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农村贫困县义务教育发展的再思考——以山西省大宁县义务教育现状调查为基础 被引量:2
1
作者 闫建璋 王瑜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8-31,共4页
通过对山西省国家级贫困县——大宁县近几年的义务教育发展现状的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农村贫困县义务教育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应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农村义务教育顺利、健康发展。
关键词 义务教育 农村贫困县 发展
下载PDF
山西省民办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潮 《沧桑》 2006年第3期23-24,27,共3页
随着山西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人们观念的逐步转变,民办教育正在逐步成为山西省公办教育的有力补充,成为支撑和促进山西省教育事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山西省民办教育虽然正在蓬勃发展,但是由于其特定的发展环境,使得其发展面临着诸多的... 随着山西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人们观念的逐步转变,民办教育正在逐步成为山西省公办教育的有力补充,成为支撑和促进山西省教育事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山西省民办教育虽然正在蓬勃发展,但是由于其特定的发展环境,使得其发展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在调研的基础上,本文剖析了山西省民办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对解决问题的对策进行了深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民办教育 对策 规范 引导 监督
下载PDF
网络环境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被引量:1
3
作者 郑宏宇 肖枫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181-182,共2页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在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便利的同时,其潜在的弊端也是不可忽视的。网络引发了大学生的一系列的问题,为此我们必须充分加强网络这一“虚拟世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趋利避害,增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关键词 网络环境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互联网 “虚拟世界”
下载PDF
加大心理健康教育 共建和谐美好校园——浅谈如何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被引量:2
4
作者 毛斌斌 《科教文汇》 2009年第12期68-68,共1页
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整个教育界的一项共识。将心理学应用到高校教育中,帮助学生减轻心理负担,疏导他们的情绪,引导他们的行为是当下应用心理学领域的一个热点。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对这一话题进行探讨,希望能抛砖引玉... 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整个教育界的一项共识。将心理学应用到高校教育中,帮助学生减轻心理负担,疏导他们的情绪,引导他们的行为是当下应用心理学领域的一个热点。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对这一话题进行探讨,希望能抛砖引玉,引起广大读者的思考与讨论,共同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心理学 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 缓解精神压力
下载PDF
科学心理学诞生的知识社会学背景
5
作者 范中有 《晋阳学刊》 2004年第3期61-62,共2页
对 科学 心理 学 创始 人冯 特 的传 统理 解 ,主要 依 据铁 钦纳 和 波林 对他 的 描绘 。在当 代 研究 中,西方 学者 在广 泛 研究 原始 文 献的 基础 上 ,澄清 了 关于 冯特 的 种种 误解 。我 们可 以在 国 内外 研究 的 基础 上,从... 对 科学 心理 学 创始 人冯 特 的传 统理 解 ,主要 依 据铁 钦纳 和 波林 对他 的 描绘 。在当 代 研究 中,西方 学者 在广 泛 研究 原始 文 献的 基础 上 ,澄清 了 关于 冯特 的 种种 误解 。我 们可 以在 国 内外 研究 的 基础 上,从知 识社 会 学的 角度 来考 察 科学 心理 学 诞生 的背 景 。实证 自然 科 学的 发展 对 传统 哲学 产 生了 强烈 的冲 击 ,生 理学 与哲 学 的“联 姻”产 生了 实验 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心理学 知识社会学 背景
下载PDF
跨学科概念图创作能力与科学创造力的关系 被引量:17
6
作者 胡卫平 张淳俊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97-705,共9页
采用科学领域的跨学科概念图创作任务,探讨了跨学科概念图创作能力与科学创造力的关系。研究发现:(1)跨学科概念图创作能力与科学创造力显著正相关;(2)概念图创作的命题、交叉连接与创造力的流畅性、独创性、灵活性显著相关;交叉连接与... 采用科学领域的跨学科概念图创作任务,探讨了跨学科概念图创作能力与科学创造力的关系。研究发现:(1)跨学科概念图创作能力与科学创造力显著正相关;(2)概念图创作的命题、交叉连接与创造力的流畅性、独创性、灵活性显著相关;交叉连接与独创性显著相关;(3)跨学科概念图创作能力的个体差异表现在科学创造力的各个方面。研究表明,跨学科概念图创作任务与科学创造力测验考察了学习者相似的心理能力;跨学科概念图创作不仅可以用于促进跨学科信息整合和知识建构,还可以作为理解学习者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概念图创作能力 科学创造力 跨学科学习.
下载PDF
山西省初中新课程实施现状调查报告 被引量:8
7
作者 孙枝莲 胡卫平 +1 位作者 温彭年 李金碧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5-39,共5页
利用自行设计的“初中新课程实施现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新课程实施以来其保障系统、学校的管理方式、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方式及教学观等方面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应采取积极有... 利用自行设计的“初中新课程实施现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新课程实施以来其保障系统、学校的管理方式、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方式及教学观等方面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去解决,以促进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程 实施现状 问题 建议
下载PDF
论质化研究兴起的社会科学背景 被引量:6
8
作者 秦金亮 李忠康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25,共7页
质化研究是近年来兴起的同量化研究相对的一类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体系,本文从元科学的视角剖析了质化研究兴起的文化人类学背景、社会学背景、心理学背景,认为质化研究是多学科背景聚焦的产物,它有着广泛而深厚的社会科学思想基础,其中文... 质化研究是近年来兴起的同量化研究相对的一类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体系,本文从元科学的视角剖析了质化研究兴起的文化人类学背景、社会学背景、心理学背景,认为质化研究是多学科背景聚焦的产物,它有着广泛而深厚的社会科学思想基础,其中文化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是这一方法体系孕育的母体学科,对上述科学背景的剖析有利于厘清质化研究方法形成的基本脉络。质化研究的跨学科背景,反映了社会科学在研究方法上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现了社会科学在新时期特有的时代精神,从方法学层面昭示着社会科学新的交叉、融合与整合的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化研究 科学背景 方法学
下载PDF
国外社会科学两种研究范式的对峙与融合 被引量:25
9
作者 秦金亮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10,共6页
国外社会科学研究形成了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两大基本范式。从 方法学的视角看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尽管存在方法论立场的对立、研究风格的差异,但社会 科学的复杂性却决定了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融合的必要性和必然性。量化研究与质化研... 国外社会科学研究形成了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两大基本范式。从 方法学的视角看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尽管存在方法论立场的对立、研究风格的差异,但社会 科学的复杂性却决定了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融合的必要性和必然性。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存 在各自的优缺点,它们的融合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融合的基本方式,包括次序式融合、 平行式融合、交叉式融合、同步主辅式融合、主辅嵌入式融合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范式 社会科学 量化研究 质化研究
下载PDF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教育理念的重建 被引量:3
10
作者 董新良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34-137,共4页
不正确的教育理念 ,是导致新课程改革中诸多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教育理念包括教师职业理想和教育观念。正确的教育理念 ,有着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新的内涵 ,并有助于通过创设良好的教育氛围 ,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和探究中健康发展。... 不正确的教育理念 ,是导致新课程改革中诸多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教育理念包括教师职业理想和教育观念。正确的教育理念 ,有着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新的内涵 ,并有助于通过创设良好的教育氛围 ,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和探究中健康发展。教育理念的重建 ,需要教师用专业人员的标准审视自己的职业和教育行为 ,树立专业意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课程 教师 教师职业理想 教育观
下载PDF
关于高师教育实习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8
11
作者 杨晓 《运城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78-79,共2页
教育实习既是高等师范教育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又是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环节。目前我国高师教育实习存在种种弊端,并没有发挥其真正的作用。为此对高师教育实习做出理性思考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 高师院校 教育实习 实习模式 教师专业成长 调查研究
下载PDF
我国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分析思考 被引量:5
12
作者 安宝珍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90-93,共4页
通过对建国以来新民主主义时期、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两个“必须”时期及现阶段四个不同时期关于教育目的不同表述的分析,透视了我国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基于我国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中存在的一些缺失,本文强调制定教育目的要关注教育本身... 通过对建国以来新民主主义时期、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两个“必须”时期及现阶段四个不同时期关于教育目的不同表述的分析,透视了我国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基于我国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中存在的一些缺失,本文强调制定教育目的要关注教育本身的内在价值和人的价值、应体现开放和民主的精神、提升人的自身价值,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好地推动社会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目的 全面发展 价值取向
下载PDF
网络环境下《发展心理学》教学模式构想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潮 苏金刚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年第2期15-16,共2页
信息与网络技术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正深刻影响着各学科的教学改革,围绕《发展心理学》学科的特点,构建一种网络环境下的《发展心理学》教学模式已成为发展心理学教学面临的新课题。基于《发展心理学》网络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 信息与网络技术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正深刻影响着各学科的教学改革,围绕《发展心理学》学科的特点,构建一种网络环境下的《发展心理学》教学模式已成为发展心理学教学面临的新课题。基于《发展心理学》网络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构成要素及其功能和作用进行的初步构想,必将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环境 教学模式 构想
下载PDF
心理咨询知识体系的新构建——评里程碑式的《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 被引量:1
14
作者 秦金亮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02年第2期62-63,共2页
关键词 《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 车文博 学科体系 文献资料
下载PDF
毛泽东“学生本位”教育观的形成过程 被引量:1
15
作者 韩红升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1-14,共4页
在青年毛泽东“学生本位”教育观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他既有作为学生的“学习实践”,又有作为职业教师的“教学实践”;既有对传统教育的反叛,也有对个性自由的追求;既有自学的亲身体验,还有德智体方面的理论研究。毛泽东“学生本... 在青年毛泽东“学生本位”教育观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他既有作为学生的“学习实践”,又有作为职业教师的“教学实践”;既有对传统教育的反叛,也有对个性自由的追求;既有自学的亲身体验,还有德智体方面的理论研究。毛泽东“学生本位”教育观,孕育了毛泽东早期的人民教育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学生本位” 教育观
下载PDF
语文教学体态语运用的心理机制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雪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38-140,共3页
语文教师在重视显在的口述语言的同时,也应重视无声的体态语的运用。体态语的运用应渗透进整个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具体体现在对课文的感知、理解、运用三阶段。语文教师只有把握每个阶段的目标、要求及其相应的心理机制,才能自觉地运用... 语文教师在重视显在的口述语言的同时,也应重视无声的体态语的运用。体态语的运用应渗透进整个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具体体现在对课文的感知、理解、运用三阶段。语文教师只有把握每个阶段的目标、要求及其相应的心理机制,才能自觉地运用体态语,更好地组织语文教学,传授语文知识,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借助体态语表达出来,进而转述自己的教育理念,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实现语文教学的最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 体态语 心理机制 最优化
下载PDF
毛泽东人民教育观生成的学理机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红升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1-125,共5页
毛泽东人民教育观,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曾产生过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毛泽东人民教育观产生发展的过程中,当时的平民教育运动是毛泽东人民教育观产生的重要契机,陈独秀、胡适和杜威等人的平民教育思想,都曾深深地吸引了... 毛泽东人民教育观,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曾产生过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毛泽东人民教育观产生发展的过程中,当时的平民教育运动是毛泽东人民教育观产生的重要契机,陈独秀、胡适和杜威等人的平民教育思想,都曾深深地吸引了毛泽东,并成为毛泽东人民教育观生成的学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经过不断探索和前进,最终确立了他的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教育观,并开始了他在苏区的人民教育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人民教育观 学理机制
下载PDF
高师心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13
18
作者 徐雪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66-68,共3页
心理实验课是高等师范院校教学体系中凸现师范特性的主干课程之一,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思维方式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更新心理实验教学观念,改革心理实验教学内容、方法,完善心理实验... 心理实验课是高等师范院校教学体系中凸现师范特性的主干课程之一,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思维方式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更新心理实验教学观念,改革心理实验教学内容、方法,完善心理实验考试制度,加强心理实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索,以期推进高等师范院校的心理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心理实验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实验 教学理念 实验教师 设计性 综合性
下载PDF
略论教育与社会公平的实现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宪俊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5年第05S期31-32,共2页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每个个体充分、自由而和谐的发展,是社会平等、正义、公正的实现。因此,教育机会均等成为社会公平的一个基本要求,教育公平成为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方面。了解教育影响社会公平的机制对于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具有重要意...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每个个体充分、自由而和谐的发展,是社会平等、正义、公正的实现。因此,教育机会均等成为社会公平的一个基本要求,教育公平成为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方面。了解教育影响社会公平的机制对于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在现阶段,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日益密切起来,如何尽可能地通过教育来创建社会公平的环境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公平 教育公平 教育机会均等 社会分层 终身教育 助学贷款
下载PDF
毛泽东的人民教育与孔子的“有教无类” 被引量:1
20
作者 韩红升 《沧桑》 2005年第Z1期74-76,共3页
孔子与毛泽东,举世公认的两位文化巨人。在教育的对象上,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毛泽东提出了“人民教育”;在教育理想上,孔子号称“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毛泽东的人民教育理想则是“六亿神州尽舜尧”。作为中国文化教育思想史上的... 孔子与毛泽东,举世公认的两位文化巨人。在教育的对象上,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毛泽东提出了“人民教育”;在教育理想上,孔子号称“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毛泽东的人民教育理想则是“六亿神州尽舜尧”。作为中国文化教育思想史上的巨大存在,他们两人有许多相同点,但本质上是有差别的。毛泽东的人民教育则在更为广泛意义上,对中国人民教育产生了比孔子和同时期的“平民教育”、“乡村教育”都更加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毛泽东 “有教无类” 人民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