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外科实习护士临床带教经验与体会 被引量:3
1
作者 王辛 张清宇 王淑琴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年第2期103-104,共2页
临床实习是护士由学校走向工作岗位的第一站。在实习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以后独立工作至关重要。临床带教更是如此,它是护士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护理技能,强化心理素质,顺利步入社会及工作岗位的关键性过渡期。目的通过临床带教提高护士... 临床实习是护士由学校走向工作岗位的第一站。在实习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以后独立工作至关重要。临床带教更是如此,它是护士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护理技能,强化心理素质,顺利步入社会及工作岗位的关键性过渡期。目的通过临床带教提高护士护理专业水平及自信心。方法由护士长、主管护师组成实习带教小组,由一名主管护师担任总带教老师,将具体任务分配到各带教老师,并安排她们分期进行专题小讲座,并制定出《胸外科带教计划》和《护生实习内容》。对教与学进行效果评价,建立完善的出科考评制度。结果通过带教教师的理论培训和临床实践指导,使护士在实习中把握护理理论并能对患者高质量的护理,提高了临床教学质量,也有效的促进了护士学习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外科 临床带教 护理
下载PDF
基于条件对抗时空编码器的肺部肿瘤纵向预测方法
2
作者 肖宁 肖小娇 +3 位作者 强彦 李克勤 李硕 廉建红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392-4406,共15页
肿瘤位置以及生长变化的观测是肿瘤治疗方案的制定中的重要环节.基于医学图像的干预手段以一种非侵入方式,能够直观地观察到患者体内肿瘤状态,来预测肿瘤的生长情况,从而帮助医师建立适应于患者特定的治疗方案.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深度网... 肿瘤位置以及生长变化的观测是肿瘤治疗方案的制定中的重要环节.基于医学图像的干预手段以一种非侵入方式,能够直观地观察到患者体内肿瘤状态,来预测肿瘤的生长情况,从而帮助医师建立适应于患者特定的治疗方案.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深度网络模型——条件对抗时空编码器模型来预测肿瘤生长情况.该模型主要分为3个部分,肿瘤预测生成器,相似度得分鉴别器以及由患者个人情况组成的条件.肿瘤预测生成器会根据两个时期的肿瘤图像预测出下一个时期的肿瘤,相似度得分鉴别器用来计算预测出的肿瘤与真实肿瘤之间的相似性,另外,使用了患者的个人情况作为条件加入到肿瘤生长预测过程中.该模型在收集到的两个医学数据集上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的召回率达到了76.10%,精准率达到了91.70%, Dice系数达到了82.4%,表明该模型可以精准地预测出下一个时期的肿瘤影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对抗网络 自动编码器 肿瘤生长预测 医学图像 纵向研究
下载PDF
E3泛素连接酶三结构域蛋白59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3
作者 王静怡 马晓林 《解剖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139-144,共6页
目的探讨三结构域蛋白59(TRIM59)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分为siControl组、siTRIM59组、Flag-Vector组和Flag-TRIM59组,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活力;用TUNEL染色实验检测... 目的探讨三结构域蛋白59(TRIM59)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分为siControl组、siTRIM59组、Flag-Vector组和Flag-TRIM59组,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活力;用TUNEL染色实验检测细胞凋亡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用蛋白质免疫印记实验检测AKT表达水平和磷酸化水平。结果与siControl组相比,siTRIM59组细胞增殖活力下降(P<0.05),凋亡比例升高(P<0.05),细胞迁移率降低(P<0.05),侵袭到Transwell下层小室的细胞数减少(P<0.05),AKT磷酸化水平下降。与Flag-Vector组相比,Flag-TRIM59组细胞增殖活力增强(P<0.05),凋亡比例降低(P<0.05),细胞迁移率升高(P<0.05),侵袭到Transwell下层小室的细胞数增加(P<0.05),AKT磷酸化水平上升。结论TRIM59促进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以及AKT的磷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三结构域蛋白59 增殖 侵袭 蛋白激酶B A549细胞
原文传递
食管平滑肌瘤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2
4
作者 邱志钧 马炎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454-455,共2页
我院在1975年7月~1988年6月手术治疗食管平滑肌瘤18例。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在27岁~47岁之间。16例有临床症状,17例术前经X线钡剂造影或内窥镜作出诊断,除1例误断食管行对端吻合外均经开胸行肿瘤摘出术。本组病例中无手术死亡,随诊... 我院在1975年7月~1988年6月手术治疗食管平滑肌瘤18例。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在27岁~47岁之间。16例有临床症状,17例术前经X线钡剂造影或内窥镜作出诊断,除1例误断食管行对端吻合外均经开胸行肿瘤摘出术。本组病例中无手术死亡,随诊结果所有病例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切除术 平滑肌瘤
下载PDF
胸腹腔镜分别联合两种微创术式治疗早期中下段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对氧化应激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5
作者 陈晓冬 宋永明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4期2316-2320,共5页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分别联合2种微创术式治疗早期中下段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82例早期中下段食管癌患者予以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胸腹腔镜下Mc Keown术(MIME)治疗;观察组42例,采用胸腹腔...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分别联合2种微创术式治疗早期中下段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82例早期中下段食管癌患者予以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胸腹腔镜下Mc Keown术(MIME)治疗;观察组42例,采用胸腹腔镜下Lvor-Lewis术(MILE)治疗,对2组围术期指标,手术前、后氧化应激指标、肺功能变化及并发症情况予以观察。结果 2组喉返神经旁淋巴结与胸腔淋巴结清扫数量、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对比,明显较短(P<0.05);术前,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观察组上述指标情况与同期对照组对比,显著较好(P<0.05);术前,2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EFV1)与用力肺活量(FVC)比值、FEV1%预计值(FEV1%)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与同期对照组对比,显著较高(P<0.05);2组乳糜胸、胃排空障碍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吻合口瘘、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胸腹腔镜联合MILE或MIME治疗早期中下段食管癌,近期疗效相当,但MILE手术时间更短,对患者氧化应激和肺功能影响小,且并发症较少,术后恢复较快,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腹腔镜 McKeown术 Lvor-Lewis术 食管肿瘤 氧化性应激 肺功能
下载PDF
围手术期应用氨溴索联合心理干预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后肺癌患者的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周盈盈 张俊梅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178-179,181,共3页
目的探究围手术期应用氨溴索联合心理干预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后肺癌患者的作用。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就诊并确诊的50例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实验... 目的探究围手术期应用氨溴索联合心理干预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后肺癌患者的作用。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就诊并确诊的50例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采用氨溴索处理自手术当天至术后3 d静脉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600 mg/d,对照组采用同体积的生理盐水进行治疗。同时实验组进行心理干预治疗,对患者的心理进行必要的疏导。研究对资料进行收集并对比2治疗组术前一般资料、术中情况、手术前后的肺功能和血气分析结果、机械通气时间、术后早期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等。结果围手术期内未出现死亡病例,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虽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差异不够显著,但是肺部并发症显著减少,仅为1例,而对照组为9例。除此之外,在术后机械通气、ICU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治疗费用,2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在围手术期采用大剂量静脉盐酸氨溴索注释液,可大大改善患者术后肺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有效缩短术后住院时间,患者的物质压力进一步得到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氨溴索 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 心理干预
下载PDF
单孔胸腔镜与多孔胸腔镜肺癌手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8
7
作者 张弘广 《武警医学》 CAS 2018年第5期441-444,共4页
目的比较单孔胸腔镜和多孔胸腔镜肺癌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08至2017-10收治的肺癌患者132例,分为单孔组和多孔组。单孔组采取腋中线第5肋间约3 cm切口完成手术操作。多孔组则方便完成手术,不限操作孔数目。通过视觉模拟疼痛评... 目的比较单孔胸腔镜和多孔胸腔镜肺癌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08至2017-10收治的肺癌患者132例,分为单孔组和多孔组。单孔组采取腋中线第5肋间约3 cm切口完成手术操作。多孔组则方便完成手术,不限操作孔数目。通过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估疼痛来比较术后疼痛。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单孔组手术时间多于多孔胸腔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后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第1天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单孔组术后第3、5、7天的VAS评分(3.91±0.39,3.04±0.13,1.53±0.09)低于多孔组(5.78±0.48,4.41±0.19,2.72±0.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2.2%)和多孔组(2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孔胸腔镜术后疼痛缓解更快,利于术后恢复。术后并发症的控制和淋巴结清扫能达到相同的临床效果。手术时间长,需要熟练配合来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胸腔镜 术后并发症 非小细胞肺癌 视觉模拟疼痛评分
下载PDF
胸内或食管床食管胃吻合术对动脉血气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邱志钧 顿灏 张海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8期625-626,共2页
食管中段、下段癌根治术常采用胃食管弓上吻合.由于较大的胸胃,占据左侧胸腔,而造成患者术后一系列的不适.作者通过44例行食管胃主动脉弓上吻合者,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的方法,分别进行了胃与食管的左胸和食管床途径行食管胃弓上吻合.通过... 食管中段、下段癌根治术常采用胃食管弓上吻合.由于较大的胸胃,占据左侧胸腔,而造成患者术后一系列的不适.作者通过44例行食管胃主动脉弓上吻合者,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的方法,分别进行了胃与食管的左胸和食管床途径行食管胃弓上吻合.通过术前和术后的动脉血气分析以了解二种术式对动脉血气的影响.结果表明:PO_2两组术前和术后相比,均有下降(P<0.01);但术后二组相比,食管床组优于左胸内组(P<0.05);而 PCO_2两组术前、术后的下降值,均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代食管术 吻合术 动脉血气 食管肿瘤
下载PDF
胸科术后谵妄躁狂 被引量:2
9
作者 侯二刚 张林浩 +2 位作者 彭超英 吴栋 张羽捷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04-406,共3页
目的:探讨胸科术后谵妄躁狂的发病因素与诊治。方法:对发生术后谵妄躁狂3例患者进行讨论。结果:经认真观察及时诊断治疗,3例患者均痊愈。结论:术后谵妄躁狂诱因包括外科因素(手术创伤、缺氧、肺部感染、营养状况差等),麻醉因素,精神心... 目的:探讨胸科术后谵妄躁狂的发病因素与诊治。方法:对发生术后谵妄躁狂3例患者进行讨论。结果:经认真观察及时诊断治疗,3例患者均痊愈。结论:术后谵妄躁狂诱因包括外科因素(手术创伤、缺氧、肺部感染、营养状况差等),麻醉因素,精神心理因素三方面。一旦发生,在纠正外科因素前提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障碍 因素 治疗
下载PDF
肿瘤易感基因10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10
作者 张沛刚 马秉灵 +1 位作者 孙倩 陈钢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7期1055-1057,共3页
目的探讨肿瘤易感基因(TSG)101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山西省汾阳医院心胸外科2016—2017年手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标本30例,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中TSG101的表达水平。结果TSG101在正常肺泡上皮及... 目的探讨肿瘤易感基因(TSG)101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山西省汾阳医院心胸外科2016—2017年手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标本30例,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中TSG101的表达水平。结果TSG101在正常肺泡上皮及呼吸性支气管黏膜上皮中呈强表达,且主要在胞核中表达;在高分化肺腺癌、肺鳞癌中呈中低表达,胞核、胞质中均有表达,并且间质中也有表达;在低分化肺腺癌、肺鳞癌中呈微弱表达或者不表达,而坏死区域明显的肿瘤细胞中及淋巴细胞丰富的区域中也有弱表达、低表达,在胞核、胞浆中都有表达。肺鳞癌和腺癌患者组织中,TSG101蛋白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9%(11/14)与75%(12/16),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患者肺癌组织中,TSG101阳性率明显减低[20%(1/5)与88%(22/25),P<0.05]。结论TSG101在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中表达下降,可能是其引起转移的病理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疾病易感性 淋巴转移
下载PDF
结肠段间置胸内吻合术在食管外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富才 张荣生 +2 位作者 邱志钧 丁悌 王海蓉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7-79,共3页
目的 研究结肠间置胸内吻合术在食管外科中的应用。方法 对 2 8例食管胸中段、下段癌切除并用GF I型消化道吻合器将带蒂横结肠段与食管进行食管结肠、结肠食管的胸内顺行吻合。结果 保留了食管、胃的迷走神经及完整的食管裂孔和贲门... 目的 研究结肠间置胸内吻合术在食管外科中的应用。方法 对 2 8例食管胸中段、下段癌切除并用GF I型消化道吻合器将带蒂横结肠段与食管进行食管结肠、结肠食管的胸内顺行吻合。结果 保留了食管、胃的迷走神经及完整的食管裂孔和贲门、胃的正常解剖位置。结论 结肠间置胸内吻合术后无胸胃症状 ,消化功能良好 ,无返流性食管炎的发生。 1,3,5年生存率明显提高 ,分别为 96 .4%、92 .8%和 7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间置结肠 胸内吻合术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山西省658例食管癌遗传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9
12
作者 郭雪蓉 王国平 +8 位作者 丁悌 李建民 韩小友 白旭斌 杨国庆 武文燕 郭丽霞 薛阳 曾磊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1490-1493,共4页
目的探讨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在山西省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食管癌的病因学研究和早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和家系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收集资料,调查分析在山西省肿瘤医院住院的658例食管癌病例和658例相应对照的亲... 目的探讨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在山西省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食管癌的病因学研究和早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和家系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收集资料,调查分析在山西省肿瘤医院住院的658例食管癌病例和658例相应对照的亲属中食管癌发病情况,做家族聚集性分析。对658个食管癌先证者家系应用Li-Mantel-Gart法做分离分析,Falconer法计算遗传度,应用Greenwood和Yule法做出生顺序分析。结果食管癌先证者家系Ⅰ级亲属患病率高于对照家系Ⅰ级亲属,χ^2=18.247 3,P〈0.001;表明山西省食管癌的发生具有家族聚集性。Li-Mantel-Gart法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比为0.030 6(95%CI为0.026 8~0.034 4),表明食管癌属于多基因遗传性疾病。Ⅰ级亲属遗传度为(22.95±5.65)%,Ⅱ级亲属为(5.26±6.22)%,表明食管癌的遗传背景是山西省食管癌的发病因素之一,但不是主要因素。出生顺序分析结果显示,山西省食管癌的发生与出生顺序有一定关系,食管癌好发在出生顺序较早的个体,提示环境因素对食管癌的发生有一定影响。结论山西省食管癌的发生具有家族聚集性,遗传因素在山西省食管癌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但不是主要因素;环境因素的作用大于遗传因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家族聚集性 遗传模式 出生顺序分析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支气管肺动脉同时成形在中心型肺癌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春利 张双平 +5 位作者 马炎炎 任宾 郭伟 胡成广 王晓军 冯守山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22-24,共3页
背景与目的支气管肺动脉联合成形已成为中心型肺癌的标准手术方式之一。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支气管肺动脉同时成形术治疗肺癌的效果。方法自1987年至2005年对56例肺癌患者施行支气管肺动脉同时成形术。其中支气管完全袖式切除30例,楔形... 背景与目的支气管肺动脉联合成形已成为中心型肺癌的标准手术方式之一。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支气管肺动脉同时成形术治疗肺癌的效果。方法自1987年至2005年对56例肺癌患者施行支气管肺动脉同时成形术。其中支气管完全袖式切除30例,楔形袖式切除26例;肺动脉干侧壁切除40例,袖式切除16例。结果本组手术近期死亡1例。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9.6%(43/54)、48.1%(25/52)、34.0%(17/50)。结论采用支气管肺动脉同时成形术治疗中心型肺癌减少了全肺切除和单纯剖胸探查的比例,扩大了手术适应证,为肺癌患者提供了更有效、安全、合理的治疗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成形术 肺动脉成形术 肺肿瘤
下载PDF
应用肺动脉成形术治疗肺癌的体会 被引量:5
14
作者 马炎炎 丁悌 +2 位作者 邱志钧 郑炳祥 郭慧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748-750,共3页
目的:探讨肺动脉成形术治疗肺癌的效果。方法:采用肺动脉成形术治疗肺癌患者37例。其中肺动脉干侧壁切除29例,袖式切除8例。另外,同时行支气管成形术34例。结果: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5.7%、43.3%、31... 目的:探讨肺动脉成形术治疗肺癌的效果。方法:采用肺动脉成形术治疗肺癌患者37例。其中肺动脉干侧壁切除29例,袖式切除8例。另外,同时行支气管成形术34例。结果: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5.7%、43.3%、31.3%。结论:应用肺动脉成形术治疗肺癌减少了全肺切除术的比率,扩大了手术适应证,为肺癌患者提供了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成形术 肺癌 外科手术 手术适应证
下载PDF
术后辅助化疗对I期非小细胞肺癌无瘤生存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彭胜祖 李晓 +1 位作者 王云 刘军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85-489,共5页
背景与目的手术是早期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早期肺癌术后的预后仍有很大差异,术后是否应用辅助化疗也有争议。本研究探讨术后辅助化疗在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作用,尤其是在高危人群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9年1月-2... 背景与目的手术是早期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早期肺癌术后的预后仍有很大差异,术后是否应用辅助化疗也有争议。本研究探讨术后辅助化疗在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作用,尤其是在高危人群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9年1月-2013年6月接受手术的Ⅰa期、Ⅰb期肺癌患者,分别以是否行术后化疗分为两组,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比较两组术后无瘤生存时间(disease-free survival,DFS)的差异;并按危险因素个数进行评分,分为0分、1分、≥2分三组,比较三组术后DFS的差异;单独比较术后化疗对≥2分的高危组患者的作用。结果经过筛选后共有465例患者纳入研究,Ⅰa期284例,Ⅰb期181例。Ⅰa期化疗组和对照组术后DFS并无明显差异(P=0.171),但化疗组生存曲线位于对照组下方,Ⅰb期两组术后DFS也无明显差异(P=0.630)。危险因素评分后的三组患者DFS有明显差异(P<0.001),危险因素越多,术后DFS越差,可看作是高危患者。但单独分析显示,术后化疗与否对这部分高危患者的DFS并无显著影响(P=0.763)。结论术后化疗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DFS并无积极作用,即使是对于具有多个高危因素的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化疗也许也不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辅助化疗 早期 无瘤生存时间
下载PDF
电针治疗舌血管瘤3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京宏 辛育龄 +2 位作者 张伟 刘江涛 权宽宏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79-779,共1页
关键词 舌血管瘤 电针治疗 临床观察 电化学治疗仪 治疗效果 电针疗法 电极针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后处理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3
17
作者 麻日虎 李莹 王玉璇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3年第4期437-439,共3页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SF)后处理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大鼠肺原位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进行研究。4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手术对照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参附注射液后处理组(SF/IPO组),缺血后...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SF)后处理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大鼠肺原位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进行研究。4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手术对照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参附注射液后处理组(SF/IPO组),缺血后处理组(IPO组)。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变化,测定肺组织湿/干重比(W/D);检测肺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S组比较,I/R组光镜下见肺组织病变明显加重,肺组织W/D明显增加,肺组织中SOD活力明显降低,MDA的浓度明显增高(P<0.01);与I/R组比较,SF/IPO组及IPO组肺组织病变减轻,肺组织W/D明显降低,肺组织中SOD活力明显升高,MDA的浓度明显降低(P<0.01);与IPO组比较,以SF/IPO组效果更为明显(P<0.01)。结论参附注射液后处理对大鼠肺原位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与经典的缺血后处理比较,是一种更有效的更适合临床应用的减轻再灌注损伤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参附注射液
下载PDF
25例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澄涛 郑炳祥 李建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94-296,共3页
关键词 食管小细胞癌 清扫淋巴结 综合治疗
下载PDF
“渐处理”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麻日虎 李莹 +1 位作者 王玉旋 张静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35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渐处理"作为一种改良的后处理方式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大鼠肺原位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进行研究。将4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手术对照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后处理组... 目的探讨"渐处理"作为一种改良的后处理方式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大鼠肺原位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进行研究。将4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手术对照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后处理组(IPO组),缺血后渐处理组(IGR组)。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变化,测定肺组织湿/干重比(W/D),检测肺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S组比较,I/R组光镜下见肺组织病变明显加重,肺组织W/D明显增加,肺组织中SOD活力明显降低,MDA的浓度明显增高(P<0.01);与I/R组比较,IPO组及IGR组肺组织病变减轻,肺组织W/D明显降低,肺组织中SOD活力明显升高,MDA的浓度明显降低(P<0.01);IGR组与IPO组比较,上述各项指标均有所减轻,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渐处理"对大鼠肺原位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与缺血后处理比较,是一种更有效的、更适合临床应用的、减轻再灌注损伤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血后处理 渐处理 大鼠
下载PDF
调强放疗联合尼妥珠单抗治疗鼻咽癌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颖 兰胜民 段志辉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8期3067-3069,共3页
鼻咽癌在中青年人群发病率较高,多伴有鼻塞、听力下降、失明等表现,给患者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目前,临床上常采用放疗加药物尼妥珠单抗(泰欣生)治疗该病,能够抑制癌细胞生长、转移等,但该方式会使机体正常组织受到损伤,产生呼吸困难... 鼻咽癌在中青年人群发病率较高,多伴有鼻塞、听力下降、失明等表现,给患者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目前,临床上常采用放疗加药物尼妥珠单抗(泰欣生)治疗该病,能够抑制癌细胞生长、转移等,但该方式会使机体正常组织受到损伤,产生呼吸困难、鼻咽血管破裂出血等并发症[2,3]。而调强放疗通过改变照射方式来调整患者组织解剖、肿瘤变化等,具有较高的精准度,可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照射[4]。为此,本研究采用调强放疗联合尼妥珠单抗治疗鼻咽癌,观察其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妥珠单抗 周围正常组织 照射方式 调强放疗 中青年人群 呼吸困难 鼻咽癌 听力下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