠盐9.2 g/d),其中7 103例(占73%)患者平均钠盐摄入超过6 g/d,按照WHO标准钠盐<5 g/d仅有1 840例(占19%)。根据测定的平均尿钠排泄水平可将入选的患者分为低钠(尿钠<100)、中钠(尿钠100~<200)和高钠(尿钠≥200 mmo/d) 3组,3组尿钠排泄水平分别为(69.7±21.0)、(145.8±28.0)和(268.7±58.9)mmol/d。平均尿钠排泄水平在全国中以西北地区最高(184.2 mmol/d,相当于钠盐10.8 g/d),华南地区最低(111.3 mmol/d,相当于钠盐6.5 g/d)。血压随着钠摄入的增加而升高。结论我国23个省/市高血压患者平均钠盐摄入量仍显著高于中国和WHO标准,纠正高钠摄入对血压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24h尿钠 现状调查
原文传递
H型高血压患者体内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变化及意义
18
作者 袁梁炎 李哲 马建林 《医学新知》 CAS 2016年第3期176-179,共4页
目的观察H型高血压患者体内血栓前状态变化情况,并探讨其产生机制,为早期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1例,其中H型高血压患者136例(H型高血压组)、单纯高血压患者65例(单纯高血压组),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 目的观察H型高血压患者体内血栓前状态变化情况,并探讨其产生机制,为早期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1例,其中H型高血压患者136例(H型高血压组)、单纯高血压患者65例(单纯高血压组),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测定3组血浆vwF、GMP-140、D—dimer、FIB浓度,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H型高血压组中Hcy与PTs分子标志物的关系。结果H型高血压组、单纯高血压组血浆vWF、GMP-140、D—dimer、FIB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H型高血压组又高于单纯高血压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H型高血压患者剔除混杂因素后,Hcy与PTS分子标志物显著相关。结论H型高血压患者体内存在着PTS分子标志物水平明显的变化,其中,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是影响其PTS变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临床意义与H型高血压患者血栓性并发症的产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高血压 血栓前状态 同型半胱氨酸 血栓性疾病
原文传递
三维标测结合Paso软件治疗症状性频发室性早搏一例
19
作者 曲丽娟 王睿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1年第1期93-94,共2页
患者男性,57岁,室性早搏(简称室早)病史5年,平素口服胺碘酮治疗,因甲状腺功能亢进,肝功能异常,改为索他洛尔治疗,但症状仍不能控制,遂行射频消融治疗。术中室早发作少,给予异丙肾上腺素仍不能增加室早的发作,于是采用起搏标测结合Paso... 患者男性,57岁,室性早搏(简称室早)病史5年,平素口服胺碘酮治疗,因甲状腺功能亢进,肝功能异常,改为索他洛尔治疗,但症状仍不能控制,遂行射频消融治疗。术中室早发作少,给予异丙肾上腺素仍不能增加室早的发作,于是采用起搏标测结合Paso软件的方法,于右室流出道游离壁侧标测到靶点,软件提示起搏心电图与自身早搏相似度达98.9%,于该点消融,早搏消失,随访3个月,无室早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室性早搏 射频消融 起搏标测 自动分析软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