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0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形势下区域农业科研机构发展的探索与实践——以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梁哲军 《农业科技管理》 2020年第2期25-27,共3页
文章分析了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近1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了新形势下地方科研机构的转型发展思路:围绕省级农业发展战略调整功能定位,建设区域特色科研机构;建立人才和技术"蓄水池",培... 文章分析了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近1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了新形势下地方科研机构的转型发展思路:围绕省级农业发展战略调整功能定位,建设区域特色科研机构;建立人才和技术"蓄水池",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依托传统专业技术优势,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强化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技术集群化示范;构建区域农业产业创新中心,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市级农业科研机构 转型发展 人才培养 乡村振兴
下载PDF
山西省棉区棉花促早熟集成避霜技术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永山 董哲生 +1 位作者 张建诚 孙忠富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85-87,共3页
试验研究棉花促早熟集成避霜技术结果表明 ,喷施壮早丰后棉花生育进程加快 ,吐絮期提早 2~ 4d ,单株铃数和铃重增加 ,皮棉比对照增产 12 2 3% ,且对棉花纤维品质无不良影响。并提出以壮早丰系统化学调控、地膜覆盖和增加棉花种植密度... 试验研究棉花促早熟集成避霜技术结果表明 ,喷施壮早丰后棉花生育进程加快 ,吐絮期提早 2~ 4d ,单株铃数和铃重增加 ,皮棉比对照增产 12 2 3% ,且对棉花纤维品质无不良影响。并提出以壮早丰系统化学调控、地膜覆盖和增加棉花种植密度为关键技术 ,配合适期播种、选择早熟品种、水肥运筹、病虫害综合防治和乙烯利催熟等棉花系统促早熟集成避霜配套栽培技术措施 ,皮棉可增产 14 34%~ 2 4 5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 棉花 促早熟集成避霜技术 壮早丰 地膜覆盖 种植密度 早熟品种 肥水管理 病虫害防治
下载PDF
山西省棉花铃病的主要种类、为害损失及其防治策略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建社 张慧杰 +1 位作者 张卓敏 赵治萍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87-91,共5页
山西省棉花铃病的主要种类为疫病(Phytophthora boehmriae)、红腐病(Fusarium moniliforme)和红粉病(Cephalothecium roceum),其中以棉铃疫病为优势种,在不同栽培方式中地膜田铃病重于露地。Bayes决策分析结果,次生病烂铃群体中67.4~8... 山西省棉花铃病的主要种类为疫病(Phytophthora boehmriae)、红腐病(Fusarium moniliforme)和红粉病(Cephalothecium roceum),其中以棉铃疫病为优势种,在不同栽培方式中地膜田铃病重于露地。Bayes决策分析结果,次生病烂铃群体中67.4~89.1%的病铃来源于初生病铃,尤其是疫病铃。根据显著性检验结果,烂铃在棉株不同果枝上的垂直分布,地膜田可划分为第1~4和第5~7果枝两个层次;露地田可分为第1~2和第3~6果枝两个层次。该项研究明确了初生病菌与次生病菌侵染之间的数量关系及防治上的主要对象和靶区,为铃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铃病 为害 损失 防治 病害
下载PDF
山西省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分化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许爱玲 《山西农业科学》 2006年第1期58-60,共3页
选山西有代表性的棉花黄萎病菌19个菌系及3个对照菌种,各配成一定浓度的孢子悬浮液,于棉苗1~2叶期伤根接菌,在温室中对各代表菌系进行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各菌系致病力强弱差异明显,可分为致病力强的I型、致病力弱的II型和致病力中等... 选山西有代表性的棉花黄萎病菌19个菌系及3个对照菌种,各配成一定浓度的孢子悬浮液,于棉苗1~2叶期伤根接菌,在温室中对各代表菌系进行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各菌系致病力强弱差异明显,可分为致病力强的I型、致病力弱的II型和致病力中等的III型;并发现山西棉花黄萎病有落叶型菌系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黄萎病 落叶型菌系
下载PDF
山西省棉花产业现状、需求与对策 被引量:6
5
作者 南建福 杨苏龙 +2 位作者 李朋波 吴慎杰 李建勋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5,共4页
通过对山西省棉花主产区的调研,明确了棉花种植方式、棉农组成、劳动力成本、种子市场状况、棉花的收购与加工等方面存在的阻碍棉花产业健康发展的因素;得出影响棉农植棉的主要因素依次是品种、虫害、病害、气候条件、栽培管理、草害。... 通过对山西省棉花主产区的调研,明确了棉花种植方式、棉农组成、劳动力成本、种子市场状况、棉花的收购与加工等方面存在的阻碍棉花产业健康发展的因素;得出影响棉农植棉的主要因素依次是品种、虫害、病害、气候条件、栽培管理、草害。建议加强良种供应,推广机械化植棉技术,规范棉花收购加工体系,实施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实现山西省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产业 现状 种子市场 病虫害 栽培管理
下载PDF
山西省棉花品种资源现状、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7
6
作者 孙振纲 陈耕 +2 位作者 王娇娟 李永山 谢鹏 《山西农业科学》 2012年第9期1020-1022,共3页
对棉花品种的重要性以及山西省棉花品种资源的分类、保存和利用现状进行了阐述,指出了山西省棉花品种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山西 棉花 资源 现状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山西省作物高产高效综合生产技术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邵新胜 梁哲军 +1 位作者 赵海祯 席天元 《山西农业科学》 2012年第1期1-3,共3页
分析了国内外作物高产高效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山西省作物生产现状,提出开展山西省作物高产高效综合技术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粮食作物节水省肥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棉田高效种植模式及开发、高效经济作物高产关键技术与开发、作物抗逆... 分析了国内外作物高产高效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山西省作物生产现状,提出开展山西省作物高产高效综合技术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粮食作物节水省肥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棉田高效种植模式及开发、高效经济作物高产关键技术与开发、作物抗逆与环境友好技术研究及开发、农业成果转化扩散模式),并分析了该综合技术研究对山西省农业发展的提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省 作物生产 高产高效 综合技术
下载PDF
提高山西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精确度的商榷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六六 曹美莲 +2 位作者 刘惠民 李朋波 王娇娟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0-11,共2页
采用山西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连续 5年( 1 998- 2 0 0 2 )的试验数据 ,分析了品种比较精确度和实现品种比较精确度。
关键词 山西 棉花 品种 区域试验 精确度
下载PDF
我国与山西省转基因棉花发展状况与趋势 被引量:2
9
作者 李燕娥 吴霞 +1 位作者 张林水 上官小霞 《山西农业科学》 2011年第1期6-8,共3页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产转基因抗虫棉从产生、发展到大面积规模化种植,效益显著。山西是国产转基因抗虫棉的发源地,植棉区域已全部种植转基因抗虫棉。复合性状转基因棉花是近期和未来转基因棉花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转基因棉花 中国 山西 发展趋势
下载PDF
山西省转Bt基因抗虫棉花品种抗虫性监测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安红 王志安 +1 位作者 肖娟丽 罗晓丽 《山西农业科学》 2014年第12期1256-1257,1293,共3页
采用ELISA检测和室内抗虫性测定方法相结合,2013年对山西省南部种植的6个转Bt基因抗虫棉花品种的不同生育期叶片Bt杀虫蛋白的表达量及对棉铃虫的抗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个品种Bt杀虫蛋白的叶片表达量在苗期最高,然后从现蕾、开花、结... 采用ELISA检测和室内抗虫性测定方法相结合,2013年对山西省南部种植的6个转Bt基因抗虫棉花品种的不同生育期叶片Bt杀虫蛋白的表达量及对棉铃虫的抗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个品种Bt杀虫蛋白的叶片表达量在苗期最高,然后从现蕾、开花、结铃直到吐絮逐渐下降。室内喂虫试验结果表明,6个品种对第2代棉铃虫达到高抗或中抗的水平,抗虫指数变幅为72.2%~95.5%;然而对第3,4代棉铃虫的抗性较低,仅为20.2%~65.2%。其中,DR3、晋棉38、晋棉50、中棉41抗性较好,而中棉43和DR5抗性较差。总之,在山西省棉区的抗虫棉品种的抗虫性存在明显的差异,建议剔除抗虫性低的品种,从而保证该地区抗虫棉花的持久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棉花 杀虫蛋白 抗虫性 ELISA检测
下载PDF
山西省棉花种质资源综合分析评价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振纲 陈耕 王娇娟 《山西农业科学》 2014年第12期1258-1261,共4页
2012—2013年,对山西省棉花种质资源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棉花种质资源材料农艺性状表现为:生育期以中早熟材料(126~135 d)为主,占40.4%;单株结铃数主要分布在7.1~9.0个之间;铃质量以中等大小(4.1~6.0 g)为主,占71.42%... 2012—2013年,对山西省棉花种质资源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棉花种质资源材料农艺性状表现为:生育期以中早熟材料(126~135 d)为主,占40.4%;单株结铃数主要分布在7.1~9.0个之间;铃质量以中等大小(4.1~6.0 g)为主,占71.42%;衣分相差50%,比较悬殊,大部分在31.0%~40.0%之间;子指主要分布在9.1~12.0 g之间,占总数的72%。纤维品质表现为:棉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在28.1~30.0 mm之间的材料占总数的33.5%,在30.1~32.0 mm之间的占10.5%;纤维长度整齐度指数在74.5%~87.8%之间,其中63%的材料在83.0%~87.8%高档范围内;有40.8%的材料马克隆值属于B级中的B2档,A级占30.6%;棉纤维断裂比强度有42.7%的材料超过31.0 c N/tex,表现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资源 农艺性状 纤维品质
下载PDF
棉花萎蔫综合症在山西省棉花区试新品种中的发生调查 被引量:2
12
作者 许爱玲 韩青龙 +4 位作者 董哲生 赵玉红 解广田 刘建立 张林水 《中国棉花》 2012年第10期33-35,共3页
调查了山西省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中棉花萎蔫综合症发生情况,结果表明:在参试材料中发生该病害较多,不仅本省参试材料发生,而且外省参试材料发生也较严重;该病已逐渐成为棉花上常态发生的新病害,亟待引起有关各方重视。建议在棉花新品种... 调查了山西省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中棉花萎蔫综合症发生情况,结果表明:在参试材料中发生该病害较多,不仅本省参试材料发生,而且外省参试材料发生也较严重;该病已逐渐成为棉花上常态发生的新病害,亟待引起有关各方重视。建议在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中将其列为考察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 棉花萎蔫综合症 新品种区域试验
下载PDF
1998-2013年山西省审定棉花品种性状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潘转霞 朱永红 +3 位作者 夏芝 赵俊侠 石跃进 刘巷禄 《中国棉花》 2015年第3期30-33,共4页
以1998-2013年山西省审定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结果为数据源,对44个中熟品种的产量、抗病性、纤维品质等主要性状参数及其年度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皮棉产量、皮棉增产率、枯萎病病指、黄萎病病指变幅大,铃重、衣分变幅较小。中... 以1998-2013年山西省审定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结果为数据源,对44个中熟品种的产量、抗病性、纤维品质等主要性状参数及其年度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皮棉产量、皮棉增产率、枯萎病病指、黄萎病病指变幅大,铃重、衣分变幅较小。中绒和中短绒类型品种占97.5%;纤维比强度分布在中等到很强档;整齐度指数属较高档的品种占85%,马克隆值和伸长率变异较大。2随着时间推移,品种的铃重、马克隆值呈增加趋势;皮棉增产率、枯萎病病指、纤维伸长率有下降趋势;皮棉产量、黄萎病病指、纤维长度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衣分、纤维比强度和整齐度指数呈年度间波动。3皮棉产量和黄萎病抗性是棉花品种审定的主要限制因子。审定品种品质类型单一,难以满足纺织多元化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省 棉花品种 区域试验 性状 纤维品质 抗病性 产量
下载PDF
山西省棉花品种资源现状及改良意见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振纲 陈耕 《中国棉花》 2012年第7期5-6,共2页
对山西棉花品种资源的重要性及分类、保存和利用的现状进行了阐述,指出了当前山西棉花品种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且提出了相应的改良意见。
关键词 棉花 资源 现状 改良意见
下载PDF
山西省棉花品种特早熟种质溯源 被引量:1
15
作者 宋建中 李江辉 许琦 《中国棉花》 2000年第7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棉花 早熟育种 早熟种质资源 开发利用
下载PDF
山西省棉花区试抗虫棉的抗性变化与产量分析
16
作者 董哲生 吴霞 +3 位作者 马燕斌 上官小霞 张林水 李燕娥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30-32,共3页
以2003-2010年山西省棉花区试参试材料为样本,分析检测结果表明:转基因抗虫棉携带的标记基因NPTⅡ表达量呈上升趋势,而目的基因抗棉铃虫性能呈下降趋势;棉花新病害萎蔫综合症严重影响棉花产量;转基因抗虫棉产量已达到较高水平,产量构成... 以2003-2010年山西省棉花区试参试材料为样本,分析检测结果表明:转基因抗虫棉携带的标记基因NPTⅡ表达量呈上升趋势,而目的基因抗棉铃虫性能呈下降趋势;棉花新病害萎蔫综合症严重影响棉花产量;转基因抗虫棉产量已达到较高水平,产量构成因素中铃重上升,而衣分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区试 抗虫棉 标记基因 棉花产量
下载PDF
山西棉花耐旱育种研究进展
17
作者 杨淑巧 刘巷禄 +5 位作者 潘转霞 南建福 朱永红 石跃进 赵俊侠 夏芝 《中国棉花》 2012年第10期1-4,共4页
回顾了20余年来山西棉花耐旱新品种选育历程,总结了取得的成就:解决了前人提出的数十种棉花耐旱形态、生理、生化指标不能被育种家直接采用的难题,提出并完善了我国棉花耐旱育种体系。
关键词 棉花 耐旱 育种
下载PDF
山西省县域棉花种植格局与施肥技术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梦妮 李永山 +1 位作者 王慧 范巧兰 《农学学报》 2021年第4期6-12,共7页
通过剖析山西省县域棉花种植格局,探讨棉花生产施肥技术,旨在为山西棉花高产栽培研究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以《中国统计年鉴》和《山西统计年鉴》数据库为依据,结合中国知网历年发表论文,分析山西县域棉花种植现状。研究表明:山西省耕... 通过剖析山西省县域棉花种植格局,探讨棉花生产施肥技术,旨在为山西棉花高产栽培研究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以《中国统计年鉴》和《山西统计年鉴》数据库为依据,结合中国知网历年发表论文,分析山西县域棉花种植现状。研究表明:山西省耕地面积在2010年以后基本稳定,但棉花种植面积整体呈大幅下降趋势,到2017年仅有2.87×103 hm2的种植面积,果园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取代棉花种植。山西省县域主产区在运城和临汾地区,且在运城各县市的单产较高,绝大部分县域高于1 t/hm2。基于知网2010—2019年山西棉花种植的408篇论文分析发现,棉花增产基础技术的施肥研究鲜有报道。因此,建议加强山西棉花科学施肥技术体系研究,建立棉花养分专家系统,指导棉花生产,促进棉花可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产量 种植格局 施肥技术 山西省 县域
下载PDF
山西省棉花区域试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运校 刘彦军 +2 位作者 曹云刚 杨六六 吴翠翠 《中国棉花》 2019年第9期31-31,33,共2页
棉花区域试验是根据统一的规范与要求,通过不同生态环境的多年多点试验,鉴定棉花新品种的丰产性、纤维品质、抗病性、抗虫性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并根据新品种在区域试验中的具体表现,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明确新品种的适应范围,为新品种的... 棉花区域试验是根据统一的规范与要求,通过不同生态环境的多年多点试验,鉴定棉花新品种的丰产性、纤维品质、抗病性、抗虫性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并根据新品种在区域试验中的具体表现,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明确新品种的适应范围,为新品种的审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试验 棉花 山西省 生态环境 多点试验 纤维品质 适应能力 综合评价
下载PDF
山西省柽麻枯萎病原菌种类及其致病力研究
20
作者 张卓敏 吉贞芳 +2 位作者 张慧杰 黄安丽 李建社 《华北农学报》 1986年第1期72-77,共6页
柽麻是山西棉麦集中产区主要速生豆科肥效较高的夏季绿肥作物.枯萎病由土壤传播系柽麻的毁灭性病害.1981—1982年通过对此病害调查研究以及一系列测定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山西省柽麻枯萎病原菌有Fusarium udum Bult.var.crotalariae和F.mo... 柽麻是山西棉麦集中产区主要速生豆科肥效较高的夏季绿肥作物.枯萎病由土壤传播系柽麻的毁灭性病害.1981—1982年通过对此病害调查研究以及一系列测定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山西省柽麻枯萎病原菌有Fusarium udum Bult.var.crotalariae和F.moniliforme两种.其中以前者致病力、寄生力较强,是造成柽麻生长初期、中期病死苗的主要因素.虽然F.moniliforme对生长初期、中期的柽麻致病力较弱,但由于它地理分布广、繁殖速度快、腐生性强,因此,柽麻花荚后期如逢淫雨多湿,以致加重病害程度,影响柽麻留种.在病害的防治上,除严格进行种子消毒外,还应加强其它综合防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柽麻 枯萎病 种类 山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