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二维Cr_(2)S_(3)纳米片及其磁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杨瑞龙 张钰樱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2-170,共9页
以三氯化铬和硫粉为原料,采用常压化学气相沉积法(CVD)成功制备出了二维Cr_(2)S_(3)纳米片,并对Cr_(2)S_(3)纳米片表面形貌、晶体结构、宏观磁性等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二维Cr_(2)S_(3)纳米片光学形貌以三角形为主,尺寸最大可达到15... 以三氯化铬和硫粉为原料,采用常压化学气相沉积法(CVD)成功制备出了二维Cr_(2)S_(3)纳米片,并对Cr_(2)S_(3)纳米片表面形貌、晶体结构、宏观磁性等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二维Cr_(2)S_(3)纳米片光学形貌以三角形为主,尺寸最大可达到156.8μm,厚度最小为2.59 nm(约2个单元晶胞厚);晶体结构为菱方相结构,类似于单斜NiAs型晶体结构;磁性测试表明:菱方相的二维Cr_(2)S_(3)低温下呈亚铁磁性,面内为磁易轴方向,其奈尔温度约等于120 K,75 K时饱和磁化强度最大;在空气中放置1个月后二维Cr_(2)S_(3)纳米片依然保持较好的磁性性能,是一种环境稳定的二维磁性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气相沉积 Cr_(2)S_(3) 亚铁磁 非层状 环境稳定
下载PDF
基于多学科、多专业研究生协同培养理念的材料物理学课程教学实践
2
作者 白宇浩 许小红 《西部素质教育》 2021年第9期1-3,共3页
为了培养能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复合型人才,文章首先概述了多学科、多专业研究生协同培养理念,然后论述了基于多学科、多专业研究生协同培养理念的材料物理学课程教学实践。
关键词 材料物理学课程教学 多学科、多专业研究生协同培养理念 因材施教
下载PDF
应力与取向调控超薄La_(0.7)Sr_(0.3)MnO_(3)薄膜各向异性的研究
3
作者 周国伟 李枝兰 王晓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72-77,共6页
本工作采用带有原位反射式高能电子衍射(RHEED)的脉冲激光沉积系统,分别在(001)和(110)两种取向的SrTiO_(3)、(LaSr)(AlTa)O_(3)、LaAlO_(3)三种衬底上沉积厚度为13个晶胞(unit cell,u.c.)的高质量超薄La_(0.7)Sr_(0.3)MnO_(3)(LSMO)薄... 本工作采用带有原位反射式高能电子衍射(RHEED)的脉冲激光沉积系统,分别在(001)和(110)两种取向的SrTiO_(3)、(LaSr)(AlTa)O_(3)、LaAlO_(3)三种衬底上沉积厚度为13个晶胞(unit cell,u.c.)的高质量超薄La_(0.7)Sr_(0.3)MnO_(3)(LSMO)薄膜。首先,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薄膜表面形貌进行表征;其次,通过综合物性测量系统(PPMS)对薄膜磁各向异性变化进行表征;最后,利用同步辐射软X射线吸收谱技术研究薄膜中锰的轨道占据状态。综合研究发现,无论LSMO薄膜沉积在哪一种取向的衬底上,受拉应力作用的电子均优先占据面内轨道,LSMO薄膜表现出面内易磁化特性;而受压应力作用的电子则优先占据面外轨道,LSMO薄膜表现为垂直磁各向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激光沉积系统 应力与取向 超薄LSMO薄膜 各向异性 轨道占据
下载PDF
多功能NaLuF_(4)@Ag_(2)S复合纳米探针制备及应用研究
4
作者 李小龙 裴雅儒 梁瑞梅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58-664,共7页
稀土氟化物上转换纳米晶作为新一代光学探针,由于其低声子能量、结构与性能稳定以及低制备工艺等优势,在生物成像、肿瘤早期诊断等诸多领域颇受关注。而具有灵敏、高效和副作用低等优点的Ag_(2)S光热材料,在新型微创型肿瘤治疗应用中深... 稀土氟化物上转换纳米晶作为新一代光学探针,由于其低声子能量、结构与性能稳定以及低制备工艺等优势,在生物成像、肿瘤早期诊断等诸多领域颇受关注。而具有灵敏、高效和副作用低等优点的Ag_(2)S光热材料,在新型微创型肿瘤治疗应用中深受青睐。因此,构建集稀土氟化物与Ag_(2)S纳米颗粒于一体的多功能平台在未来同时实现肿瘤检测和治疗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利用原位生长的方法成功制备具出有核-卫星结构的NaLuF_(4):Gd/Yb/Er@Ag_(2)S(记为NaLuF_(4)@Ag_(2)S)纳米探针,并系统地进行形貌及晶相表征,光学和光热性能,生物毒性检测,以及光学和光热生物成像探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复合纳米探针具有优异发光性能和高效光热性能,成功实现光学生物成像和光热成像多功能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上转换 核-卫星结构 光学成像 光热成像
下载PDF
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分析——以高中化学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马佳蓉 李栋 《科教文汇》 2023年第18期166-170,共5页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成为高中教学的重要目标。高中化学教师应紧跟课改步伐,调整教学策略,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渗透于教学实践中,加强学生对化学学科基本知识、原理和技能的掌握,对化学学科知识体系、基本思想和方...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成为高中教学的重要目标。高中化学教师应紧跟课改步伐,调整教学策略,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渗透于教学实践中,加强学生对化学学科基本知识、原理和技能的掌握,对化学学科知识体系、基本思想和方法的理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开拓创新的精神,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价值的全面发展。针对高中化学的教学现状,文章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化学教学的实施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教学改革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化学 学科素养 教学策略
下载PDF
非线性反铁磁Mn_(3)Sn多晶薄膜的反常霍尔效应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全志勇 陈翰韬 +2 位作者 张伟 刘慧慧 许小红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80-686,共7页
非线性反铁磁材料表现出反常霍尔效应(AHE)、反常能斯特效应(ANE)等众多优异的物理性能,成为下一代室温自旋电子器件的重要候选材料,其中,具有420 K反铁磁转变温度的Mn_(3)Sn是最具代表性的材料之一。利用磁控溅射制备了非线性反铁磁Mn_... 非线性反铁磁材料表现出反常霍尔效应(AHE)、反常能斯特效应(ANE)等众多优异的物理性能,成为下一代室温自旋电子器件的重要候选材料,其中,具有420 K反铁磁转变温度的Mn_(3)Sn是最具代表性的材料之一。利用磁控溅射制备了非线性反铁磁Mn_(3)Sn多晶薄膜,薄膜表现出显著AHE,通过改变磁控溅射气压有效调控其矫顽场,室温最大值达到3.03×10^(5)A∙m^(-1),260 K时增加到5.73×10^(5)A∙m^(-1)。X射线粉末衍射和变温霍尔测试表明多晶Mn_(3)Sn薄膜中含有少量铁磁性Mn2Sn杂相,并导致AHE在大约250 K时反常霍尔系数由负号转变为正号;通过不同角度磁场和变温霍尔电阻测试,结合垂直各向异性铁磁薄膜霍尔电阻曲线,澄清了Mn_(3)Sn薄膜中AHE与其磁矩具有较小的关联,而主要源于动量空间非线性反铁磁自旋织构产生的非零贝利曲率。这些结果不仅为反铁磁Mn_(3)Sn中AHE的来源提供实验证据,而且为非线性反铁磁材料在未来高性能自旋电子器件中的应用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反铁磁 Mn_(3)Sn薄膜 反常霍尔效应 非零贝利曲率
原文传递
Fe掺杂对磁性拓扑材料MnAlGe中反常霍尔效应的调控 被引量:1
7
作者 申建雷 梁婷婷 +3 位作者 王婧 张伸 刘恩克 许小红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9-116,共8页
本文采用缓慢冷却方法制备了磁性拓扑材料Mn_(1-x)Fe_(x)Al Ge系列单晶样品,并系统研究了Fe掺杂对体系的结构、磁性以及反常霍尔效应的影响.随着Fe含量的增加,体系的晶胞收缩,磁性逐渐降低.在Mn Al Ge中观测到高达~800Ω^(-1)cm^(-1)的... 本文采用缓慢冷却方法制备了磁性拓扑材料Mn_(1-x)Fe_(x)Al Ge系列单晶样品,并系统研究了Fe掺杂对体系的结构、磁性以及反常霍尔效应的影响.随着Fe含量的增加,体系的晶胞收缩,磁性逐渐降低.在Mn Al Ge中观测到高达~800Ω^(-1)cm^(-1)的反常霍尔电导率(AHC),并且随着Fe含量增加,体系的AHC逐渐降低.采用对数和TYJ模型对体系AHC的内外禀贡献进行定性和定量分离,其结果显示所有样品中内外禀机制对总的AHC贡献相当,并且两者均随着Fe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_(1-x)Fe_(x)AlGe 反常霍尔效应 内禀机制 外禀机制
原文传递
层状磁性拓扑绝缘体VBi_(2)Te_(4)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8
作者 张会生 王颖颖 +2 位作者 杨文佳 张晶晶 许小红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77-1085,共9页
层状磁性拓扑绝缘体MnBi_(2)Te_(4)的发现为探索新颖的量子现象(例如,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和轴子绝缘态等)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利用第一性原理软件VASP系统研究了与MnBi_(2)Te_(4)具有相同构型的新型磁性材料VBi_(2)Te_(4)的磁学、电学以... 层状磁性拓扑绝缘体MnBi_(2)Te_(4)的发现为探索新颖的量子现象(例如,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和轴子绝缘态等)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利用第一性原理软件VASP系统研究了与MnBi_(2)Te_(4)具有相同构型的新型磁性材料VBi_(2)Te_(4)的磁学、电学以及拓扑特性。研究结果发现VBi_(2)Te_(4)可以稳定存在,并且该材料可以很容易剥离至单层。计算结果表明块体VBi_(2)Te_(4)的层间耦合为反铁磁排列,当不考虑自旋轨道耦合作用时,该体系具有约为0.7 eV的能隙;而考虑自旋轨道耦合作用后,体系的能隙变为0.12 eV且伴随有能带的翻转。进一步的拓扑不变量(Z_(2))和边界态计算表明反铁磁VBi_(2)Te_(4)是三维磁性拓扑绝缘体。对于块体铁磁的VBi_(2)Te_(4),当不考虑自旋轨道耦合作用时,体系的能隙约为0.66 eV;同样地,自旋轨道耦合作用可以引起能带的翻转。随后的边界态计算证明铁磁的VBi_(2)Te_(4)也具有拓扑特性。该研究工作表明,与层状磁性拓扑绝缘体MnBi_(2)Te_(4)一样,磁性VBi_(2)Te_(4)块体材料也具有拓扑特性,其有望来实现各种有趣的拓扑量子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拓扑绝缘体 第一性原理计算 电子结构 拓扑不变量 边界态
原文传递
Co掺杂对脉冲激光沉积CdO薄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江凤仙 纪丽飞 仝瑞雪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21-827,共7页
透明导电氧化物是一类在可见光波长范围内具有良好导电特性和光学透明性的材料,由于其在光电器件中的潜在应用而备受人们的关注。在众多的透明导电氧化物中,立方结构的CdO因其具有低的电阻率和在可见光范围内高的透光率而成为人们研究... 透明导电氧化物是一类在可见光波长范围内具有良好导电特性和光学透明性的材料,由于其在光电器件中的潜在应用而备受人们的关注。在众多的透明导电氧化物中,立方结构的CdO因其具有低的电阻率和在可见光范围内高的透光率而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技术在蓝宝石(0001)单晶基片上制备了一系列Co掺杂CdO薄膜。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薄膜为均匀的单相立方结构,以CdO(200)和CdO(111)方向择优取向生长,没有发现Co金属及其氧化物二次杂质相。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量进一步表明Co以Co^(2+)的形式存在于薄膜中,且处于高自旋电子态。紫外可见光谱测量表明,Co掺杂CdO薄膜在可见光范围内都具有较高的透光率,均在80%以上。改变沉积过程的氧气分压和基片温度可有效调节薄膜的光学带隙,即随着氧气分压和基片温度的升高,薄膜的吸收带边红移,光学带隙逐渐减小,从2.70 eV减小到2.33 eV。磁性测量结果进一步表明,Co掺杂CdO薄膜具有明显的室温铁磁性,且随着氧气分压的升高,薄膜的磁性明显减弱。Co^(2+)提供局域磁矩,薄膜中氧空位提供的额外载流子,有效地调节了Co^(2+)之间的交换作用,从而产生了长程铁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导电氧化物 掺杂 CdO薄膜 脉冲激光沉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