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红外荧光成像技术实现术中神经成像:应用现状与未来发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高文平 张志华 +1 位作者 韩飞 郝卫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2期5225-5230,共6页
背景:目前主要的神经成像方式,如磁共振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和高分辨率超声,均无法为医生提供术中实时定位图像。随着近红外荧光成像技术应用于临床,手术目标区域的直接可视化成为现实,这为神经的术中实时识别提供了新的方案。目的:归... 背景:目前主要的神经成像方式,如磁共振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和高分辨率超声,均无法为医生提供术中实时定位图像。随着近红外荧光成像技术应用于临床,手术目标区域的直接可视化成为现实,这为神经的术中实时识别提供了新的方案。目的:归纳并总结近红外荧光成像技术实现术中神经成像的研究进展。方法:以“近红外荧光成像,光学成像,神经成像”为中文检索词,以“near-infrared fluorescence imaging,optical imaging,nerve imaging”为英文检索词,分别检索万方数据、中国知网及PubMed数据库。检索时间范围重点为2010年1月至2023年7月,同时纳入少数经典远期文献,通过阅读文题和摘要进行初步筛选,排除中英文文献重复性研究、低质量期刊及内容不相关的文献,最后纳入69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1)吲哚菁绿引导下的近红外荧光成像在临床上已被用于术中血管、输尿管和胆管等管状器官以及各种肿瘤的识别与定位,是目前在精准外科手术中应用比较成熟的术中成像方法。(2)在近红外荧光成像技术实现术中神经荧光成像的研究中,吲哚菁绿是目前唯一的一种应用于临床研究的近红外荧光染料。(3)理想神经显影剂应该具有以下特点:在围术期容易给药,logD在pH=7.4时数值为0.5-3.0,分子质量<500 Da,有近红外窗口中的激发和发射波长,能够在神经组织中长时间保留,具有较高的SBR值以及较高的安全性。(4)未来近红外神经荧光显影剂的开发中,研究者们应该将重心放在合成吲哚菁绿与神经特异性靶点的复合物中。(5)在应用前景方面,该技术不仅能使术中神经荧光成像将成为现实,而且在原位监测神经再生以及诊断神经系统疾病方面也将取得巨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荧光成像技术 光学成像 神经成像 荧光引导外科手术 显影剂 精准外科 吲哚菁绿 靶向外科
下载PDF
Pemberton手术为主多种辅助手段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 被引量:3
2
作者 李福如 王斌生 +4 位作者 高文平 周志琪 梁建全 刘玉琴 陆宸照 《中国骨伤》 CAS 2003年第7期406-408,共3页
目的 应用Pemberton手术为主多种辅助手段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 ,从而降低术后髋关节脱位、僵硬和股骨头坏死发生率。方法 自 1989年 8月 - 1999年 8月 ,用Pemberton手术为主多种辅助手段治疗大龄儿童 (7~ 14岁 )先天性髋脱位 4 ... 目的 应用Pemberton手术为主多种辅助手段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 ,从而降低术后髋关节脱位、僵硬和股骨头坏死发生率。方法 自 1989年 8月 - 1999年 8月 ,用Pemberton手术为主多种辅助手段治疗大龄儿童 (7~ 14岁 )先天性髋脱位 4 6例 (5 8髋 ) ,随访 2~ 9年 ,平均 5年 3个月。辅助手段包括 :①髂腰肌及内收肌切断 ,股骨髁上骨牵引 ;②股骨粗隆下旋转加短缩截骨 ;③单髋人字石膏制动 ;④髋关节早活动 ,晚负重 ;⑤术后被动活动髋关节加主动功能锻炼。结果 髋关节完全复位率10 0 % ,髋关节屈曲小于 90°者 4髋 ,占 6 9% ,按Salter提出的股骨头坏死诊断标准 4 6例 (5 8髋 )中 ,股骨头坏死 6髋 ,占 10 3% ,明显降低了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术后髋关节僵硬、股骨头坏死率。结论 Pemberton手术为主多种辅助手段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疗效确切 ,优良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髋脱位 先天性 骨科手术方法
下载PDF
双切口治疗伸直型膝关节僵直 被引量:2
3
作者 宋洁富 汪宝新 常峰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0年第1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膝关节僵直 伸直型 外科手术 双切口
下载PDF
高选择性腰脊神经后根定量切断治疗痉挛性脑瘫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福如 《中国骨伤》 CAS 2006年第1期14-15,共2页
目的:评定高选择性腰脊神经后根定量切断治疗痉挛性脑瘫的临床疗效,为痉挛性脑瘫患者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本组198例,男103例,女95例;年龄4-20岁。按脑瘫诊断分型标准:双下肢痉挛型120例,四肢痉挛型62例,混合型16例。手术... 目的:评定高选择性腰脊神经后根定量切断治疗痉挛性脑瘫的临床疗效,为痉挛性脑瘫患者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本组198例,男103例,女95例;年龄4-20岁。按脑瘫诊断分型标准:双下肢痉挛型120例,四肢痉挛型62例,混合型16例。手术采取限制性椎板切除,神经阈值测定仪测量腰脊神经后根的兴奋性后,行腰脊神经后根的高选择性定量切断。结果:194例下肢痉挛消除,按Ash—worth肌张力标准,下肢肌张力平均下降3.0级,12例上肢肌张力平均下降1.1级,眼斜视、流涎及语言障碍等伴随症状也有改善。根据疗效评定标准:优172例,良18例,一般8例。结论:高选择性腰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能够有效地解除下肢痉挛,降低下肢肌张力。定量法使腰脊神经后根的切断量更为精确。提高了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脊神经根切断术 肌张力
下载PDF
“蝌蚪”形开窗手术治疗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神经根管狭窄症
5
作者 李福如 张艳珍 +4 位作者 刘玉琴 高文平 周志琪 梁建全 陆宸照 《临床外科杂志》 2003年第5期353-354,共2页
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神经根管狭窄,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不仅见于老年人,青壮年也较多见,单纯施行腰椎间盘摘除术往往不能获得满意疗效,这一点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证实[1,2].1992年3月~1999年5月,我们采用"蝌蚪"形开窗手术... 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神经根管狭窄,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不仅见于老年人,青壮年也较多见,单纯施行腰椎间盘摘除术往往不能获得满意疗效,这一点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证实[1,2].1992年3月~1999年5月,我们采用"蝌蚪"形开窗手术,治疗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症65例,不仅摘除了椎间盘,而且扩大了神经根管,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开窗 摘除 腰神经根管扩大
原文传递
Pemberton手术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附46例报告
6
作者 李福如 张艳珍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407-408,共2页
关键词 儿童 髋脱位 先天性 综合疗法
下载PDF
Richard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7
作者 李福如 刘玉琴 +3 位作者 高文平 周志琪 梁建全 卢汉生 《中国厂矿医学》 2003年第4期304-305,共2页
目的 :报告在不使用C型臂X线机的情况下 ,应用Richard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经验 ,并对治疗结果进行评估。方法 :3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均采作一次摄片导针定位行Richard钉内固定手术。结果 :33例随访 6月~ 3年骨折全部愈合 ,无螺钉穿破股... 目的 :报告在不使用C型臂X线机的情况下 ,应用Richard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经验 ,并对治疗结果进行评估。方法 :3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均采作一次摄片导针定位行Richard钉内固定手术。结果 :33例随访 6月~ 3年骨折全部愈合 ,无螺钉穿破股骨头 ,无钉板、螺钉断裂 ,无螺钉退出 ,无骨折畸形愈合 ,3例行走活动时有轻微疼痛 ,全部病例均无髋关节活动受限。结论 :该方法定位准确、操作方便、固定可靠、允许早期活动、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 ,特别适合无C型臂X线机的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HARD钉 手术治疗 股骨粗隆间骨折 加压滑动鹅头钉 内固定
下载PDF
克氏针撬拨复位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高文平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1年第S1期41-42,共2页
跟骨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之一,占跗骨骨折的60%,占全身骨折的1%~2%,致残率高达30%。跟骨骨折多累及跟距关节面,治疗困难。目前,跟骨骨折的治疗方法很多,根据足跟部骨折治疗原则。
关键词 跟骨骨折 撬拨复位 克氏针固定 外固定 切开复位内固定 内固定治疗 内固定材料 距下关节 骨固定 愈合时间
下载PDF
选择性腰骶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肢体痉挛
9
作者 常峰 许朝霞 《中国民康医学》 1998年第3期133-134,共2页
关键词 选择性腰骶神经后根切断术 肢体痉挛 脊神经后根 结核性脑膜炎 手术适应症 肌张力 痉挛性脑瘫 选择性切断 痉挛型脑瘫 显微外科
下载PDF
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解剖钢板与锁定钢板内固定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文广 王晓亮 《中国伤残医学》 2013年第8期5-6,共2页
目的:探究分析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解剖钢板与锁定钢板内固定的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46例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每组23例。采用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 目的:探究分析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解剖钢板与锁定钢板内固定的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46例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每组23例。采用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46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平均随访1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4.2个月。按Cassebaum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观察组优17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为91.3%;对照组优15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为87%。结论:解剖钢板治疗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有利于骨折复位,可以给骨骼以牢固、稳定的支撑,患者可早期功能锻炼;锁定钢板内固定更适用于老年骨质疏松者,骨折粉碎程度重或有髁间骨质缺损的情况。因此在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情况来选定具体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解剖钢板 锁定钢板内固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