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肿瘤血管生成与DCE-MRI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张涛涛 杨晓棠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6年第2期142-145,共4页
新生血管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抗肿瘤血管生成是临床上治疗乳腺癌的一种重要方法,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在活体中准确评估乳腺癌肿瘤血管生成、肿瘤血管结构及功能状态、抗血管治疗疗效的成像方法。目前,多种成像方法均可以... 新生血管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抗肿瘤血管生成是临床上治疗乳腺癌的一种重要方法,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在活体中准确评估乳腺癌肿瘤血管生成、肿瘤血管结构及功能状态、抗血管治疗疗效的成像方法。目前,多种成像方法均可以用于显示肿瘤血管状态,其中动态增强MRI(DCE-MRI)是一种较常用的无创、无电离辐射的检查方法,具有MRI多序列、多参数、多方位以及高的软组织分辨力的成像特点,在乳腺癌的诊断、术前分期及治疗效果评估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就DCE-MRI参数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及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评估及预后监测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血管生成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定量参数 半定量参数
下载PDF
33例不典型肺结核球的CT所见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徐树明 程林仙 +2 位作者 杨宣琴 辛磊 樊尚飞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930-933,共4页
目的 探讨易误诊为肺癌的肺结核球的CT所见,以提高影像学诊断水平,避免误诊。 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西省肺瘤医院术前经CT检查诊断为肺癌,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3例肺结核球患者的影像学特点。 结果 33例患者33处病灶均表现为结节或团块... 目的 探讨易误诊为肺癌的肺结核球的CT所见,以提高影像学诊断水平,避免误诊。 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西省肺瘤医院术前经CT检查诊断为肺癌,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3例肺结核球患者的影像学特点。 结果 33例患者33处病灶均表现为结节或团块影;病灶直径为0.9~5.7 cm,平均(3.04±0.15)cm。发生于双肺上叶及下叶背段25例;病灶内部发生空洞7例(21.2%,7/33),钙化10例(30.3%,10/33);病变边缘多发小毛刺8例(24.2%,8/33),长索条影10例(30.3%,10/33);同一肺野内可见卫星灶8例(24.2%,8/33),其他肺野可见钙化及粒状影4例(12.1%,4/33);胸腔积液1例(3.0%,1/33)。病变CT增强扫描表现:28例行增强扫描,其中不均匀强化占35.7%(10/28),蜂窝状强化占32.1%(9/28);28例中17例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强化部分CT值较平扫增加值为7~58 HU,平均(24.1±1.8)HU。 结论 肺结核球CT及临床表现多样,蜂窝状强化、长索条影、卫星病灶有助于判断,同时要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才能降低不典型肺结核球的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肺/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肺结节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唐世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30-31,共2页
肺结节指的是肺内肿物直径小于3 cm,大于3 cm的称肿块,结节直径小于1 cm的为小结节。临床上肺结节多指的是孤立性肺结节,孤立性肺结节是影像学表现为直径小于3 cm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实性或亚实性肺部阴影,不伴肺不张、肺门淋... 肺结节指的是肺内肿物直径小于3 cm,大于3 cm的称肿块,结节直径小于1 cm的为小结节。临床上肺结节多指的是孤立性肺结节,孤立性肺结节是影像学表现为直径小于3 cm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实性或亚实性肺部阴影,不伴肺不张、肺门淋巴结增大或胸腔积液。根据共识分类:按密度,分为实性、亚实性、纯磨玻璃结节。实性结节为肺内圆形或类圆形的密度增高影,其密度能掩盖结节内的血管和支气管影;纯磨玻璃结节指肺内高于正常肺组织密度的圆形或类圆形阴影,结节中没有实性成分,密度不能掩盖结节内的血管和支气管;亚实性结节位于实性结节及纯磨玻璃结节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门淋巴结增大 类圆形阴影 肺部阴影 实性结节 结节内 影像学表现 孤立性肺结节 小结节
下载PDF
影像融合技术对制定放疗计划的一些体会
4
作者 张唐世 任基伟 +4 位作者 辛磊 赵致楷 郝慧超 张剑锋 原广平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485-486,共2页
上世纪末,国外推出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是一种高标准、高精确度的放疗,已在国内引进,成为常规的一种治疗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适形放疗是一种治疗技术,使得到剂量区分布形状在三维方向上与病变(靶区)的形状一致,因此学术界将... 上世纪末,国外推出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是一种高标准、高精确度的放疗,已在国内引进,成为常规的一种治疗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适形放疗是一种治疗技术,使得到剂量区分布形状在三维方向上与病变(靶区)的形状一致,因此学术界将它称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其必须满足下述必要条件:(1)在照射方向上、照射野的形状必须与靶区的形状一致;(2)要使靶区内及表面的剂量处处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疗计划 融合技术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影像 临床治疗 调强放疗 适形放疗 三维方向
下载PDF
头颈部淋巴瘤计算机体层摄影、磁共振成像影像特点及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建新 陈麦林 +2 位作者 张晓燕 杨晓棠 王峻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2年第3期163-166,共4页
目的探讨头颈部结内型及结外型淋巴瘤的计算机体层摄影(CT)与磁共:最成像(MRI)影像特点及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分析46例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头:颈部淋巴瘤患者临床病理及CT、MRI资料,结合文献复习,评价头颈部淋巴瘤的影像... 目的探讨头颈部结内型及结外型淋巴瘤的计算机体层摄影(CT)与磁共:最成像(MRI)影像特点及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分析46例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头:颈部淋巴瘤患者临床病理及CT、MRI资料,结合文献复习,评价头颈部淋巴瘤的影像特点及临床、病理特点。结果46例中38例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8例为霍奇金淋巴瘤(HL)。结外型21例(45.65%),包括原发鼻腔10例、咽环(Waldeyer环)7例、喉部2例、甲状腺及腮腺各1例,其中13例伴发颈部淋巴结转移;结内型25例(54.35%),主要累及颈部Ⅱ-Ⅳ区淋巴结。AnnArbor分期:I期14例,Ⅱ期19例,Ⅲ期0例,Ⅳ期13例。根据病变形态分为4型:多发结节型25例,肿块型11例,弥漫肿胀型8例,溃疡坏死型2例。结论头颈部淋巴瘤的CT、MRI影像表现有一定特点,影像检查对淋巴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观察侵犯范围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淋巴瘤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 病理学 临床
原文传递
CT灌注参数与碘含量在颈部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宋晓婕 张建新 +5 位作者 杜笑松 侯丽娜 辛磊 赵致楷 杨继虎 杨晓棠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5年第4期234-237,共4页
目的 探讨能谱CT多期扫描颈部淋巴瘤计算所得的碘含量(IC)与CT灌注各参数的相关性及对淋巴瘤诊断的特异性及敏感性.方法 选取20例经病理证实的淋巴瘤患者,使用GE能谱CTPerfusion GSI序列同时获得能谱扫描的淋巴瘤动脉、静脉期IC与灌... 目的 探讨能谱CT多期扫描颈部淋巴瘤计算所得的碘含量(IC)与CT灌注各参数的相关性及对淋巴瘤诊断的特异性及敏感性.方法 选取20例经病理证实的淋巴瘤患者,使用GE能谱CTPerfusion GSI序列同时获得能谱扫描的淋巴瘤动脉、静脉期IC与灌注扫描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等灌注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IC和各灌注参数的最佳诊断界点、敏感性、特异性.结果 能谱扫描的动脉期IC与各灌注参数BF、BV、MTT和PS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00、0.302、0.013、0.148,静脉期IC与各灌注参数BF、BV、MTT和PS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09、-0.022、0.002、0.211,均无相关性(均P>0.05),动脉期、静脉期IC的最佳诊断界点为14.51、21.23时,对颈部淋巴瘤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论 能谱CT多期颈部淋巴瘤的IC有助于定性诊断淋巴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淋巴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灌注成像 宝石能谱成像 灌注参数 碘含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