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5篇文章
< 1 2 8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西省地震局获奖成果初步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马丽娜 郭君杰 《山西地震》 2000年第2期43-46,48,共5页
利用已建成的山西省地震局科技成果库 ,对 1 990年至 1 999年山西省地震局科技成果的成果类别、任务来源及获奖人员的年龄结构等进行了统计 ,结合山西省地震局的实际 ,对当前科技人员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
关键词 统计分析 科技成果 获奖成果 山西省地震局
下载PDF
官微互动在防震减灾宣传工作中的应用及策略分析——以山西省地震局官方微信为例 被引量:9
2
作者 张正霞 张馨怡 《防灾减灾学报》 2020年第2期82-87,共6页
当今应用新媒体微信公众平台开展防震减灾宣传已势不可挡。微信具有强大的社交互动功能,不仅能够主动推送信息,还能够采集到被沟通者的想法。这对促进防震减灾宣传深入开展,推动地震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宣传工作者应紧跟... 当今应用新媒体微信公众平台开展防震减灾宣传已势不可挡。微信具有强大的社交互动功能,不仅能够主动推送信息,还能够采集到被沟通者的想法。这对促进防震减灾宣传深入开展,推动地震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宣传工作者应紧跟时代步伐,在宣传工作中不断创新,巧妙应用微信的强大互动功能,实现与公众的零距离接触,切实以公众为中心,把公众最关注和最需要的通过官微向他们传播展示,扩大地震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力,提高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与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震减灾 微信 互动 宣传模式
下载PDF
山西省地震局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结构现状分析与培养对策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俊拴 《山西地震》 2002年第3期38-42,共5页
对山西省地震局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人才结构现状进行了分析 ,指出目前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整体文化程度偏低 ,专业结构不太合理 ,地质、测量和物理探矿等专业人才相对缺乏 ,整体科技能力有待加强等。论述了人才培养... 对山西省地震局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人才结构现状进行了分析 ,指出目前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整体文化程度偏低 ,专业结构不太合理 ,地质、测量和物理探矿等专业人才相对缺乏 ,整体科技能力有待加强等。论述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 地震局 专业技术人员 队伍结构 培养 知识结构
下载PDF
山西省地震局前兆数据库系统简介
4
作者 程冬焱 刘敏娟 《山西地震》 2006年第4期35-37,共3页
文中论述了山西省地震局前兆数据库系统的组成、数据库建立的原则和具体过程及数据的入库等。认为,前兆数据库系统的建立有利于前兆观测项目产出数据的管理与共享,对地震科学的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前兆 数据库系统 数据表
下载PDF
山西省地震局网页防篡改技术应用及应急预案研究
5
作者 赵晓云 穆慧敏 《山西地震》 2011年第3期40-43,共4页
从篡改网页技术分析入手,对目前网页防篡改技术进行了分析对比,介绍了各技术的优劣和部署,从而为防篡改系统的选用提供依据。针对网页篡改突发事件提出了专项应急预案,以有效维护地震信息的安全,降低恶意篡改网页所带来的社会舆论影响... 从篡改网页技术分析入手,对目前网页防篡改技术进行了分析对比,介绍了各技术的优劣和部署,从而为防篡改系统的选用提供依据。针对网页篡改突发事件提出了专项应急预案,以有效维护地震信息的安全,降低恶意篡改网页所带来的社会舆论影响和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页防篡改 应急预案 应急处置
下载PDF
浅议山西省地震局测震台网管理工作
6
作者 孟小琴 《山西地震》 2017年第4期47-48,共2页
简要介绍山西区域测震台网的基本情况,分析总结近五年来山西省地震局监测信息中心测震台网室在完善管理制度、加强业务培训交流、细化工作目标等方面取得的经验,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为今后山西区域测震台网各项工作的改进提供保障。
关键词 区域测震台网 工作经验 改进措施
下载PDF
2015年度山西省地震局防震减灾科技成果奖励评审工作顺利完成
7
《防灾博览》 2015年第4期8-8,共1页
为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山西省地震局对《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励办法》进行了修改,于2014年12月26日正式印发实施《山西省地震局防震减灾科技成果评审奖励办法》。该办法紧密贴近防震减灾工作实际,覆盖面更广、适用性更强,更具... 为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山西省地震局对《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励办法》进行了修改,于2014年12月26日正式印发实施《山西省地震局防震减灾科技成果评审奖励办法》。该办法紧密贴近防震减灾工作实际,覆盖面更广、适用性更强,更具有操作性和科学性。2015年是执行新管理办法的第一年,自下发2015年度局防震减灾科技成果奖励申报通知以来,各单位高度重视,积极组织科技人员踊跃申报。2015年共受理申报项目18项,其中申报基础工作类成果6项、申报科学技术类成果12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震减灾工作 山西省地震局 科技成果 评审工作 奖励 申报项目 科技创新能力 科技人员
下载PDF
山西省地震局绩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8
作者 魏越超 穆慧敏 +3 位作者 范磊 陈常俊 杨世英 张亮娥 《山西地震》 2021年第1期50-53,共4页
山西省地震局绩效管理系统是根据目前绩效考核统计方面存在的不足和实际需求,运用PHP作为开发语言,MySQL作为后台数据库,开发出的一款通过使用浏览器端线上进行网络绩效填报和审批的软件。该软件主要采用B/S架构,使用HTML技术编写网页,... 山西省地震局绩效管理系统是根据目前绩效考核统计方面存在的不足和实际需求,运用PHP作为开发语言,MySQL作为后台数据库,开发出的一款通过使用浏览器端线上进行网络绩效填报和审批的软件。该软件主要采用B/S架构,使用HTML技术编写网页,各个浏览器IE、360安全浏览器、Mozilla Firefox等均可访问系统。PHP组件和WEB技术等的有机结合,使软件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该软件在山西省地震局应用以来,实现了减少人为失误、便捷高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绩效管理 PHP MYSQL 应用程序
下载PDF
影响山西台网地震定位因素的定量分析
9
作者 殷伟伟 郑亚迪 张蕙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4-538,共5页
基于山西地震台网现有的台站布局,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定量分析地壳速度模型、台网布局及震相拾取精度等因素对震源位置测定的影响,结果显示,3种因素对准确测定震源位置的影响不同。地壳速度模型中上地壳速度对震中位置的影响最大,而震中... 基于山西地震台网现有的台站布局,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定量分析地壳速度模型、台网布局及震相拾取精度等因素对震源位置测定的影响,结果显示,3种因素对准确测定震源位置的影响不同。地壳速度模型中上地壳速度对震中位置的影响最大,而震中位置对莫霍面速度变化的反映更为灵敏。单独改变地壳速度模型引起的震中位置偏差通常不超过5 km,震源深度对地壳速度模型的变化十分敏感,尤其是莫霍面深度,最大偏差可能超过20 km。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P波拾取精度在4 s以内测定的震中位置和震源深度最大偏差不超过2 km和5 km。当地壳速度模型适宜且震相拾取精度较高时,最大空隙角在0°~180°的台站布局对震源位置的约束较好,震中偏差基本小于1 km,震源深度偏差略大(约为2 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地区 地壳速度模型 震相拾取精度 台网布局
下载PDF
山西台网地震预警系统和测震台网数据对比分析
10
作者 吕睿 刘雪娇 +4 位作者 冯凯宇 王卓君 梁向军 梁永烨 窦立婷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5期53-56,共4页
收集整理2021年9月至2023年1月山西及邻省所有触发的地震预警事件,针对山西预警JEEW和EEW两套系统产出预警参数和测震数据统一编目数据,从发震时刻、震级、震中位置和震源深度几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总体来说,山西地震预警区内地震预警参... 收集整理2021年9月至2023年1月山西及邻省所有触发的地震预警事件,针对山西预警JEEW和EEW两套系统产出预警参数和测震数据统一编目数据,从发震时刻、震级、震中位置和震源深度几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总体来说,山西地震预警区内地震预警参数基本稳定,可满足山西地震预警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警 测震数据 对比分析
下载PDF
利用sPL震相测定2022年山西古交M_(L)4.1地震震源深度
11
作者 王卓君 窦立婷 +3 位作者 冯凯宇 吕睿 梁永烨 刘雪娇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6期79-82,共4页
选取2022年2月20日山西古交M_(L)4.1地震事件波形,筛选出震中距在10~70 km之间的5个地震台站,基于sPL震相特征对波形数据进行处理,在震中距23 km的GUJ台观测到sPL震相。使用山西2015一维地壳速度模型,通过SEIS-CAP软件计算该地震的震源... 选取2022年2月20日山西古交M_(L)4.1地震事件波形,筛选出震中距在10~70 km之间的5个地震台站,基于sPL震相特征对波形数据进行处理,在震中距23 km的GUJ台观测到sPL震相。使用山西2015一维地壳速度模型,通过SEIS-CAP软件计算该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并利用F-K方法计算理论地震图,与观测波形拟合对比,确定该地震震源深度约4 km。sPL震相方法、CAP方法测定的震源深度和正式编目结果基本一致,表明利用sPL震相测定山西古交M_(L)4.1地震震源深度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深度 震源机制解 古交地震 sPL震相 F-K方法
下载PDF
用不同方法评估山西地震台网的监测能力
12
作者 梁向军 吴叔坤 +1 位作者 王霞 刘林飞 《山西地震》 2024年第1期38-43,共6页
基于山西数字地震台网2015—2019年记录的地震目录及观测报告数据,采用“基于概率的完整性震级”PMC方法、震级—序号法、最优拟合度(GFT)法和最大曲率法等多种方法分别评估山西地震台网的监测能力。结合山西测震台网的实际情况和不同... 基于山西数字地震台网2015—2019年记录的地震目录及观测报告数据,采用“基于概率的完整性震级”PMC方法、震级—序号法、最优拟合度(GFT)法和最大曲率法等多种方法分别评估山西地震台网的监测能力。结合山西测震台网的实际情况和不同评估方法的计算原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部分台站围限的区域能监测到M L1.0及以下的地震外,其余区域的监测能力下限为M L1.5;“基于概率的完整性震级”方法更适合用于评估山西地震台网的监测能力。随着预警台网的正式运行,建议采用该方法对地震预警台网的实际监测能力重新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能力 山西地区 PMC方法 震级—序号法 最优拟合度法
下载PDF
山西省地震灾害风险普查成果与推广应用综述
13
作者 曾金艳 扈桂让 +2 位作者 刘艳春 闫小兵 史双双 《山西地震》 2023年第3期1-4,共4页
山西省地震灾害风险普查是全国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地震灾种地方工作。根据山西省地震灾害的特征,地震灾害风险普查主要从摸清地震危险源分布、承灾体现状、地震灾害风险隐患和灾害风险水平等方面展开,形成了涵盖地震致灾要素... 山西省地震灾害风险普查是全国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地震灾种地方工作。根据山西省地震灾害的特征,地震灾害风险普查主要从摸清地震危险源分布、承灾体现状、地震灾害风险隐患和灾害风险水平等方面展开,形成了涵盖地震致灾要素、孕灾要素、隐患评定、风险评估与区划等方面的成果。结合地震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在地震灾害防治基础能力的提升、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等多领域的推广应用,提出山西省防震减灾工作今后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震减灾 地震灾害风险普查 成果推广
下载PDF
山西省地震危险性计算与制图
14
作者 扈桂让 郝雪景 +1 位作者 刘艳春 张丽 《山西地震》 2023年第3期36-40,共5页
地震危险性计算是山西省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工程的基础工作内容之一,文章基于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对山西省地震危险性进行计算。简述地震危险性计算的原理、数据处理与图件制作流程,将计算结果与第五代地震区划图潜源模型的计算结果进... 地震危险性计算是山西省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工程的基础工作内容之一,文章基于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对山西省地震危险性进行计算。简述地震危险性计算的原理、数据处理与图件制作流程,将计算结果与第五代地震区划图潜源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风险普查潜源模型的晋西北、晋东南山区计算结果稍有增大;汾渭断陷带内的计算结果略有降低,但差距很小,可认为结果基本一致。同时对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行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 GIS 地震灾害风险普查
下载PDF
山西预警台站地震参数测定结果与测震数据对比分析
15
作者 刘雪娇 吕睿 +2 位作者 冯凯宇 窦丽婷 陈前冲 《地震科学进展》 2024年第3期193-196,共4页
选取山西地震台网2021年9月—2023年3月的实际震例,以中国地震台网正式编目结果为依据,将预警台站编目定位结果和正式编目结果的发震时刻、震中位置、震级偏差做对比,梳理地震基本参数的偏差范围,探讨预警台站地震定位精度。总体来说,... 选取山西地震台网2021年9月—2023年3月的实际震例,以中国地震台网正式编目结果为依据,将预警台站编目定位结果和正式编目结果的发震时刻、震中位置、震级偏差做对比,梳理地震基本参数的偏差范围,探讨预警台站地震定位精度。总体来说,预警台站定位的地震基本参数数据结果整体可靠,偏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警 预警台站 地震基本参数
下载PDF
山西省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活动断层探测成果数据库建设综述
16
作者 郝雪景 扈桂让 +1 位作者 刘艳春 任瑞国 《山西地震》 2023年第3期41-45,共5页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活动断层探测成果数据库建设是山西省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文章介绍数据库建设使用的数据库模板、入库软件等,简述资料收集整理、数据转换入库、检测汇交的过程,并以运城市地震小区划项目为例...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活动断层探测成果数据库建设是山西省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文章介绍数据库建设使用的数据库模板、入库软件等,简述资料收集整理、数据转换入库、检测汇交的过程,并以运城市地震小区划项目为例进行成果展示,讨论数据库建设中数据格式转换、坐标转换等关键点的技术处理。该数据库的建设方法可为其他数据库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库 活动断层 地震安全性评价 地震灾害风险普查
下载PDF
摸清底数 提高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山西省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工程纪实
17
作者 李泽晖 陶君丽 董康义 《山西地震》 2023年第3期5-6,40,共3页
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工程是全省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按照“三年见成效”的要求,2023年是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全面收官之年。文章全面总结分析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工作部署、机制建设、支撑保障能力建设、试... 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工程是全省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按照“三年见成效”的要求,2023年是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全面收官之年。文章全面总结分析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工作部署、机制建设、支撑保障能力建设、试点和全面铺开、成果及其应用等重要环节和不同工作阶段的主要经验做法和取得的成效,为下一步震防领域相关重大项目的组织实施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害风险普查 风险防治 山西省
下载PDF
原平4.2级地震前山西地磁台阵数据异常特征分析
18
作者 张亮娥 陈常俊 +3 位作者 宫静芝 郭宇 范磊 史舒婷 《地震科学进展》 2023年第10期469-475,共7页
山西省地震局与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合作于2014年9月在山西北部恒山断裂带区域建设地磁台阵,布设了5台GM4磁通门磁力仪,获取区域场地磁三分量观测资料。台阵运行正常,记录数据完整率和内在质量达到预期标准。2016年4月7日在距离台... 山西省地震局与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合作于2014年9月在山西北部恒山断裂带区域建设地磁台阵,布设了5台GM4磁通门磁力仪,获取区域场地磁三分量观测资料。台阵运行正常,记录数据完整率和内在质量达到预期标准。2016年4月7日在距离台阵最近代县测点约20 km处的原平发生了M4.2地震。通过对台阵2015年10月—2016年9月12个月记录数据,采用相关性、加卸载响应比、极化值3种方法进行分析,发现震前3~6个月时间各测点观测数据出现异常,其中代县与繁峙测点数据相关性最差;加卸载响应比代县测点(3.9)超出阈值(3.5);震前2个多月各测点极化值出现高值,而震前1个月代县测点出现高值,异常十分明显。笔者认为台阵多测点、数据多方法分析比单个站点分析对震前磁异常识别可信度高,这为未来多学科、多方法的地震预测综合判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台阵 多方法 震磁异常 综合分析
下载PDF
公元512年山西省北部7.5级地震发震断层初探 被引量:3
19
作者 丁学文 程新源 陈国顺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90-396,共7页
根据野外断层露头、探槽及热释光年龄样数据, 揭示了大同盆地内黄花梁—山自皂断层为公元512 年强震的发震断层。这对确定该次地震宏观震中及研究大同盆地地震活动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历史地震 发震断层 探槽 山西 地震地质
下载PDF
山西省内连续5次M_L≥4.0地震序列震源区附近应力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董春丽 王向阳 +4 位作者 郑树平 穆慧敏 张玲 吕睿 王卓君 《华北地震科学》 2013年第3期14-22,共9页
在对山西地区的非弹性衰减系数、场地响应和震源新参数各量关系初步研究之后,利用山西地区2008年8月-2012年5月间发生的ML2.0级以上地震612次,计算其中148次地震的震源新参数.着重研究该时间段内山西地震带连续发生的5次ML4.0级以上地... 在对山西地区的非弹性衰减系数、场地响应和震源新参数各量关系初步研究之后,利用山西地区2008年8月-2012年5月间发生的ML2.0级以上地震612次,计算其中148次地震的震源新参数.着重研究该时间段内山西地震带连续发生的5次ML4.0级以上地震震源区的背景应力降,阳曲震区的平均应力降为2.586 MPa,其它4个震区都在1~2 MPa间.分析发现山西中部的阳曲震源区、原平震源区、大同震源区震后应力降趋于平稳的低位,而山西中南部地区的洪洞、河津2震源区附近的地震应力降在震后仍处于不断积累、逐步增强的趋势,所以应密切关注山西中南部地区的震情形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降 区域背景 山西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