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术还是功利:教育博士生学习动机如何影响学业成就
1
作者 覃红霞 李俊晓 +2 位作者 张斌 张衷平 周建华 《中国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8-74,108,共8页
基于全国教育博士培养单位调查数据,分析教育博士生不同学习动机对学业成就的影响机制,发现不同学习动机对学业成就的影响机制存在差异,学术志趣动机有助于能力提升与学习满意度,功利取向动机则有助于促进学位完成,学习投入在其中发挥... 基于全国教育博士培养单位调查数据,分析教育博士生不同学习动机对学业成就的影响机制,发现不同学习动机对学业成就的影响机制存在差异,学术志趣动机有助于能力提升与学习满意度,功利取向动机则有助于促进学位完成,学习投入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影响两种动机的因素也存在显著差异,学术志趣动机更多受学术氛围、导师指导与课程教学等内在因素影响,功利取向动机则更多受同伴互助与学业管理等外在因素影响。教育博士生学习动机具有明确的实践导向,并非单纯的知识积累和论文发表,契合学位设立初衷。因此,培养高校应优化制度安排,明确教育博士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突出其应用性、实践性与创新性,营造良好环境,调整优化学习动机,激发学习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博士生 学习动机 学业成就 学习投入
原文传递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的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业法律”课程改进策略研究
2
作者 王星星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4年第12期88-91,共4页
从社会认知理论视角,探讨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业法律”课程改进的路径。通过分析社会认知理论与应用型高校创业法律课程之间的关联,梳理当前创业法律课程的现状,基于此提出了以社会认知理论为指引的改进策略:优化课程设置结构,更新拓... 从社会认知理论视角,探讨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业法律”课程改进的路径。通过分析社会认知理论与应用型高校创业法律课程之间的关联,梳理当前创业法律课程的现状,基于此提出了以社会认知理论为指引的改进策略:优化课程设置结构,更新拓展内容以契合社会认知发展需求;融合社会认知理论创新教学法,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成效;构建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的考核体系,强化认知反馈;搭建实践教学平台,构建利于学生社会认知发展的教育环境,以期全面提升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的有效性和实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认知理论 应用型高校 创业法律课程 改进策略
原文传递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课堂构建策略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星星 李俊晓 +2 位作者 郭岩伟 赵宇飞 王志斌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0期165-167,共3页
高等学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四大职能。其中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核心职能。“培养什么人,怎么样培养人”一直是各大高校探索的重要课题。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对于推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促进... 高等学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四大职能。其中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核心职能。“培养什么人,怎么样培养人”一直是各大高校探索的重要课题。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对于推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促进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从“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内涵出发,阐释了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意义,针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三个维度的解决策略,不断优化教学模式,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以学生为中心 理念意义 教学模式 课堂构建策略 人才培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