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西农业企业及资源配置分析系统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4
1
作者 郭常莲 樊兰瑛 张爱莲 《山西农业科学》 2008年第5期93-96,共4页
农业企业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举足轻重,且具有明显的区位特性。基于GIS技术的农业企业及其资源配置分析系统,将电子地图的空间表现功能和空间分析功能应用于农业企业及其资源配置分析管理,直观地表现了农业企业和农业资源的空间分布... 农业企业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举足轻重,且具有明显的区位特性。基于GIS技术的农业企业及其资源配置分析系统,将电子地图的空间表现功能和空间分析功能应用于农业企业及其资源配置分析管理,直观地表现了农业企业和农业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配置状况情况以及相关信息,可提高农业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促进农业资源配置的优化,为农业生产和农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GIS) 管理系统 农业企业 空间分析 企业资源
下载PDF
山西省农耕文化及观光休闲农业发展浅析 被引量:21
2
作者 罗建军 雷锦霞 《山西农业科学》 2009年第11期74-76,82,共4页
从农耕文化及观光休闲农业内涵入手,阐述了山西农耕文化传承和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的现状,从发展的角度概括归纳了山西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的景区依托、民俗休闲和园区观光3种模式,分析了目前存在的3个不足,并从3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 农耕文化 观光休闲 发展
下载PDF
山西旱地农业高效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籍增顺 孙景桐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97-100,共4页
经4年科技攻关研究,建立起3套旱地农业高效持续发展模式,即种养结合良性循环模式,其土地生产率较单作玉米高49.7%,绵羊当年育肥羔羊的屠宰率、净肉率分别较对照组高3.0%和1.4%,应用增肉剂每只羔羊115d总增重11.3kg,较对照组日增重增... 经4年科技攻关研究,建立起3套旱地农业高效持续发展模式,即种养结合良性循环模式,其土地生产率较单作玉米高49.7%,绵羊当年育肥羔羊的屠宰率、净肉率分别较对照组高3.0%和1.4%,应用增肉剂每只羔羊115d总增重11.3kg,较对照组日增重增加14.1%,改良草地产草量可达1.2~1.44万kg/hm^3;甘薯-加工-养殖产业化发展模式,其平常年份产鲜薯7.5万kg/hm^2以上,生产的淀粉地膜可降低覆膜成本27.9%,研制了甘薯低糖脯,研制的即食粉丝增值率在10倍左右;与现行的清耕果园相比,旱地生态果园双向控制模式0~60cm土层土壤含水量高3.1%,0~40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高1.7g/kg,速效钾每g土高0.091mg,4年后土壤容重降低0.20g/cm^3,天敌数量超过3倍,害虫减少95%,果实发病率减少80%以上,平均1级果品产量2.7万kg/hm^2,增加纯收入1338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 旱地农业 高效持续发展模式
下载PDF
山西省右玉县三十年来农业发展战略及生态系统功能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褚清河 丁永齐 +1 位作者 郭常连 白志华 《农村生态环境》 CSCD 1992年第4期20-24,共5页
山西省右玉县是土壤风沙化地区生态建设取得重大成效的一个典型地区。本文应用主成份分析的方法,对右玉县在建设良性生态系统过程中的农业发展战略进行了分析,并应用分离生态因子产量的方法,对良性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稳定性这两个指标... 山西省右玉县是土壤风沙化地区生态建设取得重大成效的一个典型地区。本文应用主成份分析的方法,对右玉县在建设良性生态系统过程中的农业发展战略进行了分析,并应用分离生态因子产量的方法,对良性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稳定性这两个指标进行了分析评价。分析表明,右玉县在生态建设方面,已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生态系统 生态学 山西
下载PDF
山西省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结构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郭常莲 阎永康 +2 位作者 樊兰瑛 石莎 孙然 《山西农业科学》 2009年第2期75-77,共3页
简要论述山西省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功能结构、内容结构及应用方式。山西省自然科技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包括前台与后台,前台主要为系统应用,后台主要为系统建设。主要信息内容包括自然科技资源本身的信息及其相关信息,其中资源信息是... 简要论述山西省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功能结构、内容结构及应用方式。山西省自然科技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包括前台与后台,前台主要为系统应用,后台主要为系统建设。主要信息内容包括自然科技资源本身的信息及其相关信息,其中资源信息是系统的核心。目前,系统通过互联网向全社会开放,前台主要应用方式为信息查询与统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科技资源 信息系统 共享平台
下载PDF
山西现代农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朔州市建设现代农业的调研报告 被引量:6
6
作者 邢亚静 申潞玲 +3 位作者 王石宝 马宏斌 雷锦霞 任红燕 《山西农业科学》 2008年第11期3-13,共11页
阐述了现代农业的概念及其不同于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通过分析目前山西现代农业发展的阶段与特点、山西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可借鉴的模式与经验,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与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改革 现代农业 农业投入 农民收入
下载PDF
山西省农村家庭承包土地流转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殷海善 周振华 +1 位作者 杨晨 白志华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40-143,共4页
利用典型调查的方法,对山西省不同市县农村家庭承包土地流转作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1)查明了山西省土地流转的类型、形式、费用、期限、管理的基本情况;(2)土地流转受到农业效益、土地政策和社会条件的影响;(3)土地流转给粮食生产和... 利用典型调查的方法,对山西省不同市县农村家庭承包土地流转作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1)查明了山西省土地流转的类型、形式、费用、期限、管理的基本情况;(2)土地流转受到农业效益、土地政策和社会条件的影响;(3)土地流转给粮食生产和新生无地农民带来一定挑战;(4)土地流转管理要重视农民之间的自发管理,要让集体拥有一定管理权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基本情况 区域差异 影响因素 山西省
下载PDF
山西省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6
8
作者 郭常莲 强彦 孙然 《山西农业科学》 2009年第11期77-79,82,共4页
针对山西省自然科技资源类别、属性、资源量及其他相关资源的不确定性,资源之间以及资源与单位、专家、地域等之间具有的关联性,以及这些关联性的不确定性,山西省自然科技资源信息共享平台采用全编码动态数据库设计、模板化和灵活的系... 针对山西省自然科技资源类别、属性、资源量及其他相关资源的不确定性,资源之间以及资源与单位、专家、地域等之间具有的关联性,以及这些关联性的不确定性,山西省自然科技资源信息共享平台采用全编码动态数据库设计、模板化和灵活的系统显示方式、存储化的约束条件和参数设计、个性化可定制关联、严格数据管理和可控数据共享等,使系统达到资源体系、资源属性、具体资源以及与资源相关的专家、单位、地域等的可定制与可扩充性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科技资源 信息系统 共享平台 动态数据库 不确定性
下载PDF
山西省基本农田保护的现状、预测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殷海善 陶运平 兰仁德 《山西农业科学》 2007年第6期8-11,共4页
分析了山西省基本农田保护的现状,虽然我国实行了严格的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政策,但近年来基本农田在数量上减少,在质量上降低的势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非农建设占用和自然灾害损毁四项是山西省基本农田减少的原... 分析了山西省基本农田保护的现状,虽然我国实行了严格的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政策,但近年来基本农田在数量上减少,在质量上降低的势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非农建设占用和自然灾害损毁四项是山西省基本农田减少的原因。对影响基本农田减少因素的预测性分析表明,今后,尤其是2010年后,采空塌陷和非农建设占用还将持续存在,农业结构调整和生态退耕趋向缓和,人口自然增长速率放缓与城镇化加速,土地开发复垦力度加大,都将有利于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基本农田保护的形势将有所好转。最后提出了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的措施,即强化规划控制手段,采用先进技术手段,应用有效经济手段,适当调整基本农田保护区布局,加强基本农田建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农田 保护 预测 对策
下载PDF
晋西黄土丘陵区生态农业总体规划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学萌 邢丽萍 +1 位作者 郭常莲 聂宏声 《生态农业研究》 CSCD 1996年第3期38-42,共5页
王学萌,邢丽萍,郭常莲,聂宏声。晋西黄土丘陵区生态农业总体规划研究。生态农业研究,1996,4(3):38~42。 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多因素、多层次、多目标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遵循生态经济学原理,以晋西黄土丘陵区为一个大系统,坚持经济、生... 王学萌,邢丽萍,郭常莲,聂宏声。晋西黄土丘陵区生态农业总体规划研究。生态农业研究,1996,4(3):38~42。 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多因素、多层次、多目标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遵循生态经济学原理,以晋西黄土丘陵区为一个大系统,坚持经济、生态、社会三者效益相结合,采用目标规划的模型,对该区生态农业建设进行了总体规划,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 目标规划 层次分析 黄土丘陵区
原文传递
晋西黄土丘陵区农业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估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常莲 聂宏声 +1 位作者 邢丽萍 王学萌 《生态农业研究》 CSCD 1994年第3期47-54,共8页
本文用多维灰色评估方法,对晋西黄土丘陵区27个县的农业生态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估,评估结果比较切合实际,为该区的生态农业总体规划提供了决策依据。
关键词 农业生态环境 黄土丘陵区 综合评估
原文传递
山西省特色农产品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殷海善 郭芳华 郭忠 《山西农业科学》 2007年第1期8-10,共3页
山西省生态环境多样,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发展条件得天独厚。分析了山西省特色农产品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认为特色农产品的发展形势良好,但是存在着产品产量较低、生产条件较差、农民积极性低等问题,并提出了山西省特色农产品持续发... 山西省生态环境多样,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发展条件得天独厚。分析了山西省特色农产品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认为特色农产品的发展形势良好,但是存在着产品产量较低、生产条件较差、农民积极性低等问题,并提出了山西省特色农产品持续发展的对策,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原产地保护、规范企业行为保护农民利益、培养专业化的生产经营队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省 特色农产品 发展对策
下载PDF
阳泉市耕地保护与农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陶运平 殷海善 +1 位作者 段俊明 李惠斌 《山西农业科学》 2010年第1期46-50,共5页
阳泉市是一个典型的矿区,耕地保护与农业发展的压力比较大。阳泉市耕地数量少且减少快、质量差、撂荒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将面临着占用压力大、人口增长压力大、塌陷毁坏多的挑战。因此,耕地保护与建设的途径只能是开发有限的后备资... 阳泉市是一个典型的矿区,耕地保护与农业发展的压力比较大。阳泉市耕地数量少且减少快、质量差、撂荒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将面临着占用压力大、人口增长压力大、塌陷毁坏多的挑战。因此,耕地保护与建设的途径只能是开发有限的后备资源、建设撂荒地、提高单产等。当前需要划定优质耕地保护区,将最好的耕地保护起来,加强塌陷地治理,保护现有耕地,加强水浇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并且要积极推广农业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泉 耕地保护 农业发展 矿区
下载PDF
山西农户农业投资行为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雷锦霞 薛雪梅 《山西农业科学》 2010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前,农户已成为我国农业投资的主体。研究农户投资现状及影响农户投资行为的障碍因素,针对性地提出激励农户持续投资对策,对发挥山西农户投入的潜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农业投资 农户投资 对策
下载PDF
山西省晋西北贫困地区某乡镇光棍问题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殷海善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438-442,共5页
光棍的存在是贫困山区的一种普遍现象。通过对山西省贫困地区五村庄的调查,发现男子中光棍的比例占到总人口的7.4%,占总户数的29.3%,巨大的光棍群带来了买婚、骗婚以及其它婚姻问题,分析造成光棍问题的原因和农村正常发展的出路。
关键词 晋西北 贫困地区 光棍问题 调查
下载PDF
山西省坡耕地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樊兰瑛 高慧卿 张晓玲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1995年第1期28-29,45,共3页
本文在评述山西省坡耕地资源面积、类型及分布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坡耕地粮食产量的主要障碍因素为干旱缺水、土壤贫瘠、耕层浅薄等。并提出对坡耕地进行开发改造的途径和措施。
关键词 坡耕地 开发 耕地资源 应用 土壤侵蚀
下载PDF
山西省1989年以来粮食生产状况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殷海善 郭忠 《山西农业科学》 2008年第11期14-17,共4页
对山西省1989年以来的粮食生产情况,诸如粮食播种面积、复种指数、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进行了调研,认为山西省粮食生产具有以下3个特征:一是粮食生产年度之间的波动性大,二是玉米成为粮食生产的主力,三是小麦和谷子的面积、单位面积产... 对山西省1989年以来的粮食生产情况,诸如粮食播种面积、复种指数、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进行了调研,认为山西省粮食生产具有以下3个特征:一是粮食生产年度之间的波动性大,二是玉米成为粮食生产的主力,三是小麦和谷子的面积、单位面积产量都在下降。粮食丰产下的隐忧表现为:一是细粮供不应求,二是人均粮食占有量没有提高,三是耕地尤其是水浇地减少较多,四是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粮食生产的出路:一是政策扶持粮食生产尤其是小麦生产,二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三是保护耕地尤其要反思退耕还林和通道绿化政策,四是重新构建与种植结构相适应的饮食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 粮食安全 耕地保护
下载PDF
山西省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模式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存先 任红燕 +2 位作者 王英巧 秦作霞 降磊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年第25期145-147,共3页
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指导方针,增加农民收入为基本出发点,探索了符合山西省贫困地区农民意愿、带给农民实惠的山西贫困地区特色新农村建设模式。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模式 贫困地区 山西省
下载PDF
旱地农业持续发展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籍增顺 《生态农业研究》 CSCD 1999年第1期47-49,共3页
1989~1992年在山西省10个县市对旱地玉米和小麦可持续增产技术进行试验研究,建立了旱地玉米免耕整秸秆覆盖技术、旱地小麦少耕覆盖技术等4种技术体系。试验结果表明,旱地玉米免耕整秸秆覆盖技术比常规耕作玉米增产32.0%,产量增加750~... 1989~1992年在山西省10个县市对旱地玉米和小麦可持续增产技术进行试验研究,建立了旱地玉米免耕整秸秆覆盖技术、旱地小麦少耕覆盖技术等4种技术体系。试验结果表明,旱地玉米免耕整秸秆覆盖技术比常规耕作玉米增产32.0%,产量增加750~1500kg/hm^2,约降低生产成本600元/hm^2,增加纯收入1500元/hm^2,产投比翻番;水分利用效率(WUE)提高1.95~7.5kg/hm^2·mm,3年0~20cm。土层有机质提高0.13%,地面径流减少60%,土壤侵蚀量减少50%,土壤动物、微生物量大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持续农业 免耕 覆盖
原文传递
农户种植行为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关性研究——以山西省21个县市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孟志兴 孟会生 殷海善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10年第12期3-6,46,共5页
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利用2005—2007年山西统计数据资料,对两市21个县的农户种植行为的选择与调控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显示,农户种植行为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有着显著的相关性;因此,农户种植行为的选择与调整是诱发农业结构变动的... 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利用2005—2007年山西统计数据资料,对两市21个县的农户种植行为的选择与调控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显示,农户种植行为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有着显著的相关性;因此,农户种植行为的选择与调整是诱发农业结构变动的微观基础,其种植行为的调整必修以尊重农户意愿为前提,因地制宜,引导农户选择种植效益比较高的农作物,以增加农民的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种植行为 经济发展水平 比较效益 农业结构调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